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3494|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独立思考与创造性的形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4-6-23 08:02: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实际上是在理解一个全新的世界,知识对人类来说是已知的,但对学生却是一个全新的未知世界,因此学生在课堂上需要获得更多的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机会,这对学生形成各种思维、心理品质起着关键作用,当学生感到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参与、思考找到了问题的答案、发现了规律,那不仅是形成了一种能力,还是学生继续学习的最有效的动力。就知识本身来说,无论是理科还是文科,教师很容易找到知识的较基本的单元,具体可能表现为一个问题,一个知识点,每节课可能包含着很多这样的单元,教师需要很有逻辑地将这些单元展现给学生,但要包含着学生自己发现和探索的机会,这样学生对知识本身会形成较根本的理解,那么他们在运用知识去解决问题时就会更加自如,如果教师将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过程做简化处理,由教师通过语言叙述推理过程、阐述自己的理解和感受,然后让学生记忆这些,最后通过大量做题来应用知识,那么学生会以一种被动的方式来学习,学习的自主性、独立性会变弱,学生可能逐渐失去探索精神、主动学习的热情,好奇心也许都没有了,学生的个性也会变得单一。
  学习新知识过程本身是最有价值的,这个过程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很多优良的心理品质,关键是教师要善于给学生机会,让学生有时间思考、让学生能提出质疑,提出问题、鼓励学生保持一种探索的精神。学生天生的好奇心就应该可以让教师相信学生可以自己独立发现一些东西,可以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理解新知识。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最充分的学习资源:实验演示、借助各种现代媒体展示原始资料、提出问题和基本思路、组织学生讨论、实践。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会逐渐形成创造性。他可能就会在人类的未知领域里继续他在学校里形成的探索精神。

  这种鼓励学生独立自主探索发现的学习方式也会产生良好的道德教育。学生有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后,遇到问题,他会思考,而不会盲从,对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能进行较客观的分析,会看到自己行为的结果,对别人的思想和行为也一样可以做出较客观的分析 和判断,这样就会知道好坏善恶,他就会善于管好自己。相反那些缺乏独立思维个性的 学生更易于盲从,受不良环境的影响和从思想上接受那些现实中不好的表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7-6-10 23:14:18 | 只看该作者
太好了,内容真多,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7-6-11 11:59:59 | 只看该作者
好文章,培养孩子的创造性很重要。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486|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9 15:08 , Processed in 0.075117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