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1829|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在家教状元 孩子怎麼教,你要有主张!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2-23 23:02:3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孟母好不容易三迁到学校附近,让孟子在耳濡目染下读书,最后成為中国伟大的哲学家。在台湾,今年有六百一十六个小孩,被父母从学校裡拔出来,带回家自行教育……
  
  清晨三点的冬夜,台北市文山区的木新路上漆黑一片,多数人仍在睡梦中。有一户人家的房间灯却亮了,这是徐家兄弟的房间。两人简单漱洗,穿上外套,开始了一天的课程。
  
  徐淑航、徐淑鸿两兄弟分别从国小四、五年级开始在家自学,现在已是国二、国三的学生。他们过著旧时代古人黎明即起的生活,家中没有电视,每天晚上八点就寝,在凌晨三点起床,趁著早上记忆力好,复习功课到六点。七点半开始上「品德课」,一家人谈论「怎样的人格是良善的」、「一个人的学习态度该如何」、「学生该有的身分地位」。他们的老师是父亲徐志田。
  
  台北内湖康宁国小附近社区内,这裡是花旗银行资讯部副总裁吴建兴的家。家裡七坪的大书房裡,是他一双儿女的教室。他们通常会坐在各自书桌和电脑前,根据「妈妈老师」谢君苓排的一週进度表,以美式方式,自己管理学习时间。他们是最忙碌的自学小学生,与两个国小、数个才艺班、共学团体、六个家庭、无限的网路世界互动,并且走遍南北台湾、每年飞往世界各地旅行一次,最远曾到法国。
  
  台中SOGO百货后面的中美街上,传来《易经》乾卦的背诵声:「飞龙在天,上治也。亢龙有悔,穷之灾也。乾元用九,天下治也。」李亮儒在五分钟背完《易经》乾卦一千零五十五个字。他是书法家之子,从三岁半起,随著父亲李传樑读经,现在每天读经四小时。虽然才十二岁,但他已能熟背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易经、老子等中国古籍,现在正在研习五经。读经的李亮儒,问父亲问题和一般小孩不太一样,有一次他问道:「若爸爸你在华容道,会不会放走曹操?」
  
  清晨三点起床念书的徐家兄弟、花旗银行副总裁之子吴家姊弟、每天抄论语的李亮儒,他们都是放弃接受「九年国民义务教育」,选择在家自学的孩子。
  
  教育新制:八年前,台湾开始实行,目前全台超过六百名在家自学者
  
  自从民国五十七年台湾实施「九年国民义务教育」后,到学校受教不但是权利,也是义务。因此,很长一段时间,虽然有父母想在家自己教小孩,却是不合法。於是,李曼丽等家长极力奔走,陈情书上写著:「目前社会风气败坏,连带校园风气也是败坏,已经严重影响到学龄儿童求学的环境。譬如,在小学裡充斥著电动玩具、金钱交易、暴力、勒索、结党、炫耀、色情漫画。我们极关心儿女成长是否健康正常,所以我们辞去工作,在家亲自教养我们自v的儿女。」她们的陈情,换来台北市教育局在民国八十六年开放试办在家自学。
  
  民国八十八年,「国民教育法」鬆绑,允许在家自学。至今,估计全台有超过六百个在家自学的孩子。虽然这占所有学龄学生比率还不到一%,但每年申请在家自学的案件,成长率却很可观。根据非官方的「慕真在家教育协会」统计,在家自学从去年的四百三十六件,到今年达六百一十六件,成长率达四一%。
  
  台湾开放「在家自学」的时间,比美国晚了二十五年。现在,欧美先进国家,在家自学的数量逐年成长。以美国為例,在家自学人数,不但每年以一一%的速度成长,人数更已超过一百一十万人。从欧洲、美洲、澳洲,到亚洲,这种主张的家长越来越多,形成一股趋势。学校到处都是,為什麼这群父母要倒回一百年前,「离群索居」,自己教孩子?一群住在新竹的在家自学家长甚至自嘲:「我们是『摩登原始人』。」
  
