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3351|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读读写写·中华诗文学习》简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5-7 12:03: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办刊宗旨:普及古诗文知识,培养学生对中华经典的兴趣,弘扬民族传统文化。
本刊特色:融知识性、趣味性、通俗性于一体。
栏目介绍:为了充分展示中华古诗文的千古风流和韵致,本刊开设了《卷首故事》、《少年有为》、《名人与诗文》、《图说文化名人》、《诗文长廊》、《诗配画》、《名言佳句》、《诗文趣事》、《趣读经典》、《赏插图读名著》、《时文选读》、《师生文苑》、《诗文童话》、《开心果》、《考考你》、《每月诵读》等十六、七个栏目。下面将部分栏目介绍给大家:
《卷首故事》:短小精悍,故事性强,又与古诗文密切结合,让人“开卷有益”,翻开封面,您就会感受到古诗文的强大魅力。
《少年有为》:通过一个个真实的故事,展示从古至今许许多多中华优秀人物在少年儿童时期或经名人点拨,或刻苦励志,终于成就了一番光辉业绩,这会给莘莘学子们以深刻的启示。
《名人与诗文》:在这个栏目里您会窥见各个历史时期的伟人、名人丰厚的文化底蕴和多姿多彩的诗文情怀,从而有所感悟。
《诗文长廊》:在这里您会像游览十里画廊一样,各种有趣的诗文知识扑面而来,精彩纷呈,目不暇接。
《图说文化名人》:这个栏目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系统而又简要地展示了文化名人精彩浪漫、跌宕起伏的人生历程,感受他们的呼吸,领略他们的丰采和神韵。
《诗配画》:该栏目通过夸张的漫画和别具韵味的配画诗,让您从中汲取古代智慧,得到悠长醇厚的艺术享受。
《赏插图读名著》:通过欣赏精美罕见的人物绣像,帮助您透过历史的烟云,了解那些千古风流人物的生平事迹。
《佳句集锦》:这个栏目里荟萃了大量的古诗词名句,为您的写作和谈话提供了最丰富的素材。
《考考你》:这是读者检验自身古诗文知识的一个栏目,相信读者会愉快地参与其中。这次“考”不好不要紧,机会多着呢。
《师生文苑》:为广大读者朋友们提供练笔机会的场地,相信今日的“丑小鸭”不久将会变成翩翩起舞、引吭高歌的“白天鹅”。
《诗文童话》:在这里您会随着作者的奇思妙想,跨越时空,与那些渴慕已久的文学大师不期而遇,领略他们深邃的思想和精辟的见解,甚至您也会和一些可爱的动物在一起吟诵酬唱。
《诗文趣事》:一个个或妙趣横生、或机智幽默的诗文故事,令读者忍俊不禁、流连忘返,于轻松、娱乐中获取广博的诗文知识。
为了更好地开展中华诗文诵读活动,上海教育出版社创办了《读读写写·中华诗文学习》。令人惊喜的是这份刊物刚一问世,立刻受到广大读者的热烈欢迎,不仅中小学生喜欢读,连老师和家长也表现出了高度的热情。学生们争相传阅,甚至出现了一家三代抢着看的热闹场面。经调查了解,这份刊物不但已成为中小学生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也成为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参考和帮手,并日益成为家长提高自身文化素质和辅导孩子的教材。
《读读写写·中华诗文学习》在发行的三年中得到了广大读者的热情支持和鼓励,许多读者朋友纷纷投书编辑部,西安的一位读者朋友称赞道:“如春天绵绵细雨、夏日阵阵爽风,似秋空奇丽的巧云、冬夜融融的炉火……”
人在少年儿童时期记忆力最佳,想象力最丰富,心灵也最清澈,在这个人生最美好的黄金时段里,最需要精美的精神食粮,为此,本刊顺天应时,为广大青少年朋友奉上了最具民族特色、最富含营养的文化快餐,请慢慢享用吧!
中华诗文学习的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hiwenxuexi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楼主| 发表于 2009-5-9 08:32:04 | 只看该作者
在<<诗文趣事>>这个栏目里,我们欢迎来稿讲述一个个格调高雅,知识性比较强,幽默风趣,篇幅短小精悍的诗文故事,阅后不但能使人愉悦开心,而且能使人有所收益.本刊第四期的两篇小文就具有以上特点,特推荐如下:



拦诗巷

尔  玉



南宋状元王十朋,早在县城私塾里念书时就已才华横溢,誉满乐清(今属浙江)。县城里有条无名小巷,巷里住着一个名叫钱百享的财主官儿,一天拦住王十朋硬要他题诗留念,并把早已备好的酒席摆上来。

王十朋只得接过笔墨问:“我这个穷书生是写不出好诗的,不知老爷出什么题目?”

钱百享说:“诗的题目就叫《钱百享升》,请把这四字分别用在每句诗的开头吧!”

王十朋一气呵成,写下了一首打油诗:

钱家鱼肉满箩筐,百姓糠菜填饥肠;

享福毋忘造福人,升官莫成殃民郎!

