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6683|回复: 1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咨询求助] 还是老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2-3 15:12: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为什么老子的版本这么多啊,都不一样,还是论语好啊,走到哪里都一样,本人目前还没见过有异议的论语
   第2章  长短相形---长短相较  这个区别不大,我随意选一种,随育龄童,长短相较
   第3章   为无为,则无不治--------则无不为-------这个大家觉得按意思应该选哪个版本呢?
   第5章  似若存----似或存,好像区别不大,随育龄童
以后老子的问题,我就在这里请教大家了,谢谢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luckyyongwei + 2 + 2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9-2-3 15:14:40 | 只看该作者
以后你要问老子的问题,我就跟着你一起来这里学习了。

你的问题,我也碰到了,真的没办法了,跟你一起等答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9-2-3 20:32:08 | 只看该作者
http://msn.openv.com/play/HuNanDuShiprog_20080913_6669949_0.html
长沙马王堆汉墓简帛探秘(一):释文 老子“道德经”应为“德道经”
长沙马王堆汉墓简帛探秘(一):释文注释 老子“道德经”应为“德道经”

http://v.youku.com/v_playlist/f707456o1p0.html诵读录音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PSOekaB78pE/诵读录音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phoenix + 10 + 10 谢谢了,我好学习一下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9-2-3 20:35:4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9-2-3 23:35:54 | 只看该作者
学习关注中  中国的经典文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9-2-4 16:51:5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 phoenix 的帖子

老子有多个版本是因为汉代时候,为了独尊儒术,缺乏修之身的实践,读不懂道学的经典,进行大量的篡改.

[ 本帖最后由 回归自然 于 2009-2-7 12:36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09-2-5 11:26:03 | 只看该作者
我想各个版本都有道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大家都说说自己选用的什么版本吧,为什么选用这个版本,如果是照着一个版本给孩子读,当然就没有什么理由了
     说那句,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吧-----昨天我仔细读了读,我觉得还是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好。这种断法,欲是个动词,而第一种欲是名词,是欲望的意思。第一章是开篇,讲的是有无,应该不是讲寡欲。
    说说你们采用的哪一种,讲讲为什么用这样的断句法吧,也算是讲讲对老子的理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9-2-5 11:30:41 | 只看该作者
俺倾向于王弼注,楼主或可参看这里:http://gx.izjx.com/thread-26-1-1.html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phoenix + 10 + 10 谢谢了,这次有专家指导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9-2-5 20:57:18 | 只看该作者
phoenix 版主您好!其实上帝己握住了您的手,但因您的知见却难以发现,这是现实生活中的无奈。以智辩识则远矣。不妨请版主到下面链接学习一下,也许会有底
http://www.daode.biz/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9-2-5 21:45:28 | 只看该作者
帛书《老子》与今本《老子》有差异     马王堆帛书对国人了解中国古代思想有何价值呢?担任该书主编的著名古文字学家、复旦大学教授裘锡圭给记者举了一个例子。     如今,我们看到的今本 《老子》第七十五章是这样写的:“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翻译成现代白话文,意思是: “老百姓之所以饥饿,是由于统治者吞吃赋税太多。老百姓之所以难治理,是因为统治者没有做到无为。老百姓之所以不把死当回事,是因为统治者贪图富贵。所以,清净恬淡的人,胜过厚养生命的人。”     这段话,历来被看作是 《老子》对统治者剥削民众的警告。但在马王堆帛书中,这一章却不是这样写的。在甲本 《老子》帛书里,今本中的 “税”变成了“兑”。裘教授指出,这两个古字都是形声字,从 “兑”声,而 “兑”字在上古时的读音和 “隧”相近,所以这两个字都应读作 “隧”。 “隧”的意思是道路,而走之底和足字旁正好与道路有联系,因此裘教授推断:“兑”和 “兑”都是古时候 “隧” 字的异体,意思是道路,而不是税收。     此外,今本 《老子》第七十五章中,表示统治者的 “上”字在帛书上是没有的。经过专家的一番释读,帛书 《老子》第七十五章的意思是: “老百姓之所饥饿,是因为他们获取食物的途径太多。老百姓之所以难治理,是因为统治者没有做到无为。老百姓之所以不把死当回事,是因为他们自己过分追求好的生活。所以,清净恬淡的人,胜过厚养生命的人。”     稍一对比,就可看出这两个版本的意思有很大区别,表达的思想也大不一样。裘锡圭教授认为,从《老子》全书的思想和文章风格来看,帛书本应该是可信的,而今本的这一章很可能被后人篡改过。在帛书 《老子》第七十五章里,作者并没有斥责统治者剥削民众的意思,而是通过三句违背常理的话,表达了其独特的哲学观点,得出清净无为胜于厚养生命的结论。     反观我们现在看到的 《老子》版本,只要细细读,就会发觉第七十五章四句话的意思是连不起来的。 “而且,像统治者食税多,人民就要饿肚子这类一般人都知道的道理,估计 《老子》的作者也不会把它当作心得来讲吧。”裘教授说。因此,马王堆简帛的释读工作,能使人们准确了解我国古代的哲学思想。试想,如果我们阐释的老子思想来源于篡改过的文本,那这种阐释还有价值吗?

载与  http://news.xinhuanet.com/tech/2008-09/04/content_9769317.ht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992|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6 19:17 , Processed in 0.101633 second(s), 3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