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8468|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谢尔·希尔弗斯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11-20 09:33: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谢尔·希尔弗斯坦简介:诗人、插画家、剧作家、作曲家、乡村歌手。
  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绘本作家之一,他的绘本作品被翻译成30多种语言,全球销量超过1.8亿册。1974年《爱心树》的出版轰动文坛,一举奠定了谢尔在当代美国文学界的地位。在此后几十年,该书畅销不衰,累计销量超过550万。其他脍炙人口的作品还有:《失落的一角》、《失落的一角遇见大圆满》、《阁楼上的光》、《人行道的尽头》、《往上跌了一跤》等。其中《阁楼上的光》更是创记录地连续182周位居《纽约时报》排行榜。
在谢尔之前,儿童诗歌都是充满甜蜜和梦幻的,但是从谢尔之后开始有了分界,有了睿智。他的作品不拘泥于礼节,有一种奇异的天真。他把儿童文学从花园和教室的局限扩展到了很多令人匪夷所思却又充满惊喜的新奇领域。他的绘本作品幽默温馨,简单朴实的插图和浅显的文字中,充满淡淡的人生讽刺与生活哲学。在美国,只要书店卖儿童书,就一定会卖谢尔的作品。他的作品不只吸引儿童,更俘获了大人们的心。

媒体评论一种大智若愚的简单留给人们更多的思考和阐释。——《纽约时报》书评
  他的画有种梦境的色彩,那些精彩的线条往往能引起人的美好遐想和追忆。他笔下的动物,似乎比现实生活中的动物更真实。《时代》
  “他的富有魅力的作品再次证明了,在艺术上,越简单的东西表达的往往越多,而真理往往用简单的话语便能加以表达。” 《时代》
  “与其他作家的一些沉闷的作品相比,这些书更为巧妙,生动和睿智。” “你无法预料到,他们是多么有趣,绝不会令人厌倦。” 《每周读书》
  谢尔能够在自己大量作品中表现一种寓言式的特质。 《先驱报》
  他算得上是“美国最杰出的线条画家”。 《周末旅行者》
  他是最令人惊叹的人类本质的观察者 《花花公子》
  第三个谢尔先生《纽约时报书评》
  1978年4月30日理查德`R`林奇曼 谢尔大致上被分为三重身份,第一重是谢尔贝叔叔,《花花公子》杂志的漫画家,多才多艺的通才,荒诞式的寓言作家。还有一重身份是歌手和作曲家,为洛丽塔`林恩,琼尼`卡什等一些乡村音乐歌手写歌,后者演唱了谢尔最红的歌曲,《一个叫苏的男孩》。除此以外,他还是创作绘本的作家,他的两本书《爱心树》和《人行横道的尽头》都名列畅销书排行榜。谢尔今天47岁了,这位穿着靴子,牛仔裤和兰色工装服,秃顶蓄须的作家,看上去象一个带点痞气的清洁工,或者有点象一个嬉皮士。谢尔憎恶采访,但是他却喜欢聊天。 他不赞成从道德说教的角度去理解《失落的一角》。这本书中,一个轮子被取走了一小部分,它不断滚动着前进,唱着欢快的歌曲,去寻找那失落的一部分。在否定了几个不合适的碎片之后,它终于找到了可以契合的一个楔子,但是最后却发现自己再也不能唱那无忧无虑的歌曲了。“我本可以让书就在那儿结尾,”他说,意思是在那个圆似乎已经找到了合适的另一部分的时候。“但是它却唱着歌离开了,它仍然去寻找自己失去的那一部分。这是这本书最出乎意料的地方,最牵动人心的部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0 09:34:35 | 只看该作者
爱心树
放大图片
加入我的推荐
收藏这个宝贝

