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4425|回复: 1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它] 请大家讨论一下这种教育方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4-6-6 17:15: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从论坛上看,大家都普遍赞成孩子教育要从小抓起,从1-2岁就可以叫他们识字认数。我觉得培养孩子对学习的兴趣是最重要的。当然兴趣也要从小开始培养。但是现在社会上还有另一种说法,认为不能太早教孩子认字学习,否则等到上学时,他不会认真学习,应为有的很多内容他们都已经知道了。小学老师也不赞成孩子早认识字,认为这样会影响他们的工作,因为孩子有很强的先入为主概念,如果字的拼音、读法及笔顺弄错了,以后很难纠正。大家对此观点有很高见。我觉得再此论坛上发表意见的家长对孩子教育都很负责,也很有自己的观点,我非常想听。因为我家就有人持这种观点,不赞成早教孩子认字、写字,尤其是不能太早教写字。而我认为只要孩子有兴趣学,就应该教,而不能等到上小学。大家认为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4-6-6 22:19:52 | 只看该作者
其实这不是早期教育的问题,而是现存教育状况问题。或者说,是早期教育的社会适应性问题。
一个受到了良好的早期教育的孩子,各方面的能力都在一般孩子之上,也在现存的教育水平之上,那么这孩子当然不能够再和一般的孩子一样接受一般的教育,应当能够有机会选择适合他的教育环境。
如果现存的教育体制不能提供这种机会,那就是教育体制的问题、社会的问题,而不这个孩子的问题,也不是这个孩子所受到的良好的早期教育的问题。
如何给天才提供一个适当的教育环境,发达国家的学者也在研究这个问题,并成立了一些对天才儿童的支援机构。

受过良好的早期教育的孩子在上学后发生的各种不适应状况,这是个现实问题。但如果以此来反对早期教育,并因此而否定早期教育的必要,就好比那个寓言故事一样的荒唐:鞋子不合脚,不认是鞋子问题,反而认为是脚长错了。

六一前《深圳晚报》上有一个特别策划,请了一个深圳的学前教育博士李俊杰来发言。李博士开口就是:“早期识字使孩子上小学以后越来越差”。
而李博士的发言内容,讲的是学校教育体制与早期识字“不兼容”的问题,引述如下:“有的孩子厌学,因为小学学的内容他们很早就会了,有的由于强迫训练,早就烦了。很多孩子的成绩随年级的增长越来越差。”
由此可见,如果李博士所言是真的,那也并不是“早期识字使孩子上小学以后越来越差”,而是“教育体制的不兼容、不灵活使早期识字的孩子上小学后越来越差。”由此也可符合逻辑地推论出,这种教育体制具有打杀天才的功能。
李博士还说:“识字教育在六岁以前的孩子身上很容易出成果因为他们处于快速吸收知识的时期,很多家长对此趋之若鹜,但这违背了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对孩子的一生发展是很有害的。”
在此要提醒的是,不要以现在所认识到的所谓“教育规律”来替代理解儿童的自身发展规律,这两者不是一回事。”教育规律“是处于不断修改纠正当中的。而儿童自身的发展规律,相对于人类认识的有限,很可能是一种永远的神秘,永远的无限。
既然认为六岁以前的孩子处于快速吸收知识的时期,那为何不之此提供充分的成长资源和发展的空间呢?

反对早教的庸俗化,识字不等于早教。
早教庸俗化,一谈到早期教育,就认为是识字、背唐诗英语什么来着。造成的原因,一方面在于一般人认识的有限,这可以理解和原谅。另一方面则是一些狭隘文人专家的有意为之,原因没别的,只在于赤子之心难得,吃不到的葡萄是酸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4-6-7 13:11:41 | 只看该作者
如果不知道孩子为什么要早期阅读,那么别人说什么你就会相信什么,有的人说好有的人说不好。最好自已先弄懂,为什么要让小孩子识字。

很多的都是盲人摸象,各执一词,很无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4-6-7 18:24:56 | 只看该作者
看看我那的妈妈的回应:

【 我认为李博士以偏盖全,怎么我认识的品学兼优的孩子大部分是经过早教的呢? 】
--------------------------------------------------------------------------------

