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3482|回复: 1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贴] 请尊重孩子的内在节奏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2-24 22:13: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请尊重孩子的内在节奏                文/孟迁
   

什么事情都有其自身的节奏。弹琴、唱歌、恋爱、行房莫不如此。一个人的自我建构,也不例外。

对于这一点,很多孩子都给我留下印象。比如源和乖,尽管年龄还小,但他们是有自己一套的类型。尤其是本源更为典型。在我眼里,源很明显是从内心而不是外在环境获取能量的人,他对待外界是积极而开放的,但是他的认知方式特点是:只有他想清楚了,才能放开去做,故而会出现慢一拍的清况。这就是他的节奏,我们不能期望他即时即事的反应速度;在他已经开始思考如何应对一个问题时,我们最好闭口等待;在他正在消化我们提出的要求的时候,我们避免唠叨和催促。
生活的锻炼、年龄的增长,会帮助他更快地对很多事情作出判断,但是他会是一个永远力图做“正确的事”的人,只有想清楚了才能放开做,这种认知风格和节奏是会恒定存在的。


还有就是颀。颀的世界里,幻想和现实是界限模糊且交织并行的,它需要走很长的路才能确定一条自己和这个世界恰当的连接方式。刻板的要求和不耐烦地打断,对于他稚嫩的心芽是灾难性的,却又是最常见的。幸好颀颀妈妈对教育的理解以及人生的积淀已能恰当应对,如果颀不是颀妈的孩子,我会替他暗暗涅一把汗。

理解孩子内在自我的节奏,很多事情就好说多了。如果我们没有这个意识,如果我们只是任凭自己的主观期望,如果我们无法摆脱从众心,我们就很容易打破孩子内在的节奏,如果程度很重,就会造成孩子内心的紊乱,再严重就是心理疾病。

教育“education”来自于拉丁语“educare”, educare”字面意思是“带出来”以及“带领到”。换句话说,教育就是把孩子本有的东西引出来并使之成长和展现他应有的面目,而不是说把我们想给的东西塞到孩子心里,使之成长和展现我们期望的样子。

如果我们确认自己想帮孩子成为他更好的自己,而不是要求孩子符合我们的心意;那么,发觉并尊重孩子的内在节奏,就是一件必要到基本的事情。

点评

我赞同这种想法!  发表于 2014-12-2 18:06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hq1966 + 10 + 1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9-2-24 22:55:46 | 只看该作者
有点难做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9-2-25 08:56:31 | 只看该作者
尊重孩子的内在节奏可以做到,但要先把这个节奏找出来,有点难。
家长确实要和孩子一起成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9-2-25 08:59:07 | 只看该作者
这个问题在教育女儿的时候已经注意到了,现在看到这篇文章,就比较清楚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9-2-25 09:59:3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 jiangying 的帖子

家庭教育可以遵循个性.
学校教育通常一刀切.不允许有个性.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xfang126 + 2 + 2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9-2-25 10:16:37 | 只看该作者
不难啊
需要耐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9-2-25 15:58:07 | 只看该作者
但是,碰到外界的压力时,很难做到

象我儿子的字,上个学期一直在班上是最差的,我自己认为是他年龄没到(是班上最小的),肌肉的控制力比较差.但是,老师天天留言说你的孩子写字最差什么的,还给孩子说你为什么就是不改?!

我不在乎别的,就希望孩子不要因此总遭到老师的批评,太打击他的自尊心了,所以只好也跟着给压力

这个学期,突然就好了,应该说,是时机到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xfang126 + 2 + 2 我们儿子也这样,不过老师还是鼓励的时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9-2-26 11:50:5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wangtutu 于 2009-2-25 01:59 发表
家庭教育可以遵循个性.
学校教育通常一刀切.不允许有个性.


老师滴话,一针见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9-2-26 15:20:49 | 只看该作者
好文章,感觉太好了,我儿子好像和文中的源有些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9-2-26 19:31:43 | 只看该作者
孟老师的文章啊,赞同孟老师的观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142|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4 23:12 , Processed in 0.469840 second(s), 2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