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9069|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季謙先生講課錄:儒家的境界“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12-6 10:50: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季谦先生讲课录:儒家的境界“一日克己復礼,天下归仁”

(哲萱按:节录自2004年4月9日 “佛性与般若”课程 前讲“必藉妙智解了,发起圆修,故云性虽本尔,藉智起修...故云由修照性、由性发修...”)

......任何人去读圣贤书,不过是靠圣贤书来启发你自己,你自己内心的本具之德,本具之德来修养你的内在生命。假如是由圣人告诉你一种智慧,然后来修你的德,圣人的智慧怎么能修你的德呢?或者只修一部分嘛。所以你的修养完全从你自性而发,自性全体展现你修行的功能,而这个修行的功能反头回来把你自性本身一切的德统统显发出来,最后还是本性自己显它自己。只是在这个过程当中,落在生命的一步步向前进当中,说你在修你的德,其实无所谓修不修,是性本身自己修它自己,这样性才能全部修出来嘛,所以全性起修,全修都是为了性,把修都修完了,整个性就显发出来了。那么这个修从哪里来,还是从性而来。
   你看天台宗也是这样讲,所以天台宗最接近儒家,儒家最圆满,所以,你越了解天台宗,就越了解儒家,你越了解儒家,就越了解儒家是最高明,高明到什么地步呢?高明到那句话就是“我欲仁斯仁至矣”。“我欲仁斯仁至矣”就是禅宗说的“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嘛。所以孔子说,“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恶不仁”就是放下屠刀嘛,“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恶不仁”就仁嘛,不是吗?你从反面说恶不仁,你不就放下你的屠刀了吗?放下屠刀不是明心见性了吗?就这么快。我是在快的立场上说,它是禅宗,我不是说儒家就是禅宗,不是说孔子就是禅宗,而是说儒家修行之迅速,有这么迅速,就是当下,我欲仁斯仁至矣。而且“一日克己復礼”,“一日”哦,一日其实就是一分一秒,一个剎那的意思,不是说二十四小时克己復礼天下归仁,不是的,这个一日当然是虚数了。所以一日就是“有朝一日”的意思,“有朝一日”就是有“某一刻”克己復礼了,就天下归仁。天下都在你的“仁”的含蕴当中。什么意思?就是“一人成佛,九族升天”,一起登法界了,而你一眼看去,“溪声尽是广长舌 ,山色无非清净身”,一眼看去就是这样,这是“一日克己復礼,天下归仁”。

而你自己主观来讲,处理一切人事物,统统是以仁德来处理,使眼前的人事物都在仁德的含蕴当中,那么你的人事物是无量,所以无量的人事物都在你仁德的含蕴当中,这叫作“一日克己復礼,天下归仁”。有的人解的不大好,说我一日克己復礼,天下人都来崇拜我,这个解释比较不好,假如天下人不崇拜你,人不知,就“慍”了嘛,所以“人不知而不慍”嘛,“古之学者为己”嘛。孔子对于所有学生,没有讲过像这么样高明的话,只有对顏渊这样讲,也只有顏渊可以领受这样的境界,“一日克己復礼,天下归仁”,这有无限的神秘在里面,无限的深奥在里面。你想想,“一日克己復礼”,你想想这个情况,你全心的诚意,而又“自明诚”,自诚而明是天之道,自明而诚是人之道,到最后呢,诚则明矣,明则诚矣,所以天之道就是人之道。庄子也这样讲啊,“其一与天为徒,其不一与人为徒。天与人不相胜也”,就是天人两面,没有偏颇。所以,自诚明,自明诚,到最后是一,就是一个诚,诚就是明,所以完全坦荡明白,全体都是精诚达澈,这样叫诚明。这样境界上难道不是“天下归仁”吗?当然这还称不上“天下归仁”,这叫作“至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哪,这叫境界。
     不过很少有人讲儒家这样的境界,这是对儒家有妨碍的。于是大家都把孔子看成一个迂腐的老头子。其实孔子不是迂腐的老头子,你不了解他,不了解圣人,不能够讲出“一日克己復礼,天下归仁”,而顏渊能够领受,这都不简单啊!这叫高来高去啊,我们不了解的,不了解他们两个在讲些什么。他们两个在那边叽叽咕咕,旁边的人不懂的,我们到现在还听不懂,(笑)一日克己復礼天下归仁,这个是太美妙了,太美妙了!而且他“一日”讲得非常好,一日就是期待“有朝一日”,啊太好了,希望你有朝一日也能这样,你去体会看看,一日克己復礼天下归仁。而且克己復礼不是要去哪里,千里求知,万里求艺啊,不是,不是跑出去了,在你的日常生活中的每一刻,视听言动,一日有一个动作克己復礼了,你就感受到天下归仁的境界,就那么简单,就那么简单哦,所以境界不是很远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8-12-7 10:30:00 | 只看该作者
读先生的文字,总是让人振奋不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8-12-7 10:42:51 | 只看该作者
这个论坛哪里只是儿童教育论坛呀,大人更需要这种教育 衷心感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8-12-20 07:17:54 | 只看该作者
当我读的多遍论语后,对一日克已复礼,天下归仁焉 ,就有了一种理解,一种敬重。也偶尔想想,这句话的意思。先在看了先生的文章,真是觉得有高度的内涵,努力学习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579|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8 00:19 , Processed in 0.087866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