  在一家资讯公司兼差的上班族徐志田,因為儿子徐淑航在校打架,而萌生自己教孩子的念头。有一次,仍在小学读书的儿子与人打到流鼻血回家,徐志田听说,同学们一言不合,美工刀就飞过来,这让他震惊於学校世界的险恶。如果孩子还没有办法分辨,难道不该先被保护吗?虽然有人认為,保护过当会让孩子对世界毫无抵抗力,但徐志田说,不一定非得要藉由「染病」得到抗体。他要隔绝污染源,於是,為两个儿子申请在家自学。
  
  自学档案Ⅰ:徐家兄弟 為了隔绝学校污染,徐爸爸牺牲事业,在家教孩子
  
  他為孩子设计课表,家裡的餐厅也有模有样的掛起一块黑板,起初连学校的课桌椅都被搬回家。这个家没有电视,他要求两个儿子每天黎明即起,每天下午五点二十分打桌球,晚上七点二十分遛狗、冰敷眼睛。打桌球可使眼睛快速调焦,冰敷眼睛也是為视力著想。每週有两次的家事课,父子三人清籐椅、擦玻璃、粉刷墙壁、擦洗灯具风扇。
  
  带著儿子从国小到国中,多年的父兼师职后,徐志田在儿子的身上看到改变,他说,大儿子未自学前,有一次与人争执,三字经脱口而出。但自学后某天,他自己竟感觉讲脏话很难听,当他听到自己的朋友又口出秽言,他告诉对方:「若你再讲脏话,我就不再与你往来。」杜绝学校的污染源、杜绝电视乱象,让孩子健康的生活,是徐志田的梦想。為了这梦想,这个男人寧可牺牲自己的事业。
  
  徐爸爸彷彿是现代孟母。二千三百年前,孟母為了儿子的教育曾经三次搬家。第一次他们住在墓地边,小小年纪的孟子常看到出殯队伍,竟学起五子哭墓。孟母大惊,赶紧迁居到繁华市集。没想到,这裡有一屠户,孟子就学起杀猪样。孟母忧心,再度兴念搬家。最后,他们搬到了学校旁,每天从私塾传出的琅琅读书声,改变了孟子的气质,也奠定下日后成為中国伟大思想家的基础。
  
  在家自学,彷彿是一所所「现代私塾」。每所私塾,有不同的教育主张。
  
  自学档案Ⅱ:花旗副总裁之子 课程内容有文也有武,女儿后来考取资优生
  
  譬如,花旗银行资讯部副总裁吴建兴与妻子谢君苓〈曾在惠普公司担任财务〉的「现代私塾」,主张美式多元化教育。
  
  谢君苓认為自己过去的人生,被规定、被期待,她决定帮助儿女有更多机会选择人生。 经过她的带领,孩子建立起主动学习的习惯,能文能武,学习课程从围棋、英文、钢琴、笛子、桌球、羽毛球、作文都有。女儿玩电脑网页可以玩到台北市第一名,踢足球可以夺得台北市室内分龄组第二名。小学四年级的她,英文程度已达高中程度。曾经在母亲的筹画下,粉墨登场,参与英文话剧公演;儿子玩笛子,专注棋盘,左手与右手对弈,自得其乐。
  
  姊弟两人每天回学校,参加早自习和傍晚的社团时间,有点像是选修学校的课,老师也都会留下学校活动相关的通知单。谢君苓深諳如何结合各方面资源进行自学,她研究市立图书馆资源,发现台北民生分馆中文童书藏书最丰、建国南路的总馆则有丰富的英文童书。她还向国外的童书俱乐部scholastic订书,一本在台湾卖得很贵的绘本,只要走海运至少都便宜五成。在母亲多元丰富的教育下,吴奕萱后来考取资优生。
  
  目前国内的六百个在家自学家庭,依其主张不同,主要可分為三大派别,分别是品德派〈以基督教会二十四会所為首〉、读经派〈以华山书院為首〉、家庭合一派〈中华基督教慕真在家教育协会〉。就全部自学家庭来看,这三大派别占比超过三分之二。例如,吴家就出自慕真的家庭合一派,而徐志田一家属於品德派,而书法家李传樑让儿子读四书五经,则是读经派。
  
