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我是花园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女儿识字、读书记录 2007-8月

[复制链接]
931#
 楼主| 发表于 2009-9-6 23:19:53 | 只看该作者
摘自《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关于识字

------
1.


"大灰狼悠闲地散步"和"大灰狼慢慢地走路",在刚学说话的孩子听来,并不觉得理解哪个更难。我们最初灌输给他什

么,他就接受了什么。有的家长给孩子讲故事时,怕孩子听不懂,把书面语转化成通俗的口语,这其实没必要。正如一

个从小讲汉语的人面对英语时会有为难,而一个从小听英语的孩子却从不觉得听英语是件困难的事一样。所以千万不要

担心,孩子天性中对任何事情都充满好奇,给他"读"或给他"讲",对他来说同样有吸引力。
-------

2.

读故事,不影响理解的字一般都不问我们,我们也不在意,随她的便。事实上,读得多了,许多"白字"自然就解决

了。
--------

3.

把识字和阅读割开了,可能早早地破坏孩子识字的兴趣和自信心。

学习中如果再加上炫耀,那是最坏的,恐怕只是在制造一个漂亮的肥皂泡吧。
-----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wendyzhuwenli + 2 + 2 学习一下。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32#
发表于 2009-9-7 09:22:0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我是花园 于 2009-9-6 14:24 发表
2岁零18天

唐诗一串串

慧慧很喜欢听我们读唐诗, 押韵,简短,

平时读的时候,我都是把一本唐诗从头到尾全部读完,四十多首,

我是一口气全部读完,慧慧也全部很耐心的听完,

不过慧慧都不开口背出一首, ...

慧慧的表现很出色,不过这也是妈妈平时付出的结果。不管是读诗也好,讲故事也好亦是读经也罢,只要每天坚持,做妈妈的一定会看到宝宝的成绩的。慧妈加油!大家都像你看齐呢。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我是花园 + 2 + 2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33#
 楼主| 发表于 2009-9-7 10:57:4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wydabendan 于 2009-9-7 09:22 发表

,不过这也是妈妈平时付出的结果。不管是读诗也好,讲故事也好亦是读经也罢,只要每天坚持,做妈妈的一定会看到宝宝的成绩的。慧妈加油!大家都像你看齐呢。

受老易观点的影响,我把读<弟子规>停了,看来还是要象你弟媳妇学习,一直读下去,

慧慧的表现很普通,大家的宝宝都能背几首唐诗和儿歌, 慧慧还不会背儿歌呢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3 金币 +3 收起 理由
mtryshy + 2 + 2 慧妈太谦虚了,我们都以你为榜样呢
wydabendan + 1 + 1 平凡之中见真谛!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34#
发表于 2009-9-7 11:51:0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933 我是花园 的帖子

慧妈,别停。相信小朋友的耳朵。反正又不用要求慧慧背或是说,只是念给她听。小朋友三岁之前绝对有一心三用的本领,所以她没事的时候放给她听就行了。坚持,坚持,再坚持。不为别的,只为等待花开。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我是花园 + 2 + 2 好的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35#
 楼主| 发表于 2009-9-7 17:09:54 | 只看该作者
摘自《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1.

致使儿童无法养成好习惯的"最有效方法"就是:命令、唠叨和指责。所以当家长责怪孩子某个习惯不好

时,首先应该反思自己的教育方法  


2

不尊重儿童最典型的一个表现就是对孩子管制太多,也就是指导或干涉太多,孩子的许多正常生长秩序被

打乱了。

指令和监视是教育吗?不是!教育如果这么简单,每个家长都可称心如愿,世界上就不会再有恨铁不成钢

的悲叹了。指令和监视的主要成分就是管制。


3.

上面两位家长虽然说话的口气和用意不一样,但话语中传达的价值观一样--100分才是好样的,才是令

人满意的。家长就这样把学习变得功利,不知不觉把孩子往歧路上引,让孩子偏离学习的正途。

她的错误是把学习目标定位在满分上,却对孩子的学习能力、态度、方法、兴趣,以及对知识的真实把握

状态没去关注。她的行为看似鼓励孩子好好学习,实质是在追求作为家长的满足感。而她及她的家人那种

共同的"满分癖好",在学习动机上会给孩子误导,而他们对考出满分后的种种许诺,看似和蔼,实则粗暴

,没有多少激励作用,却给孩子施加了很大的压力。

 满分是一个成绩极限,大多数情况下、大多数孩子根本达不

他有些得意地说,我告诉儿子"我高兴,但你要考100分我更高兴"。他还陶醉在自己很会鼓励儿子的良好

感觉中。我不客气地对他说,你这样说真是疯了,这不仅破坏了孩子眼前的快乐,他刚刚建立起的一点自

信,也足以被你这句话击碎。


4. 

