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szanny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天才少年在深圳(《深圳商报》摘录)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04-6-16 18:36:11 | 只看该作者
为什么一定要读博士,开公司,当老总?

早教的目的好像不是这些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04-6-16 20:12:29 | 只看该作者
同意上面妈妈的观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04-6-16 21:44:10 | 只看该作者
这些资料很有参考价值。成功虽有很多方式,但人家能成功自有道理。谢谢多多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04-6-16 23:40:20 | 只看该作者
应该从这些成功的案例中的分离出许多对我们有用的信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楼主| 发表于 2004-6-17 08:37:13 | 只看该作者
袁超:我最大的成就就是娶了华尔街最漂亮的中国女孩  


    2004年06月14日  04:17    深圳商报  


在美国华尔街仅科大出身的金融骄子就有100多人。除了大名鼎鼎的黄沁外,袁超也是一位身手不凡的华尔街高手。

袁超,江苏人。15岁考上少年科大,在大学里除读书外喜欢打排球,他是系排球队的二传手。袁超的命运轨迹与科大多数学生相似。在科大,读完少年班又读计算机硕士,后到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读计算机博士。袁超在美国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在第一波士顿银行做计算机技术支持。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银行鼓励员工学习,常出资让员工进修,袁超利用这个机会,在业余时间读完了纽约大学的mba,从此开始驰骋在华尔街金融战场上。

香港回归时萌生归心

袁超所在的巴克莱银行美元衍生组在华尔街非常有名气。一是由于老板是年轻的英国黑人,二是这个总共20多人的小组,一半都是中国人,而且都是大陆出来的学子,其中科大学生就有四个。这个小组无论交易手法还是所取得的业绩,在华尔街同行中一直引人关注。中国人在金融方面的聪明才智,也赢得了华尔街同行们的赞赏和尊敬。

袁超清晰地记得,1997年香港回归当天纽约交易所所有的电视大屏幕都在实况转播香港回归。美国人纷纷向袁超等中国籍员工表示祝贺。袁超感受到从未有过的心灵震撼。那天一下班,小组里的所有中国人来一次大聚餐,大家边吃,边用中文兴奋地交谈。“那是心灵特别受震撼的一天,心中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华尔街6年的金融搏杀,让袁超熟练地掌握了各种技巧。在美国他已事业有成,个人财富日益丰厚。他的太太、女儿已加入了美国国籍,但袁超始终只拿绿卡。不管在美国的事业多么成功顺利,他心里从未断了回去报效祖国的想法。2000年,中国证监会领导亲自带队到美国华尔街招人,选中了5位华尔街金融骄子,袁超便是其中之一。2000年8月,袁超放弃美国优厚的待遇回国。

深圳像美国的新泽西

但回国后的袁超并没有去证监会。袁超轻描淡写地解释说,“我不是做官玩政治的料,搞搞专业还行”。他去了北京的一家互联网公司做总裁助理,主要负责融资。这期间,他去过上海,到过深圳。2001年初,第一次来深圳时,从机场一路过来,山清水秀,袁超立刻喜欢上了深圳。袁超说,“在美国,我家住在美国的花园之洲新泽西,深圳的环境很像新泽西”。不久,袁超正式加盟深圳鹏华基金。

妻子是华尔街最靓的

袁超说他家现在是“一家两制”。他在深圳买了房,买了车,工作在深圳。太太、女儿却落脚在香港。袁超的太太在国内大学读的是医药专业,学了5年日语。可是这位医药大学生,1991年到美国却改行读了金融。袁超和太太是同行。袁超的太太在美国纽约银行时,负责中国联通在美国上市业务,回到香港加盟摩根大通银行后,又负责了中国人寿的股票发行业务。圈里很多人都认识袁超这位能干的太太。“我太太长得很漂亮,人家都说她是华尔街最漂亮的中国女孩,外型很像港姐李嘉欣。现在我太太的工资要比我高一截,你们最好不要写我,我太太更值得报道”,一提起太太,袁超就会有股禁不住的自豪。深圳商报记者胡佩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2004-6-17 08:38:28 | 只看该作者
蒋继宁:一不留神弄了个“中国大学排行榜”  


    2004年06月14日  04:17    深圳商报  


打开电脑键入netbig.com,可以轻松地登陆网大———中国第一教育门户网站。在网大介绍页面上打开网上三剑客栏目,网大董事长黄沁、董事刘民、总裁蒋继宁3人5年前的合影,立刻展现在眼前,站在中间已有几分成熟洒脱的人就是蒋继宁。

上学时没有风花雪月

1984年,15岁的蒋继宁考入科大少年班。蒋继宁对记者说,他进科大读少年班时,还是个孩子,好胜心强,特别不服气,生怕不如人,每天一大早起来就和大家一起飞奔到自习室占座位,晚上还要去通宵教室开夜车。所有的通宵教室和自习室都人满为患,走进去黑压压一片人头,都在埋头苦学。5年下来,几乎所有的时间都花在学习上。

