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天津清羽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從「三十分鐘」到「十小時」——論王財貴先生讀經理論中時間量的問題

[复制链接]
31#
发表于 2009-4-28 20:33:2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8 天津清羽 的帖子

呵呵,孔子爷爷看了可真是很心痛,后人学他的哲学尽然学到这个份上,还以这样狭隘的心态去教学生,怪不得会要十个小时去读经。试问一下,清朝王朝的旧八股又培养出了几位为心系众生的大德,为了名利,子弑父,父杀子,兄弟相残的状况是多么的令人心痛。整个社会又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如果真想复辟封建王朝,这样未尝不可啊。读经光从表面做文章,连百病百药的内涵都不去理解,还自命清高,真是不可救药了,只是可惜一批慧根不浅的孩子们会糟蹋在您的手里,我曾经见过一位十五六岁的再香堂学习的孩子,那种傲慢的状态也的确有所承传,不知道这样的人才走向社会是否会成为一位拥有百姓之心的大智慧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
 楼主| 发表于 2009-4-28 22:43:50 | 只看该作者
一个拿无知当核心,浅薄当深刻的人,首先应该先继续学习。另外,一个人应当怎么做就怎么做就是最高道德,君子坦荡荡,如果该谦虚的地方就应该马上谦虚,不能谦虚的地方也不必虚伪扭捏作态。香堂学校我接手不过一年多,十五六岁的孩子大多都是后来的,我觉得大多生命都有转进,至少都有很好学的一面了,孩子毕竟是孩子,只要他的生命实在有长进,就不能用马上要求他们成圣贤的心理要求他们,这个叫道德洁癖!一切大恶也由此而出,亏你们还读过道德经呢,不禁其性不塞其源的道家修养都没一点熏染,德行的表现也不是马上说立就立才是恰当的,何况生命的大长进德性的确立呢,真搞过教育的都不会您这样站着说话不腰疼,也不能把以前已经教育失败的黑锅扣到他们如今所受到的应当的教育上去,教育的智慧上也必须给予孩子无尽的期待和鼓励!
              我们要看着一个孩子的光明点,乃至看着一个生命的光明,宽容他充沛他,尤其是孩子我们是不会对他们失望的!不要只盯着别人的乃至自己的黑暗和污浊,何况是个有理性的人都会明白道德不是用所谓的《德道经》能成就的,我虽然觉得熊先生文章上确实有问题,但依旧还没有完全否定它,但他自己做过的那些不着调的幼稚的事,他现在表现出来的程度差和别有心思,并不是我们故意和他作对来污蔑他!一切都是他自己说的话做的事。我说过了熊先生那些东西我是认真都看过,所以才反对的,因为谬误太多啊 。而且恐怕不比你们这些熊粉接触的晚,熟悉程度也未必比你们差。因为看你们说话有时都替你们着急,本来他就只是离谱罢了,到你们这里是干脆没谱了,若我站在他那糊涂理论里,表达方式也不会是这样的,你们那个回应有时真是自己抽自己嘴巴啊!颠三倒四逻辑混乱的。没有学问涵养还要装着有学问有涵养一下,老子最反对的虚伪造作矜持,在你们这些回帖里全表现的淋漓尽致了。至少说话要知己知彼嘛,但一看你们说话就知道季谦先生或者牟宗三先生的文章你们肯定是没看,或者根本看不懂!当然我们也没要求天下人都能顿时有清明的心思,但你们打着道家的旗帜啊!糟蹋老子啊!!罪过啊!!不过即使这样我依旧认为只要有一天你们能有些空杯心态,不要被熊大师那点迷糊汤继续迷糊了心思,回归一下自己,马上就能翻转过来,这个就是相信人心相信人性的地方,道家在这个地方是立不住的,老子他不是这样发扬他的道的,他对道德的心也没有儒家这个有把握的。儒者无常师,我们只向有更高明的道理的地方低头,而不是像权威低头,季谦先生一直说只要是够的上经典的书一定要读,他没有局限我们的心灵,没有局限孩子的学习能力,没有说我们是学习儒家的,只许读《论语》,他只是说《论语》是我们中国读书人一直以来首选要读的典籍,读《论语》只是读经典的开头而不是固执。这些道理在先生的《儒释道综论》等文章里面说的很清楚了,可惜你们根本懒得或者不愿去看,或者非要扭曲着断章取义的看,这个是修道人的态度吗?是修养自己或者说做学问应该有的态度吗?而熊大师的实修或者气功境界我们暂且不论,可他提到教育却实在是外行的,狭隘的不透彻的啊!偷来挪去自造自作啊!国学不是那样边际不清牵强附会就可以推广的,相信你们最终还是会有成长,只要一念回机,借用佛家一句话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
发表于 2009-5-3 07:14:12 | 只看该作者
原评分由 paisley 2009-4-25 21:52 发表

