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6851|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父母加油站] 如何平衡事业与家庭,教育宝宝该如何是好? (转)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10-26 10:18:2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双职爸妈教育宝宝该如何是好
现代社会,双职的家庭占了绝大多数,更多的爸妈在职场中拼搏,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该如何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和行为,以让有宝宝的家庭更为和谐呢?

夫妻双方均在外工作的家庭普遍面临着这样一个问题:如何平衡事业与家庭,如何把自己蜕变成内外兼顾的千手观音呢?以下就三方面来谈现代新爸新妈在心理及行为上的调试。

SMART DADY

1、教育宝宝义不容辞

有这么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正值青春期的孩子犯下持刀勒索的案子而被捕,气急败坏的爸爸在闻讯后冲到警察局,满脸痛苦地说:“我不停地工作,不停地赚钱,买给你所有的东西,结果你竟然还犯下这样的大错!告诉我,你究竟要什么?!”孩子幽幽地回答说:“你!”

事实上,很多少年犯罪的发生,都是由于家中缺少一位坚强而又有威信的父亲。现代的爸爸们不可以仅仅把自己定位成“一个赚钱养家的男人”、“一部工作的机器”,而应该尽可能地每天和宝宝有心灵上的沟通、语言上的交流,并且要努力成为宝宝成长过程中认可与模仿的对象哦。

2、男一定主外,女一定主内?

这种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或者“严父慈母”的刻板角色早已演到发霉了,现在,我们更注重的,是要看爸爸妈妈两人个性的协调、配合,双方取长补短,才能发挥彼此双性角色的能力。

大家总觉得教育、引导宝宝的学习、认知这都应该是妈妈的事情,是妈妈该担当的责任,但是就某些家庭而言,其实是爸爸更加适合扮演这个角色,承担这项工作哦。

3、来帮家里分担些家务吧

提到做家务,似乎脑袋里冒出来的尽是妈妈们的头像,妈妈理所应当地包揽全家大大小小的家务活吗?爸爸们就该那么心安理得地过“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大少爷日子吗?不是的哦!在双职家庭中的爸爸们一定要学会分担家务活,否则累坏了妈妈们,不仅自己吃亏,还会连带地使整个家庭受累,不想得不偿失的话,还是放下大男人的尊严与清高吧!

例如,早上一般会是比较忙碌的,爸爸妈妈们都要赶着时间上班,还要负责宝宝的起床、盥洗。这个时候,可以由爸爸来负责安排全家的早餐,由妈妈来负责宝宝的起床、盥洗;晚上下班后,妈妈在厨房做菜时,爸爸就可以和宝宝一起做亲子游戏、洗澡;吃完晚饭后,爸爸也可以和妈妈一同收拾。爸爸分担家务的活并不多,关键还是要看是否能转变自己的观念。

要知道,小小的分担能给妈妈带来数倍的快乐,让另一半深受感动而变得更温柔更体贴,爸爸们何乐而不为呢?

4、提供最新的资讯给全家

男与女先天上就有些实质的差异,一般来说,男性接触面广,思路比较活,比较会执行;女性思考比较缜密,比较安静,爱幻想不易化作实际行动。因此,宝宝需要爸爸宽广面的引领,在安全许可的范围内,放手让宝宝亲自体验,例如:陪宝宝锻炼,以强身健体;带宝宝旅游,以拓宽视野;陪宝宝面对挫折,以坚忍毅力;陪宝宝分享快乐,以坚定自信等,这些光靠妈妈单方面教导是不够的,还需要爸爸们的配合,尽力地吸收新知,内化成宝宝能够接受的,再提供给宝宝。

SMART MOMMY

1、价值观念改改改

先请妈妈们扪心自问:我,为什么要结婚生子?是因为别人都这么做?是为了躲避寂寞?是为了给长辈们交差?还是有别的其他理由?如果对自己本身结婚生子的动机都不清楚,那将是很可怕的事。因为如此一来,你就无法制订明确的人生规划,连带地对宝宝也将会用人云亦云的态度来敷衍,而不会全身心地投注心血去教养,那岂不是对宝宝不负责任?

如果妈妈确定自己是真心地爱着宝宝,那就得在其他方面做出一定牺牲,多花时间在宝宝身上,陪他一起成长,尽量少去无谓的应酬,少逛不必要的街,有空的时候,多汲取育儿方面的知识等等。

2、重视相处的方式

爱之深则责之切,这种爱会让宝宝因常受责骂而产生疏远感甚至逃避的念头,导致亲子之间的鸿沟日益加深。妈妈应调整好心态,每天弹性地拨出一段时间和宝宝共处,多进行有助心灵交集的活动。

爱,是一种需要学习的技巧,因此,妈妈要动动脑,让家人相处的时间变成一天中最最轻松、温暖和快乐的时光。

3、生活有滋有润有效率

妈妈们不是机器,我们需要衡量一下自己的体力,配合自己所拥有的时间和工作量,做出最有效率的生活规划表。之前曾说过,家务活可以由爸爸适当分担些,另外,别对自己的要求提得过高,比如说适当降低对窗户透明度的标准、请钟点工按时清洁,都可以减少体力的透支。用微波炉替代煎炸烤煮、用牛奶面包代替粥;每周的日用品和蔬菜水果可以利用周日到超市一次性买回家;还可以在一星期中抽出固定的一天或两天,全家在外用餐,把在外的进餐变成全家人谈天说笑的时段,是不是会更好呢?

