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zhoudou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孩子的自信源自父母的信任与支持

[复制链接]
21#
 楼主| 发表于 2009-1-20 16:46:49 | 只看该作者

孩子们给了我修复生命的力量

从地震的第二天开始,我就穿黑衣裳,要不就是深灰的衣裳,大夏天的连件白衣裳都没有穿过。但是我从绵阳出来的第一天,就在成都街头买了一件大红的衣裳,长长的,就像一盆火一样,在灾区我一直穿着红衣裳在晃。我觉得到了那里,我的生命态度有所改变。
   我在北川接触了那么多孩子,那么长时间,她们没有一个号啕大哭的。她们似乎已经习惯了一种默契,就是默默流泪。我经常一进去就看见小孩在流泪,然后她们会在我的肩膀上默默流泪,我能做的事情就是搂着她们,轻轻地拍,轻轻地晃。因为我的女儿做了噩梦或受到什么惊吓的时候,我就把她搂在怀里,说:“乖,不怕,不怕,妈妈在。”那个时候我就觉得十八九岁的孩子和三岁的孩子在我的怀里是一样的,她就需要你拍着她晃着她。
   我在她们难受的时候就是妈妈,在她们恢复过来的时候就是老师,这是我自己特别欣慰的一个角色。我觉得孩子们流在我怀里的眼泪够堆成一个堰塞湖了,但我不能哭。她们在我怀里哭,我反而不能哭。我就这样静静地陪着她们。
   我去见她们的时候,她们说要做心理辅导,让我跟她们聊天。有个小姑娘很安静,也不大哭,就是幽幽的,两眼望着远方,说,我爸我妈的尸体,现在不知道冲到哪儿去了。我们家是山体滑坡冲走的,十几天了,天气越来越热,我觉得我爸爸妈妈的尸体开始腐烂了,我都不知道我妈妈在哪儿烂的,你说我怎么看书呢?她用很安静的声音跟你说这种话题,你想这种骨肉之情!她在想生她养她的母亲在怎么腐烂,你说她什么心情?
   这些孩子会跟我讨论爱情,讨论生命。一个十六七岁的小女孩,就很平静地跟我说:我现在特别想生个孩子。我问为什么,她说,我爸爸妈妈全没了,我的家也没了,我在这个世界上没有根了。我总想自己成为根,我才有活下去的理由。这种话其实是挺震撼人的。男孩子平时要比女孩子坚强,但到苦难来临时,女孩的彻悟能力比男孩要深多了。那些男孩一个个多独啊,眼前就不行了———我这高考怎么办呢———看的都是眼前事儿。那些女孩就不是,女孩谈的是生命,男孩就关注眼前的高考。
   其实女孩子都属于生命性动物,男孩子是社会性的动物,女孩子这个时候是生命性的反省,男孩子关注的是社会下的标准。每次我要走的时候,那些女孩子就搂着我的脖子说:我不让你走,我舍不得你走。我想起每次出差前,我女儿就是那么搂着我说,妈妈不走。所以我觉得,她们对生命的理解就像三四十岁成熟的女人;但是到你走的时候,那个十八九岁的大姑娘就是三岁的孩子。
   其实我更感慨的是一期杂志上的话:我们都是物化生活方式的灾民。我去了,孩子们也在给我救赎。我觉得我们自我膨胀了太久,在这个物化的生活方式里面,习惯了被物质撑起来的那个孱弱的躯体,已经忘了什么是生命。就是这些孩子在修复我们,我去那儿的时候觉得自己已经伤痕累累,但是这些孩子确实给了我修复生命的力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楼主| 发表于 2009-1-20 17:21:29 | 只看该作者