这是不是反话啊,我实心眼,没看明白

...


从孩子4、5岁开始,渐至6、7、8岁,以每日10小时的强度,坚持10年读经
这在我看来,10年的黄金学习期内,读经是唯一(i学习方式),亦是全部(学习内容)
根据我们的经验,以及可参照的教育理论,我们不难推断这孩子“已然定向”的未来
我无权规定一个孩子的未来,我只有义务协助他完成其自己,所以我不会贸然拿孩子做试验。

我的义务是观察,协助,再观察,调整协助方式与力度
如此循环

我觉得读经很好,但绝非唯一,亦非全部(个人体会,如有雷同,实属巧合)
因此,在她9岁读经以前,我已经帮助她大量涉猎各类读物
不要假设什么读物可以或者不可以,谁都不是傻子
在她9岁读经以后,我仍然支持她每天花费一定时间,阅读她喜爱的书籍(能感动人的都是好书)
当她13岁以后,我开始帮助她专门学习、训练多项她不仅喜欢而且擅长的知识
要在时代有价值,就必要对时代有贡献,就必不能脱离时代的正当需求
因此她必须学习知识

我想,王教授和我一样,也不会贸然拿自己的孩子做试验。
由此推论:
王教授其实很后悔自己曾经的教育思路,他自己的孩子
就是因为没有按照“每日10小时”的读经方法,死读10年,才至今未能成为大思想家的
在这种遗憾的推动下,王教授才会不遗余力地在全国推行“双十计划”

我和王教授不同的地方
或许只在于:我不认为“双十计划”是可以普及的,我认为那是特殊的
对于我家闺女,双十计划显然是毒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
发表于 2009-5-3 08:37:55 | 只看该作者

王教授曾经教导我:
你不能以你自己的教育条件,去要求天下家长皆如此。言下之意
或许是说假如别人家长没你那水平,你岂非在害人?
或许又是在批评我自以为了不起,暗讽我的教育理念错误


谢谢教授含蓄指导,但问题是:
既然我个人之教育法不能普适天下,对其他家长提出了更高要求
那么,双十计划的提出,是否对家长和孩子提出了更苛刻的要求?
双十计划本身是否就违背了普适的教育法则和原理?


也许有孩子的确喜欢这种读法,但他们资质如何?
为何喜欢?喜欢什么?成效如何?有多少呢?
以上问题的回答,所根据的评价标准是什么?


每日10小时,直至10年哪,专攻经典?这明显是培养专才的方法啊
研学经典是一辈子的事,专业又是另外一回事
既然是培养专才,学堂条件差点没关系,老师资质要不要保证?如何保证?


双十计划之成效
所依赖的几个关键性因素,老师资质、学堂条件还不是首要
首要是那些“比我更差”的家长之系统价值观转变
否则他如何能排除一切干扰,坚持十年?
且在这十年内有效协助学堂引导孩子善学?哄能哄十年吗?


度人度人,说白了不就度个观念吗?你转了他的观念,其实就是度了他
你能真正地度几个(而不是利诱)?

若真度了他,还需要双十计划吗?
他观念转变了,心力自然朝向正确的方向,自身素质自然提高,教育效果自然出来

再,那许许多多蜂拥而入而中途却不得不离去的,没度得了的
他们的孩子,难道就是些无回顾价值的药渣吗?