  • 一 口 价: 18.00
  • 运  费:平邮: 6.0元 快递:12.0元 http://auction1.taobao.com/auction/item_detail-0db1-117969e5d4bcd6b6226200f20e206851.jhtml
  • 爱有多深人生就有多沉——读希尔弗斯坦《爱心树》(萝卜探长)
      从前有一棵大树……
      它喜欢上一个男孩儿。
      男孩儿每天会跑到树下
      采集树叶,
      给自己做王冠,
      想像自己就是森林之王。
      她常常爬上树干
      在树枝上荡秋千
      吃树上结的苹果
      同大树捉迷藏
      累了的时候
      就在树荫里睡觉。
      小男孩爱这棵树…
      非常非常爱它
      大树很快乐。
      谢尔·希尔弗斯坦用美国乡村布鲁斯音乐的节奏,讲述了一段耐人寻味的故事。大树给予了一个男孩成长中所需要的一切,把无私、博大的爱给予了小男孩,而自己却不图一丝一毫的回报。这是个什么样的故事呀!
      我请12岁的女儿一起来读这本不同凡响的书,女儿的直觉反应是这本书有太多太多的内涵,多得有些她都读得不太懂。是什么让她费解呢?女儿说,她不理解大树为什么对男孩这么好?男孩为什么老是不高兴?不理解大树什么都不需要,大树自己什么都没有了,连最后剩下的树墩也会挺直身子让男孩坐下来休息。
      我突然明白了,这正是天才的谢尔大叔的高明之处!阅读的理解需要人生体验来支持。我自己就是因为有了自己的孩子以后,才更加理解父母对自己的那份爱心,才更加理解“给予”二字的崇高含义。
      我要在下次孩子生日的时候,郑重地送给她一本,让她用成长的经历,用“心”来读懂这本书;我还要在下次回家的时候,给自己的父母献上这么一本,我要告诉二老,自己早就读懂了这份爱心,只是从来也没有用合适的方式来表达。
      在这篇大作里,天才谢尔大叔用足了美国乡村布鲁斯音乐的表现手法。美国乡村音乐的特点是风格纯朴直白,如平常说话的形式,带有叙述性;它的曲调简单重复、多半没有旋律,节奏平稳,有很多低音线条和有力的节奏,而且还略带有几分淡淡的忧郁气息。
      天才谢尔大叔的作品虽然简洁,但给人留出广阔的想象空间;虽然平白,但因其颤动的心弦给人以心灵的冲击;虽然忧伤,但却填充了心中那份微微的缺憾。
      心有多重,人生就有多重,爱有多深,人生就有多沉。让我们记住这位撼动人们心灵之树的大师——谢尔·希尔弗斯坦。
      文/红泥巴村萝卜探长
      被砍了也快乐的爱心树!(不丹·2007年03月)
      这位天才画家作家的书就像一面镜子,照见了人类的贪婪。
      优秀的作品就是这样,让你阅读时很快,思索时却很长;我只花了几分钟就看完了《爱心树》,第一感觉,那个家伙,就是开始是小男孩,后来变成少年,再后来变成男人,最后变成老人的家伙,真是个只知道索取不知道回报的家伙。这也是,很多人不都这样吗?而且索取的理直气壮,不以为耻。适逢近期新闻,恶男杀了亲生父母,好吃懒做,问父母要钱,嫌父母不给,心生怨恨。说实话,这类新闻我看到好几个了。我不由想,如果小时候看了《爱心树》,照见并反省了人类的贪婪,又如何?再说到我们对环境的态度,不也是这样吗?大树只是希望和我们游戏,他就很满足很愉快了,我们却要得更多,要了再要,就像普希金写的那个贪婪的渔夫老太太。结果,我们还是不快乐!还是什么也没得到!
      大树不是人,只会奉献;我以为如果人是这样,那是迂腐!几年前某市有个亲生儿子杀了父母而且用水泥封了起来的恶魔,被抓后警察问他,你为什么这么干?你猜他怎么说?人家娃,父母都给准备和安排好了一切,这两个笨蛋问他们要点钱都不给!听听,这可不是小时候溺爱的结果吗?
      看这书时,恰好有个熟人在旁边也看了,而且是位妈妈。我献媚的说,我觉得这棵树就是你啊!朋友听后一脸灿烂的说,那当然。也许天下父母,尤其是慈母都会拿这棵树自比,不过可要小心,别那么傻,让你的孩子也看看这书,别那么贪婪,还要懂得回报。回报才是快乐的,索取永远也索不到快乐!
      说起慈母,就想起我们中国那个流传很久的故事,媳妇要吃娘的心,儿子很为难,娘主动自己挖了;儿子捧着热乎乎的心一路小跑,不小心摔了一跤。那颗娘的心突然喊道:儿啊,没摔疼吧?这慈母和这爱心树简直就是一个命!
      如果让你选,你是做那个不断奉献看到爱的人快乐自己就快乐,也不怕最后变成树根的爱心树呢,还是做那个动不动就不快乐要这要那只有短暂的满足的人呢?
      唉,爱心哪,如果我有就好了,那样即使被爱人砍了也快乐!
      落泪的天使(航妈妈·2006年06月)
      淡淡夕阳下,儿子独自一人翻看希尔弗斯坦的书,边看边说着什么。我做好饭喊他去吃,没有动静,再喊,依然没有,于是嗓门高八度,却看见了泪水犹存的小脸。以为是自己态度所致,忙道歉不已。谁知小儿泪水愈多,细问之下,原是“大叔”惹的祸。“妈妈,这个小男孩太坏了,只管自己,树妈妈没有了一切,宝宝好伤心。”无奈,只好任饭自凉去,先处理好宝贝的心情。
      饭毕,灯光下,儿子重翻此书,一一为我道来书之要义,我的嘴巴渐渐张大,看来我这专业出身的人得重修幼儿心理学了,那简单的线条,勾勾点点,在儿子的心里画出了一幅淡淡水墨画。“原来画画这么简单,你以后不要总批评我的画画的这不像那不像,看,这不是和我画的一样,都印到书上了,还说我的不好”“你看,这是两颗心,是相亲相爱”“妈妈,我爱你,你变成树站在风中,我就象逃家小兔一样让风婆婆送回来,但是我才不学这个小男孩光问树妈妈要这要那,我要上班去,你在家看我的宝宝,想吃什么就给我打电话我给你买回来。”我不知该怎样评述,只是觉得有泪流下来。
      爱,是无法用语言描述的。想起父母牵挂的目光,想起夏日里那把不知疲倦的折扇。妈妈,此刻我和儿子在灯下读书,您呢,在忙些什么呢?此时此刻,我想生出一双翅膀,携夫带子飞到时您的眼前---
      落泪的天使(航妈妈·2006年06月)
      淡淡夕阳下,儿子独自一人翻看希尔弗斯坦的书,边看边说着什么。我做好饭喊他去吃,没有动静,再喊,依然没有,于是嗓门高八度,却看见了泪水犹存的小脸。以为是自己态度所致,忙道歉不已。谁知小儿泪水愈多,细问之下,原是“大叔”惹的祸。“妈妈,这个小男孩太坏了,只管自己,树妈妈没有了一切,宝宝好伤心。”无奈,只好任饭自凉去,先处理好宝贝的心情。
      饭毕,灯光下,儿子重翻此书,一一为我道来书之要义,我的嘴巴渐渐张大,看来我这专业出身的人得重修幼儿心理学了,那简单的线条,勾勾点点,在儿子的心里画出了一幅淡淡水墨画。“原来画画这么简单,你以后不要总批评我的画画的这不像那不像,看,这不是和我画的一样,都印到书上了,还说我的不好”“你看,这是两颗心,是相亲相爱”“妈妈,我爱你,你变成树站在风中,我就象逃家小兔一样让风婆婆送回来,但是我才不学这个小男孩光问树妈妈要这要那,我要上班去,你在家看我的宝宝,想吃什么就给我打电话我给你买回来。”我不知该怎样评述,只是觉得有泪流下来。
      爱,是无法用语言描述的。想起父母牵挂的目光,想起夏日里那把不知疲倦的折扇。妈妈,此刻我和儿子在灯下读书,您呢,在忙些什么呢?此时此刻,我想生出一双翅膀,携夫带子飞到时您的眼前。
      一则有关“索取”与“付出”的寓言,适合所有的年龄。特别值得向辛劳的爸爸妈妈们推荐。
    一个男孩儿幸运地遇到了一棵因爱而给予,因给予而快乐的大树。大树用他全部的生命陪伴男孩儿一生,为他创造了一生。男孩儿曾因成长而离开,但他在生命的开始与结尾都和大树为伴,为此,大树幸福不已。理解这个故事的孩子会隐约地感受到自己与亲人的关系和男孩儿与大树的关系有相似之处。这是一本不分读者群的经典图画书,作者希尔弗斯坦是20世纪最伟大的绘本作家之一,绘图以简单利落的黑白线条勾勒形象,没有背景,留有很大的空白。文字简洁、明了,略含幽默、讽刺、忧伤的气息,在整体氛围上图文的配合非常融洽。希尔弗斯坦的其他作品如《失落的一角》也保持了同样的风格。
    从前有一棵大树,它和一个男孩儿是好朋友。每天男孩儿都跑来和它一起玩,他们很快乐。可是随着时光流逝,男孩儿长大了。大树感到了孤寂。一天,孩子来看大树,"我需要一些钱。"于是大树把自己的苹果给了孩子。后来又一天,长大了的孩子来了,"我需要一幢房子。"于是大树把所有的树枝都给了孩子。又过了很长时间,孩子又回来了,"我需要一条船,驾着它到远方去。" 于是大树又把自己的树干给了孩子。又过了很久,已经变老了的孩子回来了。"非常抱歉,孩子,"大树说,"我现在只是个老树墩,没有什么可以给你的了。我现在需要的实在不多,"孩子说,"我只想找个安静的地方坐坐,我太累了"。于是孩子坐下了。大树很快乐。
    这是一个温馨、又略带哀伤的动人故事。希尔弗斯坦以简单俐落的线条,充满诗意又带有嘲讽幽默的文字,为各个年龄的读者创造了一则令人心醒动容的寓言--在施与受之间,也在爱与被爱之间。
    儿童读物里的大团圆结局,魔力和神奇的手段会在阅读它们的儿童心中"造成一种疏远感和陌生感。孩子们会问,为什么你给我讲的那些幸福的事情我就没有遇见,当他的玩具不走了,他会觉得那是他的错,而它再会'复活'了。"相同的,制造一些"20英尺高的"神话英雄,只会给孩子带来因为不可能达到而产生的压力,他会总想着自己永远长不了那么高了。----谢尔·希尔弗斯坦
      更多推荐:最受欢迎少儿音乐系列>>最受欢迎音乐故事系列>>

