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10715|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它交流] 关于扬州的古诗文赏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11-11 15:50: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扬州地区的小学生适用。前些日子,老师让小孩背一些古诗。为帮助小孩理解,从网上下载并整理。

寄扬州韩绰判官
杜牧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注:
扬州:今江苏省扬州市,唐代为淮南节度使署所在地。
韩绰:生平不详。
判官:节度使下的属官。唐文宗大和七年到九年(833-835),杜牧曾任淮南节度使掌书记,和韩绰为同僚。
隐隐:隐隐约约看不清楚的样子。
水迢迢:指江水悠长遥远。
凋:凋零、枯萎。
二十四桥:即吴家砖桥,又名红药桥。一说扬州有二十四桥。
玉人:美人。在这里指扬州的歌女。

赏析:
这首诗是当时杜牧被任为监察御史,由淮南节度使幕府回长安供职后所作。唐代的扬州,是长江中下游最繁荣的都会,店肆林立,商贾如云,酒楼舞榭,比比皆是。诗的头两句写景。第一句摄取的是远镜头,扬州一带远处青翠的山峦,隐隐约约,给人以迷离恍惚之感;江水东流悠长遥远,给人以流动轻快的感受。第二句是想象江南虽在秋天,但草木尚未完全凋零枯黄,表现优美的江南风光。这两句是从山川物候来写扬州,为后两句询问韩绰别后的情况作垫衬。最后两句的重点在于探问韩绰在清风明月之夜,是不是和歌伎们倚箫而唱,歌舞通宵。

忆扬州
(唐)  徐凝
萧娘脸下难胜泪,桃叶眉头易觉愁。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注释
萧娘:南朝以来,诗词中的男所恋女子常称萧娘,女所恋男子常称萧郎。
桃叶:晋代王献之的爱妾。此处亦代指青楼女子。
无赖:可爱、可喜意。陆游诗:“江水不胜绿,梅花无赖香。
鉴赏
说是忆“扬州”,实际上是一首怀人的作品,所以诗人并不着力描写这座“绿扬城郭”的宜人风物,而是以离恨千端的绵绵情怀,追忆当日的别情。不写自己的殷切怀念,而写远人的别时音容,以往日远人之情重,衬出今日自己情怀之不堪,是深一层写法。
前两句,所谓“相见时难别亦难”,极写当日别离景象,萧娘、桃叶均代指所思;愁眉、泪眼似是重复,而以一“难”一“易”出之,便不觉其烦,反而有反复留连、无限萦怀之感。当日的愁眉,当日的泪眼,以及当日的惨痛心情,都作成今日无穷的思念。于此思念殷切之际,唯觉一片惆怅,无可诉说之人,于是,抬头而见月,但此月偏偏又是当时扬州照人离别之月,更加助愁添恨。虽然时光冲淡了当日的凄苦,却割不断缠绵的思念。这种挣不断、解不开的心绪,本与明月无关,奈它曾照离人泪眼,似是有情,而今宵偏照愁人又似无动于衷,却又可憎。于深夜抬头望月时,本欲解脱此一段愁思,却想不到月光又来缠人,故曰“明月无赖”。
古人律绝的结尾处,有时用一种叫做“一笔荡开”的方法,往往会产生一种“寄意无穷”的效果。这首诗所不同的,是它不在第四句用,而在第三句时即已“荡开”。曰愁眉,曰泪眼,虽作者余情未尽,而他事已不必增添,于是忽然揽入一轮明月,以写无可奈何之态,可谓诗思险谲。这两句看似将全诗截为两段,实则欲断不断,题中用“忆”字,将全诗连贯起来,依然是“剪不断,理还乱”的“别是一般滋味”。
无赖二字,本有褒贬两义,这里因明月恼人,有抱怨意。但后世因惊赏这对扬州明月的新奇形象,就离开了作者原意,把它截下来只作为描写扬州夜月的传神警句来欣赏,这时的无赖二字又成为爱极的昵称了。这也是形象有时会大于作者构思的一例。
本来月光普照,遍及人寰,并不偏宠扬州。而扬州的魅力,也非仅在月色。诗为传神,有时似乎违反常理,却能深入事理骨髓。三分、无赖的奇幻设想,也有它的渊源与影响。三分明月,使人想起谢灵运的名言。他说:“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此后宋人苏轼的《水龙吟。和章质夫杨花》:“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也并不逊色。这些数目字,都是不可以常理论的,而它的艺术效果却是惊人的。以徐凝此诗而论,后世读者读此诗后,对扬州的向往如醉如痴,致使“二分明月”成为扬州的代称。
《忆扬州》是一首怀人诗,但标题却不明题怀人,而偏曰怀地。这是因为诗人把扬州明月写到了入神的地步,并用“无赖”之“明月”,把扬州装点出无限风姿,与《忆扬州》的标题吻合无间,因而把读者的注意力引向向往扬州的美好。这也许是作者有意的安排,无论如何,这种大胆的艺术构思所产生的效果,是不能不使人为之惊叹的。


瘦西湖
(清)  汪沆
垂杨不断接残芜,雁齿红桥俨画图。
也是销金一锅子,故应唤作瘦西湖。

[注释] 瘦西湖:位于今扬州城西北,原名炮山河,亦名保障河、保障湖,又名长春湖。为唐罗城、宋大城的护城河,亦是蜀冈山水流向运河的泄洪渠道。沿河两岸,经历代造园家擘划经营,逐步形成湖上园林。特别是清康熙、乾隆先后下江南巡游,扬州官员与盐商为助皇帝游兴,不惜重金,聘招名家沿湖筑园,并多次疏浚湖道,乾隆极盛时沿湖有二十四景。十里波光,幽秀明媚,颇可与杭州西湖颉颃,而清瘦过之,遂易其名曰“瘦西湖”。新中国建立后,经逐年整修、建设,尽复旧观,现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重点名胜区之一,为旅游胜地。
雁齿:比喻红桥台阶的排列。
销金一锅子:周密《武林旧事》称杭州西湖“日糜金钱,靡有纪极”,故有“销金锅儿”之号。此指大量花费金钱的处所。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天堑变通途 + 10 + 10 谢谢你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8-11-27 18:45:18 | 只看该作者
呵呵扬州的孩子真有福气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0-1-4 16:21:34 | 只看该作者
这些佳句读起来真的是非常感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0-1-4 20:59:44 | 只看该作者
扬州小城干净、美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34|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6 01:39 , Processed in 0.081225 second(s), 3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