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我是花园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女儿识字、读书记录 2007-8月

[复制链接]
371#
 楼主| 发表于 2009-6-21 22:25:07 | 只看该作者
回bucy:
在淘宝网上买的,地图拼图也是在淘宝网上买的,
不过地图拼图对慧慧来说还是太复杂了,现在还玩不起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2#
 楼主| 发表于 2009-6-21 23:16:22 | 只看该作者
22个月3天

1.
第一次和慧慧玩买东西游戏

今天收到买的塑料仿真水果,
就开始带慧慧做游戏了,
我把打印的10张一元钱的纸片放在慧面前,
水果放在我面前,
招呼慧慧:“来,过来玩啦!”
听说有玩的,慧慧注意力自然就过来了

我拿起香蕉,对慧慧摇了摇,说:“还想要啊?”
慧慧咧开嘴嘿嘿笑笑,恩了一声,
我说:“这个怎么卖的呢?这个1块钱,”
我把手一伸,说:“给我1块钱”
慧慧听了,不明白怎么回事,还把手伸过来想要拿香蕉,
我指了指她面前的钱,说:“这是1块钱,给我一张,我就给你香蕉”
慧慧看看钱,拿起一张递给了我,我接过钱,把香蕉递给了慧慧,

然后又拿起西红柿,
...
又拿辣椒
...
拿草莓
...
基本上每次都要我提醒一下她面前的钱,让我给我一块钱,
慧慧才会递给我一张,

当我拿到菠萝的时候,
告诉她这个要2块钱,
要给我2块钱,我才能把菠萝给她,
还不错,
慧慧拿起了2张一块钱给我,


基本上游戏过程,慧慧十分配合,
可能她也觉得新鲜有趣吧,

下午有玩了一次,
慧慧熟练了一点,
不用我提醒要拿钱,
我说要一块钱,
她就直接拿给我了


这次玩游戏的时候我只拿出一元钱,等以后熟练了,再增加5元的,10元的,5毛,1毛的。


2.
“爱我中华”4个字

晚上我洗完澡出来,
慧慧爸爸告诉我,
慧慧看到了地图拼图,
上面有“少儿地图,爱我中华”8个字,

慧慧指着“少儿地图”4个字让慧爸爸读给她听,

轮到要看“爱我中华”4个字了,
慧爸爸指着字,没有读,
慧慧倒是读出来了,

慧爸跟我说:“咦,慧慧怎么认识华这个字的?我们家也没有贴这个字啊?”
我说:“是哎,华没有贴,中也没有贴,”
慧爸爸说:“中也算是高频字,一定是在看书的时候记住的”
我一想也大有可能,
慧爸爸说:“可是这个华字,慧慧看过书上好象没有啊?”
我想了想,也想不起来有没有在书上看到过,

呵呵,小慧慧这次倒是又给我们一个惊喜啦~~~

[ 本帖最后由 我是花园 于 2009-6-21 23:56 编辑 ]

DSC01589.JPG (35.44 KB, 下载次数: 0)

我们的游戏道具

我们的游戏道具

评分

参与人数 4威望 +6 金币 +6 收起 理由
daguoguo + 1 + 1 慧妈,钞票不错,可以以假乱真了啊
子恒妈妈 + 1 + 1 图文并茂,我的第一次评献给慧妈
wendyzhuwenli + 2 + 2 真好哇!
丹芮妈 + 2 + 2 我好喜欢。。。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3#
发表于 2009-6-22 11:10:05 | 只看该作者
慧妈是彩打吗,那个钞票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我是花园 + 2 + 2 钞票是彩打的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4#
 楼主| 发表于 2009-6-23 06:31:14 | 只看该作者
转贴:如何开发幼儿数学潜能(转)
  

     人的数学能力可以说能决定其一生的生活和职业选择。如何从小就开发孩子的数学潜能,是

每个父母都应该重视的。美国的《全国数学教师委员会》(NCTM)是全球最大的致力于提高数学教育的

机构,该组织目前已研究开发出一系列在数学学习和教育中至关重要的标准。这些标准全面地涵盖了诸

如数感、解决问题、数学交流、推理、联系、估计、几何和空间想象力、度量、统计与概率、小数等数

学的各个方面。下面简要解释这些标准,并提供极具操作性的具体方法,以指导父母为孩子创造合适的

学习数学的环境,较早、最大限度地发掘孩子的数学潜能。其中设计的活动及建议并不完全集中在开发

小孩的数学能力上,而是对孩子的整体素质的培养和开发。另外,设计的活动完全可融进孩子的日常生

活,无需专门的器具或周密详细的计划。




1.数感与计数(即数数)