蒋继宁说:“比起其它学校,尤其是文科院校的同学,也许缺少一些浪漫的记忆,也几乎没有风花雪月的故事,但我并不后悔。我从中学到的知识,练就的坚强意志,培养的刻苦精神,是我一辈子享用不尽的财富。”

财务专著连啃几天就能现用

1989年后,他先在《特区经济》做过一段时间编辑工作,后来又到了第一家上市公司原野股份董事会执行委员会做项目分析。但据蒋继宁说,财务分析的方法,大学里根本没有学过。他到书店买了一本美国财务分析项目专著,一连几天啃到半夜两点,也就学会了。马上现学现用,很快就获得认可。

离开原野后,蒋继宁又来到一家国营房地产公司办公室工作,那时他仅22岁,是公司里最年轻的中层。蒋继宁在这家公司曾成功运作了多个发展项目,为公司赢得数亿元人民币的利润。

意外车祸彻悟人生

九十年代,是儒商纷纷显露身手的年代。蒋继宁也有些跃跃欲试。1997年的一次车祸,成为蒋继宁人生中一次重要转折。当他挣扎着从车门爬出时,头部裂伤、肩肘断折,血流如注……待他最终从阵阵钻心的疼痛中醒来,躺在病床上,一道清晰的自问进入他的思绪:“你已经死过一次了,还怕什么呢?”蒋继宁产生了辞职创业的念头。

这个时候,他的大学同窗好友,与他上下铺的刘民和与他寝室相对的黄沁,此时均已定居香港,周末常到深圳找蒋继宁聚会。3人一道在深圳下餐馆、打扑克、聊天。此时候互联网之风已在中国呼呼地刮起来。黄沁在美国的大学同学张朝阳已名声鹊起。他们几经商量,决定创办互联网公司。

蒋继宁说,1998年上半年,很多周末他们三人都在深圳一起度过。经过半年多软件研发等准备工作,1999年5月,网大正式成立,他们不仅推出了中国首个大学排行榜,而且还在网上提供从小学到大学的一系列教育及各种培训。网大借助黄沁的融资能力,先后两次融资近2000万美元。当时,网大最著名的项目是中国大学排行榜,最受争议的项目也是中国大学排行榜。排行榜让网大的名气大增,三个神童的背景此时被人提起,并冠之以新名头:“网络三剑客”。

网络低谷时每天担心倒闭

网大也遭遇了网络低谷期。蒋继宁说,到了2000年,几乎每看到一家互联网公司倒闭,心里就会想,下一个会不会是网大。

而现在,蒋继宁很自信地告诉记者,网大顶峰时有280人,但天天在烧钱,一切服务都是赠送。现在网大只有80人,个个项目都在赚钱。目前网大的收入几乎全部来自网上远程教育,他们已经和美国多所名牌大学比如耶鲁、爱荷华、斯坦福大学联合展开多种培训,培训已经从网上做到网下,从深圳做到全国,从内地做到香港。

好同学不会散伙

有一种说法,朋友不能谈生意,三个好朋友一起做生意,有谈崩的时候吗?有没有要散伙的时候?蒋继宁回答得很干脆,“我们经常意见不统一”,但不会散伙,“我们是同学呀”!的确,他们还在少不更事时,就已经紧紧联系在了一起。

在网大,蒋继宁给予员工一个较为轻松的工作气氛。每天上午蒋继宁8时30分准时上班,员工在能把事情干完的前提下允许迟到早退;蒋继宁还有一个“80%”的概念,员工只要说出80%的理由就是对的。因此,公司员工们称他“老蒋”,空闲的时候经常找他玩玩“拖拉机”。深圳商报记者胡佩霞刘虹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2004-6-17 08:44:16 | 只看该作者
听到很多妈妈说我不要宝宝今后成名成家,我只要他生活的幸福快乐。但是如何才能幸福?如何才能快乐? 我觉得人生还是要追求成功,成功必竞是幸福的一部分啊,追求的过程也是人生的一部分啊! 有个朋友说过一个幸福公式:幸福人生=聪明+高情商+健康身体;我很同意。而这个公式里的三样东西都是妈妈能够送给宝宝的礼物呢,我们为什么要逃避? 因为之前有过贴子问“神童”长大后的情况,觉得以上这是比较可靠的信息,其中有些天才少年的公司甚至本人我都有过合作,只是今天才知道是少年班的果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04-6-17 09:51:45 | 只看该作者
成功也是一种幸福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04-6-17 10:05:08 | 只看该作者
我觉得所谓的天才,实际上都是正常的孩子.我们每一个孩子经过科学的训练,都能成为天才. 只可惜,我们丧失了很多的时间和机会,现行的教育和观念阻碍了孩子的正常发展,一般情况下孩子就变成碌碌无为的普通人而不是正常的人. 我认为正常的人应该具备:强大的脑功能对外界敏锐的感知能力迅速的反应能力强健的体魄具有不断探索真理的倾向快乐的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04-6-17 10:38:08 | 只看该作者
rainbow+-->引用:rainbow 这些资料很有参考价值。成功虽有很多方式,但人家能成功自有道理。谢谢多多妈。
同意。为了我们的宝宝,愿意多吸取“育儿"营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54|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10 01:17 , Processed in 0.126305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