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78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注意】南京要拆“慰安所” 民族之痛怎可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4-6-8 21:54: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社会经纬】南京要拆“慰安所” 民族之痛怎可忘?       ●张莹(联合早报 20040605)   2003年11月20日,阴雨绵绵的南京城夹着初冬的冷风,似乎在为朝鲜老妇朴永心当年的遭遇哭泣。中午时分,坐在推车上的朴永心来到等待她指认的南京利济巷2号。   这位目前唯一幸存的南京慰安妇喃喃自语:“就是这儿了!”话音未落,老人已泣不成声。   1937年到1942年期间,朴永心在这里度过了近3年的痛苦岁月;如今,她要撕开心中的伤痕,也要理清关于她的那页历史,因为只有找到当年的这一慰安所,才是对日军暴行最有力的证明与控诉。   然而,南京利济巷2号,这个日军在华暴行的铁证,这个令不知多少人刻骨铭心的地方,如今,在各方的反对声中,却仍无法逃脱被拆的命运。   同样是2003年,南京大屠杀纪念馆获赠一个“镇馆之宝”——迄今已发现的唯一一本“日本军人所摄、本人作注、时间连续、尸体最多”的再现南京大屠杀暴行原版照片集。   又悉,美国新泽西州抗日战争史实维护会,计划把日军侵华暴行列入全州公立学校的历史课程内,使更多学生了解二战期间,日军在中国大陆实施细菌战,并在南京进行血腥大屠杀,以及强迫民妇为日军慰安等侵华暴行。   日本国内的右翼分子不承认南京大屠杀,因此,每发现一个日军侵华的重要证据,就是对这种理论的有力驳斥,然而,现在,一意孤行要“销毁”证据的,却是中国人自己。令人费解之余,还要加上可悲。   青砖古瓦,似乎难挡现代城市化建设的步伐。但无论是行政意志,还是经济行为,在慰安所的历史意义与见证价值面前,实在微不足道,更无法为任何破坏行为开脱。   提倡“以史为鉴”的中华民族,拆毁这些承载着民族之痛,中华之耻的建筑,丧失的将绝不仅仅是几幢房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111|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6 02:04 , Processed in 0.072750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