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228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如何解决刚上小学的孩子的困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11-2 15:12: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如何解决刚上小学的孩子的困难
刚上学的孩子让你感到过去不曾有过发麻烦。实际上,他自己也在同各种新的麻烦斗争。
    这个时候,千万别把你们之间对立起来,因为你们在共同面对生活中的新挑战。
                                

  


    早晨,烁烁坚持不让妈妈给她梳头,一定要亲自来,要梳自己喜欢的样子。
    晚上,霖霖写作业,他写的拼音一定要跟书上一样公整、好看,写不成就不行,写一行不满意就撕掉,任凭爸妈怎么劝解。
    深秋,壮壮一定要穿运动单裤上学,对制止他的妈妈高叫:“我不冷!我的同学都这样穿!”
    你是否觉得眼前这些刚刚上学、6岁多的孩子有些执拗?俗话说,六七岁的孩子狗都烦。他们变得不那么听话了,经常会跟家长唱对台戏。他们能说会道,能言善辩,他们理直气壮地对你陈述属于他们的“真理”,而不管那“真理”是否客观。
对于刚上学的孩子来说,他们正在经历人生的一个重大转折,由一个稚气的儿童走向少年。但是这个变化需要一个过程。还是先让我们看看6岁孩子一上学可能会经历的麻烦吧。

功课上的麻烦

    功课的增加是一个显著的特点。这不同于幼儿园,每天老师有自己的教学计划,孩子要参与课堂教学过程,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这就要求孩子能够专心听课,跟得上老师的节奏,这对一些孩子来说是个挑战。因为有些孩子集中注意力的时间较短,不能坚持完整的一节课,常常做小动作,跟周围同学说话,东张西望,甚至下座位,为此容易受到老师的批评。
    在写字上也会遇到问题,写错、写得慢是最常见的现象。在听写时,不是多一笔就是少一点,昨天刚讲过,今天就忘也是家常便饭。
    忘掉作业是什么,听不完全老师的话,也是常有的事。

生活上的麻烦

    丢三落四,今天丢水壶,明天丢铅笔,上课忘带书,回家忘带本,尤其是那些平时家里人照顾得比较细致和周到的孩子,这些现象更加明显。
学校的同伴交往扩大了孩子的交往范围,活动的增加促进了孩子之间的交流,同伴的影响逐渐增加,家长的权威受到挑战。在家长意见和伙伴意见中更倾向于选择后者,对伙伴意见表现出从众的特点,“同学都有新书包我也要有”,“同学那样的笔我也想要” ,甚至连买衣服也要求趋于一致。家长的影响在逐渐下降,家长的话在这时也不太灵验了。他们要独立做主的意识比以前强多了,对家长的控制不再表现出完全顺从,而是开始抵抗,他们想挣脱父母长大。

做家长的麻烦

    家长日益体验到权威性在降低,对小家伙的理直气壮却找不到可以令他信服的话语,你开始对着他的成绩单皱眉,开始发怵老师对你发出的“到学校来一趟”的邀请,你感到累,心真累!你开始回忆“自己上学那会儿没费过这么大的劲呀!”你开始觉得力不从心!
    但同时,你也不断地体验到孩子长大的迹象,你可能会为听到一句体贴的话语而感动良久。这都是一个6岁孩子带给你的酸与甜。

为您遇到的麻烦支招:

1 使孩子的生活简单化
刚上学的孩子对学校的适应需要一个过程。他们或多或少地会有一些压力,有手脚慌乱的感觉。不要紧,在这个阶段,尽量不给孩子增加新的课外活动,让他有一些空间和时间,他需要在学校生活结束后有个休整和缓冲,如果有其他活动可以等到第二学期孩子逐步适应了以后再进行。

2 建立一个小小记事本
准备一个小本,教孩子学习把每天要做的重要事情画下来或用拼音记下来,比如老师留的作业应逐条写清楚;需要带的水壶、画笔、帽子、作业,最好在上学前一天照单清点,集中放好;放学时也要照单检查清点,培养孩子对自己负责、有条理的习惯。这与孩子在学习上细心、有条理的习惯的养成是相辅相成的。

3 不要着急,等一等
孩子之间的发展是有差异的,有些孩子适应快一些,有些孩子慢一些,不同的孩子有自己的发展规律。如果孩子在一开始坐不住,字写不好,跟老师不同步,家长不要太心急,更不要埋怨孩子、批评孩子,这样容易使孩子产生焦虑,对上学产生畏惧,对学校适应形成恶性循环。家长也不要越俎代庖,看见孩子做得慢、做不好,就直接告诉孩子、替孩子做事情,会剥夺孩子尝试错误的过程,为孩子成长中形成不负责任、依赖、怕困难的心理品质埋下祸根。

4 接纳孩子的同伴文化
孩子在学校与同伴相处一段时间后,会把一些同伴的文化带到家里来,比如,在你说他后,他会昂起脖子大声地说:“怎么啦?怎么啦?”“你管得着吗?”你千万不用生气,这是他们同伴小社会中的语言,是同伴互动中反抗和妥协的过程的开始。你可以引导他,模仿重复他刚才的样子说给他听,使他意识到用这种语气跟父母说话不妥,启发他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告诉他,“我喜欢你这样跟妈妈说话!”在孩子提出想跟同伴保持一致要一样的文具和衣服时,如果不过分,可以满足他,这有助于他在新的团体中找到归属感。

5.提出稍高的要求
孩子虽然上小学了,但是,他仍然是个小孩子,依然会表现出一些幼儿园时的特征,比如用哭闹来表达不满,用大发脾气达到目的。面对孩子的幼稚表现,你可以在他哭闹时,让他照一照镜子,看看镜子里他哭闹的样子。告诉他那是幼儿园宝宝的表达方式,上学的孩子可以用语言表达清楚自己的意见,有不同的想法可以说出来商量。
家长给孩子提出他能够做到的较高一点的要求,有助于孩子的认知和情感的发展。
最后别忘了,鼓励和支持永远是孩子成长中最好的精神营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762|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9 07:01 , Processed in 0.098462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