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6046|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国学探讨] 北京晨报发表对三人行家塾采访文章及失实之处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11-21 20:13:0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1月2日、3日,北京晨报连续两天发表对三人行家塾的采访文章。文章如下,失实之处亦指出。
失实之处主要有:
  1、报道中说“老师必须要大学毕业,并有深厚的国学功底”。三人行家塾专职教学老师六人,四人大学毕业以上学历,“深厚的国学功底”谈不上。
  2、家塾没有“12岁老师”。所谓“12岁老师”是家塾美术老师刘书宏先生的女儿,那个月刘先生因为事情忙,临时让女儿来代课。
  3、报道中说老师“定期聆听法师传道”,事实上只有个别信佛的老师上山听法师讲课,完全是个人行为,非家塾要求。


              记者探访揭秘京城私塾
五岁孩子熟背四书五经

  他们是一群特殊的儿童,每天坐进山中农舍,诵读四书五经。家长将他们蒙学的教育权交给了私塾,他们走上了一条效仿古人的求学之路。记者近日探访发现,北京的近郊山麓隐藏着近十所私塾,200多个孩子像古人一样在深山里接受着最传统的国学教育。

课程:5岁孩子熟背四书五经

近日,记者来到了位于凤凰岭中的一间三人行私塾。它藏身于农家小院,原本土气的农舍摆上茶具、古书等后,一下子增添了浓厚的书卷气。正房为教室,两侧的厢房分别是宿舍和餐厅。

所谓私塾,就是仿照古时的私塾进行授课,根据现代再进行一些改良,但跟义务教育的课堂完全不同。据私塾的创始人吴老师介绍,这里共有16个孩子,主要的任务就是读经,按照年龄被分为大、中、小三个班级,不同的班级设置不同的课程,但是诵读经典是贯穿始终的核心,参照四书五经等古代学堂的课本,孩子们每天阅读时间要达到4小时,但也会设置英文、美术等一些课程。老师每日的检查背诵就是考试。

在采访中,孩子们让记者感到惊讶。5岁的湛然开始背诵这段时间学习的《易经》,记者拿着书本对照,湛然背诵得很流利。私塾里其他的孩子也争先恐后地背诵《论语》、《诗经》等。

私塾里的孩子生活方式也与外界不同。每天吃饭之前,他们要先双手合十,念诵感谢父母赐给我生命,感谢老师给我智慧等祝福的话语,念诵完毕,等待老师夹第一筷子,孩子们才能开始吃饭。

记者采访了京城的其他几个私塾后发现,采用这种模式进行教学的占了绝大多数。不少家长表示,这种模式既保证孩子接受普通教育,又强化了古文的功底。

老师:定期聆听法师传道


与普通学校师范毕业的老师不同,私塾先生出身五花八门,但无一例外,他们必须要大学毕业,并有深厚的国学功底。记者了解到,不少私塾为了让年轻的老师们更专业,还定期请高人授课,私塾的老师们会定期到山上的龙泉寺去听学诚法师讲课,感兴趣的孩子们也会参与其中,去聆听大师传道。


记者下午正好赶上三人行一堂小班同学的美术课,而讲课的竟是一位年龄只有11岁的小老师。她叫真然。真然告诉记者,自己在私塾毕业了,现在主要在家学习父亲给她安排的课程,每个星期再到私塾里给小孩们上课。

真然买了很多气球,让孩子们在气球上作画。目前需要让他们无限地发挥想象力,而不是纯粹培养技术的阶段,不管成绩如何,我都会对他们进行肯定,等他们具备了无尽的想象力,再给他们专业的技术训练。孩子的家长们对真然的授课很认可。

学费:每年需要两三万元

私塾所招学生基本分为两类。一种是偏爱四书五经式国学教育的学生,一般从两岁半起,没有年龄上限。而另一种则专门招纳不适应普通学校生活的另类生。私塾的吴老师告诉记者,小孩子记忆力强,越早接受读经教育,对他们以后的学习、生活越有益。而还有一些孩子是无法适应义务教育的学校生活,家长更愿意让他们来私塾接受教育。