  自学档案Ⅲ:书法家之子 让孩子从小开始读经,提升他的阅读力和思考力
  
  李传樑让儿子李亮儒在三岁半就读经,一年级下学期时,他替李亮儒申请在家自学。申请在家自学时,学校教员问及:「你们这样要我们怎麼评分?」从小即被父亲教导「作学问的态度和兴趣,比考几分还重要」的李亮儒跳出来说:「你给我打零分也没有关係。」现在,他只回学校上体育、美劳,并参加月考。
  
  读经推广者台中教育大学语文教育系副教授王财贵说,读经的孩子若能申请在家自学,就可多争取时间。孩子的可能性非常大,若能实施内涵丰富的教育,总好过在幼稚园玩耍浪费时间。王财贵认為,学习数学、自然科学要从浅到深,要理解;语文、音乐属於蕴酿式学习法,可从深往浅学习,在孩子记忆力最强的十三岁前,大量储存古人的人生智慧,所以还不用懂,宜多背。
  
  李传樑即是这个理念的实践者。「到学校去有升学的压力、考试,就很难自得其乐,自我管理的学习。很多学生都在补习,要上好一点的学校或资优班,对孩子来说这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李传樑不在乎学校的成绩是因為,已经有很多读经的小孩证明,读经多,思考力也会提升,数学和自然不是不学,只是晚一点再学,现在不会,不代表以后不会。
  
  他说曾国藩的两个儿子从小读经史,次子曾纪鸿长大后特别喜欢数学时,再主动学习,后来著有〈圆率考真图〉科学论文。
  
  十二岁的李亮儒曾拿到经典考试十六段的全国第三名,十六段代表当时他一口气背出六本以上的经典、约八万八千字。读经提升李亮儒的阅读力,高年级时,李亮儒只花十分之一时间阅读学校功课,回到班上应考,还考了九十几分。
  
  或许因為长期读四书五经,李亮儒没有同年龄青少年的桀驁不驯气息,反而有一种勇於认错的纪律。有一次,他偷偷在不该开电脑的时间上网收信,父亲回来后见他打坐时鼻息急促、喘声连连,即发现他没有遵守约定,李亮儒被罚三个月不能打开电脑。当天,他在日记上写著「我认真读经以弥补中午的过错」。
  
  国小二、三年级时,他也会羡慕学校同学可以一直玩,现在则定力十足,学习完全不用父亲担心。「大人越来越轻鬆,因為小孩知道每天要完成哪些事,」李传樑希望儿子能一直自学,透过经典,累积能量,让良知良能、本心本性、对自己和人群的爱彰显出来。
  
  研究发现:父母的教育程度,和在家自学的孩子表现无关
  
  和学校的集体教育比起来,在家自学的成效是不是更好?有三十三年自学歷史的美国,对於在家自学的统计数据成果都是持肯定态度。正因為有成功案例,就像故事裡的三个家,国内许多家长对这条道路也走得深信不疑。
  
  「所有资料都显示,在家自学的学生,成绩都在平均以上,如此令人振奋的结果至少已观察了十五年,」Lines, Patricia M.在她一九九五年的报告如此说。
  
  在家自学权威学者、美国马里兰大学博士罗伦斯〈Lawrence Rudner〉在一九九九年全美五十州调查了两万多位自学学生,发现自学学生的平均成绩,比一般公立高中和私立高中还要高,自学学生的平均成绩落在七五%到八五%之间,而公立学校学生成绩约在五○%,私立学校学生成绩约在六五%到七五%之间。
  
  另外,美国在家自学研究协会主席瑞伯蓝〈Dr.Brian D.Ray〉,一九九七年发表一份在家自学的成果报告,其样本来自五千四百个在家自学学生,他指出,自学学生在一到四年级的时候,表现比同儕领先一个学年;到八年级时,自学学生平均能表现十二年级的水準。
  