4、小小空间DIY

现代妈妈在生理和心理上都承受着复杂的挑战,所以,不但在时间安排上需要规划,在空间安排上也同样需要规划。一般家中的格局会有客厅、卧室、餐厅、厨房、洗手间,尽量想办法给自己找一块独立的空间,哪怕是一个角落,放置自己最喜欢的物品,就成为了心灵沉思与寄托的小天地啦,这样才能在家中找到自己的一块天空,而不致变成只是为了爸爸和宝宝而活。

SMART CONCEPT

1、身体的照顾

均衡的营养:宝宝的正餐从一岁多开始,每顿都应该维持鱼、肉、绿叶蔬菜、水果等均衡摄取原则,早晚可以分别再喝250毫升牛奶,三餐间尽量不吃零食。

定时定量的运动:爸爸妈妈和宝宝一起,做宝宝力所能及的运动,可以以游戏的方式进行,比如说:“小兔蹦蹦跳”、“乌龟爬行比赛”等,要持之以恒哦,这样才能培养出强健的身体。

规律的作息:每天保证宝宝10个小时的睡眠是必要的(晚9点至早7点),中午2个小时午睡,可以充分调节宝宝的体力,休息得足够,自然就有好精神啦。

2、资源的供应

可操作的资源:宝宝平时玩的玩具肯定有很多,除此之外,那些不固定形式的操作性资源更能激发宝宝的创造力和想像力哦,比如说:水、橡皮泥、积木、画图工具、米粒等等。

书与音带的资源:书的内容包罗万象,有语言类的、数学类的、艺术类的、自然类的等等,宝宝是否都有?如果有,爸爸妈妈又是如何引导宝宝阅读的?有没有分配出一个亲子共读的时光呢?阅读后,是否有持续的指导延伸?

音乐、艺术的资源:把宝宝看过、听过的音乐带、电视片名等列成表格,并加以分析和归纳,了解宝宝是否会有偏好?只要节目适合,大剧院、音乐厅等也是宝宝们接受熏陶的良好环境,长此以往,宝宝的气质风范自然高雅不俗。

3、心智的成长

放手学习:有的爸妈对于宝宝的生活起居喜欢全包,统统一手揽掉,其实诸如吃饭、洗澡、穿脱衣物、收拾玩具等等琐碎的小事,完全可以丢给宝宝自己去尝试完成,千万不能嫌宝宝动作慢或做得不够到位而否定他的所为,剥夺宝宝学习的机会。以鼓励与赞美来支持宝宝的每一步成长,将会使宝宝发展得更有自信。

求取和谐:当夫妻双方发生冲突的时候,彼此应该用宽容与接纳的态度对待,只有和谐的家庭才能养育出健康、自在、自信、快乐的宝宝,也只有和谐的家庭,才能让宝宝的成长更悠然自在,更加茁壮!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金币 +1 收起 理由
happyallenliu + 1 + 1 纯粹支持。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8-10-27 15:24:04 | 只看该作者
有道理,爸爸妈妈都来看看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8-10-27 16:04:17 | 只看该作者
书面的东西要转换成现实中,还有一定难度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8-10-28 09:58:50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9-9-28 10:15:43 | 只看该作者
有道理!想办法给自己找一块独立的空间,哪怕是一个角落,放置自己最喜欢的物品,就成为了心灵沉思与寄托的小天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9-10-11 13:31:56 | 只看该作者
均衡的营养,定时定量的运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9-12-6 17:59:42 | 只看该作者
很有道理,慢慢实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1-5-5 06:52:07 | 只看该作者
最近在给孩子断奶,吃了一堆零食,我们两大人也老是吵吵吵的。

又想辞职带孩子,却缺乏勇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1-5-8 13:32:3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 渊来是你 的帖子

赞成楼主的转贴,其实一家人无论家长还是孩子,都应该分担家庭的各种责任。一般情况下,妈妈会做家务多一些,但是我也见到过家里男人包揽所有家务的。其实,无论男女,自己承担所有家务都是很累的。在美国时,我经常去一个美国人家里,他家里妈妈是不工作的,但是他孩子也不上小学,而是在家里由妈妈来讲课,也就是所谓的家庭学校。在美国,这种家庭学校很多。和女主人谈起家务事,她告诉我所有家庭成员都应该承担,她的两个儿子会每天打扫家里卫生,他丈夫也会在吃饭之前主做汤菜。而我们,以我为例,北方人,家里老公和儿子都属于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那种。后来,我慢慢让他们改变一些,他们也会承担饭后洗碗,每周拖地,有时也会做些菜。一个家庭,互助互爱才是完美的家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1-7-13 08:04:31 | 只看该作者
爸爸妈妈两人个性的协调、配合,双方取长补短,才能发挥彼此双性角色的能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686|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00:29 , Processed in 0.307552 second(s), 3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