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hubaichu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读书要不要多?

[复制链接]
21#
 楼主| 发表于 2009-4-5 15:48:03 | 只看该作者

目的决定行动啊。
现在的孩子,也许不当文学家,不当科学家,不当翻译家,不当音乐家。。。
因此,没有明确的目的,不会偏重于哪一面。
而生活中的认知领域又很广泛。
许多知识只能是泛泛地接触,这样还总会顾此失彼。
阅读是其中一项,进行多了必定会挤占其它时间。
有选择的阅读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这让我想起上面提到的绘本:最小的狐狸津津有味地读书时,兄弟姐妹们在琴键上跳舞。
我想让孩子利用有限的读书时间,满足她的语言,思维技能,在人群中水平偏上。
这样她的语言这个工具不会拖后腿,甚至将来会有益于她。
如果她长大后喜欢文学,我也很高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09-4-5 15:59:21 | 只看该作者
楼主丢出个金苹果在偷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09-4-5 16:20:1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huhututu 于 2009-4-5 15:24 发表



我的读书之用和你的读书之用定义不同,所以我请你先定义你的“用”。你抛出“泡妞大全”,所以我认为你的“用” 是实用之用。按照你的实用之说,我觉得我读的书都没什么实用价值,既不能帮我泡妞,也不能 ...

这位朋友看来爱看导师作品,属于舍鱼而取熊掌的

俺的“书非用而不能读也”应该不容质疑吧,“用”范围大得很,你那“无用”就狭窄得多了。色即是空,你那空也还是色。

“泡妞”只是其一种通俗表现形式,至于陶冶情操,修身养性,建立什么架构,赚取钱财等等精神和物质不胜枚举。均可罗列其中。

朋友,你叹息中国语言文字之博大精深去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09-4-5 17:02:1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天堑变通途 于 2009-4-5 16:20 发表

这位朋友看来爱看导师作品,属于舍鱼而取熊掌的

俺的“书非用而不能读也”应该不容质疑吧,“用”范围大得很,你那“无用”就狭窄得多了。色即是空,你那空也还是色。

“泡妞”只是其一种通俗表现形 ...



胖和尚从何看出我爱看导师作品?什么才是你所谓的导师作品?为何“爱看导师作品”属于舍鱼而取熊掌者?

我认为世上不存在一种不容置疑的说法。呵呵,其实我也不是质疑你这句话,我只不过希望更清楚地了解你的意思。

你是和尚可能讲究一个“悟”,好像那个佛祖拈花微笑就有人能悟道。

我是凡人,觉得拈花传道有忽悠之嫌,非得定义清楚,逻辑合理才能听懂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09-4-5 17:16:5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天堑变通途 于 2009-4-5 15:41 发表


1、在孩子初级阅读阶段俺暂时不会干涉,孩子有接受他喜欢的书的权利
即使这书俺的欣赏角度看很烂,俺也不会强加俺的欣赏给孩子,但俺会由这本烂书引导他看同类各种不同的俺认为的“烂书”和“好书”,俺明 ...



1、欣赏你让孩子选择。不过俺可不怕否决孩子,也不怕孩子否决俺。只要不是用高压强制之态度,有理有据地否决我是乐于接受的。

2、《如何阅读一本书》不太适合来指导孩子的阅读吧。很理性的一部作品,适合指导理性读书者。而孩子读书,呵呵,只单纯凭兴趣爱好这些感性的东西。再说了,如何阅读一本书是绝对绝对不包括阅读一本图画书的哦。


不过这本书确实是一本好书。看了这本书后,就像有了火眼金睛,能看出哪些书是逻辑混乱的文字垃圾。

后来这位作者还出了一本《如何听如何说》,但不及上一本有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09-4-5 17:30:3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huhututu 于 2009-4-5 15:36 发表
而那个社会建构主义还有什么支架式教学,没听说过呢! ...


国内对于建构主义的理解还是皮亚杰时代。

支架式教学没听说过一定要补课,非常重要。
在国外很热,英文是Scaffolding Instruction,
也可以翻译成鹰架式教学,脚手架式教学。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金币 +1 收起 理由
huhututu + 1 + 1 真要补课?要不你来讲个课?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09-4-5 20:22:3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huhututu 于 2009-4-5 17:16 发表
1、欣赏你让孩子选择。不过俺可不怕否决孩子,也不怕孩子否决俺。只要不是用高压强制之态度,有理有据地否决我是乐于接受的。

2、《如何阅读一本书》不太适合来指导孩子的阅读吧。很理性的一部作品,适合指导理性读书者。而孩子读书,呵呵,只单纯凭兴趣爱好这些感性的东西。再说了,如何阅读一本书是绝对绝对不包括阅读一本图画书的哦。


不过这本书确实是一本好书。看了这本书后,就像有了火眼金睛,能看出哪些书是逻辑混乱的文字垃圾。

后来这位作者还出了一本《如何听如何说》,但不及上一本有料。

可能俺语文很蹩脚,你这样理解俺的说法了
1、俺强调了是阅读初级阶段的包容,俺也强调了人性的弱点,所以儿童阅读初级阶段的轻易否决,即使你是有理有据的否决,都对孩子的阅读兴趣是重大打击,就象搞对象你越反对他越热乎。那就达不到你的目的了
2、《如何阅读一本书》孩子如果爱看那就求之不得,那孩子的阅读要登堂入室了。即使不爱看,家长看后指导孩子的阅读那是绝对有效果的。

上帖俺两处回复均有前提,朋友给俺混为一谈了。怨俺语文上课总逃学

至于那书最后有搞笑出的一本“如何阅读两本书”,俺光看题目就喜欢,可惜未见真颜。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金币 +1 收起 理由
huhututu + 1 + 1 呵呵,还有一本书叫《如何阅读一页书》呢!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09-4-5 21:46:57 | 只看该作者
关于读书的话题,我会比较支持天堑的书法,读书本身就是宜博不宜精,其实需要精读的,学校课本已经都规划好了,那就没必要把那本书都读精了。孩子自己喜欢的,他可能会反复读很多遍。个别的东西孩子读一遍就可以记住。

读书是拿来用的,读书多了,有个印象,以后需要援引的时候,可以男来查阅。

把读书像学习课本一个方法,只能破坏孩子的兴趣。

老易不管什么理论,都忘不了读一本书也要产生些效益,太功利了。美国的那些方法,指的也是教学方法,事真多孩子的课本和指定读物的,而不是针对每一本书的。这一点一定要分清楚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wangtutu + 2 + 2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09-4-5 21:52:47 | 只看该作者
学校课本规划好的精读课文都是活活的把孩子读书的兴趣看没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09-4-5 21:56:54 | 只看该作者
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是不是有不同的做法呢?

不同的书是不是有不同的读法呢?

有的书要精读,反反复复的读,这种书的数量不宜多。而有的书只需要浏览过去,记得有这么一会事儿,等需要的时候,重新拿起来,这种书多多益善。精读的书也就是人的价值观所在吧?每个人精读的书大概也是不同的吧?

俺小孩子还小,现在采取的做法是少量的书,反复的读,求读的量,不求书的量。将来大了,读书的方法应该相应的会变化。

基本上赞同老易的帖子:
把孩子的阅读“管“起来
http://bbs.etjy.com/viewthread.php?tid=146645&highlight=%2B%C0%CF%D2%D7

[ 本帖最后由 xylonhong 于 2009-4-5 22:07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84|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13 04:46 , Processed in 0.146780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