    内容简介本书是世界绘本的经典作品之一,出版30年来,一直是绘本世界的著名典范,历久不衰,魅力惊人,销量超过600万册。这是一个由一棵有求必应的苹果树和一个贪求不厌的孩子,共同组成的温馨,又略带哀伤的动人故事。爱心树的英文 “The Giving Tree”,顾名思义便是牺牲奉献的意思,但它亦是一本述说友谊的书。树并未因为男孩的予取予求感到难过,即使后来只剩下残干的他,是那么凄凉孤寂,但当男孩回到他身边只求一个安静的歇脚处时,树竟是满欣喜乐将自己奉献给他,这样的喜悦比起男孩小时在树上刻的 “M.E. + T.”那些甜蜜文字,更令他感到真切舒心。天才的绘本艺术家希尔弗斯坦以简单俐落的线条和充满诗意又带有嘲讽幽默的文字,为各个年龄的读者创造了一则令人心醒动容的寓言——在施与受之间,也在爱与被爱之间。

    作者简介:
    谢尔是享誉世界的艺术天才,集诗人、插画家、漫画家、剧作家、作曲家、乡村歌手、吉他弹奏者于一身。
    他从未学习过绘画,但他的第一部绘本《向后开枪的狮子》一经问世,便轰动不已,显示出他非凡的创作天赋。接下去的绘本《爱心树》是他全球影响最大的作品,迄今为止,仍是绘本世界的典范,总销量超过550万册。诗集绘本《人行道的尽头》、《向上跌了一跤》是《纽约时报》、美国图书馆推荐给孩子们的杰出儿童读物。谢尔屡屡创造出让人意外的奇迹,他在《失落的一角》和《失落的一角遇见大圆满》中,以极其简单的线条和文字留给人们无尽的思考。这本《阁楼上的光》是美国最有国际影响的儿童书之一,它曾经连续182周位居《纽约时报》排行榜,创造了当时的排行新记录。 谢尔也是一位著名的词曲作家,作品有Johnny Cash主唱的《一个叫苏的男孩》。他为电影《明信片的边缘》所作的歌曲I'm checkingOut获得第63届奥斯卡最佳原创歌曲奖提名。他还因《人行道的尽头》这部唱片获得1984年格莱美最佳儿童唱片奖。 他还是一个优秀的剧作家。他和大卫·梅米特共同创作了电影剧本《世事变化》,这部电影由大卫·梅米特导演,乔·曼特纳主演,获得第45届威尼斯电影节最佳男主角奖。

