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楼主 |
发表于 2004-6-29 15:26:18
|
只看该作者
前天晚上出差回来,婆婆首先来告儿子的状:Micheal和大姑妈吵了一架,还哭了,婆婆专门等我回来让我来问问他是否已知道错了.
Micheal跑过来委屈地说:"是姑妈不对!"然后含泪跑进了房间.
婆婆又说:"这孩子!大姑妈买了一罐汽水给他喝,看是否他大方,就逗他'能给一口喝喝吗?'他不给,大姑妈说他小气鬼,他不让就和姑妈吵!"
我说:"很正常啊!既然大姑妈把汽水送给他,汽水就是他的!他有权决定该给还是不给呢!"
婆婆把眼睛瞪得老大,不作声,我想她她无法理解我的话,为了给大人下台,我只好说:"我挺反对大姑妈每次见面都给他买吃的,看!都给惯坏了!我再和他讲讲道理吧!"
睡觉的时候,我还没说完"小朋友要和大家分享"这句话,Micheal就用被子边蒙住头边说:"我不想听!"
哇!好家伙!我回来之前婆婆肯定是给他训话了一番,他才这么抵触.好在我没说"好孩子要和大家分享"要不他抛出一句"我不做好孩子了"我该如何应付!
好!下次去大姑妈那里我预先叫她独个儿喝汽水,给你尝尝不和别人分享的味道!
第二天晚上,当小学老师的二姑妈来我们家,聊起Micheal的吵架和始终觉得自己没错这事,没想到二姑妈说:"Micheal没错啊!大人不应想当然的觉得'原来是我送的就必须让我喝'啊!"
我很好奇:"以前你从不这样想的哦!怎么观念改变得这么快?"
"小学很快就开设心理健康这门课,我们教师刚培训完'换位思维'这一题目,大人往往喜欢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我们上完课后收获很大啊!"二姑妈不无感触地说.
我打趣道:"原来这课不是教育小学生!是要给老师教育教育啊!"
是啊!我们大人喜欢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从不先在孩子的角度想想.小孩子"自私"是人性化的一面,不须以为羞耻的;而"分享"是社会化的一面,孩子主要通过交往,调整来实现.就算是真理如果常常由大人训示来完成的话容易造成孩子在理解上的扭曲,在孩子得到"自由"的时候发生爆发性的破坏.
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十字路口的交通灯没有监视器,没有罚款300元一次的话,冲红灯的频率是否会大幅增加呢?如果大家理解"冲红灯是危险的,是不文明的"比"冲红灯会被罚款"要深刻的话,自律是否比法律更有效呢?
这次Micheal又给我们家上了一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