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暑假回老家,我姐姐的女儿说及英语不太好,要补课,她今年下9月上初二。真补起来,发现挺容易的。她的接受能力很强,总说可以再加量,结果从早上8点到晚上8点就没停,几天把初一的教材全部复习了一遍,而且做完了整整两本厚厚的习题册。估计下学期她的英语考试不会差了。
丹芮的堂哥才6岁半,今年暑假也在我家呆了一个星期,小孩子下一年小学一年级,他妈妈急吼吼地把一年级的教材借到了,让我提前教他。他幼儿园时已经上过一年英语兴趣班,大约会说几个单词,现在也是零碎的单词会一些。不会完整的句子。我就按照教材按部就班地教他读,孩子不太感兴趣。我们也做一些配对的游戏,或者根据我的指令让他表演。某一天,学习了blue, red, yellow, green, brown五个单词,就念了很多遍,他看我的口型读,我让他涂色,配对,找对应颜色的物品等等。不知为什么,孩子就是错得多,五个单词反反复复,总是不能全对。到后来,我让他自己静下来默读单词,他就泪水啪嗒啪嗒掉下来,说:英语怎么这么难学。
这孩子很聪明,但是在英语方面确实让人担忧。她的妈妈成天唠叨,就担心他的英语不好,她老公英语不好,数学好,遗传,云云。有了这样的心理暗示,孩子从小就觉得英语难学,坚持不了几分钟就要开小差。学英语成了孩子讨好他妈妈的手段。每次来我这里,他的妈妈就要求我教他学英语,让他带上英语书。我呢,翻了翻英语书,觉得很简单,整册书,只有些常用物品,就是和他玩一些配对游戏,和他对对话,带读课文之类,孩子也开心。可是孩子一回家,他妈妈就必定要检查的,要求见字能读能写,拿初中生的要求来整儿子,又批评一通。小学还没有开始,已然在信心方面落后了。
所以,我觉得在学英语方面,家长真不能不懂装懂。像我姐姐那样,干脆交给学校,从初一开始学,小孩大了,靠毅力学习,也能跟上应试的要求。像儿教论坛里很多父母那样英语水平高的,可以给小孩用英语浸泡,自然学会英语。可是像丹芮的堂哥那样,夹在中间,童年的时光不知有多少浪费在学英语上了,最后徒然耗尽了自己的热情,对英语毫无兴趣。
说到底,生活在中国,英语不是最重要的,只是锦上添花的东西,关心孩子的心理发展更为重要。学钢琴,学英语,现在如此热门,原因之一在于我们家长不懂装懂得厉害,我时常想,干脆不学也不会死人的。乐器和英语这两样,讲究的是“拳不离手,曲不离口”,是需要细水长流,日积月累的东西。这是技艺类的能力的共同特点,一味地追求速成,只会南辕北辙。但不是每一个家庭都有条件让孩子学习这类东西的,家里最少得具备两个条件,其一,父母懂一些,周围有氛围;其二,一定的经济条件。经济条件这个好说,关键是父母很难有正确的教小孩的方法和心态。想到急功近利的父母那么多,真的很替可怜的孩子们伤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