   培养数感并不仅仅是会数数。数感指的是能很轻松地用数字思想和工作,并理解数的各种用途和数

字间的关系,它涉及到数数、数字的加减等方面。计数有助于孩子理解数学的各个方面,应从婴幼儿期

就开始注意培养。

父母的做法:

   让孩子数一切可以数的东西!数实物能帮助孩子通过亲身体验更好地理解数字。因此,你和孩子

间做数学游戏的最佳选择就是让孩子去数生活中的实物。

如数街上的电线杆或路灯,不仅练习了数数,还培养孩子的节奏感以及感受时间和空间的关系。

   为了使孩子学会正确、有效地计数,可以这样:

1、告诉孩子待数的对象共有多少个;

2、大人在讲出某一数字时,同时用手指着相应的实物对象;

3、利用手指当工具;

4、有意识地帮孩子连续数数,不要跳过某个数;重复多数几遍;简单的几个数倒着数,增强孩子对数

的固定顺序的理解。

   鼓励孩子挑选出颜色、形状或大小相同的东西,即找相似性;或找不同处,如挑出最大的盒子,

让孩子理解数字是用来描述量及关系的。

找生活环境中的数字,如门牌号、楼号、汽车牌号、信箱号,等等,并与孩子一块讨论数字的用途,

例如比赛中的计分,可以用数字给东西命名,根据数字找到房子或街道的地址,也可以给食品标出价格

等等;还可以玩牌照游戏;大声朗读各类牌照上的数字;找一个上面有“2”的牌照或找上面有宝

宝年龄的牌照,这样来训练孩子对数字的识别力。

110间的数字进行适当的思考。可以给孩子提供线索,如大一点的,小一点的,然后让他们猜

数。除了有趣之外,还有助于在孩子的大脑中形成一种数字序列来理解不同的数及数间的关系。

和孩子一起听天气预报,或读出家中温度计的温度值,也可比较室内和室外的温度。同时还可以问孩

子这样的天气应穿什么样的衣服等,这样让孩子理解温度的概念及其高低。

开发幼儿数学潜能的秘诀



   2.度量

   时间用小时、分钟和秒来度量,长度、高度及重量等各有相应的度量单位。

通过度量方面的练习,孩子能明白事物的具体尺寸并学会如何用度量单位表示。


   
父母的做法:

米、毫米等是度量用的单位,可鼓励孩子创造自己的度量单位,如宝宝现在是5个盒子高了

日常的家务中处处有度量:做饭,购物(尤其食品),缝衣服,园艺等。

父母做家务时,可向孩子解释你正在做什么,或请他做帮手。

较小的孩子不明白时间的概念,不妨这样试试:

1
、先让孩子理解有些事情花费的时间要比其他的长。如比较两件事情,看看哪一个需要更长的时间,

可从简单的问题开始训练,例如:谁单脚站立的时间长?

2、设置时间期限。你再玩5分钟,然后我们就要去赶公共汽车了。早上起床也是练习的好时机,用

表或数数,先设定一段时间,看孩子在设定时间内能否把衣服穿好。一开始孩子并不明白分钟等时间量

度是什么意思,逐渐地,小家伙就会理解时间的持续。

3、把时间单位同计数联系起来。父母可用手表来计时,按秒计的走动说:“l秒,2秒,3,这种计

数的方法,有助于孩子感知时间的流逝。

4、孩子的时间感训练,应从与他们日常生活中一些固定的事件相联系开始,如午饭后”“晚饭后

睡觉前。只有孩子长大些后,他们才能理解像昨天、今天和明天之类更抽象的概念。




3.几何与空间感

几何描述了人们生活的世界,并把其分类。指导孩子通过观察周围的世界知道形状、大小、方向等。

   
父母的做法:

通过让孩子识别不同的形状、立体图形帮助孩子理解几何的概念。可以让他们描述不同的形状,用手

指在空中比划出来或在纸上画出来。一两岁的小家伙能知道不同形状的名字,街上的交通标志就是学习

的好道具。如高速公路标记为长方形,停车标志是八边形等。可以这样问孩子:这个标记和刚才那条

街上你看到的一样吗?同孩子讨论标记有几条边或几个角。大点的孩子能对他所看到的做更多的描

述,但对幼儿,大人要多和孩子讲,如这个标记是黄色的,它的形状象三角形。多让孩子在空中比

划出形状。

   孩子学几何的最佳途径就是手工制作。只要孩子能拿住的积木、盒子等都是很好的道具,把孩子

常吃的三明治、饼等切成各种形状,再让他们重新组合或排列,这些都十分有利于孩子对几何的理解。

   几何与空间感可培养孩子的方向感及认路的能力。让孩子在盒中爬进爬出,在各种家具中出、

进、绕行、上、下等等,都是在体验空间感。早上孩子穿好衣服后,让他们尽情舒展自己的身体,在房

间中跳、爬,即便是小贪睡鬼也会觉得伸展肌肉有意思,这些活动能让他体会到自己在空间中的感觉。

开发幼儿数学潜能的秘诀




4.分数

   分数代表整体中的部分。年龄较小的幼儿看着大人把东西切成三份,他会认为东西比切前的多。这

一现象很典型,做父母的不要为此担心,这仅是孩子与成人思维方式不同而已。

父母的做法:

   大家共同参与的活动有助于孩子对分数的理解,如分食品、做家务等。把饼切开或几个人分吃一块

巧克力都是帮助孩子学习分数的很好的办法。



5.估计

估计是对事物的量或大小进行有根据的推测。能做到精确的估计,必须明白数与大小的含义。较小的孩

子由于正在理解这些概念的时期,一般做不到精确估计。他们首先必须理解多、少、大、小的含义。当

孩子会用估计的时候,他们也学会了如大约多于”“少于等词汇。

父母的做法:

   经常使用诸如此类的词汇:大约,旁边,近似,在之间,在周围,大(多)于,少于等。

   利用吃饭或购物等日常活动来培养孩子的估计能力。吃饭时可以让孩子估计自己用多少勺就能吃

完一碗饭,每吃一勺,数一下,一两岁的幼儿会觉得相当有趣。若一直重复这项游戏,当孩子稍大点

时,他就能很习惯地自己去估计。若有精确答案,可以同一开始的估计作比较,这将帮助孩子学会合理

的推测。

   估计听起来很复杂,实际上并非如此。仅是对事情作个猜测(如孩子的小朋友中,谁长得最

高),然后验证一下精确性而已。在训练大一点孩子的估计能力时,可以记下孩子推测的值和次数,若

反复做同样的或类似的训练,孩子最终会越来越接近真实值。例如,让孩子自己估计步行和乘车到幼儿

园或学校所需多多长时间,你可用手表记一下实际所需的时间,再与孩子的估计作比较。让孩子自己估

计再作验证。注意,是否获得精确的答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看到孩子的推测值在逐步接近正确,这种

训练技巧有助于提高孩子的估计技能。

开发幼儿数学潜能的秘诀



6.图表

   人们用曲线和图表来组织、解释信息及其关系。图表,比如日历,可用来安排一个人一周的生活日

程。有的上小学的孩子还不会用日历,父母若和孩子一块儿使用日历,日历将是孩子学习和理解组织安

排信息的相当好的工具。

父母的做法:

   事实上,任何东西都可以图表化。举个例子,你可以把粘在香蕉、苹果或梨上的不干胶标签重新

贴在一张纸上(排成一列式一行),周末时让孩子数数看每种水果吃了多少。孩子用这种方式理解要比

纸上的数字更形象。

   用各种颜色块或不干胶贴记录下任何有规律的日常活动。如每次电话铃响,就在电话机旁加一小

色块,或贴在大门处,记录每天某人进来的次数。



7.联系


许许多多的数学问题与自然科学、艺术、音乐等有联系。最重要的是,数学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

关。联系能帮助孩子较容易地理解数学,因为孩子可以把一个普遍性定理应用到许多不同的事物中。

父母的做法:

让孩子了解到可用符号交流。街头的交通标志仍是学习的好办法。做父母的可以给孩子讲明各种标记

具体含义是什么,如黄三角代表让其他车先行,红八角形即停车等。符号标记与其代表的意义,孩子可

能一时不明白,要坚持多讲,切记不要过于心急,孩子到一定时候就会理解其中的关系。

要求孩子思索解决生活中发生的事。例如,让孩子帮你把食品分别放好,于是他们将学习如何把谷物

类同罐头类物品分开,并且亲身体验了大小和形状的概念:如大的盒子比小的盒子装的东西要多。

在日常生活中多找一些数学问题,但没有必要考虑其精确的数学含义是什么。一些问题看起来很简

单,如把水倒入不同大小的杯子,再想想哪个杯子能容纳的水最多,这涉及到估计、度量和空间感觉等

几方面的综合能力。

开发幼儿数学潜能的秘诀


8.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是学好数学的最关键的一步。通过它,孩子会明白,事情可用许多种方法来解决,问题的
答案可能不只一个。这将培养孩子探索问题、找出结果的能力,逻辑思维的能力,语言和社交能力。
   父母的做法:
   孩子天生对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有着强烈的好奇心。鼓励孩子找出日常问题的解决方法或答案,可
以采用问题讨论的方式:向孩子征求答案,然后再问他们答案是如何想到的。
   鼓励孩子多提新问题而且要多问。这样孩子就会慢慢掌握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并且知道许多
问题可以用多种不同的方法来解决。


9.推理
   推理是通过对问题的思考,然后找到有用的答案,它是解决问题的主要步骤。
父母的做法:
   要提高孩子的推理能力,父母应在向孩子提出问题后,给他们足够的思索答案的时间。通过问并
听孩子的答案,将有助于孩子学会推理。
   要求孩子自己推理出问题的答案,然后再检验自己的思维是否正确。要放手让孩子独立思考,而
不是试图找出大人所希望听到的答案。
10.数学交流
   数学交流意味着同孩子交谈并要倾听孩子所讲的。亦为寻找适当的方式来表达思想:可用语言、图
表、图画和符号等。当孩子和你或是他们的朋友在一起讨论时,将有助于他对正在做的事情的思考,使
思路更清晰。当然与孩子多交谈,也可提高他们的语汇,对其早期阅读技巧的培养大有益处。
   父母的做法:
   多与孩子交谈,并注意倾听他们所说的关键词句。
   给孩子多读有节奏感的、多重复的或含有数字的儿童读物,如一闪,一闪,小星星”“一,
二,三,弯弯腰等,是用数学思想与孩子交流的绝佳方式。这些有趣的方式能帮助孩子练习语言和数
学方面的技巧。
交流不必仅限于用语言,完全可以用其他非讲话类的方式来描述数学。孩子可以通过画表或绘图来解
决问题或代表数字。他们也可以用有形的物体,如纸,甚至用手指来表示出数字。
一定要记住,无论干什么,孩子有兴趣甚至痴迷,效果才最佳,做父母的要抓住孩子好奇心浓厚的时
期。另外,思考而不是单纯的做是促进学习的关键。你问孩子问题和他们向成人问问题都非常的重要。





[ 本帖最后由 我是花园 于 2009-6-23 06:41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5#
发表于 2009-6-23 09:05:35 | 只看该作者
慧妈,强烈需要你买玩具的淘宝店址,
那个珠呀,什么的
还有动物属相拼图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我是花园 + 2 + 2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6#
发表于 2009-6-23 09:05:58 | 只看该作者
不介意就把你的taobaoID告诉我,嘿嘿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我是花园 + 2 + 2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7#
 楼主| 发表于 2009-6-23 12:21:3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子恒妈妈 于 2009-6-23 09:05 发表
慧妈,强烈需要你买玩具的淘宝店址,
那个珠呀,什么的
还有动物属相拼图


我都是在淘宝网上随便搜索的,
考虑到邮费,我都在江浙沪买,
玩具我不是一次性买的,分别有好几个卖家

你只要搜索一下,只要图片对就可以了,

淘宝的连接我明天短给你

我的淘宝ID一般除了买东西的时候其他都不在线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8#
 楼主| 发表于 2009-6-23 13:58:13 | 只看该作者

