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2196|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推薦】季謙先生談讀經課程的規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7 15:37: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讀經課程規劃

1、請問王教授,該照何種順序來讀這些經典
2、 請教王財貴教授及各位網友, 如何安排全日讀經班之課程
3、是否先熟讀中文經書再讀英文經書
4、讀完大學、中庸後,是讀易經還是論語比較好?
5、讀經後小孩其他活動如何安排為好
6、請問王教授有關兒童讀經方式的問題
7、請問王教授,如讀〈孟子〉和〈周易〉,孰先孰後?
8、每天讀經至少多少小時,才稱得上是“全天候讀經學園”
9、怎樣理解《三字經》的“小學終,至四書” 中的讀經的教學次第問題

1、請問王教授,該照何種順序來讀這些經典

日期:  2002/12/08   發言人:  amy   
主題:  請問王教授,該如何選讀?   
內文:
請問王教授,在參考過自學課程表以後,在無法排下太多經典的同時,除了您強調的論語及老子外,該照何種順序來讀這九本經典(不包括英文)?
英文讀經一年了,確不像中文讀經的效果這麼好,正常嗎?為什麼?
小朋友想瞭解經典的意思時,該怎麼辦?(小朋友為國小一年級)

日期:  2002/12/10   發言人:  王財貴   
內文:
就我所知,敬答如下:
一,或只一兩本,或兩三本,或五六本同時,到最後效果都差不多.不必太在意,只要從重要的先來,讀完一部再一部即可.孩子只是一年級,若在家自學,如果每天平均兩百字進度,三四年內應可背完九本中文及一兩本英文.(速度有人快有人慢,只要盡力即是好的,不要太強求.又,孩子除大量讀經與廣泛閱讀之外,最好至少學一項才藝.)
二,英文成效較慢,原因有三:一是缺少環境基礎,當然比較困難;二是用機器教比用人教,吸收力必定差一些;三是教的人心裏常不免有障礙,也會影響學習效果.這些都是不得已的,但都是可克服可改善的,請放平心,首先可改善的是老師家長的信心.請一定要繼續教下去.等到相當火候了,進度就會加速了.千萬不要半途而廢了.(請參考通訊第三十及三十一期有關英文讀經心得分享)
三,想瞭解經典,並不一定是好現象,儘量鼓勵在不瞭解的情況下背,才是真工夫.古人大概是等到背完三百千千和四書以後,才開講.現在孩子開發較早,在拗不過時.可以偶爾的大略的講一點,但最好不要每章講,也不要講得太煩頊.也可以買注解給他看.總之,以不講為好,不講才能背得多,到時自己就會了,而且背多的人領悟較深.請斟酌.王財貴敬上.二00二,十二,九


2、 請教王財貴教授及各位網友, 如何安排全日讀經班之課程   

日期:  2003/12/15   發言人:  吳六然  
主題:  請教王財貴教授及各位網友, 如何安排全日讀經班之課程 ?   
內文:
我跟我太太都是華山書院第一百期兒童讀經師資班結訓學員, 受王教授之感召,愈覺推動兒童讀經對未來影響之重要性, 近日結合數位有心人士,想在明年初于臺北市仁愛醫院旁, 成立全日讀經班. 並準備在12月21日下午舉辦家長說明會.
這兩個月來, 也曾參觀過幾家讀經學園, 但仍想聽聽王教授及網路上各位朋友對全日讀經班之課程安排有何想法與建議? 如一天讀經多久為宜? 需要安排何種才藝課程讓家長選讀嗎 ? 因為並沒有安親班之登記立案, 會不會有被人檢舉取締 ? 歡迎提供意見或資訊檔案,謝謝 !  

日期:  2003/12/17   發言人:  周鳳生      
內文:
每日讀經五小時--三小時教讀,兩小時復習.
英文讀經一小時以上.
每天早上請研發一套適用貴班的早操.
參考幼教內容的七巧板,五方連塊,六行六色等教具.
雪花片也是小朋友練習小肌腱非常好用的玩具.
拼圖是小朋友休閒兼腦力激蕩的好幫手.
順便一提的是你若要擁有一班優質學子,請你照顧好他們的營養.(因為一個好的腦子,是需要許多營養素培養出來的.)
   祝福你們----馬到成功------   