    媒体评论评/阿甲
      在你的想象中,一个举世闻名的儿童文学作家应该长什么样子呢?我敢保证,肯定不是美国作家谢尔那样子吧。他的一位老朋友是这样描述的:"他走在纽约的人行道上,挎着一个旧邮包,鼓鼓囊囊的包里塞满了歌谱。他脚穿破旧的牛仔靴,身上穿的是不知洗过多少遍的牛仔裤……"。
      在忙碌的大都市里,如果你撞上这个身材魁梧却衣着邋遢的光头佬,你能想象得出他就是那个迷倒全世界数亿读者的诗人、卡通画家、插画家、剧作家、作曲家、乡村歌手吗?是的,他就是谢尔·希尔弗斯坦(1930-1999)。他为大人们创作过800多首歌曲,曾经获得格莱美大奖、奥斯卡最佳原创歌曲奖提名,他也为孩子们创作过400多首诗歌,他创作的儿童诗集和图画书风靡整个世界。20世纪的儿童文学,因为有了谢尔而变得特别趣致。
      谢尔在少年时代就是个很另类的家伙。他说自己很喜欢棒球,可一到球场就追不上球;他还很喜欢跟女孩子套近乎,可是没有女孩愿意搭理他,因为他连跳舞都不会。没办法,他只好一个人在一旁写写画画。但更有趣的是,他甚至没想起来去读那些著名作家的作品,所以没有哪位前辈对他产生影响,他只是执着地写呀画呀,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一开始,没有人特别留意这个多才多艺的天才。谢尔酷爱自由,喜欢背着旧行囊、挎着吉它四处游逛。他也当过兵,可是在部队里也主要是写写画画、弹弹唱唱。年轻时,他写过许多歌,画过许多漫画,但知道谢尔大名的人多半只知道他是个让人快活的乡村歌手。直到有一天,一位朋友把他拉到某个儿童读物出版商的面前。
      "什么?为孩子们创作?"--这是他从来没有想过的念头。朋友和出版商极力怂恿他,他们死拉硬拽着让谢尔为孩子们写本书。谢尔仔细琢磨:怎么写啊?--大概像乡村歌曲那样简单却充满韵味儿,欢快又略带一丝忧郁吧。于是,第一本《爱心树》诞生了。这是一本图画和文字都非常简单的图画书,图画是黑白的,只有一棵苹果树和一个小男孩,文字也是很简单的韵文,就像一首朴实的歌:
      从前有一棵大树……
      它喜欢上一个男孩儿。
      男孩儿每天会跑到树下
      采集树叶,
      给自己做王冠,
      想像自己就是森林之王。
      在这个故事里,小男孩儿是大树的玩伴,他爬树、摘树叶、吃苹果,在树荫下乘凉,在树干上荡秋千。男孩很开心,大树也很开心。可是,男孩渐渐长大,他有了自己的朋友,不再与大树一起玩耍。男孩长大后,希望获得金钱,大树便把苹果给了他;男孩需要建立家庭,大树把树枝给他造房;男孩对生活不满意,希望出去远航,大树把树干给他造船。许多年过去,男孩已经变成垂暮的老人,疲倦地回到大树的身边。大树已经没有什么可以给他,只是让男孩坐在自己的树墩上,好好休息……
      怀着试探的心情,谢尔把这个简单的故事交付出版。他自己也没有想到,这个故事立刻征服了所有人。每一个读到的孩子或大人都被它打动,因为它讲述了一段深沉的爱,一种无私的给予和奉献。最受感动的读者是那些爸爸妈妈们,他们读着读着,甚至禁不住流下热泪。
      在这个纷扰嘈杂的世界里,也许一些简单的线条、一段简单的故事,更能打动人们的心。谢尔看来并不满足《爱心树》的简单。之后,他还创作了多本同样简单也同样动人的作品,包括著名的儿童诗集《阁楼上的光》,这些作品给他带来了功名和财富。可是,他仍在孜孜不倦地追求着"简单"。
      有一天,灵感撞击了他。他先在纸上画了一根长长的线,然后在线上画了一个圆,这个圆缺了一角,就像张开嘴巴的脸,缺角的上方有个黑点,就像一个眼睛。好啦,主人公就是这个缺角的圆,背景就是那根长长的线。这个圆要去找它那失落的一角。于是故事开始啦。
      《失落的一角》可能是图画书有史以来最为简单的一本书,但所有读过这本书的人都为它的"不简单"而感到震惊。这条线,这个有缺憾的圆,和一些角,构成了一个深具哲理的童话。
      它让最世界的人都记住了这位另类的天才大叔谢尔·希尔弗斯坦。
      一个4岁的孩子说,这颗爱心树就像我的妈妈!

