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7733|回复: 1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谈谈悟性这种东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3-29 12:32:1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在光线传媒工作的时候,有一次问王长田,做电视最重要的是什么?
王总说了两个字:“悟性。”

的确如此,王长田原来是搞报纸的,从没学过电视,但到了电视台
一两年,就鼓捣出一个全国知名的电视栏目:北京特快。
然后靠几万块钱自主创业,几年后做成了中国最大的民营电视机构。

悟性这个词,时不时都要从我的脑际划过,我一直想从教育的角度
对这个词背后的东西进行挖掘,让其变成一种可控制的教学目标。

想了很久,也没结果,今天早晨,突然来了灵感。

悟性高的人在解决问题的时候既重结果,也重过程,甚至可以说,
更加重视过程,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是这类人的习惯。

相应的,悟性差的人只重视结果,对于过程往往不愿意深思。
不愿意刨根问底,找到本源。

对过程进行反思的好处是能够发现产生问题的本源。
知道本源的好处是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实际上,所谓悟性,直接的意思是领悟能力,理解能力,
深层次的含义就是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

悟性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不是脑袋上砸个苹果砸出来的,
而是常年坚持溯本求源,坚持对事物、现象的本质属性
进行思考的结果。

中国教育的一个不足正是重结果,轻过程,因此学生的悟性不足
几乎是个普遍问题。

尤其是文科的学习,文科的工作,如电视节目策划,营销策划,
教育和教学,艺术与设计等等,很多是没有确定性答案的,
要想取得高成就,特别需要悟性,也就是需要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无中生有的能力。

我在《实话实说》做策划的时候,曾问一位名叫海啸的资深策划,
什么是策划?他说:“所谓策划,就是无中生有。”

这句话我印象很深。无中生有怎么理解?就是创新,创造,
是全新的东西,没有现成的答案,每个选题都是新的,你需要从
每天大量的新闻报道或者道听途说中敏锐发现可以用来做成节目的选题,
这本身也是一个极富创造力的工作。

所谓高级人才就是这种具有无中生有、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能力的人,
他们会在看似没有路的地方找到路,没有现成的就业岗位,他们会自己
创造就业岗位。我们国家现在缺的就是大量这种人才。

每个人都会犯错误,但悟性高的人很少会犯同样的错误,
因为每个错误发生的原因是什么他们都会进行深入的反思,了解错误
发生的本源。而悟性差的人难免在同一个地方栽跟头。

悟性高的人也会从别人的错误中汲取经验,从而让自己少犯错误。

国外的教育,重过程甚于结果。原因就是,他们要培养的不是只会服从命令,
只会因循的螺丝钉人才,而要培养具有很高悟性,能够发明创新的高级人才,
当我们的大学生蜂拥参加公务员考试的时候,国外大学生正忙着创业。
许多伟大的技术都是在大学生宿舍里鼓捣出来的。

前面写过《我们要向天才学习什么》,我强调用电池思维代替小沈阳思维,
有类天才的特点就是慧商极强,同样处在应试教育体制下,天才会驾驭
这种考试,会把自己的悟性运用于应试,从而取得理想的成绩。
这样,既保持了悟性,又能成功应试。光线传媒的总裁王长田就是这样的人,
此人少年时身体很不好,经常吐血吐一碗,穷的没鞋穿。可还是考进了
复旦这样的名牌大学,更可贵的,悟性没有被泯灭,所以才有了后来的成功。

而许多普通人,慧商的电池太弱。很快就屈从于应试制度对于悟性的泯灭,
没有成为应试的主人,反而成了应试的奴隶,其结局就是,即便上了大学,
到了社会上仍然无法做社会的主人,仍然是社会的奴隶,无从把握自己的
命运,只能听天由命,怨天尤人。

奉劝诸位,不要向应试教育低头,要高昂起头,做应试教育的主人。

评分

参与人数 4威望 +14 金币 +14 收起 理由
editorsome + 1 + 1 精品文章!
hi5 + 2 + 2 精品文章!
ibm22 + 1 + 1 纯粹支持。
hq1966 + 10 + 1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9-3-29 13:52:29 | 只看该作者
说到悟性,真是有感触啊
想10年以前,突然对广告有兴趣,第一次想到电梯广告,结果若干年后才遍地开花,如果,那时侯我不但有想法
也有行动,呵呵,结果会怎么样?
几年前,我又有一个想法和行动,这个行动被一个广告业的黑马朋友看中这一想法,正要合作,结果家里又有事,也就完全和悟性产生的可能告别了


现在,只希望在养育孩子方面有点悟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09-3-29 16:48:15 | 只看该作者
有一次,上海市一所市重点中学接待了一个美国的教育代表团,主人特地请了一位优秀的物理特级教师上了一节公开课。课上的非常精彩,用我们传统的评课标准来看,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清晰,教学方法灵活,有理论,有实验,教学过程活跃,师生互动充分,气氛热烈,教师语言精练,教学时间安排精当。课上完了,听课的中国老师掌声雷动,钦佩不已。然而美国客人却面无表情,当接待者请他们谈一谈自己的观感时,他们说,这堂课老师问的问题学生都能回答出来,既然如此,这节课还上它干什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9-3-29 17:39:56 | 只看该作者
吃一堑长一智悟性普通,吃一堑不长智悟性太差,吃一堑长两智,悟性好。
悟性是在实践中锻炼出来的,后天的因素多一些,属于总结提高。应该和天才、第六感有所区别吧。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金币 +1 收起 理由
mhx1977 + 1 + 1 悟性与灵感和天赋有关联吧,一般人稀有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9-3-29 19:07:33 | 只看该作者
悟性好的人干什么工作都能出彩。可惜,这样的人还是太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9-3-29 19:22:5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老易 于 2009-3-29 16:48 发表
他们说,这堂课老师问的问题学生都能回答出来,既然如此,这节课还上它干什么? ...


通过上课学生掌握,这就是上课干的事情呀。课后在通过复习,练习巩固。条件好的还可以做一些试验。

那个专家估计是另外一个教育体系中"挑战式发现式"的教育专家,问出这样的问题,那是情理之中。我们似乎不必要过分紧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9-3-29 20:45:57 | 只看该作者
快乐学习,快乐成长。良好的品质,后天培养,百分百的努力,小树苗会长成参天大树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9-3-30 16:10:48 | 只看该作者
我觉得悟性就是琢磨的能力。。
同一件事,有的人能够胜任,有的人干的一般,有的人能琢磨出道道,干得出彩。。
而这种琢磨的能力,加上机遇,就了不得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9-3-30 17:54:56 | 只看该作者
我觉得悟性的得来,可能与孩子的好奇,好问,导致好思考、好研究有关。我家孩子目前比较好思考,但有没悟性,不知道。等十年才能给出答案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9-3-31 10:35:27 | 只看该作者
“悟性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不是脑袋上砸个苹果砸出来的,
而是常年坚持溯本求源,坚持对事物、现象的本质属性
进行思考的结果。”
  非常认同,希望以后能保护好孩子的好奇心,认真对待她提出的每一个问题,虽然这是件很辛苦的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33|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6 06:44 , Processed in 0.101816 second(s), 3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