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3341|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关于少儿读经事宜请教世人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2-24 20:22:3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关于儿童和少儿读经事宜请教世人书这些天我一直在关注上海孟母堂事件,很失望于她们教孩子的读经方法,于是想自己也办一家经书私塾,就在周末教孩子读经,只为一个目的:让愿意读经的孩子不再像小和尚那样念经。他们的儒雅风姿、知书达理才是传统文化中的真精神。
我想采用的读经方法是这样的:
第一步:老师先诵读经文,然后再介绍经文每一个字的意思以及一些相关的背景知识或典故,但是对于这句经文的意思并不介绍
第二步:老师请各位学生给出“自己”对这句经文的翻译。并请学生说明如此翻译的理由。
第三步:请学生对以上翻译及理由进行讨论,论证自己的理由时不可以仅仅说是以前看到某某大家曾这样说的。
第四步:和学生一起把此经文的内容进行拓展,举出或许与此经文有关的事件、其它经文和更多典故;帮助有能力的学生对此经文背后所依据的原则进行质疑。
第五步:大家一起分析这句经文是否有偏颇或者是否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对于不愿意读经的孩子一定不能强求,这样只会增加他们对经书的厌恶。另外,在整个读经和谈经的过程中老师要做到的有:
1 绝不把经书庸俗化、神秘化、古怪化,读经不是要做老古董,而是在读经中使自己和学生变得很饱满;要读出经中的浩然正气,同时也不是对现代的为人艺术视而不见;要通过读经让自己和孩子们在纷繁的世界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心灵净土。
2不把前人的先入之见预先告诉学生;暗示学生经文的解释有很多种,因为随着时间的变化,经文内容本身已经发生变化:比如以前的君子在现代社会对应的人已经不同了,那么君子之道自然也就不再完全相同。
3 暗示学生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对某句经文的解释;暗示学生其自己对某句经文的解释不一定适合所有人,有时甚至连自己也不适合。
4 老师应该提前阅读该经的古今解释,比如论语,我以前阅读了刘宝楠的《论语正义》、程树德的《论语集释》、杨树达的《论语疏证》、杨伯峻的《论语译注》、钱穆先生的《论语新解》、朱熹的《论语集注》、李泽厚以及李零的论语读解等,尤其是刘宝楠和程树德的书对前人的读解论语的资料的收集更是极为详尽。和学生一起读论语谈论语时我不一定把这些人的见解都告诉学生,但是如果有学生与前人有相近的解释,我就会提醒学生他/她的解释和一位饱读的学者是一致的——这在我以前的读经过程中是一个莫大的鼓励——相信他/她以后也会更多地提出自己对经文的解释的。
5 和学生一起践行经文。读经不是我们的生活方式,身体力行才是真正的读经之道,这是读经和读其它书籍的一个不同之处。告诉学生读经就如做人,经的解释可以改变,人也可以不断改变,但是有些东西是不能改变的。
    “经”的意思是经典,经久不变,与“权”、“变”相对,今天我要和孩子们一起用“权”和“变”的方法读出其中的不变的东西。现代世界瞬息万变,于是也就给了我们和孩子更多的困惑和抉择。我常常在想,“而立”不难,难的是“不惑”,更别说“从心所欲”了,在一些要我们作出真正的选择的时候尤其如此。这时真正有力量的就是我们的良知了,我想这个良知就是“经”的一种。
    最后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我觉得有必要暗示孩子们以天下为己任。朋友们以为如何?
    请高士仁人不吝赐教,回帖也行,写邮件亦可ageekhomer@hotmail.com
手机短信也欢迎15921426194   

知其可而不为敬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9-2-28 15:53:11 | 只看该作者
理论与实践可能在现实过程中操作起来还是有一定区别的吧,想法挺不错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574|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6 10:03 , Processed in 0.130940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