    书摘插图The Giving Tree, By Shel Silverstein Once there was a tree . . . and she loved a little boy.
    And every day the boy would come and he would gather her leaves and make them into crowns and play king of the forest. He would climb up her trunk and swing from her branches and eat apples.
    And they would play hide-and-go-seek. And when he was tired, he would sleep in her shade. And the boy loved the tree . . . very much. And the tree was happy.
    But time went by.
    The boy grew older, and the tree was often alone. Then one day the boy came to the tree And the tree said, "Come, Boy, come and climb up my trunk and swing from my branches and eat my apples and play in my shade and be happy." "I am too big to climb and play," said the boy. "I want to buy things and have fun.
    I want some money. Can you give me some money?"
    "I’m sorry," said the tree, "but I have no money.
    I have only leaves and apples.
    Take my apples, Boy, and sell them in the city. Then you will have money and you will be happy." And so the boy climbed up the tree and gathered her apples and carried them away.
    And the tree was happy.
    But the boy stayed away for a long time . . . and the tree was sad. ......
    And after a long time the boy came back again, "I am sorry Boy," said the tree, "but I have nothing left to give you- my apples are gone." "My teeth are too weak for apples," said the boy.
    "My branches are gone," said the tree. "You cannot swing on them-" "I am too old to swing on branches," said the boy. "My trunk is gone," said the tree. "You cannot climb-" "I am too tired to climb," said the boy. "I am sorry," sighed the tree.
    "I wish that I could give you something…
    but I have nothing left. I am just an old stump. I am sorry…"
    "I don’t need very much now," said the boy, "just a quiet place to sit and rest. I am very tired."
    "Well," said the tree, straightening herself up as much as she could,
    "Well, an old stump is good for sitting and resting.
    Come boy, sit down. Sit down and rest."
    And the boy did.
    And the tree was happy.
    The End.

    书摘与插图


20008910_b.jpg (11.28 KB, 下载次数: 0)

20008910_b.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0 09:35:20 | 只看该作者
阁楼上的光
放大图片
加入我的推荐
收藏这个宝贝


182周位居《纽约时报》排行榜。
  美国名校斯坦福大学新生入学必读书之一
  美国最有影响的童书之一
  以儿童诗语法,糅合幻想与现实,看似从孩子的角度写出一句句奇奇怪怪的句子,但其中确又偷偷暗示了一些人生玄机,一些环保意识,一些亲子关系的影射和一些些禅意……简单的内涵,却意外创造出一些格外蕴含阁楼内外,属于你我的心灵世界。
  本书是希尔大叔1981年创作的一本图文童谣集,洋溢着天真童趣的歌谣在书中随处可见,以极其简单的线条和文字留给人们无尽的思考……
《阁楼上的光》
  阁楼上孤灯一盏。
  尽管门窗紧闭,漆黑一片,
  我却看到微光在闪,
  那是什么我全知道,
  阁楼上孤灯一盏。
  站在外面我看得见,
  我知道你就在里面……往外偷看。
  如果你认为这部绘本诗集里,仅仅是写了些那个长着一堆乱草般头发的小坏包的若干“蔫坏”故事的话,那你恐怕要错过许多更为精彩的人生寓言诗篇了。这些饶有理趣的诗篇,揭示了人与世界相遇之后,将会经历和品尝的许多尴尬、无奈的人生悲喜剧,同时也充分地呈现了一个天才艺术家的非凡的智力与豁达、乐观的性情魅力。
(徐鲁)
——中华读书报

内容简介本书是希尔大叔1981年创作的一本图文童谣集,书中充满了天马行空的想像。作业机,哦,作业机,世界上最完美的机器。只要把作业放进去,再投进一角硬币,按下按扭,等上十秒,你的作业就会出来,又干净,又整齐。来看看——“9+4=?”答案是“3”。3?哦,我的天!看来它没有我想的那么神奇。
像这样洋溢着天真童趣的歌谣在书中随处可见。启发性的故事,琅琅上口的童谣和慧眼独到的观察于一体,让孩子们在阅读中开怀大笑,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深刻的哲理。当年《阁楼上的光》在美国面市后,就以182周位居《纽约时报》排行榜的成绩打破了之前的纪录,并成为美国最有影响的童书之一。

  作者简介
  谢尔是享誉世界的艺术天才,集诗人、插画家、漫画家、剧作家、作曲家、乡村歌手、吉他弹奏者于一身。
  他从未学习过绘画,但他的第一部绘本《向后开枪的狮子》一经问世,便轰动不已,显示出他非凡的创作天赋。接下去的绘本《爱心树》是他全球影响最大的作品,迄今为止,仍是绘本世界的典范,总销量超过550万册。诗集绘本《人行道的尽头》、《向上跌了一跤》是《纽约时报》、美国图书馆推荐给孩子们的杰出儿童读物。谢尔屡屡创造出让人意外的奇迹,他在《失落的一角》《失落的一角遇见大圆满》中,以极其简单的线条和文字留给人们无尽的思考。这本《阁楼上的光》是美国最有国际影响的儿童书之一,它曾经连续182周位居《纽约时报》排行榜,创造了当时的排行新记录。
  谢尔也是一位著名的词曲作家,作品有Johnny Cash主唱的《一个叫苏的男孩》。他为电影《明信片的边缘》所作的歌曲I'm checkingOut获得第63届奥斯卡最佳原创歌曲奖提名。他还因《人行道的尽头》这部唱片获得1984年格莱美最佳儿童唱片奖。
  他还是一个优秀的剧作家。他和大卫·梅米特共同创作了电影剧本《世事变化》,这部电影由大卫·梅米特导演,乔·曼特纳主演,获得第45届威尼斯电影节最佳男主角奖。

目录阁楼上的光
多少
捞月网
吊床
不擦盘子的高招
抓小偷
保育员
自私小孩的祈祷
说了啥?
奶昔
信号灯
一块拼图板
添彩
我碰上了鬼怪
摇滚乐队
忘了点儿什么
记忆大王小莫
总得有人去
倒影
滑稽跳水
夏天来啦
神龙昆第刚
怪谁?
狗窝
从来没有
万圣节过后
波浪发型
长长车
颠三倒四比尔
麦先生和派先生
蛇的问题
北极熊在里面
迷信
海盗克劳
玩“扣”
锚的困惑
挠不着的痒痒
点石成泥
重要(important)?
拇指脸
作业机
八只气球
名词
音乐生涯
食蚁兽
野马
啪!