平易点,务实点好不好?
切实提高师资力量,学堂管理趋向正规化人性化,好不好?
家长培育趋向理性化,好不好?


好,你当然说好。但是你肯定问我具体怎么办
我说:所以我不敢办私塾,但并不代表冒进办私塾的就有道理。
毕竟办私塾只是个法,读经只是个法,不是根本目的

没条件就不要误人子弟。




[ 本帖最后由 天高任鸟飞 于 2009-5-3 08:42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
发表于 2009-5-3 11:54:02 | 只看该作者
那些天天读经的皇子们, 最后成了什么样有大思想的大人物呢?  清朝不是照样腐朽照样灭亡?!
说实在话, 真正的大人物, 是自己写经典,而不是天天读经.
不可想象双十读经法, 到底会培养出什么样的孩子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
 楼主| 发表于 2009-5-4 20:08:47 | 只看该作者
唉!楼上的这些想法这里不止讨论一次了,有的根本连原帖是什么意思都没看清楚,就冒冒失失的回帖。有的还是依旧不在重点上说话,我们还是各自保留意见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
发表于 2009-5-4 21:10:59 | 只看该作者
大概鄙人愚钝, 虽然看过帖子,但无法参透其中真意, 就提了点疑问, 希望得到解答,但先生这个态度, 我也不好说什么了, 但是还是试图再沟通一下吧.

现引用楼主的前文几帖
原帖由 天津清羽 于 2009-4-2 23:39 发表

呵呵不用找了,以前清朝前期的那些皇子们基本都和这个时间差不多,还有一些比较严格的藏传密宗寺院,很多堪布,仁波切都是这样从小训练出来的。十小时乍一听感觉很多,其实在咱们体制内学校,难道学生学习时间比这个就短很多吗?而且学的内容又符合教育原理吗,能开启人性智慧吗?开启的是人类l理性的哪一层,时机教材都 相应吗?要说问题就要前后左右都思考,那么最后就知道原来十小时真的不止是个绝对理想,也不是完全不能实践的。而真正的道理,不是等待别人都实践了再去做,而是依照理性可以做就马上去做。



原帖由 天津清羽 于 2009-4-27 02:24 发表
我知道孔子说这话至少不是您认为的那个意思,至少不是说梦话!当然现在熊大师一定非要说孔子就是那个意思,是熊大师一贯有的张冠李戴胡说八道的特色,我早已领教哈哈!
       另外我天津这边的孩子十小时读经虽然还没完全到,九小时读经却已经坚持一年多了,谁也没有疯掉,需要提醒您的是,现在很多学校作业加上学上课的时间也早超过十个小时了,他们都没有完全疯掉确实在是完全笨掉了!不过我看大多家长也是听之任之,并且认为这个才够刻苦!希奇吗?为什么你可以工作八小时甚至十小时,学生平常上学也很多这个十小时连轴的现象你不希奇呢?另外您去查查清代早期的皇子起居录,你看看人家几个小时读书?在西藏真正严格有传承的寺院要几个小时诵经?拜托了!