人气:2 序号:3340017473  作者: 胭脂扣(胭脂扣)


    如果孩子对认字非常感兴趣,为什么不教?孩子的精力那么旺盛,不给她有益的内容填充她的时间那让她干什么?谁敢说除了认字就没有时间进行其他有益的活动了?谁又敢说每一个孩子都把识字当成痛苦的事情。有能力的母亲可以把时间安排的非常好,也可以把学习过程搞得非常生动,还能用积极的心态感染孩子让孩子热爱学习。
    母亲的再教育、自我教育是个大问题。母亲要有能担当的勇气,要能客观地面对自己的素养水平,要有勇于继续学习的恒心。因为你是孩子的母亲,只有你对孩子负责,不能把责任推给社会和学校。我觉得有些母亲是有吃不到葡萄的酸感觉,还有一大部份就是懒。作一个合格的母亲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作为母亲就意味着付出,这种付出绝不仅仅是物质的。我觉得最难的是时间的付出,比如要牺牲打牌美容旅游甚至睡觉的时间。这些时间除了陪孩子玩,教育孩子还要自我学习。


发表日期:2004年6月7日16:40:17
来    自:育儿经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04-6-7 22:39:03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各位妈妈的经验和肺腑之言,获益匪浅,我基本上也是与大家持相同的观点。不过我们家对育儿的看法不在于早期阅读方面,而是对于是否要教孩子学写字、学拼音等小学课程中将会学到的内容这一方面存在不同观念,即使是孩子表现出喜欢写字、学拼音等兴趣时,也刻意回避,不以教导(这一点是分歧所在,我认为孩子有兴趣时就应该教,当然不喜欢学决不勉强)。李博士所言之情况,即我家某些成员担心之情况的发生概率大不大。如果这种现象较为普遍的话,大家对于目前的教育体制如何看,对于无法改变的事实,我们是应该适应它还是试图改变它?难道您们不担心这种情况会发生在你们孩子身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4-6-10 14:46:23 | 只看该作者
早教为什么?为什么早教?

我认为:
一、保全、深挖一些人类的先天能力。
如视觉影像能力、速算速读能力、记忆能力、体能。。。。。这些能力随孩子成长而消失。如果通过适当的方法把这些能力保存下来,并形成技能,将对日后的人生发展有莫大助益。

二、培养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与能力;

三、培养正确的人生观,良好的心态。让孩子学会发现与享受生活的乐趣。

因此,早教不是把小学的课程提前教给孩子。
但是,进行过良好的早期教育的孩子,一旦进入传统的学校中,一定会发现学校的课程太浅,或是已经学过。一本书刚发到手,当其他孩子还是傻乎乎的时候,他可能就已把这本书看完了。那孩子该怎么办?以后的课该怎么上?这就是早期教育与传统学校教育的衔接问题。
这方面我只有想法,没有经验。要看经验的,可以看看刘亦婷一的相关章节。

我自己的想法和打算是这样的:
一、培养孩子深挖知识的能力。同样的问题,多换几个思考的角度。
比如,别人做加法靠背加法表,那么,你能想出几种做题的方法呢?

二、学校的学习不成负担,正好把精力与时间用于发展专项技能。比如:孩子喜欢阅读、美术钢琴、舞蹈、足球什么的,这些都需要时间啊!