野草莓
不用绳子木板钉子来把
秋千荡!
口香糖球
热狗
飞盘历险记
来滑冰!
我是谁”和“就是啥”
小丑克鲁
试了试
形状
累了
远古
我的吉他
写字的蜜蜂
经常撒点胡椒面

热!
乌龟
拥挤的浴缸
频道
河马的梦想
如果
愁眉苦脸的安
登山队员
摇啊摇啊小宝宝
孩子和老人
惊喜!
怕痒痒的唐
咬指甲的人
苍蝇在哪里?
风真怪
长牙,长牙
黑胡船长做了什么?
魔毯
外还是内?
对蚌来说都无所谓
呼拉鳗
板?烦!
站着太傻
谁点的烤人头?
小铁桶假面人
咕噜乌
头疼
快速旅行
小阿贝盖尔和漂亮的小马
治打嗝儿
画家
没人
斑马的问题
吞剑侠
射箭
癞蛤蟆和袋鼠
打棒球
友谊
体检
诗车
感官
开关
害怕
能扭能转的人
蝙蝠宝宝
儿童权利联合会

感冒
聋子唐
好好玩!
狗的生日
偷皮
女士优先
冰冻的梦
丢掉的猫
上帝之轮
和影子赛跑
克拉伦
犀牛笔
如果
按按钮
被绑票
悬念
晚饭的客人
寻找灰姑娘
近乎完美
馅饼的问题
橡树和玫瑰
他们给骆驼戴上胸罩


媒体评论简单的背后是神奇 (沈昌文(来自北青网) )
  多少年来,我对希尔弗斯坦很有一点入迷。当年见过一两本原文版,以后又买了台湾的中文版。但是说起来寒碜,我并不很懂这些画,乃至可以说,我这人压根儿就不懂艺术。我之所以对这些书入迷,主要不在于欣赏画,而是喜欢此公特异的观念,以及他的引人入胜的手法。
  我特别喜欢那张《阁楼上的光》的图和它的说明,这里有点故事,得从我的生活经验说起。
  我们上海的穷孩子,居住条件当然极差。“阁楼”是我从小羡慕的住处。我当年住的比“阁楼”还差劲许多倍,是上海话叫的“棚户”,即用木板搭成的沿街小屋。我当时极大的乐趣是,躺在破床上,从板缝里望出去,看外面车水马龙,好生热闹。外面这芸芸众生,此来彼往,人仰马翻,在追逐,在竞赛,而我一个小人儿,躲在一个小窟窿背后,在那里好笑———笑的不是当年的世道,这我还不懂;而只是高兴自己可以因此不做功课。
  这种后来社会学家所津津乐道的“窥视”心态,一直延续多年。年长后,在北京编杂志,十分羡慕上海亭子间里的文化人。“亭子间”不是“阁楼”,应当说还比它较高一等,但性质类似。编杂志者也,虽然天天跟各色各样有知识的人打交道,而自己不过是个“知道分子”。我们愿意观察世界上的林林总总,而自己却不怎么说话———万一有关部门查问起来,回答的话也还多半是假话。我们的“说话”方式,就是自己不说让人家说。这与在阁楼上窥视,有何异哉。
  老了以后,在在处处让我懂得,自己已被“束诸高阁”,真正从内容到形式都生活在一个阁楼里了。但我在这个阁楼里,可以窥视的却比过去多得多———因为我天天在网上“潜水”。我还能GOOGLE,窥视过去。你真难以想象在当今条件下一个半死不活的老家伙被“束诸高阁”以后的乐趣。
  我很遗憾,比我年纪大一岁的希尔弗斯坦并不懂“束诸高阁”这句中国话,他因而从没引用过。假如他知道躲在高高的阁楼里“往外偷看”的是个七八十岁的老头,并由此引起许多人生的思索,那又有多妙!
  但希尔弗斯坦究竟是个妙人,他说出来的话比我这类中国读者想得到的多得多。就以这本书的第二篇说,———“多少”,照作者的说法,“面包能有多少片?看你切得是厚还是薄。一天能有多少好?看你怎么过它。……”多妙!是的,一点不错,世上的幸与不幸,端在你自己的态度和作为。
  我记得台湾繁体版出版后有的评论家指出,他写的东西有“禅意”。从希尔弗斯坦的经历看,似乎同禅没什么瓜葛。不过他的创作渊源要另有专家来探讨,非我辈所能胜任。在我想来,类似“禅”的一些观念,是人类的共同财富,可以从各种不同途径总结出来。我读他的另一部作品《失落的一角》时,总有一种我这类老书商的失落感:那几张简单的图,我不也会画,那我也不发财了?!(听说此公稿费收入不菲)可是看到最后才意识到,作者的观念,虽简单而我何尝说得出。随便认为自己什么都做得到,不就正是希尔弗斯坦指出的那“失落的一角”的心念在作怪。
  希尔弗斯坦的作品我原先一直以为是画给成人看的。后来听说那是儿童画,颇为不解。我想象中的美国儿童一直是被鼓励着去冲,去打,去时时处处aggressive,不需要什么“一天能有多少好?看你怎么过它”的想法。但既然儿童也在看,想来是我揣测错了。不过无论如何,我总认为成人更应该看它,包括像我这类“束诸高阁”、行将就木的人。
  勾起我美好回忆的书 (rkevin ·2006年05月 )
第一次看到这本书是90年夏天,那个时候我正读大二,放假的时候顶着烈日,跑到外文书店淘旧版原文书,偶尔看到的,当时买下来只是因为它便宜,好像只有3块钱,在那个时代我口袋里的零花钱实在有限.
当时我并不知道希尔弗斯坦,对他一无所知,那些歪诗使我快乐了好一阵子,对他天马行空的想象力由衷敬佩!
现在我的小孩已经6岁,我在他5岁时拿给他这本已经泛黄的书,他读的津津有味,不时大笑,现在这本书仍然是他经常看的几本最爱之一.
我不知道这本书的中文翻译的如何?很害怕毁了原来的意境,我觉得还是让孩子读原文比较好.
  对成人的再教育 (ywq69 ·2006年04月 )
我十分遗憾在我小时候没有机会看到这样有趣的书,虽然我的女儿还太小看不了,但是我觉得大人看后也会觉得这书物有所值,也有些奇怪为什么这书成了儿童读物。
我们从小看了太多一本正经的出自成人口吻的儿童读物,但是却缺乏对孩子想象力的启迪和幽默感的培养。我们不需要培养那些几岁、十几岁的小大人,现在,无论是孩子还是大人都活得太累了,我们需要轻松愉快,别讲太多的什么教育意义,能让人开心快乐就很好!
我很佩服作者的思路是如此开阔,生活中的任何一点小事都能被他挖掘,写得那么生趣。不管是会做作业的机器,还是饶舌的斑马(黑条纹的白马、白条纹的黑马),他的奇思妙想仿佛让你看到了日常世界和生活的另一面,而奇怪自己为什么没有想到呢?也许是因为他有一颗未泯的童心,对孩子特别了解,而使本书成了儿童读物。他的画风虽然不是传统的风格,有些古怪,但又不是那种抽象到无法理解或者看了让人厌恶的地步。相反,与文字相得益彰。作者能写能画,真是个奇才。
强烈推荐父母先读一读,再享受一下亲子阅读的乐趣。祝愿大人、孩子都快乐!
  欣喜与忧伤---------我与“阁楼上的光”的邂逅 (坤坤妈妈 ·2006年03月 )
我曾拥有很多的好书,自己看得入迷,朋友借来借去,再加上多年来不断的辗转迁徙,很多书都不见了踪影。
  有两本书却让我久久无法释怀----傅雷先生译的“约翰克利斯朵夫”,那套被无数个朋友借过的书再回到我手中后变得残缺不全了,直到我重新买到了那套安微出版社的新版后才又一次体味到了旧友重逢的喜悦。
  另一本书是自己在挑书时无意间觅到的。买书的时间、地点已无从考证,只记得自己那时还是个爱书的满脑子幻想的女孩。书的名字和作者也全无印象,连书中的内容也不复记忆。但书中那一张张夸张却又充满新意的图画,却一如当初打动我一样,深深的引在我的脑海中,----“居然还有这么奇妙的书!”初见它的那份感觉,今天依然亲欣如新。当它也消无踪迹后,我就开始了一次又一次的寻觅。-------经过那么多年,踏访过那么多不同地方的大小书店,却一直没有再见它的踪影。
  那简直成了我的一块心病,我甚至第一次后悔自己的“大度”了,也第一次为失去一本书而这般的痛心。而重新找到它的希望却似乎越赖越渺茫-----因为我觉得那是本书太奇特了。直到有一天,我从“红泥巴村”中看到阿甲关于“阁楼上的光”的介绍时,我的心中突然一动,不知为什么,一种熟悉的似曾相识的感觉向我袭来。
  晚上跟儿子一起去我们最喜欢的那家书店,“阁楼上的光”再度闯入我的视线,那熟悉的感觉再度袭来,我豪不迟疑的立刻抱回了家中。-------翻开书页,我简直要欣喜的大叫了,“阁楼上的光”----正是我多年来一直苦苦找寻的那本神奇的书呀。
  重读那些文字与图画,仍让我着迷与惊喜。希尔大叔开使走进我的视线------
  我开始在红泥巴上订购他的书。重读关于他的介绍,我突然赶到一种莫名的忧伤----希尔大叔1999年就离我们而去了,可在我心中,他永远都是照片上那年轻而又质朴,那么的与重不同的形象。1999年,我想我应该就是在那前后与他的书相遇的。
  阿甲在书评中有过这样一句话:“有位妈妈疑惑的问‘这本书能带给孩子什么’”
  一本书能让我苦苦找寻多年,一个作者的离去让我心中充满忧伤,我想它能带来的东西应该是不言而遇的了。

