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dxmghq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孩子你输在哪?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09-3-4 23:42:34 | 只看该作者
美国教育重视健全人格培养 (2009-01-13 17:15:45)
标签:育儿 人格培养 美国教育 蔡真妮 教育   

  十多年前,蔡真妮移居北美,那时,儿子小州7岁。后来她又生了女儿凯莉、儿子三猪。现在仨孩子分别在美国上高中、小学和幼儿园。经历过用国外方式管教孩子的“痛苦”后,蔡真妮真切地领悟到了中美教育观念上的差异。
他们把孩子当“人”

  “老外当父母的,特别尊重孩子,他们把孩子看成一个完全独立的人,从小就让孩子自主,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比如,到别人家做客,主人拿东西给小孩吃。老外的父母绝对不表态,拿不拿,吃不吃,是孩子的事,你自己决定好了。在这边,凡事强调孩子的选择权,大人必须尊重。所以,小孩特别有主意。”

  在美国这些年,蔡真妮说她没见过一个老外的小孩是大人追着喂饭的,都是自己吃。几个月能抱住奶瓶时,就自己抱奶瓶喝。“我家三猪现在3岁半,饿了,能自己烤面包、抹果酱吃,拉开冰箱自己倒牛奶喝。”

教育“绝活”靠鼓励

  凯莉的学校,一年开两次家长会。开会时,老师不是把全体家长召集到一块儿讲,而是单独谈,打开文件夹给家长看,孩子这学期,哪哪哪有进步。“老师不但不告孩子的状,而且说的全是好话。知道凯莉话特别多,蔡真妮忍不住问,她喜欢说话,会不会影响到你上课呢?老师乐呵呵地说,凯莉太开朗了,我非常喜欢。她哪天没来上课,我会觉得教室里少了点什么,一下子没有了生气。

  从上一年级开始,班干部就是大家轮流当,上讲台演说,人人都有资格,怎么讲都行。那么小的孩子讲话也没个章法,磕磕巴巴的,可老师同学都热烈鼓掌,夸好好好!你太棒了!

培养健全人格

  大儿子小州今年上11年级(相当于国内的高三)。从高中开始,小州就打工挣钱,除在餐馆工作外,他还为周围的邻居夏天割草、冬天除雪。妈妈忙不过来时,只要喊他帮忙,小州二话不说,马上洗碗、吸地、做饭,照顾弟弟妹妹。家里花园的活儿,他也全包了。

  美国的高中,不光是教学生文化知识,更注重学生的兴趣爱好、生活技能、自理自律、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培养。上大学,除了要看高中成绩,要参加入学考试,还有一项重要内容就是看学生有什么特长爱好,组织参加过什么社团,做过哪些社会服务等等。小州的学校,学生社团有上百种,还有各式各样的运动队。“看我儿子的高中生活,是那么丰富多彩,让人羡慕。我真觉得,学习只是很小一部分,健全人格的培养,能力的培养更重要。”蔡真妮说。

  什么时候中国也能如此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09-3-4 23:44:41 | 只看该作者
美国教育怎样教孩子做项目管理-转载 (2009-01-30 11:51:06)
标签:教育 项目管理 杂谈   分类:转载文章

原文:http://www.dapenti.com/blog/more.asp?name=xilei&id=13799

最近,一项针对儿童家长进行的网络调查显示,93.80%的家长希望能够变革传统教学模式,让孩子在英语培训中培养“演讲演示、团队合作、项目管理”等未来社会必备的领导力。“未来领导力”是指什么?少儿英语教育真有可能让孩子们具备“未来领导力”吗?