日期:  2003/12/17   發言人:  王財貴   
內文:
周老師說得很好,可以參考.
最重要的主題是:每天四個小時以上的讀經時間,才算全日讀經.
台中崇華學園每天維持六個小時以上,己經五年.孩子的父親說:他的孩子是天下最有福氣的孩子,而他自己是天下最幸福的父親.——眼看著當今社會上許多家長,當孩子愈大,全家就愈陷在教育的失敗與恐慌中.而他們家,在教育這件事情上,他們從沒有一點煩惱,而且愈來愈覺得前途開闊無限.
現在學校教育很強調所謂“課程設計”,弄來弄去,煞是熱鬧,結果呢?
其實,教育的重點在於是否合乎人性,合乎學習本質,對處在語文學習性情成型的大好時機的孩子,並無須大費周章,只要好好多讀經,再搭配一些閱讀及體能技藝活動即可.
讀經一科,己可涵蓋多樣的學習,只要多讀經,其他課目可以參考他人已有的經驗.甚至隨意自己排,先訂一下,而隨機調整.
總之,事情的重點在趕快開始,千萬不要為了課程排不出來而煩惱而耽誤.——因為那就捨本逐末因小失大了.   


3、是否先熟讀中文經書再讀英文經書

日期:  2004/03/02   發言人:  達達媽媽
主題:   是否先熟讀中文經書再讀英文經書   
內文:
請問是否如題.記得林益申先生曾說過先讓小孩的中文讀經打好基礎.再讀英文經書.可是為何坊間讀經班大都中英文皆上.我的小孩今年大班讀經三個月.幼稚園老師主張先讓他熟讀中文經書.這種作法是否可行呢?他看別人在讀英文會覺得自己輸人.有時會要求讀英文.      

日期:  2004/03/03   發言人:  王財貴  
內文:
已在英文讀經基本理論處說明了:以中文為主,占三分之二,外文為次,占三分之一。
要不要兼讀,其實最主要是時間問題,如一天唯讀一個小時,那分來分去,就分得零碎了。所以唯讀一種即可——而只選一種,當然以中文為優先。
如想要兼讀兩種,甚至三四種語文的,又都想讀得有個樣子,那就須考慮在家自學了。


4、讀完大學、中庸後,是讀易經還是論語比較好?

日期:  2004/03/29   發言人:  南徐
主題:   讀完大學、中庸後,是讀易經還是論語比較好?   
內文:  
南京的金陵圖書館有一個約40人的讀經班,同仁街幼稚園有一個9人的讀經班,授課老師鄭春玲很是盡心。現在,同仁街讀經班已經讀完大學、中庸,下一步是讀易經還是論語比較好?   

日期:  2004/03/29   發言人:  王財貴   
內文:
聽到南京有這麼兩個讀經班,老師和小朋友都這麼盡心盡力,讀了這麼多,很令我們高興。大家加油呀,要再多讀一點呀!這也是兩岸的比賽呀!——比賽誰將來比較有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絶學為萬事開太平的本事!——這比賽是善的,是向上的,是光明的,是不嫉妒的,所以無論誰得勝,都是可喜的。南京的大朋友小朋友呀,我們希望你們得勝呀!但,我們也會很努力的,想要勝過我們,可不容易呢!大家加油吧!
所有經典本來都很重要,但亦稍有本末。若衡量之,儒家之書,固以易經為最古,但以論語最為根本,故論語宜先之。


5、讀經後小孩其他活動如何安排為好

日期:  2004/09/23   發言人:  陳月飛   
主題:  請王財貴老師回復:讀經後小孩其他活動如何安排為好?
內文:
尊敬的王(財貴)老師:很幸運一朋友送我您在北京示範大學的演講錄影,看完即準備讓孩子讀經典,有相見恨晚之感。我女兒五周歲,很聰明,現上學前班,不過我們在她課外安排了兒童舞蹈班、兒畫班即音樂啟蒙班(即學習基本的樂理知識如五線譜、音節、節拍、音符等,以為明年鋼琴或古箏學習大基礎),現在要安排她讀經典,我不知道上述這些興趣班還用再參加嗎?因為按我對王老師講座的理解,這些東西或許太初級或者可能還沒有到她能理解或接受的年齡,如音樂,是否只讓她聽古典而暫時不安排樂理的學習和樂器的彈奏呢?以王老師之見,如何合理選擇和安排小孩的課外活動呢?
我是大陸天津的熱心家長,問了幾個經典中心都沒告訴我王老師的聯繫電子郵件,好不容易發現在此可以發言,請看到的朋友轉給王老師,或直接給我建議,拜託、拜託!

