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3556|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Zt陈林:人民币的力量有甚于人民解放军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4-6-2 19:59:4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陈林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后研究员   Email :chenlin@tsinghua.org.cn;chenlin818@sohu.com   近期温家宝总理有关宏观调控的一个谈话,尚且并非针对台湾,台湾股市就已经应声连跌几百点,比3月20日之后的选举争端和大规模群众抗议集会影响还要大,一时之间,岛内人人争谈“温氏效应”。见微知著,由此可证大陆经济之于台湾经济举足轻重的影响。   据统计,2003年,两岸贸易总额达584亿美元,其中大陆自台湾进口494亿美元,对台湾出口才不过90亿美元。也就是说,台湾对大陆贸易顺差达404亿美元。同样在2003年,大陆新设立台资企业4495个,签订合同台资金额86亿美元,实际使用金额仅为34亿美元。相比之下,台湾去年通过投资渠道进入大陆34亿美元,却通过贸易渠道赚回404美元,不断充实着台湾的外汇储备。   另一个可以对照的数字是,截至2004年4月,台湾的外汇储备已超过2200亿美元。这些外汇储备正是台湾对外军事采购的经济后盾。最近陈水扁还提出200亿美元军购预算,准备从明年起大量增购美国武器,作为“以武拒统”甚至推行台独的工具,这不仅便宜了西方特别是美国的军火商(以及与这些军火商有利益输送关系的政客),也造成财政重负,阻碍着岛内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引起争议不断。   民进党前主席许信良5月8日在一个两岸关系研讨会上表示,“2004年台湾大选,陈水扁最大的助选员是大陆,因其近一年来对台湾大量入超,让台湾摆脱经济凋零的窘境。如果没有大陆,去年台湾的贸易赤字将达200多亿美元”。   至于台湾对大陆贸易多年保持顺差,可以想见的原因在于:大陆方面为了从经济上增加两岸的联系,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实行倾斜性政策,有利于扩大台湾商品在大陆的市场。而台湾方面素来采取排斥的态度,不但有所谓“戒急用忍”,而且限制大陆企业对台湾的出口和投资,   目前又已经有一、两百万台商长居大陆,他们得到大陆的政策优惠,尽享中国资源与市场之利。从中共官方来说,这也是一种统战策略。但是,“以商反独”具有一定效果,“以商促统”则收效甚微。一些台商担心,中国果真统一后,自己的“统战”价值会下降,长期维持“不统不独”的局面,反而对他们有利。更有一些台商在岛内或暗或明地资助台独势力。照此下去,可能酿成养虎遗患的局面。   应当承认,相当多数的大陆台商企业对于大陆经济做出了贡献,也得到了应有的回报。但现实中也有不少台商企业利用转移定价、“高进低出”等手段,偷逃资本、利润和税收,或者通过“大陆出口、台湾押汇”等途径截流收入和外汇。而台湾对大陆的贸易顺差,进一步转嫁为大陆对他国的贸易顺差,造成中国和其他国家贸易争端的诱因。   在台湾经济高度依赖于对大陆出口的形势下,许信良认为,“如果大陆真的不跟你玩,台湾绝对吃不消。到2008年,台湾不会有‘统独’或蓝绿的问题,因为四年内大陆势必对台湾摊牌,而其中对台湾进行经济制裁的可能性最高”。   但是在笔者看来,通常意义上的经济制裁相对于军事手段,虽然不会伤及性命,但是也必然殃及无辜,影响岛内人民生活,助长社会敌对情绪,反被台独政客加以利用。出于投鼠忌器的考虑,诸如贸易禁运之类的措施,尽量不要采用。   我们可以让利于台湾人民;台湾当局以两岸贸易盈余所得美元用于巨额军购的现状,也必须打破。一个釜底抽薪的两全之策就是,在两岸贸易中推行本币结算。