三、心态的磨炼,能否因为自己比别人懂得多而洋洋自得,自视高人一等?
平常心培养,也是早教的重要内容。

四、如真有必要,可以让孩子跳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4-6-10 15:41:55 | 只看该作者
早教重点应该是我们要她学 过渡到 她自己要学.
这就需要父母提早为孩子做许多铺垫.至于教识字\计算等等都是一种早教的手段,并不是一字要识多少字会做多少数学题,过程比结果更重要,使她知道学习是生活很重要的一部分,让她能够更爱学习\更自信\做事更专注等等.
识字为了什么,为了更早进入独立阅读阶段.
个人认为阅读能力对一个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要.观察周围成绩好的孩子都是非常喜欢阅读!
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找到能使孩子尽早进入阅读的好方法.只是一边坚持亲子阅读一边探索好办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4-6-10 15:42:44 | 只看该作者
早教重点应该是我们要她学 过渡到 她自己要学.这就需要父母提早为孩子做许多铺垫.至于教识字\计算等等都是一种早教的手段,并不是一字要识多少字会做多少数学题,过程比结果更重要,使她知道学习是生活很重要的一部分,让她能够更爱学习\更自信\做事更专注等等.识字为了什么,为了更早进入独立阅读阶段. 个人认为阅读能力对一个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要.观察周围成绩好的孩子都是非常喜欢阅读!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找到能使孩子尽早进入阅读的好方法.只是一边坚持亲子阅读一边探索好办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4-6-11 18:51:16 | 只看该作者
呵呵,关于孩子识字,也来个专家之说

下文出自《幼儿语言发展关键期基础训练》,
作者:殷红博


研究表明,4岁左右的幼儿就有一定的识字、写字的能力了。对于一般的常用字,智力水平与知识水平一般(中等)的幼儿,一天可以学习2-4个,再经过3-4次的复习就可以掌握了。不少幼儿还能做到对一些字只认一资就长时间不忘。到了六岁左右,幼儿的认字、写字能力又有了明显的提高,此时在训练幼儿听说能力的同时,再教他们掌握一些常见字的读和写的能力是必要的。
有许多家长很喜欢教幼儿识字、写字。但是由于多数家长不了解幼儿心理特点和没有好的教学潮气 以,只是让幼儿掌握了一些支离破碎的知识,其结果反而对幼儿入学后系统知识的学习和掌握造成了很大的障碍。难怪不少小学教师极力劝阻家长说:“没有好的教学方法,宁可不要教幼儿人字、写字。”
但是,对幼儿园中班和大班的幼儿,进行认字和写字教育不但是可行的,而且 必需的。因为幼儿园中不教幼儿认字和写字,一旦上小学后,学生要学习六门功课,负担明显加重,不少幼儿难以适应,造成许多不良后果。如“家长陪读现象”、“星期天变成星期七现象”、“每天要学到晚上十点钟左右”、“许多课余活动不能进行”等等。
我们的实验表明,在入学前进行适当的认字和写字训练,入学后很有好处。
一、        幼儿有了初步的看书识字的能力和习惯,入学后,能很快适应学校的教学方式,不会造成心理负担和因知识水平差而跟不上的现象。
二、        幼儿通过识字、看书,感受到了识字带来的了解事物和交流思想感情的作用,培养了幼儿的学习兴趣,为建立良好的学习目的和学习方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        幼儿有了一定的看书、写字的能力,就能够尽早地学习各种科学文化知识和社会知识,以及用语言来进行文化和情感交流。这对于丰富幼儿的生活是有很大好处的。识字早的幼儿要比识字晚的幼儿各方面的经验多得多。
四、        进入小学后,对其他功课的学习,如自然常识等课,都需要一定的语言基础。入学前没有进行过认字、写字教育的幼儿,就不能很好地完成学习任务。他们不能自己看懂数学中的应用题,需要老师讲解几遍;课后也无法独立完成作业,需要家长的指点。而学前进行过良好的看书识字训练的幼儿,就能比较轻松地自己做应用题。
这里要指出的是,许多家长不懂得写字的笔划笔顺,这样就会教给幼儿不正确的笔顺,有的家长甚至教幼儿写连笔字斟句酌,这就为上学后学习正规笔划笔顺的教育造成不良影响。因此,不懂得笔划笔顺的家长,最好只教幼儿看书、认这了,不教或少教幼儿写字。

教幼儿识字,是一项学习活动,也应该是一项游戏活动。家长切不可认为,只有让幼儿老老实实坐下来才是学习。其实,学习可以在任何情况下进行,只要幼儿有学习的兴趣和了解事物的需求时,家长就可以抓住时机灵活地进行教学。例如,在路边有则标语或广告,幼儿可能会问:“这个字是什么?”这时家长就该抓住时机教幼儿认识,并且把这个字与学过的字联系起来,达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目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4-6-11 19:28:28 | 只看该作者
大家说得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110|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6 21:05 , Processed in 0.238763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