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车一年级小朋友的家长打电话来告状说:儿子不让班车上其他小朋友理他们孩子,如果谁理就罚款。节前小朋友就开始不理了,节后还这样。我答应回家问问,教育教育孩子。
回家的晚,先讲了个笑话活跃气氛。
问儿子:你觉得XXX小朋友怎么样?
儿子停了一会儿回答说:我比较讨厌他。
我问:为什么呢?
儿子不说话。
我说:讨厌应该是有原因的吧?说来听听。是爱吐小朋友唾沫?很脏很臭?
儿子笑了说:不是.
那是为什么?
过了好一阵子,儿子说:上次我们二年级开家长会完后,都没坐班车,他就在我们的座位上踩来踩去。别的小朋友告诉我的。
我说:他这样做是不对。一年级小朋友不在时,你会不会这样做?
儿子答:不会。
我问:还有什么?
儿子没有再回答。
又问:就因为这一件事啊?…再没有了么?
儿子不再说话。儿子拿着手边的东西玩来玩去,不肯好好说。拿掉了他手上的东西。我选择直接切入主题。“今天小朋友妈妈打电话找我了,所以我要和你谈谈这件事。”
儿子不大想说。我却很坚持。“因为家长打电话找我了, 我们必须说清楚。家长已经向我反映了,我可以大声呵斥你让你老实交待,但是我更想听你说说这件事,希望我们也可以象现在这样平等认真的谈话。能说说你是怎么做的吗?
儿子答:不理他。
我问:光是不理他么?
儿子说:我问班车上二年级的,谁讨厌XXX谁举手。大家都举手了。
是么?然后呢?
儿子不说了。
把孩子带到了卧室,认真的看着他。问:你是不是不好意思说。知道不好意思,是不是已经认识到自己有做错的地方?这是好事。你已经迈出了认识错误的第一步.该第二步了,诚实的面对自己的错误,坦然的说出来.面对自己的错误是需要勇气的,有了面对错误的勇气,才有可能再做第三步\第四步\第五步.
儿子感兴趣的问:第三步是啥?
“第三步当然是修正和弥补自己的错误了。
第四步呢?
第四步是不再犯同样的犯错误。
第五步呢?
第五步是帮助犯同样错误的小朋友。
现在我们继续第二步吧。。。
儿子先是和我开了个小玩笑,做不好意思状,然后终于开口了。我说大家都不要理他,谁理他就………..
儿子在这儿停了好一阵子才说:我说大家都不要理他,就罚款一万元。(儿子应该是怕我因为他说罚款而严厉指责他。因为之前有过“跳绳”事件。
赶紧夸儿子:不错,终于说出来了.我还以为你要罚款一百万呢?
继续引导:如果小朋友都不理你,你会高兴么?不会.哪你想,XXX每天早上一起来就想,班车上的小朋友都不理我,他会高兴么?这些天里都这样,他多难受啊?他犯得错误有哪么严重么?再说了,等你们升上三年级坐另外一个班车了,XXX 小朋友他们二年级时,会不会也这样对待一年级新来的小朋友,小朋友也这样对待后面的小小朋友?以前你们上面的他们有这样对你们么?
儿子回答:没有.我说:那岂不是你开了个坏头,成了个坏榜样了?你是”州长”,是不是应该带着小朋友们主动关心一年级的小朋友,把关心和爱传递下去呢?
儿子听进去了,点了点头.
我说:那你想想明天该怎么办?明天一到班车上就把XXX抱住行么?
儿子笑了.想了想说:我给小朋友讲”钉钉子的故事”.真没想到儿子会想到这一招.于是和儿子一起又重温了”钉钉子”的故事.又让儿子给我讲了一次.没想到,他真得能很流畅的讲下来.临睡前,我们给孩子念了”美德工程”中尊重,宽容\爱心的内容.
第二天早上起来,又和儿子聊到,权威和从众心理,提醒他今天不能交白卷,等他下午回来告诉我好消息.
(后记: 给儿子上完这堂友爱课后,问老公的感觉,老公说,我应该点到为止。我却认为应该给孩子分析清楚。总是把每次事件当做一个给孩子“讲道理”的好机会。还是认为有些道理不讲不明,不仅要讲,还要掰开来,揉碎了,分析的清清楚楚,孩子才能逐渐有一个清淅的认识。也许还有更好的办法,只能慢慢学习提高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