“未来领导力”是欧美现代教育学理论中的概念,主要指少儿阶段锻炼和积累的演讲演示、团队协作、项目管理意识和能力。实际上,西方语言教育对“未来领导力”的塑造和培养,并不是从宏观层面进行关注,恰恰相反,通过对教学细节的把握,少儿语言教育的确培养了这种能力素质。

据一位在美国从事教育多年的华人专家介绍,美国小学不留家庭作业,课堂教学也显得非常“随意”,孩子随便离开座位,老师往往不会干涉。在看似“不守规矩” 的教学中,却格外注重让孩子独立收集、分析资料,从小锻炼儿童的团队协作、演讲演示、项目管理的意识和能力。“比如,美国小学的老师会要求孩子利用图书馆系统和资料进行项目研究,会让孩子们花上大半个学期的时间自制一个热气球”,这类独立学习的能力,对于孩子们今后积累“未来领导力”意义深远,也恰恰是国内少儿基础教育最为欠缺的!

实际上,西方“学科英语教学法”中倡导的“未来领导力”是有一套科学体系作为保障的。首先,高科技互动课件的使用,让教学更为形象生动,也为开展演讲演示、项目协作提供了很好的课堂环境。更为重要的是,在纯英文的教学环境中,老师引导和鼓励学生应用英语进行沟通交流、项目合作。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锻炼了英语应用能力,沟通协作的尝试也获得了老师的激励——“未来领导力”的潜质正是在这一点点尝试和细节中得到激发的。

“我们让Tom做辩论记录,因为没有人比他更仔细,他记录,我们大家都很放心;Jerry负责查资料,因为他可以随便在家上网,他爸妈不管……”在一次辩论赛上,7岁的Larry作为所在班级辩论队队长,向老师说明他如何给小队员们进行分工。看他条例清晰、头头是道的样子,真的不敢相信他才上小学二年级。

实际上,在美国小学,这类少儿辩论赛非常普遍。孩子们参加比赛,获得的也不止是“耍嘴皮子”的功夫,更多的是像Larry、Tom、Jerry这些孩子一样的项目管理能力、演讲演示能力、团队合作能力。

7岁的Larry怎么能组织领导一个5人的辩论队呢?

美国的孩子也是人,组织领导能力绝非与生俱来,正是通过少儿辩论赛这样的活动,在活动中不断得到锻炼,很多美国孩子成了具备协调能力的“孩子王”。

美国的小学老师们会在孩子一年级的时候告诉他们一些基本的处事常识和道德准则,以及要成为团队领导者所必须具备的素质。在此后的许多学习活动中,很少有生硬的说理,更多的是孩子自己在探索中强化运用这些常识和准则。比如,美国的少儿辩论赛很少由老师指定队长,而是由队员们自由选举产生,每个孩子都有机会告诉别人“为了团队,我将做些什么”。选举出来的队长会组织大家进行分工、收集资料、讨论对策等等。

当然,在美国小学辩论队中也不乏调皮捣蛋者,甚至不守规矩的小家伙,他们可能在团队中做出任何事情——不服从团队纪律、不满意自己的分工……这个时候,老师就会站出来,起到一个Gaide的引导作用,不是训斥他们,而是让他们他换位思考,旁敲侧击将孩子引向正确的思想方向。

在美国从事少儿教育的5年,让我深切感受到,美国教育倡导的探索式和鼓励式的教育,让孩子在尝试、摸索的过程中,不知不觉理解所学的知识和生活规则,老师只是他们学习的引导者,适时的启发孩子们的思维活动。

团队协作、项目管理这类能力对于5、6岁的孩子来说,并非遥远虚妄。美国的少儿辩论赛中,孩子们分工合作、热烈讨论的场景至今让我难忘。一位美国同行曾对我说,孩子们到了五年级就基本不用“管”了。而同龄的很多中国孩子还是家里的“小皇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09-3-4 23:53:23 | 只看该作者
美国教育技术能力标准--教师(2008版) (2009-01-04 21:22:09)
标签:杂谈   分类:教育技术

  中国教育技术学网站第一时间翻译并发布面向教师的美国国家教育技术标准(2008)

