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1057|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成功入园手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3-18 10:49: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幼儿园的来历


现在的小朋友都要在幼儿园里度过学龄前时期,但在很久以前是没有幼儿园的,那么幼儿园是怎么来的呢?这个问题知道的人就不多了。

幼儿园的创建着是德国的福履贝尔(福禄培尔),他为什么要创立幼儿园呢?这与他的生活经历有很大关系,他在婴孩时期母亲就出世了,后来他有了继母,但是在继母身边的成长过程非常痛苦,因此他的幼年时代是很不幸的。当他成了一个中年人时,他的脑子里依然念念不忘孤苦的幼年生活,还经常对友人谈及要从事一项使幼儿们充满快乐的事业。1837年,55岁的他通过不断的努力,在德国创立了第一所幼儿园。

对于福履贝尔的行为,当时的人们非常不理解,大家给他起了一个绰号叫“白发老糊涂”。因为他从来不到教堂去,他的教育方式就是和小孩子们在日光下游戏,他教孩子们作冷水浴,带他们到树林里去玩,教他们朗颂希拉和歌德的诗歌。在他之后,许多人也开办了同类的幼儿园。但是,他的这种教育方法,惹怒了许多人。他的行为也被众人指摘为“危险自由”,当他经营了14年后,德国政府封闭了所有的幼儿园,这对已经年老的福履贝尔来说是当头一棒,在气愤与忧郁之中,第3年他就离开了人世。

福履贝尔的行为虽然没有得到政府的重视,但他的学生对他却非常感恩,1860年,他的学生苏尔慈太太,与披波地女士一起,在美国麻省开设了一所幼儿园,继续老师的事业。从此,各国纷纷效彷,幼儿园开始盛行起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楼主| 发表于 2009-3-18 12:32:08 | 只看该作者
家长如何同幼儿园老师交流?


家长和幼儿园的老师要经常沟通,如果家长和老师之间的关系没有协调好,就会使孩子陷入窘境。那么,家长应该如何向老师提出意见而又不影响孩子呢?现在向家长和老师推荐以下策略。

一、不要等到孩子有了严重问题才去找老师。心理学家认为,在轻松气氛下互相认识的老师和家长,在对孩子的问题交换看法时,相互之间很少保留意见。

二、所有的父母都认为自己的孩子是好的,犯错误是偶然所为。专家常提醒父母:“请家长们不要忘记,老师负责的不是一个孩子。”凡是对这种情况表示理解的家长从一开始就会赢得老师的好感。

三、即使家长很生气,而且家长是有道理的,但是在家长同老师交涉之前也要对老师好的一面加以肯定。

四、即使家长希望老师听听自己的意见,也不要伤老师的面子。较好的做法是,首先要让老师感觉到,家长的看法是正确的。当老师真正意识到家长的看法是有道理时,老师是能够认真听取家长意见的。

五、不要因为不好意思而不谈一些比较重大的家庭问题,尤其是影响到孩子平时表现的家庭问题,当然要做到这一点是不容易的。只有这样才能在孩子出现异常时,获得老师的理解。

六、“我的孩子是很乖的,怎么会在幼儿园里调皮捣蛋呢?”所有家长都认为自己对孩子最了解。每当老师对孩子提出不同看法时,家长往往很不高兴。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完全和在家时不一样,这样的现象是经常发生的。老师和家长经常交换意见有助于双方更好地了解孩子。

七、尽管家长有进行合作的诚意,但是老师是否会显出不愿意配合的意思?如果出现这种情况,那么家长们之间可以互通情况,必要时向园方或其它有关方面反应,以便及时进行干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09-3-18 12:32:40 | 只看该作者
怎样接送孩子上幼儿园


孩子上幼儿园了,接送孩子就成为家长每天重要的生活内容之一。那么,怎样接送孩子上幼儿园呢?家长们的常见做法是:

一、 遇到天气骤冷,怕孩子着凉,等天气暖和点再送。
二、 孩子不肯起床,便让孩子睡个懒觉。
三、 家中一有事,或来了客人,或单位组织娱乐活动等,便不送孩子上幼儿园。
四、 如果孩子说:“爸爸妈妈早点接我。”父母便不顾离园时间,就早早去接。
五、 按时接送孩子,让孩子感到上幼儿园不是一件随便的事,就像爸爸妈妈上班一样,要守时、守纪律。

这些做法哪一种好?肯定的回答是第五种。在接送孩子上幼儿园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一、 不管天冷、天热、刮风下雨,都要坚持按时送孩子上幼儿园。家长不要以为这仅仅是去不去幼儿园的事情,如果经常强调客观原因不去幼儿园,会养成孩子怯懦、娇气、任性、自由散漫的不良品德和行为。这些品德和行为形成以后,对他一生都有不利影响。长大以后,他会把这些品德和行为不自觉地带到学校乃至工作中去。因此,家长要按时接送孩子,培养他的纪律性,同时也培养他坚强的意志品质和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

二、如果家长工作忙,单位制度比较严格,那么可请家里其他人帮助接送。有条件的单位会安排“幼儿接送车”,帮助接送本单位幼儿。这样既可节省家长的时间,又让孩子上幼儿园有伴儿,从而更乐意上幼儿园。