我的疑问仍然没有找到解答:  有没有任何证据表明, 长时间诵经确实能培养出德行高尚的新世纪人才?   试看您举例说明的清代早期皇子, 寺院, 这些例子恐怕不能给家长以足够的信心. 清朝早期虽然比晚期好了些, 但难逃落后的封建形态; 至于XI* ZAN*G 寺院, 我们现在对比一下ban * CHAN,和DA8赖lA* ma,  两人都是严格读经出来的吧, 前者现在看来可以说是好孩子,不错的人才, 但后者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
 楼主| 发表于 2009-5-12 14:19:07 | 只看该作者
其实“何妨吟啸”朋友的问题,《從「三十分鐘」到「十小時」——論王財貴先生讀經理論中時間量的問題》这篇文章的原文已经基本解答的很清楚了,但是您的思维角度是在另外一个层际上,从“有没有任何证据表明”这句话里就可见一斑了,所以无法契合这种解答,因此质疑会继续。这个是掉在了思辩理性所引申出的一些概念和定义的套子里了。我本来所说虽然不很严谨但并非不是事实,我也不是要给谁什么信心,我所说的早期皇子包括康熙,雍正,乾隆。不要轻易打着“封建”这块招牌打击一切,“封建”这个词的真实含义牟先生就曾提出过质疑,不说他那些引申义,就这个原词的本义上说,从中国史讲,秦始皇以后是专制,真正的“封建”是指周室对诸侯的“封地建国”以拱周室的政治策略,这个在当时那个时代是很有意义的,而且也是合理的;而在世界史上所谓“封建”是指罗马帝国崩溃后各个小国自保的一种方式;后来喊的“反封建”是观念错置引发的另外一个意义的,这个词用的就一直不很妥帖,足以引发观念的混乱。您今日所说“落后的封建形态”意义实在太宽泛也不够严谨,只是借此表达了不相应的情绪;至于提到藏密,这个高僧也不止您在名声上提到的最显赫的两位,我们搞文化教育的还是以不涉及政治和宗教理念为原则的比较恰当,在您看来这个前者只是不错,后者很有问题,在另外一个角度上很多人恐怕就有太多不同的感受与理解了。政治和宗教等意识形态所导致的一些表面文章,背后所蕴藏的真实,不是你我这样的人可以随便说的清的,夫子说:“多言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这个地方也不便探讨那些不大相干的问题,您说是不是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9#
 楼主| 发表于 2009-5-12 14:40:1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何妨吟啸 于 2009-5-3 11:54 发表
那些天天读经的皇子们, 最后成了什么样有大思想的大人物呢?  清朝不是照样腐朽照样灭亡?!
说实在话, 真正的大人物, 是自己写经典,而不是天天读经.
不可想象双十读经法, 到底会培养出什么样的孩子呢?

    照您这个看法上,是以功利的现实代替历史的价值,这是混淆了思想影响与历史事实的边际,我并非很对清朝觉得了不起的人,正是满清的近三百年的专制统治才造成了中国文化和民族生命上极大的扭曲,五四以来学界思想的高度应激式的浅薄和不知根本的种种应对正由满清这里有个种子。
    另外,毛泽东周恩来小时侯也是读经的哦,当然他们有没有长时大量读经还有待考证,但小时侯以读诵经典为主那是铁板定钉的事实,但若依照您的思路想,那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不是也会照样腐朽照样灭亡?这和这些人物读经关系大吗?这些皇子们不读经就不会腐朽灭亡了吗?呵呵现在我们不读经很久了,您就敢保证不出贪官污吏祸国殃民的?或出的贪官污吏祸国殃民的比读经的那些时代出的少?
   还有历史上真正的“大人物”,(我借用您这个不大妥帖的用词),其实您想说的是那些圣者,您要知道除了老子外其实孔子也好释迦也罢乃至西方的耶稣都不是自己亲手写经典的。:)这个也是事实哦。尤其孔子一辈子述而不作呢!但孔子也是要读《诗经》《易经》等等典籍才奠定学问道统的大成就的啊!
    您要看明白其实季谦先生讲的这十个小时究竟是在哪个范围哪个层际讲的,这个十小时是量化的,还是可量化也可不量化的一种高度理念呢??请您再细看,敬佩您的认真严谨的精神!很希望和您这样的人交朋友,握手先,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0#
发表于 2009-5-13 09:54:54 | 只看该作者
这帖我一直不想冒然进来说话,因为我曾经参阅过一些前代私塾的专著,抛开宗教教育不说,单指私塾教育,没有发现一例是10小时读经的,包括版主说的清皇子,满人注重骑马射箭,皇子们每天下午是体育时间,有专人教习武。

私塾教育参考书目:
《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
《家塾教学法》
《教童子法》
《学海津梁》

俱往矣,10小时读经,只有今朝。

当然,如果把10小时读经法提高到哲学高度,我是无语的。虽然我也愿意就教育哲学与诸君探讨,但我估计无人会就事论事回应。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808|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8 05:06 , Processed in 0.078764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