与九年义务制教育相比,这种私塾式学堂,每年的学费在两三万元左右。计算下来,私塾的花费是普通寄宿制学校的3倍。记者了解发现,私塾里孩子的家长一般都是收入中上层的人士。

记者调查后发现,目前北京市共有私塾将近10家,基本都藏身于近郊的山野农庄,接受教育的孩子超过两百人,但这也只是一个小众的盛宴,这种模式并未被大众所认可。但是对于孩子们的前途,家长们信心满满,他们认为今后的社会需要的必然是有丰厚国学底蕴,同时又具备能力的人,而这种教育能给孩子更多的财富。
教委:孩子应接受义务教育

现存的所有私塾都没有工商或教育部门颁发的营业执照或证件。而对于家长们普遍关心的孩子升学问题,私塾回应说,如果想要顺利升入普通中学,则要在上私塾前报考任何一家教育部承认的小学,在取得学籍后,可以继续在私塾就读。只要保留学籍,就能参加小升初统一考试。

但记者从教育部门了解到,孩子在上学期间因故不能继续学习超过一学期总学时的三分之一时,包括生病、家庭困难、事假、家长工作外迁等,可以办理休学,累计不超过两年,学校会保留学籍。上私塾的孩子可能会因为学时问题无法进入正常的教学系统。

对此,教委的工作人员表示,适龄儿童应该接受义务教育。北京君泰律师事务所的王律师认为,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由于大多数私塾没有在教育主管部门备案,因此,让适龄儿童上全日制私塾可能涉嫌违法。




进私塾更能适应社会发展
记者:为何选择放弃传统的学校教育而来读私塾?

真然:比较喜欢这里的环境,像家一样。

真然父亲:传统的学校不能给孩子个性化的教育,而教育是要因材施教的。在这里,孩子能学习到经文和国学,我们都认为,这对孩子的一生将起到很大的作用。

记者:私塾会不会让孩子不太容易与外界融合?

真然:我喜欢和我有同样思维的人在一起,如果玩不到一起的孩子,没有必要跟他们在一起玩。

真然父亲:在这里,孩子从小思想就比同龄人成熟,其实更能适应社会发展。

郑渊洁:我的私塾教育很成功

童话大王郑渊洁用其独特的私塾教育法将儿子培育成才。小学肄业生郑渊洁曾毅然将儿子从学校带回家,用自编的教材施教。郑渊洁表示,这是因为传统教育方式正在把孩子们变成石舫”———被灌满了知识,却缺少使之浮游的想象力之。他认为,学习知识应该是快乐的过程,但是传统的学校教育更多让孩子感受到的是痛苦。每个孩子应该在受教育的时候有尊严,但是现在只有所谓的好学生才可以被尊重。

郑渊洁的儿子郑亚旗现为《皮皮鲁》杂志主编并任大灰狼实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郑渊洁认为,自己的教育方法很成功,每个孩子都有成才的潜力,关键在于让他们快乐地成长。

