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3592|回复: 1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博爱,利他与快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4-5 18:26: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
一个存有利他心的人,帮助别人的时候会感到快乐。付出的时候会感到快乐。

由于帮助别人的机会俯拾皆是,所以这种人随时随地都能找到快乐。

而一个毫无利他心,自私自利,完全利己的人,只有索取的时候才会感到快乐。
但是,在这个世界上,索取远比付出更加艰难,所以,只会索取的人
注定到处碰壁,时时感到不快乐。

在有些国家,利他人格的培养从小抓起,每个孩子都会有参加社区服务,帮助他人
的经历。这是必修课,不是选修,而且报考大学的时候,有时,这种当过志愿者,
为他人,为社区服务的经历是比成绩更重要的一项。

我国的许多家长,对孩子的“快乐”指数相当的重视。但有没有想过,怎样做才能给孩子
带来更加深邃,更加持久的快乐呢?

将求知当作乐事是其中的一项,此外,让利他成为一种习惯也是重要一项。

不是有这样一段话吗?

播种想法收获行动,播种行动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

利他,起初的时候可能只是一种想法,但是,如果在行动中能够坚持经常,
就有可能成为一种习惯,进而发展成人格。教育,很多时候不是在书本上展开的,
类似社区服务这种直接体验都是很好的教育方式。

有些主张快乐教育的家长,说实话我看了做法后感到失望,
因为他们把快乐单纯的理解成玩了。好像只有玩和娱乐才能带来快乐,

而实际上,玩和娱乐只是快乐的源泉之一,更深层次的快乐来自内心,
来自求知欲的满足与利他心的满足,这是更为持久的快乐,更重要的是,
他们更容易得到,俯拾皆是,取之不竭,用之不尽,一辈子也享用不完。

---------------------------------
补充:

  通过对志愿者的大脑进行磁共振成像扫描,加拿大研究者结果发现,
他们出现无条件付出的感情时,大脑7个区域正在活动,其中仅3个与恋爱时大脑活动区域相近。

  研究还发现,无条件付出时,大脑也会释放多巴胺。这是一种能使人感觉愉快的物质,付出者能因此产生已得到回报的感觉甚至难以抑制的喜悦。

  博勒加德说,无条件的爱,毫无保留的付出曾被视为一种崇高精神,但现在发现这种付出有神经学基础。“无条件付出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这种联系结实、坚固,对人类的繁衍生息作用重大”。

[ 本帖最后由 老易 于 2009-4-13 13:17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3威望 +13 金币 +13 收起 理由
棠棠妈 + 2 + 2 我很赞同。
hq1966 + 10 + 10
mhx1977 + 1 + 1 清晰明了,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9-4-5 19:21:5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老易 于 2009-4-5 18:26 发表
在有些国家,利他人格的培养从小抓起,每个孩子都会有参加社区服务,帮助他人
的经历。这是必修课,不是选修,而且报考大学的时候,有时,这种当过志愿者,
为他人,为社区服务的经历是比成绩更重要的一项。


想起看到过的一段,不知道是真是假:

一个学生总是在学习至于抓紧时间参加社区志愿活动,当被问到是否喜欢时,回答说:"哈佛喜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9-4-5 19:22:28 | 只看该作者
更深层次的快乐来自内心,来自求知欲的满足与利他心的满足,这是更为持久的快乐.经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9-4-5 22:47:08 | 只看该作者
撇开社会不说,自私自利是影响家庭幸福的一大祸根。
充满爱心,善于付出的人家庭生活是快乐的,和谐的。
我们有必要培养孩子好的品德,好的性格,提高孩子未来的家庭生活幸福指数。

这几天小区里正在植树,我打电话告诉女儿,让她带一瓶水,去为小树浇点水。
老婆大人说我多事,其实多事有时候是有益的。

评分

参与人数 3威望 +14 金币 +14 收起 理由
suyangchen + 2 + 2 真言!
老易 + 10 + 10 好样的
whyouth + 2 + 2 太赞同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9-4-6 22:14:40 | 只看该作者
幼儿园放学了,奶奶带着零食去接宝宝,另一个和宝宝一起玩的孩子家长也带了零食。宝宝只吃了一口那个孩子的东西,那个孩子马上大叫:“你把我的吃没有了”,可是那个孩子想吃宝宝的东西,宝宝却很慷慨,最后只剩下一个大的和一个小的时,宝宝仍然把大的给了那个孩子。

奶奶回家后跟我们说宝宝傻,我不以为然,认为她有种可贵的品质,还不到四岁就已经知道和别人分享,我真希望她永远这样傻下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9-4-7 07:52:13 | 只看该作者
老易似乎有所指
你只是看到了一些表面现象而已
一个帖子说明不了更深层的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9-4-7 09:18:22 | 只看该作者
两种价值观,一个是竞争一个是博爱,只看怎样才能使这两者不矛盾的存在孩子身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9-4-7 10:04:3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小小小鲸鱼 于 2009-4-7 09:18 发表
两种价值观,一个是竞争一个是博爱,只看怎样才能使这两者不矛盾的存在孩子身上。

在竞争的前提下博爱,在利己的基础上利他。我是这样教育女儿的。

[ 本帖最后由 pianocrazy 于 2009-4-7 10:05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9-4-7 10:16:0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pianocrazy 于 2009-4-7 10:04 发表

在竞争的前提下博爱,在利己的基础上利他。我是这样教育女儿的。

放完假,孩子有些惋惜说:又要上学了。于是问他对于课程的看法,他说明天没有体育画画音乐课,所以觉得无趣。于是告诉他,将来高考就是要考语数外。他又问:古代科举考试为什么只考科学,现在的高考为什么要考语数外。。。笑晕,,扯远了,,,只是告诉了他优胜劣汰的原因和现实。。。。另一方面,,,,没时间聊了,,这两者实在是很难并存的,但我们确实不能丢了西瓜。在西方竞争不是主流文化的前提下,推行比较自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09-4-7 12:00:0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小小小鲸鱼 于 2009-4-7 10:16 发表

放完假,孩子有些惋惜说:又要上学了。于是问他对于课程的看法,他说明天没有体育画画音乐课,所以觉得无趣。于是告诉他,将来高考就是要考语数外。他又问:古代科举考试为什么只考科学,现在的高考为什么要考 ...


主贴说的其实是存有利他心,利他和利己可能是并存的。
要防范的是那种极端利己人格的出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384|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9 12:02 , Processed in 0.088497 second(s), 3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