孩子说谎不外乎两个原因,一个是模仿大人,一个是迫于压力。每个孩子最初的谎言都是从这里来

的。

5.

很多人习惯把儿童的品行问题归咎于孩子自身,所以习惯指责孩子;可我从自己及他人的经历中真切地

看到,孩子的品行习惯是如此依赖家长的教育方式。


6.

如果家长与孩子之间经常出现这样教训与反抗的态势,孩子就会渐渐地真的对自己的错误不在乎,对家

长的话无动于衷。

  "像牛顿一样"的批评方式,把一件不好的事,本该生气的事化解为一句玩笑,既让孩子知道他哪里错

了,又不损害他自尊心,还暗含了对他的理解,甚至隐藏着对他某种才能的褒奖。这样的批评话,孩子比

较爱听。

  哪怕有的孩子永远在生活细节上不精明,永远有"像牛顿一样"的毛病,只要不是什么大事,请允许他

有这些毛病。


7.

采取"考好了不奖励"的政策,当然也有"考坏了不批评"的政策配套

并且此时应该给她买一件了,我们绝不把她的考试成绩和这件衣服联系起来。

考试成绩本身就是奖励,父母合上成绩册时一句淡淡的"很好"和眼中的愉悦,就已经足够激励孩子再接再

厉了。

 物质奖励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却会产生不少的副作用。


8.

还要提醒家长们的是,纯粹的口头奖励也不要过分。

表扬的话说得过头了,不如不说

在发展孩子各种良好品行习惯中,胡乱奖励不会对孩子的飞翔产生助力,却会成为挂在孩子翅膀上的

块。"考好了不奖励"正是为了避免给孩子帮倒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36#
 楼主| 发表于 2009-9-7 17:33:37 | 只看该作者
摘自《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1.关于唐诗宋词

  艺术首先需要感知,幼儿学古诗并不重在理解,古诗词平仄押韵,韵律感非常好,良好的感知自然会

慢慢形成"理解"。觉得古典诗词陌生难懂,这是大人的事,孩子则没有这种疏离感。

一是基于对儿童领悟力的信任;二是诗文中的意境美与文字美重在体会,它们原本就是无须解释的,一解

释就是对想象力的束缚,就是对语言美的破坏。

"少讲多读"

 所以不要让孩子给别人表演背诗,不要当着孩子的面对别人说他背会了多少诗,这样才能让孩子对诗歌

抱有单纯的心境,也才能产生真正的好感。

有的句子暂时读不懂也没关系,以后读得多了自然会懂。

逼着孩子们背诗,那样可能会导致孩子对诗歌产生厌倦感,失去学习的意义


2.关于阅读

"魔杖"是什么,就是课外阅读。它有一种魔力,不显山不露水地赋予孩子不同的能量--凡从小有大量课

外阅读的孩子,他的智力状态和学习能力就会更好;凡缺少阅读的孩子,学习能力一般都表现出平淡;哪

怕是写作业速度,一般来说他们也比那些阅读多的同学要慢得多。

而在启蒙教育上。智力启蒙最重要手段就是阅读,它是一种乘法手段,可以让儿童的聪慧以几何级数递增

...
...


  所以,无论从哪个角度讲,阅读都是重要的。由此看来,想让一个孩子变得更聪明,是多么简单啊,

让他去大量阅读吧!


3.关于数学启蒙

  "开小卖部"的过程就是孩子不停地做"应用题"的过程,这对孩子有很好的数学启蒙效果。数学教育不

要一下把孩子拉到抽象的数字上,不要拿一些干巴巴的枯燥的计算来为难孩子。要让孩子在游戏中感受数

字,让他体会到计算不是抽象的东西,是存在于周围生活中的有用的东西,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联系着



  我们和圆圆除了"开小卖部",还"摆菜摊"。她有时也愿意当菜市场小贩,我们就用小纸片画上各种蔬

菜水果,或找来各种替代品,和她玩卖菜。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良妈妈 + 2 + 2 学习学习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37#
 楼主| 发表于 2009-9-7 23:15:06 | 只看该作者
2岁零19天

1.

今天看了<好妈妈胜过好好老师>这本书, 写的非常非常好,尤其是给孩子读唐诗的部分,很受启发.

