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327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国学资料] 牟宗三:「时空是属於心之主观建构」--由超越的想像而形构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5-6 00:28: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牟宗三:「时空是属於心之主观建构」--由超越的想像而形构成
  感触直觉所摄取者﹐康德名之曰「未决定的对象」﹐此是外物之认识论地现感性者﹐故亦名之曰「现象」。
  现象经过知性之概念的决定﹐康德名之曰「决定了的对象」﹐此亦可曰「法定象」(Phenomena) ﹐此是概念化或客观化了的「现象」 (Appearance) 。知性底概念思辨活动即是一种客观化或对象化底活动。凡经过对象化底活动而成一决定了的对象者即是一个可以客观地被肯定的对象。由此而成的知识即是积极的观解知识﹐亦曰经验的知识﹐亦即是关於现象的知识。
  时间与空间﹐康德名之曰感性底形式﹐或感触直觉底形式。
  时空本由识心之执而﹐形成之以用於感性。
  形成时空的那识心之执当该是「纯粹的想像」﹐或曰「超越的想像」。康德未如此说﹐他只说「时空是属於心之主观建构」。此「心」当该即是「想像心」也。康德说:「外部感觉上的一切量度之纯粹影像是空间﹐而感觉一般底一切对象之纯粹影像则是时间」(纯粹理性批判﹐原则底分析﹐规模章)。时间空间既是内外感觉上的一切量度﹐或甚至说一切对象(量度视之的对像)则此纯粹影像之形成即由「纯粹想像」而形成。想像是心之活动﹐所想之像即是影像或图画式的形象。纯粹的想像无经验旳内容﹐因此其所想的图腾式的形像(影像)即是纯粹的影像﹐此没有别的﹐不过就是时间与空间。纯粹而超越的想象形式地形构成或涌现地执成一纯粹的影像﹐即时间与空间。「纯粹的影像」一词是图画性的语言﹐是对应纯粹的想像而言者﹔而此像一旦形成﹐它即是一「形式的有」﹔而当其用於感性而为感触直觉之形式条件时﹐它即被名曰「纯粹的形式」。它是「超越的想像心」所形式地形构成或涌现地执成者﹐故它是「心之主观建构」﹐因此而亦为「先验的」。它用於感触直觉﹐而却不是此感触直觉本身所形构成者。因为凡直觉皆囿於当下﹐它只不自觉地带著这本已有之的形式去摄取现象﹐这是它的唯一功能﹐它并不能再跳出当下之囿而前后左右综览而形成一纯粹的影像﹐即时间与空间﹔它带著这本已有之的﹐而此本己有之的却不是它所形成的。能跳出而不囿於当下者是想像。故时间空间之超越的根源即是「超越的想像心」也。想像心之所以为超越的正因其形构时间与空间故。感性论之所以为超越的感性论(亦曰超越的摄物学)亦正因其所发的感触直觉以先验的时空形式为形式条件故。想像而犹具体也﹐它只形成一图画式的时间与空间﹐它尚不能尽概念的思考之作用。尽此作用者曰「知性」。认知心底活动从感性起﹐步步向后跃起﹐跃至知性而后止。从知性步步向下趋﹐趋至感性而后止。感性﹐想像﹐知性﹐此三者是同一认知心之三态﹐是因著摄取现象﹐形构时空(兼形构规模) ﹐以及使用概念去思辨对象(现象义的对象)﹐这三种不同的作用而被分成﹐并被定住。
  康德论纯粹的想像主要地是在对应概念(范畴) 而说规模(Schema) 亦译图式) 。是则纯粹想像之作用一在对应外部感觉上的量度而形构成时间这个纯粹影像﹐并对应内外感觉一般底一切对象之量度而形构成时间这个纯粹影像﹔另一则是对应纯粹概念(12范畴) 而形构成它们的规模以为其实化之感触条件(Sensible condition) 。
  我们现在由他说感觉上的量度底纯粹影像是时间与空间而得知时间与空间之根源是在纯粹而超越的想像﹐此是时间之根源的解释。康德缺此解释。他只笼统地说「时间是属於心之主观建构」。〔他所作的「时空之形上的解释」﹐说明时空为先验的形式﹐并为一纯粹的直觉而非一辨解的概念者﹐无问题。至於其所作的「时空之超越的解释」﹐我们只取其使现象底空性之表象为可能以及使运动变化等之表象为可能﹐而不取其使数学与几何为可能﹐因为本书不从时间空间说数学与几何故。〕
  说感觉上的量度之纯粹影像是时间与空间﹐这是倒映的说法。感觉对象在直觉摄取中本已被置定并被排列於时空中﹐因为感触直觉是以时空为其形式条件所表象。时空这一形式条件在直觉之摄取中直接地表象所摄取者之时间性与空间性﹐同时亦即表象了它们的量度性。这个量度性只为时空所表象﹐尚未为量概念(范畴)所决定。因此如果我们以感觉上的对象之量度(在直觉之摄取中所表象者)为首出﹐我们即可说此量度底纯粹影像是时间与空间。此即是说﹐我们通过时与空间这一对纯粹影像﹐我们即可把那量度具体地形像化出来。是则说时间空间为纯粹影像是由其所原表象者而倒映回去说也。即﹐以其所表象之量度为首出﹐再倒映回去﹐復说此时间与空间是那感觉上的量度之纯粹影像也。我们感觉触直觉以及此直觉之对象而言﹐我们说时空是感觉触直觉底形式﹐并同时亦即是感触直觉底对象之形式。但是就直觉对象之量度而言﹐我们不能说时间空间是此量力之形式。对象底量力是由我们以时空去表象时把它示现出﹐控制出﹐或烘托出﹐泛言之﹐亦可以说是表象出。但是当我们说我们以时空去表象对象﹐以及以时空去表象量度﹐这两个表象其意义并不相同。在前者﹐时空可为对象之形式﹐但在后者﹐我们不能说时空是量度之形式。因为量度并非一独立的具备物或具体事件故。因此﹐我们说以时间去表象量度﹐实即是以时空去表象对象而把此对象之量度示现山﹐控制出﹐或烘托出。因此﹐我们不能说时空復是量度之形式。这亦犹之乎我们以范畴去决定现象﹐而说范畴是现象之法则﹐但我们不能说量范畴復是其所决定的现象之量性之法则﹐因为量性就是量范畴之实化﹐其本身就是现象之法则性故。因此﹐我们在直觉摄取中的对象之量度上﹐如若倒映回去﹐我们只能说时间是此量度之纯粹影像﹐而不復能说是此量度之形式。因为﹐就感触直觉以及此直觉之对象而言﹐我们就说时间空间是它们的先验形式﹔就感觉对象之量度而言﹐我们就说时空是量度底纯粹影像。
  但是一说「影像」(Image)﹐其相应的机能便是想像。就纯粹影像言﹐便是纯粹的想像﹐或超越的想像。就时间为感觉上的量度之纯粹影像言﹐我们就说这纯粹影像是由纯粹而超越的想像所形构成。我们即依此义而可予时空一「根源的解释」﹐说它们的根源是在超越的想像﹐而不只是「心之主观建构」这一笼统的说法。时空为超越的想像所形构成﹐用之於感性而为感触直觉之形式。

牟宗三著 现象与物自身 第四章 由知体明觉开知性 第6.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51|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7 08:07 , Processed in 0.163402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