钱百享有口难言,从此再也不敢叫王十朋题诗了。后来,人们就把这条无名巷取名为“拦诗巷”。



奉旨革职

明月心



郑板桥在当县官时,遇到了灾荒之年。因开仓放粮,周济穷人,被皇上撤了职。于是,他雇了一只小船,顺着大运河回扬州老家去。

一天,郑板桥见前面码头停泊着一条官船,桅杆上挂着“奉旨上任”的旗子,要所有的民船回避。郑板桥自言自语道:“你奉皇上的旨意上任,我奉皇上的旨意革职。不都是‘奉旨’吗?你神气什么?”于是,拿了一块绸绢,书写“奉旨革职”四个大字,也挂到桅杆上去。

官船上的是朝廷一个大奸臣的儿子,叫姚有财,此人虽不学无术,但仗着老子的势力,捞了顶乌纱帽,这回正要到扬州上任去。这时见一只小船的桅杆上挂着“奉旨革职”的旗子,觉得奇怪,一打听,原来是郑桥板,就派人向他索要字画。

郑板桥听说这个姚有财,除了吃喝嫖赌、欺压搜刮百姓外,别的一窍不通,就很快书写了一首诗:

有钱难买竹一根,财多不得绿花盆。

缺枝少叶没多笋,德少休要充斯文。

每句开头一字,连起来是“有财缺德”。姚有财接过一看,差点气昏过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09-5-10 19:22:58 | 只看该作者
本刊开设"经典趣读"这个栏目,目的是为了普及诗文知识,为读者架起走近中华经典的桥梁.通过一些新颖活泼,喜闻乐见的形式,让读者在轻松愉悦中得到经典的熏陶和浸润.
本刊在2008年连载的"爽爽学论语"和今年连载的"爽爽学诗经",都值得一读,现将第四期该栏目的两篇文章推荐如下,供读者朋友品读.
爽爽学《诗经》

王逸群



一苇渡江

电视上正在播放苗族传统体育绝技:独竹漂。
只见选手们赤脚踩在漂流于水面的单棵较粗的竹子上,手执一根小竹竿为“桨”,表演“乘风破浪”。他们灵活自如地倒退、转身、绕玩、换竿,十分精彩。
“好!”爸爸啧啧称道,“真有一苇渡江的风采啊。”
“一苇渡江是什么意思?”爽爽问。
“先听一个故事。南北朝时,梁武帝邀请印度禅师达摩来中国弘扬佛法,这位信佛的皇帝派使者将客人从广州迎接到都城南京。谁知见面后,两人话不投机,达摩当即不告而别,连夜赶往江北。传说,梁武帝闻讯星夜追赶,到达江边时,达摩见有人追来,便脚踩一叶芦苇,踏浪北去,这就是民间广为传颂的‘一苇渡江’。”
“听起来很神妙。”爽爽说,“达摩一苇渡江大概就像《闪闪的红星》里潘冬子划的小小竹排吧。”
“是这个道理。”爸爸继续说,“其实,这个‘一苇渡江’在三千年前的诗经里就已经出现。”
“哪一首诗?”爽爽问。
“是《卫风》里的《河广》。这是一位侨居卫国的宋人唱的思乡曲。诗中所咏的宋人,因受某种阻挠,思归不能,面对河水,反复唱叹。夸张的修辞手法更加突出了游子思归而不得的焦急心情。其中的‘谁谓河广?一苇杭之。’被后人广泛引用,并赋予新的意义,即敢于面对挑战,勇往直前:谁说黄河难以逾越,一叶扁舟就可渡过。这是何等的自信啊!”
[原诗]

河广

谁谓河①广?一苇杭之②。谁谓宋远?跂予望之③。

谁谓河广?曾不容刀④。谁谓宋远?曾不崇朝⑤。

——《诗经·卫风》
[注释]

①河:黄河。②苇:用芦苇编的筏子。杭:航行。③跂(qì):踮起脚尖。⑤予:而。④刀:小船;曾不容刀,意为黄河窄,竟容不下一条小船。⑤崇朝:一个早上。
[译文]

谁说黄河广又宽?一叶蒲苇飘对岸。谁说宋国遥又远?踮起脚尖可看见。
谁说黄河广又宽?竟难容下小木船。谁说宋国遥而远?不用一早就回还。
[拓展阅读]

(古代散文名句)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北宋·苏轼《前赤壁赋》
(外国哲理名言)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芦苇。——法国数学家、物理学家、哲学家帕斯卡
(古代诗歌名句)谁云江水广,一苇可以航。——三国·曹丕《广陵于马上作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09-5-18 12:13:45 | 只看该作者
在办刊过程中,接到许多学生家长的来信,建议能够为孩子们推荐一些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选读,经研究我们开设了"经典速读"这个栏目,先后荐评了<<唐诗三百首>>,<<昭明文选>><<古文观止>><<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镜花缘>><<儒林外史>><<>边城><<林海雪原>>等等.在荐评时,我们一般分成<作者简

介><内容概述><精采选段><选段点评>四个部分进行,开办以来受到广大读者的好评和欢迎.从今年一月以来我们又开始荐评<<山海经>>,并从一月至六月份,连续六期精选<<山海经>>中的插图在本刊上连载.要问我们何以对这部书竟如此情有独钟?一句话,就是因为这部书太荒诞不经,太奇特怪异了,但愈是这样愈使人感到洪荒莫测,玄奥神秘了,再加上这部奇书涵盖的知识极为广博,所以数千年以来一直魅力四射,以至历朝历代都有一些硕学大儒,文学巨子为之痴迷,为之"竞折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09|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10:14 , Processed in 0.079815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