作者十分赞成早期阅读,不过却反对在墙上贴字,我理解的是作者之所以反对贴字,是因为作者反对把识字和阅读脱离

开来,单纯的识字,

我虽然在墙上贴字,可是我并没有让识字和阅读分离开来,一开始的时候,阅读就跟上了,后来阅读就为主了,

现在贴英语单词也是为后来的英语阅读打个基础,等正式开始英语,还是以阅读为主.


2.

现在慧慧基本上恢复了住院前的生活习惯,晚上睡觉不用我抱着哄睡觉了,

小便也知道跟我讲了,前2天,我给慧慧穿上圆裆裤了。


3.

如果叫慧慧背唐诗,慧慧肯定不开口,我也干脆不要求她念了,

反而,不要求她念,她自己玩的时候,还会嘀嘀咕咕的念起来,

今天晚上,慧完积木的时候,用很小的声音念:“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

人愁”,如果不注意听的话几乎都听不清楚呢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小小小1008 + 2 + 2 学习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38#
发表于 2009-9-8 08:17:51 | 只看该作者
慧妈这几天又在充电了,我们也跟着学习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我是花园 + 2 + 2 这本书非常好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39#
发表于 2009-9-8 14:28:2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937 我是花园 的帖子

前几天我也看了《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本书,很受益。尤其是如何培养孩子的习惯,如何对待孩子的学习成绩?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我是花园 + 2 + 2 确实上一本很好的书,很实用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40#
 楼主| 发表于 2009-9-8 15:21:18 | 只看该作者
转贴------小巫的译文
幼儿怎样交朋友,理解温和的孩子,怎样对待孩子这间的冲突

1.幼儿怎样交朋友:

当自己的孩子“不合群”、不愿分享玩具,或者和小朋友在公园里的游耍演化成第三次世界大战时,家长们往往感到焦

虑。

别着急,你的宝宝未来的生活中不会缺少朋友。但是你心目中所向往的那种友情并不是在幼儿期形成的。在这个年龄

段,孩子没有开发出成年人的社交能力。他们还处在自我中心的阶段,没有足够的同情心去替他人着想或与他人和平共

处。对于大多数幼儿来说,唯一重要的人是“我”。在给予和获取的平衡关系中,他们能够理解的是“获取”。唯一重

要的需求是他们自己的。而且,他们对于正确和错误的理解尚未完全形成,缺乏任何社交风度,并且几乎无法控制自己

的冲动行为(对小朋友扔玩具、把别人的积木踢倒、烦躁时掐伸手可及的胳膊,等等)。

然而,在今后两年中,这些小独行侠们将学会分享与合作、学会替他人着想、学会用语言而不是攻击性行为解决冲突,

总之,学会交朋友。你可以这样帮助他:


与孩子建立社交关系:孩子最早的社交对象就是自己的家长,所以家长要注意以身作则,培养恰当的社交行为。不要时

时处处让孩子优先,鼓励他分享,并且注意礼貌用语(“情”、“谢谢”、“对不起”等等)。

2.从一对一开始:

多数幼儿适合于一次只交一个朋友,所以家长应该挑选自己的孩子最合得来的小朋友,安排他们短时间的聚会,并且提

供足够的玩具和活动。千万不要强迫自己的孩子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

不要期望孩子马上成为伙伴:除非你的孩子已经习惯众多小朋友的场合,大多数幼儿之间的交往还是“平行”的,就是

他们各玩各自的,互相不搭理。但这就是社交生活的开始。尽管他们表面上自成一体,其实还是在默默地关注对方。他

们会偷偷地看对方一眼、模仿对方的行为、甚至抢对方的玩具。


3.

鼓励他们进行需要合作的活动和游戏:比如搭积木、踢球、捉迷藏,等等。

接受孩子独特的社交方式:如果你自己热情好客,孩子却比较腼腆,不要从自己的角度出发,给孩子施加压力。也不要

为自己孩子的独特性格或者行为而在他人面前感到羞耻。有些孩子天生活泼外向喜欢热闹,有些孩子却更愿意先在一边

看看,等到熟悉环境后再参与。更有些孩子,我们称其为“观察家”,根本不会主动参与任何活动,这也是正常的。

孩子提供充足的锻炼机会:越早让孩子接触其他孩子,孩子的社交生活会越顺利。



4.

