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jerryhao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童年的回忆:玩具和游戏

[复制链接]
191#
发表于 2004-9-7 04:10:13 | 只看该作者
还有一种, 把干电池的"屁股盖"弄下来, 中间穿两个孔,用绳子穿起来,两个手把它夹在中间拉动绳子让它转.我们比较调皮的还用电池盖去割对方的绳子, 割断了就可以收对方的. 我有次不小心还被对方割到手了,现在还有个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2#
发表于 2004-9-7 07:00:21 | 只看该作者
jerryhao+-->引用:jerryhao 记忆里唯一花钱买的玩具就是玻璃球,一般的3分钱一个。

最好的是那种青绿色的,中间有些气泡的“青头”,“花瓣”很漂亮,中间有一瓣瓣彩色的纹,但是不够坚硬。“老面”是那种类似磨砂的,一般不用买,都是机器上做滚珠用的,很坚硬,但一般不带它玩,只能和“老面”玩。

主要玩的方法在地上挖一个圆洞,再画一个圆圈,比赛谁先入洞,有点Mini Golf的味道。也有厉害的,就是互相砸,看谁的更坚硬。

弹球属于一类比较文明,对公共没有危害的游戏,可是学校里照样没收。好像学校里对孩子们的游戏一直是反对态度,那个年代尽管每学习压力,学校也不许孩子玩。就象现在的父母一样,只愿意让孩子学各种“有用”的东西,而不愿意让孩子开开心心的玩。唉,生为中国儿童,就是一种悲哀。

我们的复杂些, 好象有三个洞, 具体玩法也记不太清了, 好象先是自己进一个洞,然后把别人的打到一个洞去,最后又怎么着就忘了.那时玻璃球难得, 不会轻易就定输赢的.另外还有小铁球(跟玻璃球差不多大的)和石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3#
发表于 2004-9-7 07:33:41 | 只看该作者
sdwfkjk+-->引用:sdwfkjk 那时身子骨弱,只能找窍门,挑是最常用的,要么就是从后面袭,好羡慕那些人高马大的就象一辆重型坦克,轧轧轧地横冲直撞,任你挑、顶、抬、压都无济于事。

我们小时候可没什么人很人高马大,大概大家都营养不良吧. 其实玩这个有有窍门的, 不但要讲技巧, 还要讲策略. 孙子兵法有云"倍则分之",我那时跟一哥们老是结伙,或前后或左右夹击一个, 此招往往奏效. 倒在我们哥俩的腿下的不计其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4#
发表于 2004-9-7 07:41:48 | 只看该作者
jerryhao+-->引用:jerryhao 十四岁没再玩过,不过四十了却又玩了。
平时在远里带着孩子散步,经常几个爸爸妈妈加上孩子一起玩,我儿子特喜欢别人扔到他后面,他捡起来以后就会围着所有的人看是跑圈,说什么都不会停下来,直到把他给抱住。

我去年回国去还玩了, 俩小孩,八个大人, 在一风景点完"丢手绢", 周围围了一大圈看热闹的人, 不知是不是当我们在表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5#
发表于 2004-9-7 07:52:19 | 只看该作者
jerryhao+-->引用:jerryhao 除了粘知了,更有趣的是抓知了猴,也就是还没变成知了的蝉蛹。抓知了猴的最佳时候一是雨后,二是傍晚。

一场大雨过后,马上出动,围着每棵大树附近转,眼睛紧紧盯着地下,看到小小的洞就会兴奋不已,用手轻轻的一拨,洞逐渐变大了,把小手指头伸进去,就有一个小夹子,夹到了手上,轻轻一拽,就拎出来了。

经验:杨树柳树下最多,榆树槐树下就比较少。洞要看准,太小了不是,一般是蚂蚁洞,太大了就不要掏了,知了猴早出来了,真要去掏,说不定会蹦出一只癞蛤蟆来。

正常的知了猴是晚上才从地里出来,所以,晚饭以后就出发,备好手电筒和袋子,沿着路边一直走,每一寸地面都经过了扫描,每一棵树都从下看到上,这时候几乎都是捡知了猴了。

好的夏天,每晚上都能抓到4、50只,抓回去以后,挑几个公的,放到纱窗上,等他变成知了,其他的都泡在了盐水里。

雄的知了很好辨认,看知了猴的尾部,有小小两竖道的就是母的,没有就是公的。

盐水里的知了猴要泡两三天,去土,然后洗净,放到油锅里一炸,那叫美味。那时候的美味有三种:炸知了、炸蚕蛹和油渣。

还有一个要说的就是知了壳,学名叫蝉蜕,是药材,暑假的时候天天去树上摘这个,有一年收获颇丰,居然搞了两大提包,卖了8块多钱,顶老爸一个月工资的1/4了,合现在要有8,900块钱了吧,是一笔大收入呢。小的时候家里从来不用给零花钱,买点什么用的钱,都是靠这些和卖废品挣来的。