晨报记者
周萍
文并摄

读私塾课程从经文到英文 教委称可能涉嫌违法

  昨天,本报刊登了《200孩子隐匿深山学论语》的报道,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关注。想送子入私塾的咨询电话记者昨天接到了20多个。该报道也引起了网友热议,认为私塾教育很好,但对于私塾教育是否符合目前的社会产生了分歧。针对读者关心的问题,记者对私塾教育进行了追访。
  深藏在农家院落里的私塾,在这里学习宛若在家中一样。孩子们的学习计划根据年龄大小各有不同。以6岁左右的孩子为例,清晨6点孩子们起床,读半小时的经文,梳洗早餐后,上午继续两个半小时的经文诵读,然后孩子们可以随意玩耍。午饭和午休后,孩子们要练习40分钟书法,继续读两小时经文,然后练20分钟太极拳。晚上的时间,孩子们被安排读英文,然后有半小时自习。这就是在私塾就读孩子的一天。
  对于稍微大一些的孩子有不同的安排。有十六七岁的孩子中途来接受私塾教育,私塾会根据这些孩子的状况,安排他们在两三年内读经文,相当于在短时间内恶补国学的课程。同时,这样的孩子面临着高考的压力,私塾会在最后一年安排集中的数学课等,用以应付高考。
  课程经文英文到太极拳
  “送孩子来读私塾的父母,什么人都有,但以中高收入人士居多。”一位私塾负责人告诉记者,孩子们的家长有作家、演艺界人士、老板等,但也不乏一些工薪阶层。谈到学费问题,该负责人表示,私塾的收费“一般人都能承受”,平均每个月两千元左右,跟有些私立幼儿园收费相当。
  选择私塾教育会担心孩子日后的出路吗?一位家长告诉记者,读私塾的孩子比其他的普通孩子综合素质要高得多,日后出路会很多,关键是孩子自身的素质提高了。“香港中文大学就需要大量的国学人才,这是我们考虑的目标之一。同时,各国都设有孔子学院,孩子们进入这样的学院就读或者工作,也不失为好的选择。”
  记者调查发现,这些开办私塾的人都自称是有着深厚的国学基础,同时也是国学爱好者,最重要的是,“对国学教育充满兴趣,希望把这种教育理念普及给更多的人。”
  家长孩子素质高出路多
  教委私塾可能涉嫌违法
  对于私塾是否合理合法的问题,在社会上引起争议。记者采访中,教委的工作人员认为,适龄儿童应该接受义务教育,这是国家统一实施的、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而全日制的私塾与这样的体制形成了冲突,可能涉嫌违法。
  但私塾的人并不这样认为,“孩子们在这里读经文能开阔视野,同时孩子们很愉快。”私塾的一位负责人认为,私塾里大部分的学生都是学龄前儿童,因此并不违背义务教育。但即便如此,私塾学校仍拒绝公开自己的名字。

●对话·私塾教育
  读经文可启心智
  记者:很多人认为读了经文之后,人可能会木讷,是这样吗?
  私塾:这里的孩子都很活跃,读经文开启心智,你也能觉出他们非常快乐。性格比较内向的孩子,经过在私塾学习后,会变得开朗。比如在幼儿园,性格内向的孩子很容易被忽视。而在私塾里,孩子的一点变化马上就能被老师关注,性格容易变得开朗。
  记者:私塾是全日制的教学吗?孩子一边接受义务教育,一边读私塾,可行吗?
  私塾:目前在私塾里读书的孩子都是全日制学习,这也是私塾老师和孩子家长都认为效果最好的教学方式。但也可以让孩子一边在现有的学校体制里上学,周末接受私塾教育。
  记者:有人怀疑私塾培养出来的孩子很难适应社会。
  私塾:有这种担心的人很多,也很正常。但是现在学校和社会隔离得也很严重,包括一些大学生,独立能力很差。现在中小学生心理问题也比较严重,为什么在专家眼里具有社会性的学校出现这么多问题,这是他们应该反思的。
  记者:私塾里的孩子今后如何参加社会上的考试?如果不考试他们的出路在哪里?
  私塾:首先,有一些学校可以给孩子保留学籍,我们也会对孩子进行完善的考试前的教育。同时,现在高考对社会敞开,报考的途径很多,比如安排孩子去职业高中报名等,都可以参加考试,不会受影响。 (记者 周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8-11-21 21:41:41 | 只看该作者

