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下是我和老公刚接触杜曼时他总结的,现在看来还挺逗的。那时我们也很迷糊。
不过,我双手赞成,不看电视这种做法。
各位宝宝家长好,我们家在逐步为宝宝开展Doman学习,有几个问题想请教各位有经验的家长。
1、关于卡和字的尺寸问题。
根据Doman的要求,汉字、片语和短句的卡都是13厘米*38厘米,字高10厘米;英语卡是60厘米*12.5厘米,每个字母高7.6厘米。各位是按照这个尺寸来做的吗?应用现有的卡纸做上面的要求比较困难。
个人理解,自己所做的卡的大小尽可能要保持一致,字尽可能大些,这样不会影响效果吧。
2、关于字体的问题。
中文字体一般选什么呢,有人说楷体,有人说宋体,那种字体效果比较理想;英文字体呢?是times new roman,还是Comic Sans MS,感觉国外倾向于后一种字体,比较“孩子气”吧(个人判断)。
3、关于方式问题。
各位Doman家长一般都是采取什么方式呢?传统方式制作纸卡,还是用电脑的PPT吧。用电脑做“闪卡”的确很便捷,而且现在网络资源很丰富,为我们开展Doman提供了很多方便。用纸卡方式,需要在开展系统教育之前要做好大量的准备工作。我从很多地方都看到了关于电脑、电视对于孩子的影响,比如2周岁以内的婴幼儿不能看电视,更不应该看电脑,这些对孩子的眼睛,以及大脑发育好像都有不太好的影响。我把Menfred Spitzer和韦钰院士关于这方面观点附在后面,供大家参考。
期待各位有经验的Doman爸爸妈妈给予指点。非常感谢!
附:儿童和电视,儿童和电脑-Spitzer教授的观点和我的看法
在回国的飞机上,我看到2005年3月7日出版的德文杂志<聚焦(Focus>,在它的194页上刊载了对Menfred Spitzer教授的一篇访谈。我认识Spitzer教授,他是德国的神经科学家和小儿精神科医生。2004年,他在德国的乌尔姆市建立了一个神经科学和学习相联结的交叉学科研究中心,和我们学习科学研究中心的宗旨十分相似。去年在哈佛举行的“心智、脑与教育”国际论坛上,我们有机会交谈过,在研究方向和观点上,双方有许多可以交流之处。
他最近出版了一本新书,论述电视和电脑对儿童的影响,记者就此论题对他进行了采访。他的观点比较明晰,摘译在下面,希望引起大家关注和讨论。
Spitzer教授认为,幼儿观看电视有害于脑的发育,因为幼儿的脑还在发育之中,需要由经验形成脑中的结构。看电视时,由于幼儿还无法将屏幕上呈现的图像和来自喇叭的声音信息进行组合,因而会发展不清晰的结构,对他们是有害的。这个时期,更好的方法是让幼儿应用各种感知器官,感知现实的世界,包括嗅觉、味觉和触觉等等。他建议儿童10岁或12岁以前不要看电视,这以后每天看电视的时间也不要超过1个小时。他自己有5个孩子,但家里没有电视机。
他认为,儿童运用电脑来玩游戏是有害的,运用电脑来学习也不利于儿童创造能力的培养,儿童时期学习要靠教师面对面的指导,要靠情感的交流。他主张女孩12岁以前不要运用电脑,男孩子还要晚一点。
他认为,因商业利益,一些与电视有关的公司夸大了电视的作用,甚至用金钱控制了媒体,没有如实地指出电视对儿童的负面作用,这种情况类似于上世纪烟草工业的作为。他预言,如果不加以制止,儿童因观看电视和其它屏幕媒体会导致过度肥胖、患糖尿病和其他疾病,甚至会导致暴力行为。到2020年,这些儿童长大后,德国每年因之而增加死亡的成人数可达4万人。他主张对有暴力的电视节目要提高税收。
他承认,目前科学发展的水平,并不能完全清楚地说明电视和电脑对儿童的影响,还需要作许多进一步的研究工作。
Spitzer教授是一位有水平的科学家,但是我看到的文章是记者写的,《聚焦》杂志也不是科学杂志,所以,我对他有关电视的观点在定性上是同意的,在一些定量数据上我没有把握。我所掌握的知识还不能对此做出判断。他的新书《当心屏幕》有300多页,我还没有看过。
我的看法如下,愿和大家讨论。
1.学龄前儿童不宜看电视,小学期间的儿童看电视的时间也应限制。要让儿童多运用不同的感官,去感知现实的世界。应该提倡如体育运动、不逼迫孩子考级的文艺和音乐学习、“做中学”科学教育和活动、有益的社会交往和社会活动等。我去年访问美国加州伯克利分校时,曾拜访过该校著名的神经生物学家Marian Diamond教授,她长期从事儿童早期发育的研究,她的意见也是这样。她还举起双手,让我照相,以转达她的意见。她说,人的手掌就像神经元的胞体,手臂像轴突,手指像树突,应该尽可能运用多种感知器官,这有利于儿童的成长。
2.电子游戏对儿童不宜,特别是网上的不健康的游戏;电脑过分使用也是有害的。除特殊爱好的儿童以外,让儿童追求打字的速度和培养编程的技巧不应是小学信息技术课的目的。
3.电脑是否可以用于儿童作为收集资料、开阔思维、帮助表达和交流的工具,我持积极探讨的态度,但任何改革都要经过研究,研究以后再试点,经过评估以后,才能推广。
我知道学校“减负”以后,家长要安排有益于儿童的活动并不容易,要有时间,要有经费,校外活动场所很缺乏,包括体育活动场所,但是,如果大家重视了,情况总会逐步改善,对此,应该没有根本性的无法克服的困难。
(转载自韦钰院士的个人博客站点)
[ 本帖最后由 sailiu 于 2009-12-14 09:59 编辑 ]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