    (资料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5c0fc0260100avu4.html



1.促进和激励学生的学习和创造性
    教师利用他们擅长的专业知识,教学、学习和技术方面的知识,在面对面或者虚拟的环境中为学生的学习、创造及创新能力的发展提供有益经验。教师应该能够:
a. 促进、支持学生创造性和创新性的思维和发现,并以身作则。
b. 鼓励学生使用数字化的工具和资源探究真实世界、解决真实问题。
c. 促进学生使用协作性的工具来思考,以揭示和澄清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思考、规划以及创造性的过程。
d. 树立同学生、同事以及其它人在面对面或虚拟环境的学习中协同建构知识的榜样。

2.设计、开发数字时代的学习经验和相关评估工具
    教师设计、开发和评价真实的学习经验和评估工具,借助现代化的工具和资源,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使学习更富成效,培养《面向学生的美国国家教育技术标准》(NETS•S)中规定的学生应具备的知识、技能和态度。教师应该能够:
a. 设计或者改编可以将相关数字化工具及资源整合进来的学习经验,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创造性。
b. 创设信息技术丰富型的学习环境,在这个环境中所有的学生都能够追求个体的自主成长,并成为设定自我教育目标、管理自己学习过程、评估自己学习结果的积极参与者。
c. 设计多样化及个性化的学习活动,以满足学生在学习风格、学习策略的不同以及使用信息技术和资源能力方面的差别。
d. 为学生提供关于内容和技术标准的多样化的形成性或总结性评估,并使用评估报告中结论性数据引导学习和教学。

3.成为数字化时代工作和学习的典范
教师应展现出在全球化、数字化时代中作为创新的专业人员应有的知识、技能和工作过程。教师应该能够:
a. 在技术系统中流暢地使用各种技术,并能够将现有知识迁移到新的技术、新的情景中去。
b.与学生、同事、家长及社区成员合作使用数字化工具和资源,支持学生有效学习和创新能力发展。
c. 使用各种数字化时代的媒介和方式与学生、家长及同侪就一些信息和想法进行有效沟通。
d. 成为有效利用现有的和新兴的数字化工具来寻找、分析、评价和使用信息资源以支持研究和学习的榜样。

4.提高数字化时代公民素养及责任意识并成为典范
在这个数字文化不断创新的历史进程中,教师应该知道区域性及全球性的社会问题和责任,并在教学活动中展现出符合法律和道德的行为。教师应该能够:
a. 提倡、示范并讲授安全地、合乎法律和道德规范地使用数字化信息和技术,包括尊重版权、知识产权以及资料的恰当来源。
b. 按照“学习者中心”策略的要求,为所有的学生根据其不同的需求提供平等地使用合适的数字化工具及资源的机会。
c. 示范并促进学生养成与使用技术和信息相关的网络礼节和负责任的社会交互行为。
d. 通过使用数字化的交流、协同工具,在与不同文化背景的同侪及学生进行交流过程中示范并发展学生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全球意识。

5.注重专业能力和领导力的发展
通过促进和展示高效应用数字化工具和资源,教师持续不断地提高自身专业实践,示范终身学习,在学校和专业圈子中展现领导力。教师应该能够:
a. 参与当地或全球性的学习型社区,探索创造性的应用信息技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
b. 通过对引入新技术的远景预测、共同参与决策、学习型社区建设、提升他人的信息技术水平和领导力来展示自身的领导力。
c. 定期对当前相关研究及专业实践做出评价和反思,以便更好地利用现有的及新兴的数字化工具和资源支持学生的学习。
d. 为卓有成效的、充满活力的、不断自我更新的教育事业及学校和社区做出贡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09-3-4 23:54:35 | 只看该作者
从美国教育所读到的 (2008-12-31 08:43:59)
标签:美国 教育 大眼 小眼 36天 之旅 教中学 杂谈   分类:教育杂谈

