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一杰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它] 目前儿童早期教育中几个主要误区:

[复制链接]
31#
发表于 2004-10-10 12:36:31 | 只看该作者
建议楼主把“早期”两个字去掉,这样就差不多了,多两个字跟少两个字差之千里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
发表于 2004-10-10 12:53:55 | 只看该作者
一杰+-->引用:一杰 谢谢,霏霏。
阳性教育是注重个性的教育,孩子做事是出于内在的需要,而不是外在的需要。
比如今天上午,我跟孩子去玩沙。本来昨天晚上带他下楼玩时他看见一个小朋友玩篮球他也要买的,结果他妈妈陪他从商场回来却买来了铲子和耙子。他今天要去玩沙。我们尊重孩子的意见,陪他一起去。孩子在玩沙的过程中自己的愿望不仅得到了满足,而且学到了很多东西:干沙和湿沙的不同,修长城,挖洞等等。在孩子做的过程中自己去发现,我们在孩子确实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他启发。
这样孩子是有主见的,漫漫培养他知道自己需要什么,自己追求什么。

重知识的教育是被动接受的教育,所以是阴性的。不好意思,我们的文化是阴性的。


关于读经,过去的很多思想是不科学的,或者说是过时的。“因为畏缩与忍让,人家骄气日升”,别让孩子在这样生活了。还有其他很多,我不再多说。

6岁前的孩子读经危害很大。这不是一般孩子感兴趣的东西。
让他们不求甚解死记硬背,浪费宝贵时间。
给他们讲道理。想象我们成人社会,道理谁不懂?缺乏的是行动。

欢迎您探讨

说的似乎很有道理,可是我想请问一个问题,什么叫内在需要?什么是外在需要?
孩子为什么不可以在读经或者识字得到满足呢?
每一个孩子都是从死记硬背开始自己的知识积累的,我不信你的孩子一生下来就懂得a、o、e,还不是你天天在他耳边伊伊哇哇,浪费他的宝贵时间,他才慢慢从不求甚解到理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
 楼主| 发表于 2004-10-11 09:00:48 | 只看该作者
1、早期教育现在很多人理解是0-3岁,我国通常指0-6岁,国际上指0-8岁。
2、关于需要,可以看一下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3、知识的积累绝对不是通过死记硬背获得的,如果是这样,考试(或者表演)以后很快就忘了,除非你不断地复习。死记硬背获得的知识是僵硬的神经联系,很容易断开的。
4、我绝对不会象神经病爸爸一样指着一朵花在孩子耳边一遍一遍地说:flower,flower,flower。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
发表于 2004-10-11 10:52:02 | 只看该作者
1、我是说楼主不要把早期教育与教育混在一起,不管是0-3岁,还是0-6岁或8岁,不管家长有没有意识,其实都在对孩子进行不自觉的教育,这些教育有好有坏,而楼主是把早期教育的概念泛化了,只要是这个年龄段进行的教育就是早期教育,其实这两者是有所不同的。所以我说当前儿童教育中存在很多误区,但这并不是早期教育本身的错。
2、那么你所谓的内在和外在需要又分别对应马斯洛需要论中的那些层次呢?你儿子要玩篮球或沙到底属于内在还是外在呢?在马斯洛的需求论中找不到答案。
3、知识积累是不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那么在最开始的时候,一个婴儿是不是通过记忆来获得对这个世界的认知,从而促进大脑组织的发育。在一个婴儿还没有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之前,记忆是锻炼大脑的最好方式,甚至是唯一方式。你不要在这里把记忆理解成机械得记住什么东西,虽然没有几个人会记得自己三岁以前发生的事情,可是把这三年直接从你的生命中拿掉,看看会有哪些后果?
4、我不知道在你的儿子只有几个月大的时候你都跟他玩些什么,我不敢相信你的儿子在从来没听过“爸爸”这个词汇之前突然明白眼前的这个男人得叫他爸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
 楼主| 发表于 2004-10-11 22:50:19 | 只看该作者
我歇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
发表于 2004-10-11 23:06:43 | 只看该作者
到底我该相信哪方的观点,我也被搞糊涂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
 楼主| 发表于 2004-10-11 23:21:13 | 只看该作者
今晚7:30刚在深圳“做合格父母,培养合格人才”启动仪式上做了1个小时的报告。我讲的第一条就是:把自己的脑袋坚定地放在自己的肩膀上!别白天挫折教育,晚上赏识教育。
自己多思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
发表于 2004-10-12 00:04:01 | 只看该作者
一杰+-->引用:一杰 我歇着

别价, 我还等着看您的好贴呢. 不过也请您体谅一下作父母的苦衷。就拿我来说吧,百分之一百不愿意孩子从小死记硬背地识字,可是我又希望孩子能保留中文为母语。等到上学时去和英语争又争不过。看来也只好在上学前一两年抢个时间差。当然,如果受到太大的反抗,也就罢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9#
发表于 2004-10-12 12:00:50 | 只看该作者
一杰+-->引用:一杰 4、我绝对不会象神经病爸爸一样指着一朵花在孩子耳边一遍一遍地说:flower,flower,flower。


我觉得楼主的观点过于偏激了点,孩子学习语言特别是母语,靠的纯是重复和模仿。仅这一条,让我觉得这篇文章也近于另一类的神经病爸爸写出来的。教育孩子,各有各的方法,谈不上谁优谁劣。我的孩子才一岁时,就每天端着识字本翻,并且如果大人不读的话,他就会扯着大人的手放在识字本上去——这就是他的兴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0#
发表于 2004-10-12 12:02:57 | 只看该作者
为了爱+-->引用:为了爱 1、我是说楼主不要把早期教育与教育混在一起,不管是0-3岁,还是0-6岁或8岁,不管家长有没有意识,其实都在对孩子进行不自觉的教育,这些教育有好有坏,而楼主是把早期教育的概念泛化了,只要是这个年龄段进行的教育就是早期教育,其实这两者是有所不同的。所以我说当前儿童教育中存在很多误区,但这并不是早期教育本身的错。
2、那么你所谓的内在和外在需要又分别对应马斯洛需要论中的那些层次呢?你儿子要玩篮球或沙到底属于内在还是外在呢?在马斯洛的需求论中找不到答案。
3、知识积累是不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那么在最开始的时候,一个婴儿是不是通过记忆来获得对这个世界的认知,从而促进大脑组织的发育。在一个婴儿还没有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之前,记忆是锻炼大脑的最好方式,甚至是唯一方式。你不要在这里把记忆理解成机械得记住什么东西,虽然没有几个人会记得自己三岁以前发生的事情,可是把这三年直接从你的生命中拿掉,看看会有哪些后果?
4、我不知道在你的儿子只有几个月大的时候你都跟他玩些什么,我不敢相信你的儿子在从来没听过“爸爸”这个词汇之前突然明白眼前的这个男人得叫他爸爸。


非常同意您的观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143|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7 11:11 , Processed in 0.102624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