孤独是一个人的骨头

《分家在十月》是他做的,很多人都看过。
  在2000年的年会上,看了这个片子之后,我来了评论部。
  刚到就赶上评论部的主持人合影。在《焦点访谈》的演播室里,前排是敬大姐、白岩松、水均益……还有他。
  我是刚来的小姑娘,自然而然站在后面。
  他转头看到我。
  轻轻扶了一下我的胳膊,把我带到第一排中心的位置。
  那个时候,他还不知道我的名字。
  他也不知道,后来每一年评论部的年会,看他的主持都是我的大节目,看他在台上手挥目送,开领导的玩笑。戏谑锋头人物,逗逗女同事。但让大家永远在最真挚的东西面前掉下眼泪。
  台下众人呼喝,叫彩,吹口哨。大家都爱他。
  后来常常在食堂遇见他。远远看着,面色不太好,我们几个都为他担忧。
  有次去部里开会,他晚来,众人面前,自自然然地说:“我的抑郁症……”
  我呆住,只顾看他。很久后,发短信,去看看他。
  他那时正寄望于童年幻梦,一大屋子,都是老电影的剧照,他自己穿了各种各样的旧年代的衣服。扮戏中人。
  我们长谈数小时。他说得病的前后经过。他说得淡定,我听得揪心。
  再见他,是某个下午。坐在电脑前头的时候,突然办公室门开了,他走进来。 “咦?”我很惊喜,“你找谁?”
  “找你。”他坐下了。在我对面。
  然后我们聊天,我坐他对面。杜小静过来说:“呵,真像调查采访。”
  真的,这不似普通办公室里的谈话。他一句寒暄没有,那么认真,谈的是直见性命的事。他谈的问题我当然不陌生——社会良知的失去。缺少希望,缺少坚守的人,让人想要放弃……
  这些话,很多人在摄像机的红灯面前说,很多人在文章里说,很多人在喝酒后说。
  但是他只是在一个平凡的下午,坐在一个并不熟络的同事面前谈这些。
  他谈起这些的时候,并不仅仅是在表达,就好像,就好像这些东西都是真的,就像是石头一样。死沉地压着他,逼着他。
  我隐隐地有些不安。
  我只能对他说他不能放弃,因为我们需要他。并不是因为他有名,或是幽默,而是他代表着我心中评论部的“独立精神和自由思想”。
  还有他身上的真诚,和绝不伪饰,有了这个,他才有勇气和智慧嘲弄那些可笑而巨大的东西。
  大姐找我问号码,他立刻起身走了。
  临走的时候他拉开门又回身说了声:“谢谢!”
  我一时不知说什么好,只觉得有一点儿心酸。
  今年年会,他仍在台上。只是没有像《分家在十月》那样的片子了。
  “评论部,现在也得了抑郁症吗?”他站在台上说。
  底下悄然无声。
  这一场年会,他亲自张罗,请了赵本山,郭德纲……个部里的小小年会,不知他花了多少精力。
  但是陆陆续续,台下的人有些走了,或是打着手机出去了。
  最后一个节目,他请来罗大佑。
  罗大佑一直坐在场下,喝了两瓶酒,一直到11点多上场。
  大佑也不登台,踩只凳子抱住吉他。一束光。
  对着话筒说:“小崔,不怕,我也抑郁过,不是我们有病,是这个时代有病。”
  他们拥抱。
  我和大群人离开座位,围坐在他身后的地上。
  小崔向我招招手让我去他身边坐——那里正对罗大佑坐着,看着他晶光闪烁的双眼。
  我怕挡着大家,脚手着地地爬过去,与他并肩坐。
  大佑说:“唱什么?”
  “光阴的故事。”四百多条汉子齐声喊。
  大佑轻捻弦索,琴声清冽。
  我们高唱“流水它带走光阴的故事改变了我们,就在那多愁善感而初次流泪的青春……”
  我看到对面坐的小宏眼里的泪水。
  后来他说:“知道吗?不是因为歌声,是因为我看到小崔热泪盈眶。”
  今年,是他到评论部的第十年。
  我听过他提起过一个梦。谁都知道他睡不好,更不要说深度的睡眠。
  但只有一次。
  他说:“我做过一个梦,梦到像自洋淀一样的地方,和朋友们在船上,能听见船桨划过水波的声音,还有水鸟从耳边掠过。”
  然后他醒来,发现自己睡了三分钟。
  他是一个在这个时代里,在这样的夜里,一直醒着的人。
  我只希望他能拥有那个只有水波和飞鸟的,宁静的内心世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09-1-22 04:07:07 | 只看该作者
除了感动还是感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09-1-22 12:45:38 | 只看该作者
很长时间都没有这么感动过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09-2-11 22:20:49 | 只看该作者
很感人,楼主是不是还有这样的文章,继续贴呀,我很喜欢。谢谢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09-3-11 12:55:55 | 只看该作者
很有启发,谢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59|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11-12 06:36 , Processed in 0.080346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