三、对于孩子“早点来接我”的愿望,家长不能盲目满足,应养成准时接送孩子的习惯,尽量不要破坏常规。万一不能按时接送孩子,要及时向孩子解释原因,免得孩子误解。

总之,作为父母既要养成按时接送孩子的习惯,也要培养孩子每天按时入园和离园的习惯,让他觉得无论刮风下雨、酷暑严寒都要一如既往,把该做的事情做好、做到底,而不能退缩或半途而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09-3-18 12:33:06 | 只看该作者
如何让宝宝喜欢上幼儿园


对于许多家庭来说,宝宝上幼儿园都是一件大事,而宝宝是否喜欢上幼儿园更是一件让许多人头痛的事。那么,如何让宝宝喜欢上幼儿园呢?张女士有一番好经验。

儿子呱呱两岁七个月,幼儿园“园龄”已近四个月。送儿子入园时正值夏季,天气燥热。有经验的朋友告诉我们要准备些降火药,说刚入园的宝宝多因“火”大而生病。并一再告诫:任由他撕心裂肺地哭,拳打脚踢地闹,你都要“岿然不动”;不论抱着,扛着,只要送到,就是胜利。为此,我们做好了最充分的准备。

入园前的一个月里,每天下午抱他去幼儿园,坐滑梯、乘飞机、骑木马,玩得不亦乐乎。我们还帮他与附近一个已入园的宝宝交上朋友。入园前一天的晚上,问他明天去不去幼儿园,回答干净利落,“去!”尾音还高高扬起透着得意与自豪。

那天早上,呱呱像往常一样醒来,我悄悄对他耳语:“儿子,起床,该上幼儿园了。”话音未落,他“咕噜”一下爬起来,嚷着要穿衣服。看来前些日子的工作还真见效。可是一进学校,事情就没那么简单了。推开小班的门,传来宝宝们的一片哭声;十几个宝宝,站着哭的,坐在小椅子上抹眼泪的,哭哭停停等着老师去抱、去哄的,令人怜惜;老师个个手拉怀抱两三个宝宝,又拍又哄。儿子开始意识到某种不安,紧紧向我怀里靠,小手死死抓住我的衣服。为稳住他,我忙拉他到桌边吃饭。可他哪里还吃得下饭,没半分钟,儿子也加入了小朋友们的悲伤大合唱。我是在儿子撕心裂肺般的哭声中,冲出教室的。回到空荡荡的家里,心仿佛被掏空一般,又好像让什么利器划伤,一揪一揪地疼,而且没着没落,不知疼到几时。

未到放学的时间,烈日下接宝宝的家长已在校门口站了一片。门一开,家长们蜂拥而进,个个奔跑如飞。儿子看见第一个冲进教室的我,“哇”地一声扑到我怀里嚎啕大哭起来,似乎受了天大的委屈,怎么哄也无济于事,直到离开学校很远,还在啜泣。回到家里的辰光是快乐的。一进家门,儿子又恢复了往日的活泼与逍遥,搜出汽车,跳上沙发,嘴里嚼着饼干,又开始嘿嘿哈哈地唱起来,全然忘了刚才大哭的是谁。

接下来的两周变化不大,时有哭闹,第三周情况开始好转,接送时脸上不再滚“小金豆”,但也难见笑容。我们适时表扬,逢人便说呱呱上幼儿园不哭了。他呢,回家就说谁谁今天又哭了,没出息。这样,儿子开始习惯并喜欢上了幼儿园的生活。我们全家也为他顺利过关而欣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09-3-18 12:33:32 | 只看该作者
怎样帮助宝宝做好入园准备


宝宝3岁时,父母就该准备送他上幼儿园了,有些宝宝可能对上幼儿园存有畏惧心理,这时应该让他直观地了解幼儿园,可以带他去适应一下环境,因为这是他进入社会环境所必经的过程。

为什么要送宝宝去幼儿园?

幼儿园里宝宝的同龄人非常多,在家里感到孤独的宝宝现在有了与人交往的机会,因此在幼儿园可以增加与小朋友的接触,避免自我为中心。由于幼儿园是集体生活,在与其他小朋友的交往中,宝宝将学会谦让、容忍的精神。集体生活对于培养宝宝独立生活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大有好处,还可以帮助宝宝形成良好的自立习惯。长期与家人接触,宝宝的言行会趋于成人化,在幼儿园可以避免盲目模仿家人,避免使语言、行为失去童真、童趣。另外,专业幼教对宝宝身心的帮助明显优于家庭。

入园前应帮助宝宝作哪些准备?

为了激发宝宝上幼儿园的兴趣,家长可以带宝宝去幼儿园参观,让宝宝熟悉一个环境。现在就开始培养宝宝的生活自理能力,减少入园后因不能自理所致的自卑和焦虑。可以适当地称赞和批评,使宝宝做好承受挫折的心理准备。多带宝宝出门接触小朋友,鼓励他主动地和他人进行语言沟通,避免因语言障碍影响入园后的生活。在宝宝刚入园时,应特别注意成人的态度对宝宝情绪的影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9-3-18 13:47:56 | 只看该作者
不错,喜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09-3-18 14:03:0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even_fox 于 2009-3-18 13:47 发表
不错,喜欢

谢谢您的回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9-6-8 23:59:15 | 只看该作者
很好,最近孩子要上幼儿园了,正需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310|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16 05:55 , Processed in 0.089427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