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2286|回复: 3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它] 【转帖】教育已成中国人不折不扣的国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4-7-4 18:17:0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不知道中国人有多少人知道“马燕日记“, 我是在2003下半年在网上知道的。马燕其实只是宁夏回族自治区的一名小女孩,然而她的“马燕日记“却轰动了全欧洲。她在日记本上写道:“今年我上不起学了,我回来种田,供养弟弟上学,我一想起校园的欢笑声,就像在学校读书一样。我多么想读书啊!可是我家没钱。“马燕的日记是被法国解放日报记者发现的,并在报上连载,反响强烈。她的日记已被译成法、英、德、意多种文字,欧洲人被感动得纷纷写信慰问、捐款。后来,马燕及当地60个孩子因外国人的关心而能上学了,马燕成为她村中第一个女初中生。   看到“马燕日记“事件时,作为中国人,我有种羞愧感,我为这个**而感到羞耻!翻开报纸,打开电视,眼前是一片繁荣,中国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发展奇迹,但是为何还有那么多适龄儿童没有学校可上?!以今天的中国国力难道不能使中国的每个孩子有学可上?!难道盖不起小学,使每个孩子都有课桌、有免费书本吗?!   下面这则消息可能你不信,开始时,我都无法相信,觉得怎么可能?!但这是事实,由不得你不信!??2003年9月9日至21日联合国人权委员会教育权报告员托马舍夫斯基,应中国政府的邀请,考察了中国的教育状况。中国的教育经费只占全国生产总值的2%,而且政府预算只占教育总经费的53%,剩下的47%则要求家长或其他来源去填补。随后她公布的材料显示中国的人均教育开支之少,连穷国乌干达都比不上!   ??什么是国耻?这便是不折不扣的国耻!!哪一国稍有责任心的政府会这样办教育?!哪一国公民竟连自己的教育经费都不清楚?!抓我坐牢我也要说??九年义务教育成了人所共知的谎言,这不是政府失职,而是渎职!***的制度唯一一个优点便是可以狠狠地执行政策,如果把教育和政绩联系起来,哪里没有实现九年义务教育就撤他的县长、撤他的市长甚至省长之职,我敢说没有不能实现的!   李昌平的话便可最好的证明上面的数据,在一次访谈中,他说现在农村教育的情况有的比二十多年前还不如!他自己是70年代后期上的中学,当时贫下中农管学校,收费很低,一年只收两块钱,虽然农民很穷,还能供孩子念书。当时老师的责任心强,和学生的关系也比现在好。现在农村孩子上小学一年500元,上初中1000元,上高中好几千,农民收入那么低,已经上不起学了!   不仅是教育经费的问题,教育政策也大有问题。大陆教育经费本来不多,但政府将数百亿教育经费投放到少数名牌大学,而更需要投入的基础教育却资金严重匮乏。政府搞了祸国殃民的教育产业化以后,广大贫困农民,中下层人民的孩子相当于被卡在教育门槛之外了,因为他们根本交不起学费!从1994年,中国的高校出现了一个特殊的群体叫贫困生群体。我这里有两级组据,一个是新华社2001年1月8日发布的对北京14所高校的调查,那上面公布说,贫困生占14所高校的25%。但是北京青年报差不多同时发布的一个调查,说高达30%多。这是中央一级的院校。贫困生农村来的孩子应该少一些。大城市的生源多一些。那么在底下的院校多一些。中国的普通民众在教育支出的重压下苦不堪言。有人根据对比,说中国今天的普通高等教育的收费相当于民国30年的贵族学校,在国民党时代、北洋军阀时代师范院校都是不收费的。那时候很多贫困人家的子弟想要读书都只能读师范院校,例如毛泽东,就是因为师范院校不收费。但是现在师范院校也收费了。何清涟曾到湖南的常德师范大学讲课,说到收费问题,学生他们就哭起来了。最后她调查了一下,他们哪儿一年收费是3千8,很多常德那个地方的农民的家庭年收入是一千二百块钱。所以要拿出三千八来供一个孩子读书,几乎是不可能的。她问他们的校长,怎么对待这些学生,他说:“我们采取了一个优惠政策,可以允许他们读一年以后,休学然后去做工,然后再来读。“何清涟说,我国现在是劳动力严重过剩,连政府下岗的都找不到工作,他们又怎么能够找到工作呢?所以这个优惠政策等于没有。   很多中国人不了解历史,他们认为日本人在二战后用掠夺来的财富大办教育,然后走向经济腾飞的,其实这是可笑的无知。事实相反,二战给亚洲带来了破坏同样给日本带来巨大的破坏,日本直到1962年生活水平仍不及中国大陆水平(原先遗留在东北的日本人都不愿意回日本就因为此),他们那一代孩子有的人是光着脚丫上学的,现在日本的老一代老是喜欢用那时的艰苦求学来告诫孩子们勤学进取。其实,正是日本政府这种光着脚丫的孩子也有学可上的努力,日本在经济起飞时才有了人才基础。比起来,难道如今中国人的办学环境会比不上二战后的日本?!但是在大陆,即使农村孩子想光着脚丫上学,政府也没有提供免费的学校和课本。   