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1294|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分享] 故事“玩”出来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5-15 07:11: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常常听到年轻的父母们抱怨:“一个故事,孩子缠着你讲了一遍又一遍。但每次讲故事的时候,他不是东张西望做小动作,就是叽叽呱呱乱插嘴”。

  是的,他们对好听的故事百听不厌,但好玩、爱动也是孩子的特点。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会不满足于单纯的倾听,他们更想说、想动。那么,您何不试试跟孩子一起把故事“玩”出来呢?

  共同表演 童话故事中,角色的形象特性是很鲜明的。比如:狼的凶猛、羊的温顺、猫的调皮、狗的勇敢。当孩子熟悉故事后,您可以和孩子扮演不同的角色,用高低、缓急、沉稳、柔细的声音夸张地表现角色的对话,或者学一学不同角色高兴、伤心、难为情的动作和表情。表演可以从简单到复杂,让孩子从模仿一个动作到学说一句话再到演一段情节,乃至和您一起表演整个故事。如果孩子在家是小主人、小太阳,您不妨让他演一些害羞、弱小的形象;如果他接受的多为权威性教育,您不妨让他演一些高大、强壮、能保护别人的角色。在故事中表演中,成人与孩子之间保护与被保护、强与弱的角色转换可以满足孩子模仿成人的心理需要,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进亲子感情。

  共同讨论 故事的情节有一定的逻辑关系,您不妨和他一起讨论故事的内容。“小白兔丢了萝卜心里会感到怎样?你丢了心爱的东西时会怎么想”?孩子把自身的情感体验迁移到主人公身上就会有所感受。如讲到2-3岁教材中“三只熊”的故事,可问孩子“为什么小花猫逃跑呢?如果你是小花猫,你会怎样对待三只熊?”通过讨论让孩子脑筋动起来,嘴巴说起来,思维活跃起来。这对帮助孩子加深对故事的理解、发展言语能力、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都会有很大的帮助。

  共同讲述 每次讲故事时,别把故事讲完,留一半给孩子讲。当孩子有了一定的故事积累后,某个故事的高潮处您可以逐步引导孩子自己创编。如在讲故事“三只羊”时,可提问:“三只羊遇到了大灰狼,它们是怎样战胜大灰狼的?”给孩子具体的提问帮助他们讲述,直至他们能自由讲述,您会发现孩子不仅爱听故事,也会讲故事了。此外,父母编一问,孩子编一句也是“玩”故事的一种好形式。

  和孩子一起编故事是一件乐事,你会发现孩子的童言稚语是那么可爱。但您也要提醒孩子不能信口开河,随意增加人物,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围绕中心人物前后呼应讲述的好习惯。

  不妨试着和孩子一起“玩”故事吧,这时您会发现孩子不再是一个单纯的听众,不再注意力分散,他会主动、积极、聚精会神于倾听、表演和讲故事。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12 金币 +12 收起 理由
xylonhong + 2 + 2 精品文章!
hq1966 + 10 + 1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11-8-26 07:39:20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主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484|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6 09:13 , Processed in 0.128904 second(s), 3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