转贴  0—3岁数学进阶游戏

数学是研究世界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儿童数学概念的发展是要经历

一个复杂的过程,但千万不要以为数学是上学之后的事情哦,专家告诉我

们,婴幼儿期是人类数学能力开始发展的重要时期,在宝宝0-3岁年龄段,

就应该引导和启发他们接近数学、喜欢数学、学习数学了,因为儿童思维能

力的发展正是从这样一些基本的“细胞”开始的。

  幼儿数学所涵盖层面简单地可概括为数、量、图形空间和逻辑关系四个方面。数 主要是对数字的理解,如能数

数、计数;量 主要是对多与少的理解,如能比较一杯水与半杯水哪个多;图形空间 包括对几何图形的认识和空间

感,如能识别圆形、三角形,能辨别前后左右等;逻辑关系 主要是推理能力,如能根据物体的颜色、形状等特点进行

分类,能比较大小、高矮、远近等。

 

0-3岁幼儿数学能力培训进程表

  说到这里,妈妈一定犯愁了:如何让小baby在生活中快乐轻松地学数学,觉得数学好玩呢?如何将数学学习设计


成一件件宝贵而诱人的礼物,让小baby乐于获取呢?哈哈,小菜在这里教您一招,那就是:游戏!和你的宝宝玩各种

数学游戏,让他们在游戏中玩乐,在游戏中学习,在游戏中得到数学能力的培养。

  下面这些游戏,可都是对培养宝宝的数学能力的“科学配方”哦!既简单又很有效。看了之后,不妨和宝宝试试


吧。

  ※适合年龄:0-1岁

  刚出生的婴儿分不清自身与客体,慢慢地,就有了这种区分能力,活动的东西已经能引起他们的注意。这个年龄


段的婴儿尤其喜欢颜色鲜艳的、能发出响声的物品,妈妈可以在生活中对婴儿多“灌输”一些数字。妈妈还可以把数

字唱给宝宝听,培养宝宝的数感。

  ◎ 数字谣,唱一唱(培养数感)

  妈妈可以将1-9用自己熟悉的曲调唱给宝宝听,并且边唱边拍手,这样既能吸引宝宝的注意力,又能培养宝宝的


节奏感。

  宝宝稍大些,大人可以唱一些有内容的数字儿歌,这里推荐一首好听易学的数字歌谣(曲调任意,只要表现出欢


快的节奏就可以):

  1像铅笔细又长,2像小鸭水上漂,

  3像耳朵听声音,4像小旗迎风摇,

  5像衣钩挂衣帽,6像豆芽咧嘴笑,

  7像镰刀割青草,8像麻花拧一道,

  9像勺子能盛饭,0像鸡蛋做蛋糕。

  唱的时候大人可以利用一些图片、实物、手势或动作,让孩子感受到歌谣对应的内容。虽然不满1岁的宝宝还不能


跟着你唱,但他(她)对这些数字歌谣可感兴趣了。等他(她)大些,你再唱这首歌,你会发现他(她)很快就学会

了,或许还会做出几个可爱的动作呢!

  母婴提示:在唱数字的时候,语速尽量缓慢,吐字要清晰。

  ◎  摸一摸,抓一抓(感知物体属性)

  大人可准备1支香蕉、1个苹果,拿着香蕉和苹果先后在小孩眼前晃动,并说出物品的名称:“香蕉。”“苹果。”反复几次后,让孩子接触这些物品,感知物体的个别性,并给他(她)描述:“香蕉,长长的,黄黄的。”“苹果,圆圆的,红红的。”反复多次。然后,把香蕉、苹果放在桌子上,逗引孩子去抓握,不管抓到哪个,都要加以鼓励,并告诉他(她)抓到的是什么:“呀,宝贝抓到了1个苹果!”“哇,宝贝好聪明,抓到了1支香蕉!”

  母婴提示:勿让孩子抓握一些过大过重或尖锐的物品,一般选择没有尖角的较轻物品,颜色亮丽的更能引起孩子的兴趣。

  链接:玩积木。可以和孩子一起搭积木,然后让孩子将其推倒,促进孩子理解因果关系;在收拾积木的时候教孩子数数。

  ※适合年龄:1-1岁半

  这个年龄段的小孩开始形成较为成熟的空间感,知道“上”和“下”的意思,对躲猫猫游戏不感兴趣了。他们已


经能区分物品的一些显著特征,大人应该多引导孩子观察事物,教小儿识别物体的各种形状和特性。大人可以指着具

体物体,告诉宝宝这些物体的共同特征,反复多次,最后引导孩子自己说出。这样可以让孩子认识一些基本形状和一

些基本颜色。在数字能力方面,则可以从让孩子听数发展成教孩子数数。

  ◎  这些都是圆的(识别图形,归类)