书摘插图能扭能转的人
  他这个人能扭能转能挤
  能拉能抻能折。
  他能钻进你的口袋,
  能塞进你项链下挂着的小盒。
  能抻得比尖塔还高,
  能挤得比顶针还小。
  他能,他当然能,
  他是能扭能转能挤
  能拉能抻能缩的人。
  和他能挤能爱能吻
  能搂能拉能扯的妻子在一起,
  他的小日子还过得去。
  他们有两个能扭的孩子,
  弯腰、拉伸、转体 都是随心所欲。
  这就是那个
  能弯能折
  让干什么就干什么
  能雕能塑
  让买什么就买什么
  能洗能修
  那么可靠
  能买能卖
  长期有贷
  能弹能摇
  几乎不会碎掉的
  能扭能转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0 09:35:53 | 只看该作者
失落的一角
放大图片
加入我的推荐
收藏这个宝贝

  • 一 口 价: 16.00
  • 运  费:平邮: 6.0元 快递:12.0元 http://auction1.taobao.com/auction/item_detail-0db1-65ecce006eced4ec5827aac6a0b0735a.jhtml
  • 内容简介 艺术天才希尔弗斯坦传世经典,30多种文字流传世界各地,美国本土销量1800万册!一则有关“成熟”与“依赖”的寓言。他富有魅力的作品再次证明了,在艺术上,越简单的东西表达的往往越多,真理往往用简单的话语便能加以表达。
      一个圆缺了一角,它一边唱着歌一边寻找。有的一角太大,有的又太小,它飘洋过海,历经风吹雨打,终于找到了与自己最合适的那一角,它们组成完整的圆,但是圆却发现自己再也无法歌唱,所以它轻轻放下已经寻到的一角,又独自上路继续它寻找的征途…… 这是艺术天才希尔弗斯坦的传世经典,是他最脍炙人口的作品之一。它可能是你最快读完的一本书,但恐怕也是得花上一辈子咀嚼的一本书。希尔弗斯坦以最简洁有味的线条和文字,阐释了一则有关“完美” 与"缺憾"的寓言,令人们思索无限。行进中的它,行进中的自己,好不容易追寻到那失落已久的一角,却无法与自己一同前行。该失望?该快乐?该守候?还是该继续前行?

