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3077|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精神压力怎样缓解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3-7 11:36: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精神压力怎样缓解
精神压力怎样缓解
  “一个人的心态,犹如一条线,而人身上的优点,就像一颗颗珍珠。良好的心态会将珍珠穿成一串美丽的项链;而一条脆弱的线,会使珍珠散落在地,失去价值。”著名作家刘心武说过这样一段话。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现代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社会各阶层人士已经越来越明显地体会到了精神压力给人们带来的痛苦。现如今,我们经常能在电视上看到各种心理访谈、养生健康类节目,许多报纸、杂志、书籍上关于介绍缓解压力的方法也是比比皆是……适度地缓解精神压力,提高精神生活质量,已成为人们不断追求的重要目标。然而,现代人所承受的压力究竟有多大呢?我们所看到、听到的缓解压力的办法真的有效吗?



  学生:压力伴随成长

  “每天五点半,天还没亮,爸妈还睡着呢,我就得起床去上学。到了学校是上不完的课,放学回家又是写不完的作业,经常要到晚上十一二点之后才能睡觉,简直太累了。”小王是一名高三的学生,即将面临高考,繁重的学业将他压得透不过气来。

  在我国,应试教育和升学压力导致学生的心理问题日益严重。一项调查显示,我国有两成的小学生有较严重的心理问题。不仅如此,当升入中学时,其压力更是有增无减。家长的望子成龙、老师的谆谆教导、接连不断的考试、期中期末的排名分班……使得学生丝毫不能松懈。

  随着就业压力的加大,“就业恐慌”这个问题也越发严重起来。很多高校学生在经历了4年的学习后,面对就业压力毅然放弃找工作,留守在学校周围备考,依然过着熟悉的学生生活。而一些女大学生甚至为了逃避就业压力,竟然把希望押在“婚姻”上。

  对此,北京科技大学管理学院的张剑副教授认为,上世纪80年代后出生的大多是独生子女,不论家庭条件如何,大多缺乏应有的责任感;在活动中,大多以自我为中心,不能承担社会责任。因此,这部分学生就业时存在很大的心理压力。教育机构应该给大学毕业生提供必要的心理咨询或帮助,如今“就业恐慌”这个问题是不可回避的,“应该有更多的人来关注这一现象”。

  上班族:“我实在不想干了”

  李先生是一家知名广告公司的客户经理。他的收入与业绩挂钩,而“绩效”却使他倍感压力,如果成绩评比是最后一名的话,李先生很可能就会被通知“ 卷铺盖走人”。“最近两周,我经常失眠、心情烦躁,不能集中注意力,对什么事情都没有干劲,有时甚至冒出轻生的念头。”李先生对于现在的生活很不满意,希望能有所改变,但是却苦无门路。

  当我们步入职场之后,工作压力也随之而来。长期处在白热化竞争的气氛中,不仅要面对复杂的人际关系、繁多的工作以及加不完的班,而且我们还要时刻担忧下一个被裁员的会不会是自己,工作压力就如同挥之不去的影子,不断困扰着我们。“我实在不想干了!”这句抱怨也几乎成了我们的口头禅。

  对于职场新丁们,他们一走上工作岗位就处于激烈竞争的环境中,社会经验的缺乏、应对能力不足等等问题都会给他们带来无形的压力。此外,成家购房、子女抚养等诸多问题也会降临在他们的头上。

  而当人到中年所面临的压力更是有增无减。工作以及家庭的双重压力使他们的处境更为尴尬。人到中年,体力和思维大不如前,但却上有老,下有小,责任重,而压力也就越大。事业上,他们已经很难有所突破,但却发现后生可畏。夫妻间的感情如同一潭死水难起一丝波澜,中年也是婚姻的多事之秋,离婚率也是各个年龄段中最高的。

  失业、减薪、事业危机和心灵危机是中年人面临的四大问题。权威统计显示:中年人在组织中最容易成为尴尬人物。大部分组织都是金字塔形,越往上淘汰得越厉害;当失业大潮席卷时,位居组织中层四五十岁的中年人最容易受到侵袭。而在中年人群中,男性遭受中年危机的几率几乎是女性的3倍。特别是在城市中,中年男性的压力主要来自事业和经济方面,而中年女性的压力主要来自情感和家庭方面。

  面对无法处理的压力源,很多人都会选择逆来顺受。然而,一旦经受不住这种压力,往往就会产生我们通常所说的“灰色”心理。每一个人的一生中,总是会遭受许许多多的不如意,并不是每个人都具备足够的解决能力,因而会产生“失落感”。事业的压力对男人危害最大,经受不住这种压力,往往会有失落感,而由失落感所引发的消沉颓废、郁郁寡欢等不良心理状态,而自己又矢口否认,这种心理状态被称之为“灰色心理”。

  专家认为,由于问题处理过程是扮演压力调节最重要的把关者,一旦处理过程出了问题,压力严重程度可能大增或持续时间更久,即可能造成严重的情绪、生理及行为的伤害,导致各种身心疾病的发生,甚至引发精神病体质,形成各类精神病。

  医生:医患关系是最大压力

  广东省省情调查研究中心发布的《广东省医护人员精神状况调查报告》,调查显示医护人员的总体精神压力较大,其中高达39%的医护人员压力达到重度程度。45.5%的医护人员有中等程度及偏上的压力,合计达到84.6%。

  调查中,73%的医护人员反映经常加班,20%以上的医护人员每周加班超过20个小时,近七成的医护人员每周不能保证一天的完整休息时间。据广东省省情调查研究中心执行副主任冯胜平解释,卫生管理机构检查特别多,处罚特别重,给护士带来的压力最大,护理工作得不到患者和家属的认同对护士造成的压力最大。

  调查表明,在人际关系方面,患者不理解、不信任给医生的压力最大;护理工作得不到患者和家属的认同对护士造成的压力最大;而在社会尊重与社会环境方面,发生医疗纠纷时,媒体报道不全、不客观给医生造成的压力最大,对医护人员的法律保障体系不完善是引起医护人员压力的主要来源。

  学会找乐是减压良方

  那么,如何才能缓解压力呢?我们经常能看到许多缓解压力的方法。

  比如可以放松身心出去旅游、去健身房发泄一下情绪等等。然而这些办法也只能暂时缓解压力,根本方法还是要通过自身的调节有效地排解压力。

  对待压力,首先不能逃避,去迎接压力而不能让压力把你压垮。由于每个人产生压力的原因不同,如何减压也要依据各人的具体情况而定。首先你要了解到底是什么压垮了你?是工作、家庭还是人际关系?如果认识不到问题的根源,你就不可能解决问题。其次,我们要有一颗平常心。在工作上不要过于苛刻自己。除此之外,我们也应当学会主动疏导发泄好的情绪,这时你可以把自己的体验讲给亲朋好友,让郁闷释放出来,这样压力也有所缓解。由于工作原因,常年都没有休过假,甚至双休日还要加班的人来说,不妨给自己放个假,调整一下心态,这样回来时相信工作效率也会有所提高。同时要有意识地提高自身对于压力的承受能力。为此,我们应当加强意志和魄力的训练,培养自己坚强且敢于拼搏的精神熏学会控制压力,寻找快乐是较好的良方。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liuqunb + 10 + 10 学习一下。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9-3-7 12:35:17 | 只看该作者
现代中国人的压力太大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584|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9-30 14:38 , Processed in 0.129447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