有没有观察过知了猴变知了的过程? 那是一个挺缓慢的过程. 知了刚出壳的时候是绿色的.然后才慢慢变褐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6#
发表于 2004-9-7 08:04:38 | 只看该作者
jerryhao+-->引用:jerryhao 小时候,尽管不用打柴,但顺便捡一些树叶树枝,总是必须的,经常拿一根针穿上长线,把树叶连成一串串。

说起捡引火材, 我小学一年级就要干了.很多时候跟我大哥一起, 他打材,我捡引火材,主要是松针和松果.你别说,那虽然是帮着做家务, 可现在每次在院子里扒松针和松果的时候,总是回忆起那时的情景.而且感觉那时比现在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7#
发表于 2004-9-7 08:15:35 | 只看该作者
逸飞+-->引用:逸飞 滚铁圈
一个直径80厘米左右的铁圈,一根粗铁丝一头弯一个小钩。手执铁丝,在地上立起铁圈,小钩钩住铁圈后下方推着跑……
唉,真的不知道怎么描述,玩过的应该都知道:(

是啊是啊, 有没有玩花样? 要转小圈, 圈越小, 水平越高. 还有绕障碍, 还有赛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8#
 楼主| 发表于 2004-9-7 08:37:04 | 只看该作者
pharmacist+-->引用:pharmacist 还记不记得这个游戏, 好象叫"敌斗"吧. 在地上画一大长方形, 中间一条线, 两边各开一个门, 后面各有一个耳朵. 一群人分成两派,各在自己的方框内, 可以从门出去, 但出了门以后就得单腿跳, 双脚落地就出局, 但在耳朵内时也可以双脚落地. 可以偷袭对方,如把对方的人拉到自己的方框里或"室外",那人也要出局. 双方都在门外的时候也有争斗, 如双脚落地或踩线,越线都要出局. 有趣的是在室外,如果有石头或瓦片,木头之类的东西,甚至是水泥地都可以提供歇脚, 总之只要不是双脚都踏在泥土上就行.如果一方人员全出局, 那另一方胜. 或者一方派人从对方的门进去(当然是单脚)然后占领"军旗"的那个角,也算赢. 当时我们那可是大游戏, 往往整个班的男孩一起玩? 有时将对方"歼灭"得差不多了,大队人马还单脚跳着强攻对方的堡垒. 怀念啊!!
是的是的,我也玩过这个游戏的,你要不说我还真想不起来了,是双脚不能落地的,除非在家里,我想不起当时叫什么名字了,我们那里应该不是叫“敌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9#
发表于 2004-9-7 08:38:51 | 只看该作者
有一种玩具可能这里大部分的朋友都没玩过, 就是小号. 我小时候住广东湛江, 那很多剑麻. 我跟我哥出去的时候, 他经常弄些剑麻削掉尖刺,然后绕成号角状, 吹出来还真象那么回事. 有时还弄几个不同长度和大小的小号, 吹出不同的高低音来.

还有一种可以发出声音的是甩哨, 把橡胶子掏空, 用绳子绑一小木棍塞进去,然后就可以甩了,又可以发声, 嘴也不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0#
 楼主| 发表于 2004-9-7 08:49:39 | 只看该作者
pharmacist+-->引用:pharmacist 还有一种, 把干电池的"屁股盖"弄下来, 中间穿两个孔,用绳子穿起来,两个手把它夹在中间拉动绳子让它转.我们比较调皮的还用电池盖去割对方的绳子, 割断了就可以收对方的. 我有次不小心还被对方割到手了,现在还有个疤
哦,你一说我也想起来了,应该和你这个类似,不是用电池的盖,而是用大的纽扣,同样是用绳子穿起两个孔,让它旋转,两只手套在两边绳子上,一张一合,就像拉一条皮筋一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117|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9-22 01:43 , Processed in 0.103872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