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3563|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家长学苑] 圣可学而至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11-9 21:33: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圣可学而至

  一般人往往把圣贤看得至高无上,不敢想象自己也可以做圣贤。他读圣贤书,好像常人欣赏宇航员登月一样,不敢想象也有自己的份。圣贤是圣贤,他是他,漠不相关,即或有所感兴,也稍纵即逝,并不当真。
  其实,圣贤并非仅供世人顶礼膜拜高不可攀的偶像,而是一个最平常之人,圣人之道是最平常之道,本是人人可以达到,也应该达到的。这里有一个莫大的误解:一般人以为自己是正常人,圣人是在正常人之上更高一级的人,圣人有些品质自己不具备,要达到圣人的境界,需要艰苦的修炼才行。在这种想法里,他就想,能做圣人当然很好,努力一下试试吧,做不到呢,也没有关系,我还做我的正常人。他不知道,圣人并不是高出常人一等的特别的人,圣人其实就是一个最正常的人,按人的本性来生活的人。人既生而为人,就应该按自己的本性来生活,一般人不能充分开发自己的本性,其实是不正常的。圣人好比是一个健康的人,常人其实是病人,每个人都应该是健康的,也都是可以达到健康的,因为健康是一个人最正常的要求。
  这样我们就能了解,为什么常人是可悲的,因为他是不正常的,他本可以达到正常――圣贤的境界,但他不相信自己真的可以,也不努力去做。他陷在不正常的污泥中,虽然也会感到空虚痛苦,但他以为这就是人的常态,人生本该如此。其实他努力一下,就可以爬出来的。正如孟子开导梁惠王所说:“王之不王,非挟泰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是不为也,非不能也!”
  圣贤为什么都那么谦虚?因为他们实实在在地知道,他们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外,他们就是最普通、最正常的人,是人本来应该有的样子,每个人只要努力,都可以达到的。他们明明看到世人都可以恢复正常,千方百计地开导世人,但世人就是不信,不信自己居然也能正常起来。就好像一个人,本来家中金玉满堂,但他视而不见,反而东奔西走,饿得奄奄一息,沿街讨饭。“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旷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
  所以古人教人为学,首重立志,志在什么?志在圣贤。学为什么?学为圣贤。须知学为圣贤并不是多么了不得的事,而是学做一个正常的人,没有此志,即是甘于生命之卑污低下,即是自暴自弃。近代以来,人类社会日益世俗化,世人不敢以圣贤为志,甚至以圣贤之学为耻,仅满足于做个常人。大家都安于不正常,只能越来越不正常,久病而不知,导致人心放佚,道德沦丧,社会堕落!这实在是人类的大悲哀!
  学为圣贤,并不是一定要你做惊天动地的事,而是回复你的本性,开发你的本性,成为一个正常的人,真正的人,不枉你到人间走一遭。“尧舜之道,孝悌而已矣。”“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我欲仁,斯仁圣矣。”“服尧之服,行尧之行,是尧而已矣。”“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你就从当下开始,老老实实按照圣贤的教诲做去,你就在不断地接近圣贤。志在圣贤,是对自己生命尽最大爱护最大开发的责任,是对上天生你为人最圆满最真挚的报答。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mayavati + 10 + 10 拜读。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3 21:19:5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8-11-14 14:31:42 | 只看该作者

空山老师的文章很好。

在收到三人行家塾的通讯后,又和吴老师进行了联系,感到这可能是最接近理想的私塾,于是约了另一位读经家长,拜访了三人行,回来的路上我对朋友说:一切都比我想象得更好,目前若我的孩子上读经学校,三人行是首选。

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三人行老师们的德行,这也是选学校家长最该重视的条件。

三人行家塾,是这样一批致力于经典教育,热爱民族文化的年轻人,不以盈利为目的创办的读经学校。他们向家长公开支出,只作为家长聘用的家教出现。

三人行的老师,个性低调,生活朴素。

曾向老师婉转提出,孩子不应食用转基因油,生活老师和张老师立刻同意。不禁赞叹,张老师是一切以孩子为出发点的好老师。

我们在坛子里看到,当别人指出不足时,许多人,首先是肯定自己的做法,然后百般论证辩解,而三人行的张老师却是首先想到,如何改进。

据说秦烩还是科举状元哩,四书是好经典,关键在于如何运用,这样始终要求内心的道德准则是必要的,在孩子读经的同时,又有老师的身教,三人行的孩子们是有福气的。

自从回来之后,一直想写篇感文,无奈自己行文能力太差,今天勉强为之,望能表达我对老师们的敬意。三人行家塾的通讯很好,每期都认真拜读并有所启迪,谢谢吴小东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8-11-14 15:37:20 | 只看该作者
说的很有道理,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5 11:43:03 | 只看该作者
谢谢cicie的鼓励,欢迎有空再到家塾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403|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6 18:57 , Processed in 0.081060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