  妈妈可以准备一些圆形物品,像气球、钟表、小球、圆形镜子、棋子等。妈妈抱着宝宝,指着这些圆形的物品


说:“宝宝快来看,这些东西都是圆形的。圆圆的气球,圆圆的钟表……”妈妈反复地对宝宝说。然后问宝宝:“这

些东西都是什么形状的?”引起宝宝回答“圆形的”,反复这样问。接着让宝宝说出(或指出)家中常见的圆形物

体,如碗、车轮、圆形的盘子、脸盆、锅等。

  母婴提示:宝宝还不能分清圆和椭圆的区别,所以先让他(她)认识笼统的“圆形”。

  ◎  每人分1个(理解数字1)

  先准备一盘苹果,一盘梨(每样3个左右)。 家长先问宝宝“这是什么”,让宝宝认一认盘子里放的是什么。家


长对宝宝说:“我们来分苹果吃,请宝宝来给大家分,1人分1个。”宝宝分时,“爸爸1个”、“妈妈1个”、“我1

个”,分对了,家长要说谢谢并同宝宝一起高高兴兴地吃苹果。吃完后,家长又让宝宝分梨,方法同上。

  母婴提示:游戏时用的材料可任意选用,如是食品,别让宝宝吃得过饱。

  链接:识别颜色。妈妈手中拿一块红方块,要小儿从几个方块中挑选一个和妈妈手中一样颜色的方块。小儿学画


,让孩于注意到小草是绿色的,西红柿是红颜色的,让小儿拿绿色画笔画小草,红色的画笔画西红柿。在日常生活

中,引导小儿注意周围物品的颜色,如妈妈的围巾是蓝色的,小儿的帽子也是蓝色的,这时便可告诉这两件东西的颜

色是一样的。

  ※  适合年龄:1岁半-2岁

  这个时期的小孩空间意识加强。他们具备上下、里外、前后方位意识,并且知道空间是一个具体概念,如果一个


球消失在长沙发后面,他知道球还存在着,并能够去翻找。同时,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也在加强,对于图形、色彩、

分类等与数学能力相关的概念更能掌握。因此,大人应该在生活和游戏中多教小孩一些相对概念,如大与小,高与矮

等,并让小孩进行比较;同时和小孩多玩一些归类、配对游戏,促进他们逻辑推理能力的发展。

  ◎ 谁的多(比较多少)

  可以准备一副棋和一个棋盘,妈妈和宝宝围着棋盘坐下。妈妈让宝宝决定要哪种颜色的棋,宝宝决定好后,妈妈


和宝宝各拿好自己的棋子。妈妈说:“开始!”宝宝和妈妈将自己的棋子排列到棋盘上,直到妈妈喊“停”为止,然

后让宝宝比较谁排的多,谁排的少,游戏可反复进行。

  当游戏结束时,将棋子一个一个收回盒子里。比如,放一个,说:“1个。”再放一个,再说“1个”。这样同时


使宝宝理解1。

  母婴提示:家长应根据宝宝排的多少来决定自己排的多少,因为要使宝宝有一个明显区别。比如,宝宝排5个,爸


爸可排10个左右。爸爸也可比宝宝排的少,激发宝宝的游戏兴趣。

  ◎ 分分类,配配对

  取红色、黄色、白色等不同颜色的小球各若干。家长任意取出一种颜色的小球,让孩子取颜色相同的小球,进行


配对。当家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孩子时,还可以进行“看谁拿得对和快”的游戏。

  母婴提示:也可以准备一些颜色相同但形状不同的物体,让小孩分类、配对,以训练小孩对图形的观察和判断能力。

  链接:扑克分类。准备一副扑克牌,让孩子按花色形状分成几堆,如按方块和红心等。随后,可以让孩子按红色


和黑色分类,最后可按数字分类。这是一种学习颜色、形状和数字概念的极佳的游戏。

  ※  适合年龄:2岁-2岁半

  这个年龄段是孩子计数能力发展的关键期,家长在生活中要多对孩子进行“数量与数字的积累”教育,如和小孩


一边走,一边说:“1步,2步,3步……”或是带孩子去动物园看动物,也可以数给孩子听,并鼓励孩子自己数一数:

“1只猴子,2只猴子……”总之,让小孩数生活里一切能数的东西,培养孩子对数与量的理解能力,并学会数10以下

的数字。同时还要注意小孩逻辑能力的培养,如让孩子比较远近。家长可以问小孩:“妈妈现在离电视机近还是离床

近?”“你现在离爸爸远还是离妈妈远?”