  我们要办什么样教育,我们要培养出什么样的人,看完两本美国教育纪实,掩卷长思,心绪难平。




  这两本书,一本是《大眼小眼看美国》,作者陈强,2006到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做访问学者,他的女儿陈韵也随父母到哥伦比亚市Lee小学五年级和Lange中学六年级学习了一年半时间,书中记述了父女二人对美国社会生活观察,因为职业的缘故,我更关注的是女儿陈韵——一个受教育者的小眼中美国教育。一本是《36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作者李希贵,北京十一中校长,原山东省潍坊市教育局局长,兼任国家督学。这本书是李希贵校长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访学期间,和美国教育专家、教师一起分析课堂,碰撞教育智慧的经历,是教育者眼中的美国教育。

  

  一、对生命的尊重高于一切


  小作者陈韵同级生Jennifer,不幸在去年夏天车祸死亡,班主任宣布,周末Jennifer的家人将到学校来和同学们一起举行一周年追思活动。


  活动可以自由参加,感觉不舒服的同学可以到图书馆看书。校长和Jennifer的家人搬来了一棵小树,伴随着同学们朗读威廉•华兹华斯的《致蝴蝶》,老师们和Jennifer的家人一起植下了那棵纪念树,树的一旁插着一只金黄色的蝴蝶,因为Jennifer最喜欢蝴蝶,这首诗也是课前老师带同学们一起学习、朗诵的。


  在这个案例中,有一点是值得我们注意的,就是学校教育中对生命价值的关注,胜于一切形式的教育,为了逝去的学生开追思会,生前熟识的教师的同学参加,而且地点是在校园内,在国内恐怕很多学校不见得会这样做,是价值观念的差异吗?是因为中国人本性含蓄?恐怕都不是很好的理由。关键是对生命价值的尊重,唯有尊重生命的观念深入每个教育者,首先是每个校长的心里,才能办好以人为本的教育。应该看到,在我的同行中,这样的意识已越来越深刻了,无论是印度洋海啸,还是汶川地震,我们的教育工作者都抓住了时机,开展了各种形式悼念活动,而且慷慨解囊,奉献爱心。遇有灾难,媒体首先关注的是伤亡情况,而不是首先关注财产损失,在国外事变中,政府越来越关注中国侨民,关注每一个生命的生存状态。关注生命,才能给人以幸福和希望,这是教育的根本目标。



  二、谁是课堂的主人


  在李希贵校长的书中,记述了李校长邀请美方专家戴维先生,一起观看课堂教学实况录像的一段对话。
看了一会儿录像片, 戴维先生问到:“摄像机在课堂上为什么只摄教师,为什么只见教师在那里指手画脚 ”,而且,所有教师的声音都有字幕,而学生回答问题的时候,却没有字幕。观看教学环节点评的录像时,老师们点评的精力也大都放在了授课教师的身上,他们对授课教师在课堂上的举手投足,一颦一笑关心备至,而对学生活动的关注却又少之又少。当戴维先生看到一位老师对答对问题的学生说:“很好,坐下!”,不禁感慨地说:“学生回答了问题还不知道坐下吗?为什么老师还要这样手指一点,说一句‘很好,坐下’呢?”当李校长告诉他,中国的课堂上是有规矩的,学生坐下去与站起来都需要得到老师的允许,他更加惊讶起来:“中国的老师不是把学生当作课堂的主人吗?主人在课堂上还要这么小心翼翼吗?”
这真是再平常不过的事了,是我们的课堂每天都重复的场景,是我们在学生主体性前提下做的再正常不过的事了,突然,有人给我们递过来一面镜子,说看看你自己,我们这才审视起自己,原来,再平常不过的事也有不正常的地方。新课改推行的时候,提的理念是“先下岗,再上岗”,是让旧的教育思想下岗,学习新课改理念再上岗,以学生为主体我们说得很多了,做得又怎么样呢?这不是李校长的问题,这折射出的是我们整个社会的价值观。近期的《中国教育报》连续刊出几篇学校教学管理模式转变的文章,介绍了先学后教,先练后评,先思考再讨论,先归纳再总结的教学模式,应该是中国特色的学生主体性教学的尝试吧。说明我们越来越注重学生主体性的问题,从认识层面逐渐落实到实践中来。只有整个社会、所有关注教育的人都把学生当成是学习的主体,课堂的主人,都更新自己的学生观时,我们的回答才不会显得口是心非,言不由衷。