  在国内,在家自学的相关统计资料仍付之闕如。今年考上成功高中的庄季达,是目前寻访得到、年纪最大曾经在家自学的学生,庄季达的母亲张存铃是四一○教改运动的先锋,儿子曾就读在永和国小的第二届教改实验班,但后来张存铃却体悟到:「团体教改不会成功,若不是父母自己来,不会成功的。」於是,庄家夫妻在庄季达国中时自学,现在,他们很满意庄季达的学习成绩。
  
  至於父母的影响,瑞伯蓝和罗伦斯的研究,都出现了很特别的现象,其一,在公立学校,父母的教育程度高低,很明显地影响其学业表现,但并不影响在家自学学生的学业表现。其二,父母亲不论是否有人拿到检定合格的教师资格,都与自学孩子的成绩无关。
  
  这个结果震撼不少人,為何没有受过教育专业训练的父母可以教出出色的孩子?甚至是教育程度不高的父母,也能在家教育孩子呢?台北市立教育大学国民教育研究所林天祐教授分析,这些自学的家庭,最大的动力来自爸妈的爱心,他们為了孩子好,即使自己不懂,会想尽办法去学习,用学习的结果去教小孩。
  
  而在学校,老师是属於大家的,学生有疑问,举一次手,也许会得到回应,举第二次手,老师开始担心教学进度,举第三次手,全班会开始投注关爱的眼神;在家自学,父母即老师,想何时问都可以。「我不觉得我做得比较好,但我是一对一,老师是一对三十,」在家自学家长周黛苹说著。
  
  新兴主张:量身订做的教学,啟动孩子的自我学习机制
  
  人本基金会执行长冯乔兰说,学校经验比较多是「考试」,在家教育的家庭比较有条件讲「学习」。人类最可贵的能力是,有著「发展能力的能力」,只要不被阻碍,就像心理学家马斯洛说的,爱被满足,自我发展的机制就会啟动、就会展开来。
  
  冯乔兰强调,学校有考试,有压力,有情绪和有压力时,只会啟动孩子防卫机制,不是学习机制。
  
  当孩子自我学习的机制被父母的爱啟动,自学的花朵即会慢慢盛开。学校教育资源虽多、也有专业的老师,但却是「工厂生產线」式教学,自学家庭则是针对孩子而量身订做的「客製化」教育。
  
  绝大多数现代父母没办法像他们一样在家自学,但却可以採取「局部客製」。也就是说,共同的智育学科,由学校教育执行,不必如在家自学的家长般拿回这部分的主控权。但是,在课后活动的安排,现代父母儘管忙碌就要展现出教育主张。
  
  所谓的教育主张意思是:你到底想如何形塑孩子。而非,旁人上英文安亲班、学钢琴、学围棋、学美术、上论语、学记忆课,你的孩子通通不缺席。
  
  譬如,你希望孩子进入像哈佛大学,就得在课外大量补充知识性的教材,英文的一对一教学要强化;如果,你认為孩子要活在野地,你可以搬到山上或海边,让他们更靠近大自然,并且有计画的带孩子参加野营队、旅行;或者,你认為孩子未来的竞争力在於高尚的品格,那麼,在家庭教育方面,就要随时做好道德身教。注意他们与佣人、长辈的礼仪互动,家事的分摊都不能免去:或者,中国文化的薰陶,你认為是成就一个孩子未来底蕴的关键,那麼类似华山书院的读经教学,就可做為你主要的参考。
  
  在家教状元,并不容易。但是,教育方式可以很多元。你不再是一个全然旁观者,应该对孩子的教育更有主张,拟出配套,拿回教育的部分自主权。如此,铁匠也能教出大将军儿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9-2-23 23:16:57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9-2-24 10:23:08 | 只看该作者
也在考虑是否让孩子回家自学,一直在犹豫中。看了果行老师转的这篇文章很让人振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9-3-2 14:12:32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果行老师。
这篇文章鼓励了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9-3-8 21:05:43 | 只看该作者
很好的文章,让人受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9-4-8 02:14:16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果行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9-4-8 07:37:31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果行老师,这篇文章鼓励了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567|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6 23:34 , Processed in 0.077959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