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1597|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再请教几个题(其中一个关于促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9 10:52: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某商场搞促销活动,买东西满50元送30元,其中电饭煲214元一个,裤子150元一条,牛奶36元一箱,问最少花多少钱才能把3样东西都买到?

老师给出的答案是花160元,具体解法是(214+150+36)-(30×8)=160。

一个家长(开店的呀 )对老师给出的答案表示有不同的意见,认为应该需要250元,他的运算过程是这样的:电饭煲214元+牛奶36元=250元,获得的150元(商场送的)用来购买150元的裤子,因此总计花费250元。

这个家长发现自己的解答与老师的答案不同后,苦思冥想不得其解。他说:“按照现实生活常理,我认为按我的算法购物最省钱。”

后来大家一起讨论......... ,颇有分歧。

认为双方都有道理的说法:这道题目没有说明白送的是现金还是购物券,从商场实际操作中,一般是不会送现金的,如果是现金就应该用“满50减30”来表述,这样老师的答案就没错;反之用“满50送30”的表述,会让人理解为送的是购物券,那么家长的答案应该是正确的。

教育该不该与生活实际接轨?有人提出,他上小学时有道题目的答案是这样的:“一个人盖一间房子要200天,那么200人同时盖一间房子只要1天。” 如果要接轨,这样的题目是否应该取消?

------------------------------------------------------------------------------------------------------

另一个题目,大意是:3个小朋友一共带30元钱到游乐场玩,有5个项目,价格(不记得了,大概)分别是2,3,4,5,6元一人次,玩每个项目都必须3人都玩,......  ,(其余不记得了), 问有多少种玩的方案。

引起争议的是,这30元钱是否用完。

如果30元钱可以不用完,那这个题目“小张带了5角钱去买铅笔,铅笔每支1角,问5角钱能买几支铅笔? ”  是不是得回答“能买1~5支”?,或者修改题目为“问5角钱刚好买几支铅笔?”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qdylz + 10 + 1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9-1-9 11:14:55 | 只看该作者
你遇到的都是些什么题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09-1-9 11:42:2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jiangying 于 2009-1-9 11:14 发表
你遇到的都是些什么题哦

白纸黑字的学校里的考试题

我找到一点源头了,看看你的这个转帖“转两篇关于数学新课标的讨论贴”http://bbs.etjy.com/viewthread.php?tid=103152&extra=page%3D3

大概我们这里这段时间小范围内比较跟上时代的步伐 。也许几年以后,会大范围跟上,题目更精心更别致 ,除了逻辑推理,还得会揣摩当前题意,还得懂生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9-1-9 11:58:5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3 jymm222 的帖子

没太明白

你的意思是新课标的要求?

反正我就看那个新课标不顺眼.

素质教育害死人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9-1-9 12:51:23 | 只看该作者
搂主意识的问题,我也意识到了。中国学校的考题,不管是中文还是数学,都是理论脱离实际,纯粹是为了做题而做题,培养出一批批高分低能的学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09-1-9 13:43:19 | 只看该作者
理论啊,实际啊,我倒不太介意,我烦恼的是,有时侯我猜不准题目要表达哪一种情况。难道全部可能的情况都写出来?面面俱到这对小学生要求太高了,即使写出来,说不定人家觉得你啰里啰嗦 ,写一种,又不知猜对意思没有。

所以,分数不重要了,但中考高考,分数能不重要吗?分数高,选择的机会就多,还可以少花钱。中考高考的题,不会出得这样为难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9-1-9 15:43:15 | 只看该作者
第一题,老师错了,原因如下:

老师的解法是160元买400元的商品,即20元可以买50元商品,商店不会同意的。

商店的说法是:满50元送30元,即50元可以购得80元的商品。

50/20=2.5>80/50=1.6,商家不会干的。

那个家长是对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9-1-9 17:13:2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jymm222 于 2009-1-9 13:43 发表
理论啊,实际啊,我倒不太介意,我烦恼的是,有时侯我猜不准题目要表达哪一种情况。难道全部可能的情况都写出来?面面俱到这对小学生要求太高了,即使写出来,说不定人家觉得你啰里啰嗦 ,写一种,又不知猜 ...



我认为你孩子学校的数学老师出题有很大问题,到了中考,大考等关键性的考试是由一组学术水平高的老师来出题的,决不会出这样不严谨的题目来考学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967|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6 04:04 , Processed in 0.087583 second(s), 3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