日期:  2004/09/23   發言人:  王財貴   

很恭喜您的孩子聰明好學,有這麼用心的父母,現在又開始讀經,真是有福氣的孩子呀!
孔子雲:志于道,據於德,依于仁,游於藝。凡是藝能的學習,都是有相當益處的,不必因為讀經就完全放棄。
只是大學雲:物有本末,事有終始。讀經的效能大,能帶動其他多方面的聰明,讀經多,其他的學習會變得容易。又,讀經的影響深,乃至全人格一輩子。又,讀經有時效緊迫性,現在不讀,將來就難再讀,其他學習,現在不學,將來還可以學,甚至更容易學。因為這諸種考慮,所以才建議以最大量的時間和精神教讀經。所謂: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此中考慮的不是非問題,而是輕重問題。此兩種問題,切勿混淆。中國近百年來的苦難,即坐在以是非心態解決輕重問題,如文言白話之爭,傳統現代之爭,東方西方之爭者皆是,本應互相取益的尊重變成你死我活的傾軋,悲劇就產生了。還好,現在漸漸知所回歸了。
您在天津,宜可與左玉琦先生連系,他們推廣讀經多年,成效良好,可以請教之。電話:022-81690859
另,有全球讀經教育交流網,亦多有類似之討論,可參看之。網址:http://dujin.et.cyu.edu.tw


6、請問王教授有關兒童讀經方式的問題  

日期:  2004/10/07   發言人:  讀經班家長   
主題:   請問王教授有關兒童讀經方式的問題
內文:  
王教授,我受您的影響,讓本應入小學一年級的兒子采在家自學(在讀經班),又我之前三年深受淨空法師的影響,認為讀經方式應是一本讀完後(背完後)再讀另一本,但是讀經班是一天讀三本(目前是孟子、易經及詩經),因為我必須上班不能自己帶,也只能隨順因緣。現在從網路上得知您於今年八月八日與淨空法師見面及談話的內容,老法師說到讀經:「一定是一本學完之後,再學另一本,不可以同時學二本,同時學幾樣東西,精力分散,破壞意志集中,精神意志力不能集中就收不到學習成果……所以就是要專精,這比什麼都重要。不能亂,一亂就沒效果,什麼都得不到,決定不可以同時學幾門,同時學兩部經沒有用。」
請教王教授您的看法是如何?

日期:  2004/10/07   發言人:  王財貴   
內文:
老法師承雪公老人之教法如此,而有大成。今親自見證,現身說法。且弟子規亦雲:「方讀此,勿慕彼,此未終,彼勿起」,皆教人一時專攻一本。此理必可信也。
然,此在修行法門上,甚為必要,所謂一門深入是也。
又,在摩挲經義時,或許也必要,因一書一人,有其精神面目,需時與相隨,浹洽乃來。
但如在兒童背誦文字上,是否亦有如此嚴格之必要性,則吾不知也。
當前,我所知讀經學園,有一時只專攻一部者,據聞其效甚佳。亦有一時多部者,亦未見有何阻礙。
總之,吾以為在初步背誦上,不必太過揀擇,隨時試驗一下,兩方面或許有差,但其差多少,可能很難觀察得到。只好各取其所見了。
如有人有實驗結果,亦請告知。


7、請問王教授,如讀《孟子》和《周易》,孰先孰後

日期:  2007/05/12   發言人:  臧立才
主題:   請問王教授,如讀〈孟子〉和〈周易〉,孰先孰後?   
內文:
我的孩子5歲多點,《老子》、《論語》已全部背完,《仲夏夜之夢》誦讀進展也很順利。《老子》每週復習一過,《論語》每天一過。接下來我傾向於讓她先讀《孟子》,可孩子卻很願讀《周易》。不知教授您的意見如何?盼答復!
  
日期:  2007/05/13   發言人:  臧立才   
主題:  Re:請問王教授,如讀〈孟子〉和〈周易〉,孰先孰後?   
內文:
有教授您的“仙人指路”,有讀經的道路上,我信心千萬倍!
   另,我還非常欣喜地告訴您,在英文讀經方面,不只孩子起步早,起點高,令人欣喜萬分。而我,作為一名輟學十幾年的補中尚未畢業的家長,像《仲夏夜之夢》這樣的英文居然也能學會。我用得是紹南版的教材,從今年1月1日起到現在我已背到十七頁,孩子學到十五頁。在此之前,為了給孩子創造一個英語環境,讓她聽了長達八個月的全文朗讀,每天早、中、晚持續七個多小時。真應了您那句話————又如果家長老師趁著教導兒童的時候,也跟著兒童來聽、來念、來背,多少也會有所進益,說不定可以彌補一生的遺憾哩!
   我代表我們全家遙祝教授您及家人身體安康,多保重!   