支持

我们的最好的时光都浪费在学校里了
我才不要我的孩子去受那份苦了
前几天看到,小春子的爸爸的爸爸说,不要让孩子和同龄人一起玩,会学到很多不易纠正的坏习气,犹太人的教育方法真好。
这个社会是成人的社会,
孩子学会和成人交往才是和社会接轨。
我们的青春都在学校里度过,那才是脱离社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8-11-22 14:01:21 | 只看该作者
文章算帅还是漂亮呢?,眼睛好大哦,他的女儿一定很漂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8-11-23 10:51:03 | 只看该作者
办私塾如果不能取得相关管理机关合法手续,将举步维艰,另外这种办学路子和教学方式也有点需要斟酌,当然不是在这里可谈的。风雨兼程,路上走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8-11-24 14:17:13 | 只看该作者
我真觉得这些记者多事。私塾本来生存不易,安安静静自生自灭就好了。记者又要来搅和一下,提醒提醒教育部门,东也管西也管,最后还不知给不给私塾活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5 16:29:49 | 只看该作者

有关评论

  
         期待私塾教育彰显鲇鱼效应
中国教育先锋网  2008-11-05  吴江

在北京,一些收入较高的家庭因不满义务教育的单一模式,不惜花费数万元将孩子送进私塾,这些私塾里的孩子每天坐进山中农舍,诵读四书五经。学校使用"四书五经"等古代学堂的"课本",还设置英文、美术等一些课程,老师每日检查背诵就是考试。送孩子入私塾的家长认为,今后的社会需要的必然是有丰厚国学底蕴,同时又具备能力的人,而私塾教育能给孩子更多的财富。不过,有专业人士认为,义务教育是国家法定教育,因此,让适龄儿童上全日制私塾可能涉嫌违法。(《北京晨报》11月3日)

    适龄儿童不去上学,而去上什么全日制私塾,被指违反义务教育法,似乎也不无道理。不过,这样的观点其实值得商榷。事实上,这一思维模式的背后显然是把传统的中小学视作了"义务教育"的唯一官方指定提供方,于是,一旦适龄儿童不去上这些传统意义上的中小学,便被视作了"失学儿童",甚至被扣上"违反义务教育法"的帽子。然而,这样的视角其实未免过于偏狭,事实上,"义务教育"其实更应当作为一个标准,只要达到这个标准的教育机构,都应该是合法的义务教育提供者。而现实中,传统中小学的教育方式方法未必就恰当先进,也未必全然符合义务教育的标准,而看似另类的私塾教育也未必就不能实现义务教育的目标。仅仅以教育机构的形式来简单区分、看人下菜的做法,当然并不科学。事实上,在国外,对于学生的教育形式也并没有固定的框框,一些社区甚至由各行各业的家长们自发组织成自由式校园,由家长中的教师工程师、医生、园艺师、技师、艺术家来给社区的孩子们开课,也同样完满的完成了对于孩子的基础教育。可见,义务教育本不必拘泥于形式,而更应多元化的供给。假如私塾确实有其优势和可取之处,那么完全应当被视作义务教育家庭的新成员,而不必思维定势般的将其与"义务教育"对立起来。
当然,被视为封建时代教育模式的"私塾"教育之所以重出江湖并受到热捧,甚至成为中高收入家庭的选择,也并不意味着私塾教育模式有多少过人之处,更不能简单的得出现行中小学教育还不如私塾的结论来。事实上,显得特立独行的私塾教育模式之所以受到垂青,不过说明了现行体制内教育的单一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公众的需求罢了。不难设想的是,整天吃同样的饭菜,即便是山珍海味,也难免倒胃口。现行体制内教育的整齐划一,不同学校的教学方式方法更是宛如一个模子扣出来的,这不仅让公众产生了审美疲劳,而且由于体制上的限制和羁绊,体制内教育对于自身的缺陷与不足缺乏改进的动力,更对教育创新缺乏激情。于是,面对体制内教育日益凸显的弊端,私塾教育这一竞争者的出现倒不失为一条搅局的鲇鱼,不仅给公众提供了更多的教育模式选择,也使得现行体制内教育有了危机感,进而产生创新和改进的动力。对于私塾教育带来的上述鲶鱼效应,当然值得期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786|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6 23:52 , Processed in 0.080732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