  ◎ 上一上,数一数(数数,理解数字)

  妈妈和孩子各站在楼梯的两端,妈妈喊“开始”,两人一起往上走,边上边领着孩子数:“1个台阶,2个台


阶……”数到10的时候,可以重新开始数。这样反复多次,然后给出一个数字,让小孩上相同的台阶数,一般不要超

过10。

  母婴提示:所上楼梯不宜太陡,并且要注意对小孩的扶护。

  ◎  比一比,哪个近(比较远近)

  这个游戏可以让孩子了解远与近的概念,同时还能锻炼孩子控制力度的能力。

  家长准备2~3颗小球、1条粗一点的线。将线拉直放在地上,家长与孩子分别拿着一颗小球,然后看谁能将小球滚


得离线最近。开始几次,由家长告诉孩子哪个离线近,哪个离得远。慢慢地,让小孩判断游戏的结果,比较哪个小球

离线最近。

  母婴提示:小球大小、轻重要适中,以免小孩误吞或砸伤自己。

  链接:扑克接龙。准备一副扑克,先让小孩把不同的花色归类,然后根据大小顺序依次排列起来。还可以用扑克


比大小,帮助孩子熟悉数字、理解数字。

  ※适合年龄: 2岁半-3岁

  俗话说:“3岁小孩粘人精。”这个年龄的小孩对任何事物态度认真,凡事喜欢追根究底,“动手动脚”。千万不


要以为这是坏毛病哦。小宝贝们之所以这么“调皮捣蛋”,正是因为他们已经有了简单的逻辑思考,可以运用自己了

解的数目、概念及工具架构自己的小世界了。因此,大人在这个时候,一定要耐心,给小天才们更多思考的机会和动

手的机会,给他们更多的主动权,如从识别图形改为画出认识的图形,让孩子组合、拆分一些结构较复杂的物品,让

孩子做一些简单小实验等。

  ◎  谁的厚(比较厚薄)

  准备几本薄厚不同的书。让孩子拿一本小画书,你拿一本更厚一点的书,同孩子比较,说:“我的书比你的书


厚。”“你的书比我的书薄。”然后,鼓励孩子寻找一本更厚的书,孩子就可以说上边的话,其后你再找一本更厚

的,依此类推。以后可以倒过来玩:“我的书比你的薄。”“你的书比我的厚。”

  母婴提示:这种游戏也可以用于比较被子、衣服等其他物品。

  ◎  冰块到哪里去了(因果关系,逻辑能力)

  准备一块冰块,先让小孩摸一摸冰块,感受一下冰凉,让小孩记住冰是凉的。把冰块放进不透明的杯子,倒进热


水,盖上杯子。过上几分钟,让小孩打开杯盖,看看杯子里的冰块:是不是变小了?还是不见了?让小孩想一想:冰

块到哪里去了?然后,再取一块冰块放进透明玻璃杯,倒进热水,让小孩仔细观察冰块慢慢变小、直至消失的过程。

并告诉他(她)这种现象叫“融化”,冰遇到热水就会融化,变成水。“看一看,杯里的水不是变多了?”

  母婴提示:冰块体积要稍大些,使小孩能更好地观察清楚冰融化的过程,并感觉到杯子里的水在增加。

  链接:量一量。给孩子一把尺,教小孩认识尺寸,并让他(她)去量一些物体,如枕头、小板凳等。也可以用尺


子或一定长度的绳子来测量身高或桌子、床等物品的长度。

[ 本帖最后由 我是花园 于 2009-6-23 14:32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3 金币 +3 收起 理由
小小小1008 + 2 + 2 学习了!
小凡宝2007 + 1 + 1 学习一下。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9#
发表于 2009-6-23 15:20:44 | 只看该作者
好几天没来,赶快进来看看,又是受益非浅啊!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我是花园 + 2 + 2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0#
发表于 2009-6-23 15:23:46 | 只看该作者
等着慧妈的网点地址
呵呵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我是花园 + 2 + 2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981|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7 06:06 , Processed in 0.142485 second(s), 3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