日期:  2007/05/12   發言人:  王財貴   
內文:
孟子與易經,皆為重要之典籍,缺一不可。
但就推原儒家精神之根柢說,孟子實詳明于易經。故若慮及讀經太少,不能兩全,則孟子宜先,易經可忍痛不背也。
而就背誦之難易說,易經實較難。而愈小之兒童,愈不畏難,故若讀經時日尚多,則宜以易經為先,將難背之易經背完,再背孟子不遲,且易如反掌也。
有孩子自動喜歡讀易經,乃異數也。真讀書種子也,所謂孺子可教,請善珍愛培育之,勿負其宿慧也。   


8、每天讀經至少多少小時,才稱得上是“全天候讀經學園”

  Kevin所列的課表,是三年多前剛推廣在家自學時,所粗略設計的,依課表看,讀經時間只有三個多小時。
後來,真正實施的學園,都漸漸發現,如此安排,讀經時間太少。所以,現在有一個共識,是:每天讀經至少四個小時以上,才稱得上是「全天候讀經學園」。有的學園,已提高為六個小時,乃至八個小時。
故建議,若要用此課表,請挪出一個小時的閱讀改為讀經。則讀經可超過四個小時,而閱讀的時間本即不必太多,因為晚上也是可以閱讀的,而且孩子太喜歡閱讀了,他會找一些時間來閱讀。
總之,我們只怕他讀經不夠。其他的學習,都是用少量短時間,就容易學會的,如同Kevin所說,是不必煩惱的。
深明其理者,雖未行,即知其事有必至。其次,須力行者,方能證之。只猜測是不能作準的。


9、怎樣理解《三字經》的“小學終,至四書” 中的讀經的教學次第問題?

文章主題: 答或問「小學終,至四書」之意      
季謙  

承朋友來短訊問:
「關於讀經的次第問題,怎樣理解《三字經》的“小學終,至四書”?」
我想這個疑問可能普遍存在,所以將我的答復轉貼於此,以就教方家:
三字經雲:「凡訓蒙,須講究,詳訓詁,明句讀。為學者,必有初,小學終,至四書。」照此兩段文字看來,是以「理解」的角度來看為學次第的,即以理解文義和生活規範的順序來看的。
「小學」,是指文字訓詁的能力,以作為學問的基礎,以及灑掃應對的練習,以作為一生待人處事的規範。規範先不說,只就學問的進度來看,先有些解文字的能力,進而再瞭解四書,好像是合理的。
其實,以我看來,以「理解」來考慮學習的順序,可能是「開講」的順序。古人教學,也先只背書,等到把該背的書都背得差不多了,年紀也長些了(大概十幾歲)的時候,才開始講解,稱為「開講」。這是合理的。
但如看文字表面,理解為「先讀小學的書,再讀四書」,則意思不很清楚。到底是先背小學的書,後背四書?還是先作小學的工夫,再解四書?
所以我推廣讀經,是先將重要的經典背起來,到了相當年紀了,才來解釋,不管從那部書解起,就事半功倍了。這也合乎三字經的規則。
不過,什麼叫做「小學」?這個觀念,不容易瞭解。三字經裏所謂的「小學終」大概是先認得百千個字,會解釋一些常用字詞罷了,所以從「三百千千」開始教,一面教,一面說些故事,解些文句。也就是說,會解一些「蒙書」裏簡單的文句,有了一點基礎,才可以進一步解四書。
這樣說的「小學」,不是真的「小學」,只是「蒙學」。因為,若要真研究起「文字、聲韻、訓詁」等「小學」之學,那是一套套大系統,是現代中文系中相當艱難的課程,反而是到了對經典能夠熟背而且有了相當理解以後,才可能進一步深究的課程。
我認為比較妥當,亦即比較合乎人性的教學次第是:
第一步:先把重要的書多背些。(「蒙書」不背也罷)
第二步:直接從古人的注解學習解經,而且最好從四書開始,一本接一本,把所有背過的書,一句句通通解過。
第三步,如有興趣,隨便做做「蒙書」的解釋(此則易如反掌了)。
第四步:如想往「專家」方面走,才真正去做「文字學、聲韻學、訓詁學」的「小學」工夫。
所以,三字經「小學終,至四書」的說法,是不清楚的,追究起來,也是不太合理的。不可迷信。
2008/10/23 0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9-1-14 14:26:11 | 只看该作者
简体版另见:

http://www.wtkdujing.cn/bbs/dispbbs.asp?boardid=13&Id=42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171|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7 03:55 , Processed in 0.075032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