这并不构成经济制裁。只是在“三通”之外,先行“通货”,即货币之直接通用。“三通”如果没有对方配合,那是一个巴掌拍不响。而“通货”之策,具有隔山打牛的功效,完全可以我自为之,占据主动。   具体言之,就是通过立法或行政命令,规定大陆企业在采购台湾商品之时,向台湾出口商支付人民币,而不再支付美元或任何其它外汇。当然,台湾方面可能会提出“对等”的要求,在购买大陆商品时,向大陆支付新台币,对此大陆也尽管可以接受。两岸彼此支付的人民币与新台币相互抵消之后,仍有相当于贸易顺差的余额,按照去年的规模,就是相当于404亿美元的等值人民币,按照1:8.3的汇率,约合3350亿人民币,留归台湾方面所有。台湾方面如果为了继续获得对大陆的贸易顺差,就必须不断接受大陆更多支付的人民币。   这对于台湾厂商并无不公,只要他们接受人民币,两岸贸易的既有格局和发展势头不受影响。如其拒绝接受人民币,也听凭自愿,大陆可以另觅他处购买。除此之外,大陆对于自台湾进口仍然不加限制。只是台湾自大陆实现的贸易盈余,表现为人民币。   人民币也是钱,按照商业规则由台湾企业赚取。但是钱若闲置不用就是废纸一张,所以这些人民币,可以回流大陆(鼓励台湾出口商在大陆开设收入帐户),进行消费和投资,亦将有效拉动大陆的经济,增加大陆的就业和税收。至于台商合理的外汇需求,在符合一定条件下,可以持贸易所得之人民币向中国银行换汇。如果另有部分人民币并未回流,而造成人民币在境外的流通和积累,也并非什么坏事,只是对于我国的金融管理构成新的挑战,却未尝不可以作为人民币走向世界的重要一步。   美国的全球霸权,以美元之通行世界为标志。而欧盟的统一进程,以欧元的启用为重要里程碑。对于大陆和台湾这两个经济体而言,其实力相差将日渐悬殊,而相互联系日益密切,人民币有条件采取强势地位,深入台湾经济。人民币既可以深入人们的腰包,更可以深入人们的心房。在这个意义上,人民币的力量也许有甚于人民解放军。   两岸贸易推行本币结算,既使大陆减少动用外汇,也使台湾免于积累过多外汇。而两岸贸易通过外汇结算,实际上是便宜外人。当今的国际现实,外汇储备多以美元为主。在经济学意义上,货币不过是政府背书的一种欠条。持有大量美元,等于借钱给美国政府,美国长期无偿占用了这些美元所对应的经济资源,对全世界收取“铸币税”。事实上美国最有利可图的行业,就是发行美元。外汇储备不见得越多越好。大陆和台湾的外汇储备,目前已经在世界上排名分居第二、第三。通过本币结算降低外汇需求,两岸人民将共蒙其利。   当前国际社会和台湾民众对于人民币升值有普遍预期,而台湾对大陆贸易连年顺差,这正是两岸贸易推行本币结算、特别是人民币结算的一个有利时机。这一过程,可以逐步实施。作为尝试,不妨先行按比例搭配本币和外汇,进行结算,从10%到100%的本币比例,都可以考虑。还可以区分不同行业和领域,以便有所选择。为了防止冲击国内金融秩序,专设“中国银行台湾分行”,发行“人民币台湾版”,建立一个防范金融风险的防火墙,也未尝不可。凡此种种的技术性问题,都需要深入研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4-6-3 07:55:43 | 只看该作者
对台贸易一直是个两难选择,真希望早日解决这个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4-6-4 15:38:10 | 只看该作者
台湾会把人民币卖出,换成美金。或由台资直接出口的产品改为先用人民币买回台湾再出口。这样做只会给大家添麻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4-6-4 16:54:20 | 只看该作者
军事和经济两手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878|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6 01:53 , Processed in 0.161088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