台湾在要经济起飞之际,GDP的12%到22%都投入了教育,而中国大陆现在的教育投入始终没有超出GDP的3%!无知者以为台湾今日在科技上成就源自美国的帮助和昔日从大陆运去的黄金,其实那些都是次因,主因还是教育。中华民族要想复兴,不是说收复了台湾便可以复兴了,除了那些丧失理性的民族主义者会相信这种谎言外,理性者都清楚一点?一任何国家要强盛靠的只能是教育!   根据《世界银行发展报告》,我国的教育经费占政府预算在94年降到了2%以下,在世界151个国家中,名列第149位。全国仍有1/4的县没有普及小学教育,中学升学率只有10%。全国平均中学升学率只有 44%,也就是说,全国有56%的孩子没有读到中学。全国大学升学率不到2%。有些人说了,咱们中国穷,没有钱办教育。那是唬弄不了解真相的老百姓的。诸位知否,建国50周年时,据说一次国庆就花了上千亿!“国庆盛典、世界第一“,已逝的**元老李慎之先生说:“希特勒死了,斯大林死了,世界上追求这种壮观的场面的国家应该是不多了。以我之陋,猜想也许只有金正日领导下的朝鲜才有这样的劲头“。但这上千亿除了让中国人自我膨胀,让外人窃笑外,再也没有什么了;一个神五又是上千亿!我是为神五上天而骄傲,但我更为中国的教育而耻辱;1999年,350万辆公车吞掉了3000个亿(现在肯定进步了),有当官的轿车,没有孩子的学校,这便是中国人“伟大的**“;我国每年被贪污掉的资金保守估计也在2万5千亿人民币左右!看来中国的确是进步了,有这么油水;中国有六千多万党员,还有世界上最庞大的政府机关,数量最大的公务员群体,最会搞“工程”和“战役”,如果***拿出这种劲的十分之一来办教育,何须外人为咱们的教育来操心?   **老说什么科教兴国,高喊重视教育,但人民不听你说的,只看你做的!这就像有些男人在老婆面前说有多爱她,却在外面找小姐一样,你能说这样的混蛋爱他老婆?!同样,**你拿出2%的gdp来办教育,敢有脸说你重视教育?!(现在知道什么叫无耻了吧?)   愤青们,不要把宝贵的精力浪费在反日反美了,拿出力气来为教育呐喊吧!??这才是爱国的正事儿!   二??四年二月十日   强烈要求政府将教育经费达到gdp的6%!!并在2008年前达到8%,因为中国有三亿儿童需要义务教育!让我们呐喊,让我们的声音传遍大江南北!??为了中国的明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4-7-5 16:33:57 | 只看该作者
是应该为教育投资,至少义务教育的书费和学费都应该由国家负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4-7-5 22:14:44 | 只看该作者
写这篇文章的人,我在此向你至敬,你写出了每个中国人心中所存的困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4-7-5 23:06:21 | 只看该作者
而且,可怜的教育经费中很多也被吃掉了,剩下的大部分到重点了。
广东吴川市教育局局长就是暴露出来的典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4-7-6 10:37:08 | 只看该作者
是啊!教育已成为压在我们家长肩上的负担,我的宝宝竟然让我问老师把幼儿园的作业本带回家收不收钱?她还只是个3岁多的孩子,看来在孩子眼里接受教育是以钱为前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4-7-6 11:43:36 | 只看该作者
是啊,浙江应该算是比较富有的省了,但我们那里有多少该上学的小朋友,却没钱上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4-7-6 14:49:04 | 只看该作者
中国的教育体制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了  !老百姓为了子女的教育,压力太大,而学校则把国民教育识为摇钱树!
中国人的悲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4-7-7 07:04:41 | 只看该作者
我知道的一个县城的中学,桌椅要学生自己出钱买,假期还让学生拉回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4-7-9 09:29:41 | 只看该作者
强烈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4-7-13 16:49:26 | 只看该作者
中国的教育岌岌可危,担心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40|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7 11:09 , Processed in 0.086248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