    作者简介谢尔·希尔弗斯坦简介:诗人、插画家、剧作家、作曲家、乡村歌手。
      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绘本作家之一,他的绘本作品被翻译成30多种语言,全球销量超过1.8亿册。1974年《爱心树》的出版轰动文坛,一举奠定了谢尔在当代美国文学界的地位。在此后几十年,该书畅销不衰,累计销量超过550万。其他脍炙人口的作品还有:《失落的一角》、《失落的一角遇见大圆满》、《阁楼上的光》、《人行道的尽头》、《往上跌了一跤》等。其中《阁楼上的光》更是创记录地连续182周位居《纽约时报》排行榜。
    在谢尔之前,儿童诗歌都是充满甜蜜和梦幻的,但是从谢尔之后开始有了分界,有了睿智。他的作品不拘泥于礼节,有一种奇异的天真。他把儿童文学从花园和教室的局限扩展到了很多令人匪夷所思却又充满惊喜的新奇领域。他的绘本作品幽默温馨,简单朴实的插图和浅显的文字中,充满淡淡的人生讽刺与生活哲学。在美国,只要书店卖儿童书,就一定会卖谢尔的作品。他的作品不只吸引儿童,更俘获了大人们的心。

    媒体评论一种大智若愚的简单留给人们更多的思考和阐释。——《纽约时报》书评
      他的画有种梦境的色彩,那些精彩的线条往往能引起人的美好遐想和追忆。他笔下的动物,似乎比现实生活中的动物更真实。《时代》
      “他的富有魅力的作品再次证明了,在艺术上,越简单的东西表达的往往越多,而真理往往用简单的话语便能加以表达。” 《时代》
      “与其他作家的一些沉闷的作品相比,这些书更为巧妙,生动和睿智。” “你无法预料到,他们是多么有趣,绝不会令人厌倦。” 《每周读书》
      谢尔能够在自己大量作品中表现一种寓言式的特质。 《先驱报》
      他算得上是“美国最杰出的线条画家”。 《周末旅行者》
      他是最令人惊叹的人类本质的观察者 《花花公子》
      第三个谢尔先生《纽约时报书评》
      1978年4月30日理查德`R`林奇曼 谢尔大致上被分为三重身份,第一重是谢尔贝叔叔,《花花公子》杂志的漫画家,多才多艺的通才,荒诞式的寓言作家。还有一重身份是歌手和作曲家,为洛丽塔`林恩,琼尼`卡什等一些乡村音乐歌手写歌,后者演唱了谢尔最红的歌曲,《一个叫苏的男孩》。除此以外,他还是创作绘本的作家,他的两本书《爱心树》和《人行横道的尽头》都名列畅销书排行榜。谢尔今天47岁了,这位穿着靴子,牛仔裤和兰色工装服,秃顶蓄须的作家,看上去象一个带点痞气的清洁工,或者有点象一个嬉皮士。谢尔憎恶采访,但是他却喜欢聊天。 他不赞成从道德说教的角度去理解《失落的一角》。这本书中,一个轮子被取走了一小部分,它不断滚动着前进,唱着欢快的歌曲,去寻找那失落的一部分。在否定了几个不合适的碎片之后,它终于找到了可以契合的一个楔子,但是最后却发现自己再也不能唱那无忧无虑的歌曲了。“我本可以让书就在那儿结尾,”他说,意思是在那个圆似乎已经找到了合适的另一部分的时候。“但是它却唱着歌离开了,它仍然去寻找自己失去的那一部分。这是这本书最出乎意料的地方,最牵动人心的部分。”

    书摘与插图



20163118_b.jpg (10.25 KB, 下载次数: 0)

20163118_b.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0 09:36:37 | 只看该作者
失落的一角遇见大圆满
放大图片
加入我的推荐
收藏这个宝贝


国际阅读协会最受儿童欢迎图书奖,让孩子先学会爱自己、接受自己,才能去爱别人。
  艺术天才希尔弗斯坦传世经典,30多种文字流传世界各地,美国本土销量1800万册!一则有关“成熟”与“依赖”的寓言。他富有魅力的作品再次证明了,在艺术上,越简单的东西表达的往往越多,真理往往用简单的话语便能加以表达。

内容简介失落的一角彷徨地停在一旁,等待有谁路过将它带走。它遇到的人也不少,有一看就知不相宜的、不懂配合的、自私的、很多缺陷的、像恶狼般吞噬很多人的、精选细选的或胆小的,总之无论谁来到都可以试一试,结果当然是失落的人更失落。好不容易等到了,因自己的成长又分开了,终于……这是《失落的一角》姊妹作,一样可以快快读过,一样可以思考很久。希尔弗斯坦以简单的图像和文字,描绘一则有关“成熟”与“依赖”的寓言。
  希尔弗斯坦的作品,原本设置的读者群是四岁到八岁的小孩,却成

20202109_b.jpg (10.69 KB, 下载次数: 0)

20202109_b.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948|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6 07:02 , Processed in 0.092898 second(s), 30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