虽然抢玩具是典型的幼儿行为,但是对于某些幼儿来说,这种行为并非天生而来。这没什么大不了的。尽管进攻性行为


非常普遍,但是对于正常幼儿发展来说并非必不可少,也不影响孩子开发强大的自我意识。爱抢玩具的儿童不一定成长

为爱抢东西的成年人,同样,性格温和的儿童也并不意味着长大后变成人尽可踩的门垫。

重要的是,让幼儿知道自己拥有权益,不过无需在维护自己权益的时候张牙舞爪。如果你的孩子不对别人抢玩具的行为

感到烦恼、如果他在别人抢走他正在玩的玩具后心满意足地挑选另外一个玩具、如果他自得其乐并且喜欢和这些小朋友

在一起,就没有必要改变他的行为。过一段时间,有了更多的社交经验,通过你对他的鼓励和引导,也许他会变得更加

坚定。当然也许不会。很多成功人士语音轻柔态度和蔼,如果你的孩子命中注定是这样的人,就接受他的温和处世方

式,尽管你自己的性子可能比他急。


5.

然而,如果你的孩子对于别人抢他的玩具表现出焦虑,但是又无力抵御前来抓抢的小手,你就需要介入了。如果别的小

朋友抢他手中的玩具,鼓励他说:“我正在玩这个玩具呢。”一开始你可能需要向他示范如何保护自己的权益、并替他

说话:“丁丁正在玩这个玩具呢。”如果对方仍然抢走,不要抢回来(两个错误不会产生正确,重要的是教给孩子保护

自己的权益,而不是侵犯别人的权益),而是和蔼并坚定地、甚至重复地,向对方要回来:“丁丁没有玩完那个玩具,

请你还给他。”如果对方还回来,一定要热情地道谢。你的孩子玩完之后,鼓励他把玩具主动送给刚才抢他的小朋友。

如果对方不还回来,不要和他拼体力,而是带你的孩子找到另外一个玩具,并且在一边保护这个玩具不遭到抢劫。

这个方法适用于很多其他社交场合出现的问题。但是需要牢记,在你看护孩子的时候,一定要在你替他说话之前给他机

会替自己说话,你的目的是教会他如何独立处理这样的问题。也许你的孩子习惯在家里,处在尊重他的权益和物品的人

之中,不知如何应对幼儿森林中的险情。在他学习的同时,放手让他做自己,并且心存感激:至少别的家长没有向你抱

怨,你的孩子总是在欺负她们的孩子。


6.怎样对待孩子之间的冲突:

首先,明确应该在什么时候不插手。一般的打打闹闹推推搡搡不会引起伤害,也不需要大人的干涉。不必要的插手只会

剥夺孩子获取宝贵社交经验的机会。在这种无害的推搡中,他们通过亲身体验来学习人际关系是怎么回事、怎样才能和

平相处、出现问题时都会发生什么情况。如果孩子之间有矛盾,你可以示范给他们如何协商和谦让。比如,如果两个人

争夺一辆小卡车,你可以再拿一辆来,让两个人都高兴。如果两个人争夺唯一的玩具,你可以建议“轮流玩”。要是孩

子们拒绝退让,你可以施加规则:“要是你们不轮流玩,我就把这个玩具拿走。”然后再建议另外一种在成年人监视下

的有趣活动。

其次,明确应该在什么时候介入。如果矛盾升级到暴力(打、咬、掐等等),明显有人会受到伤害,家长应该立刻介入

并制止。不要马上呵斥进攻者,而是先救出并且安慰受伤的孩子。如果你的孩子是攻击者,先把被攻击孩子的注意力吸

引走,而后把你的孩子带到一边。平静地、毫无怒气地、简单地解释他的行为是不被接受的,“你踢了丁丁,他疼

了。”你可以警告他再次攻击他人的后果:“要是你再这样,我们就回家了。”发出这样的警告后,一定要说话算数。
最后,不要偏袒任何一方。有些家长会在冲突中偏袒自己的孩子、有些则为对方小朋友说话、还有一些家长要追究到底


是谁先动的手。虽然可能出于好心,这些举动却不恰当。袒护任何一方都是不公平的,也没有必要追究谁先动的手。介

入孩子矛盾中时,家长应该是和解使者,而不是法官或者陪审团。谁先动的手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制止这场冲突。


[ 本帖最后由 我是花园 于 2009-9-8 15:22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3威望 +5 金币 +5 收起 理由
小凡宝2007 + 2 + 2 学习一下。
予哲 + 2 + 2 谢谢,慧妈辛苦了!
棋棋妈 + 1 + 1 谢谢,受教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32|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12 14:04 , Processed in 0.460785 second(s), 3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