  三、实践能力从何而来


  中国转学到美国读书的学生中,很多因为成绩优秀,可以跳级,美国小学五年级班上,有的甚至还在练习12以内的乘除法,而这对于中国学生来说简直是“小菜一碟”。但美国课堂上学生能说出“10个苹果大约有多重”,我们的学生不一定答得出来。


  在陈韵的数学课上,班主任提供了很多食品让学生挑选,并要在盒子上找到它的重量,就势讲解了美国计量单位和十进制计量单位的进率。第二天的课堂又换上了大米、豆子、盘子、袋子和砝码等物品,让学生用大米、豆子去估约1盎司、1磅和1千克。


  美国的教学重在实践,老师经常用生活用品做例子,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数学,作者感叹到:在国内很少有这样的实践活动。在另一本书《我在美国教中学》中,我们还可以看到老师让学生上课时去街心公园采集标本等等这样的场景,反观国内一些城市连学校春游这最基本的实践机会也要剥夺了,又何谈实践能力。好在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教科书越来越贴近学生、贴近孩子们的生活,但我们的课堂还要不断持续改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绝不是一句空话,要通过我们的每一节课,每一项教育活动去这实现,创新精神必须在创新中培养,实践能力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形成。



  四、蹲下身子与孩子对话


  小作者陈韵的小眼中有很多有意思的事,每读到这些事例,好比我们去别的学校参观,看到他校别开生面的做法,或一笑置之,或心生赞许。有一件事却让我印象深刻,就是班主任Toulon女士表扬学生的办法——“钱”,自然不是货真价实的美元,而是她平时奖励给同学们的假钱,有不同面值和颜色,图案是老师和同学一起设计的。根据学生表现,两个月发一次,每个学生得到的从200多元到近千元不等。学生拿这么多“钱”有什么用?一是年底拍卖会可竞买实物,有人出手阔绰,有人囊中羞涩,拍卖的气氛异常激烈,拍卖的物品从可口可乐到圆珠笔都有。二是老师还想办法回收学生手中的钱,可以选择了花“钱”买15分钟在操场上玩,有时老师还把爆米花到班上,以每一小盘100元的价格出售……


  学校的疯狂活动,让我们觉得好玩,学生可能也会觉得好玩。在学生“比阔”的过程中,体现了德育真实的份量,学生“偷懒”的过程,体现了浓浓的人情味,在这些疯狂活动的背后,看到的是老师处心积虑的设计,是游戏,是一颗童心。有人说,要与孩子说话要“蹲下身子”,在这里我们看到了“蹲下身子”的老师,“蹲下身子”就能多掌握一种沟通的技巧,使我们的思想、语言都用孩子能够理解、接受的方式,平等地与孩子沟通,成为他们的朋友,也就会多一点欣赏的空间。



  中美教育的差距很大,基于历史、文化、经济基础、科学技术等各种因素,这并不妨碍我们以邻为镜,多一点对他人的借鉴,多一点对自身的反思,才会激励我们不断创新。在“全球化3.0”时代,全球因信息技术而更紧密结合,文化交融,肤色或东西方的文化差异不再是合作或竞争的障碍,我们的学生要面对全球化的竞争,就要从现在做好准备,就要从教育做好准备。

                                       2008年12月30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09-3-5 04:31:31 | 只看该作者
元妈的帖子开得很好。
07年对话节目曾经邀请中美高中生做过演讲辩论赛,当时也看得出中美学生的差距。中国孩子聪明勤奋,这个不用说,但爱心,社会参与程度和动手能力是差很多的。
有时间我整理一下我以前的一些心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2009-3-6 12:27:01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支持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380|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6 10:00 , Processed in 0.076343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