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妈妈妞妞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它] 0-8岁最佳育儿建议

[复制链接]
21#
 楼主| 发表于 2004-6-2 11:48:41 | 只看该作者
<font color="#a43b44"> 如何轻松训练宝宝快乐如厕 <font color="#a43b44"><img src="http://image2.sina.com.cn/club/baby/j/c.gif" border="0"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alt= style="CURSOR: pointer"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screen.width-500)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500;" />  2004年03月19日 00:28 《0-8岁最佳育儿建议》  学会使用便壶是孩子一生中的一个里程碑,而且这一里程碑对你也同样意味深长。你可能早就等不及想要把给孩子换尿布的小桌子拿走,收起成堆的尿布。但是教孩子学会上厕所常常会让你急不得,恼不得。所以你一定要有耐心。  大多数2-3岁的孩子就可以进行上厕所的训练。任何做过父母的人都可能会这样告诉你,训练孩子上厕所可能要数星期甚至数月。专家告诫,让你的孩子决定他是否做好了自己上厕所的准备,这才是最重要的。研究表明,很多在18个月大之前就开始学上厕所的孩子直到4岁还没有完全训练好。但是,从2岁左右开始训练的孩子到了3岁就可以完全训练好了。白天的控制通常容易学会,而让孩子晚上不尿床,则需要更长的时间。   训练开始啦   在晚上养成规律  我儿子快1岁半的时候,每天晚上给他洗完澡、放掉洗澡水的时候,我会把小家伙放在尿盆上。水流的声音似乎能够刺激孩子。几个晚上之后,孩子就可以用尿盆小便了。我好好庆祝了一下孩子取得的成功,而且,我让孩子在每天晚上相同时间都这样做。慢慢地,一天当中,我们让孩子更多地使用尿盆尿尿。我用这个方法成功地教会了我的三个孩子。  珊南-特纳,马里兰州  确定开始的时间是关键  想训练孩子上厕所,我的最大成功秘诀就是,等孩子准备好了才开始训练。如果孩子还不能按你指导的去做,而且,每4小时,小家伙就会尿湿尿布,那么,孩子很可能还不能完成上厕所的训练。于是,我们等到孩子2岁半的时候才开始指导孩子上厕所。我们并没有给孩子压力,但是,我们在训练中不断鼓励孩子。小家伙不到1周就完全学会了。  安基拉-哈森,得克萨斯州  坚持不懈  不间断地集中训练孩子上厕所,坚持这样做上3天。我是这样教女儿上厕所的,每过1小时我就把小家伙放在她的尿盆座椅上。同时,我会注意孩子是什么时间会需要上厕所,而且还做好记录,这样能避免孩子意外地尿尿或大便。为了让孩子能乖乖地待在尿盆上,我就给女儿读故事。  林娜-伊维,加利福尼亚州  拥抱你的宝宝  我女儿2岁的时候,小家伙害怕使用尿盆。为了帮助女儿克服这个问题,我们开始给孩子“魔力的拥抱”——孩子坐在尿盆上的时候,我就用胳膊抱着她。感觉到安全,小家伙就能放松了,也就能专心上厕所了。这个方法真的帮助女儿更轻松地学会上厕所。  丹尼斯-萨马塔诺,康涅狄格州   鼓励孩子成功   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做  教孩子上厕所的时候,不论发生什么你都不要吃惊。我的大儿子2岁的时候,每次大便之前,和别人不太一样,小家伙会脱光自己的衣服。孩子第一次这么做的时候,我非常吃惊,但是,我并没有表现出我的吃惊,因为我想让孩子按自己的方式去做。我从来没有劝孩子改变自己的习惯,6个月后孩子就自己不那样做了。关键是尽可能帮助孩子,但不要让孩子有压力。  安基拉-布朗,阿肯色州  让蹲尿盆变成愉快的体验  我们发现教孩子上厕所的时候,鼓励对4个女儿都非常有用,一个女儿在我们鼓掌的时候甚至喜欢上厕所了。如果孩子意外尿湿,我们也从不责怪孩子,而且我们告诉孩子这种事每个人都有,他们已经做得非常棒了。其中一个女儿特别喜欢在她的尿盆旁边放一摞画册。这样小家伙就会坐在尿盆上更长的时间,她已经把蹲尿盆和她最喜欢的故事联系起来了。  林奈特-桑德,伊利诺伊州  方便如厕  我们就把尿盆放在女儿的床边。这样,女儿有自己的空间,她就没那么大压力了,而且她能更快地蹲在尿盆上,特别是早晨一起来或是晚上的时候。  芬尼-约翰森,纽约  让娃娃参与进来  我们2岁的女儿不愿意在玩的时候停下来上厕所。为了鼓励孩子上厕所,我们告诉她,她需要教她所有的娃娃们上厕所。每次,我们都会带上一个这样的“朋友”去厕所,于是,女儿就可以慢慢教会娃娃们怎么上厕所了。用不了多久,小家伙就对我说,每次她要上厕所是因为她对教娃娃们上厕所感觉非常兴奋。  基纳-洛基古茨,加利福尼亚州   小小的奖励   奖励的口袋  女儿3岁的时候,我正为能有什么东西动员孩子去蹲尿盆而着急绝望。后来我买了一个礼品口袋,然后在里面装满了从聚会用品店买来的各种小玩具。我终于成功了。孩子每次成功地上了厕所,我就从袋子里挑一样东西给她。1个半星期以后,袋子空了——小家伙也训练好了。  道恩-卡蒂,马萨诸塞州  制作一个上厕所招贴  女儿快3岁了,才完全训练好上厕所。女儿喜欢贴画,为了鼓励她,我们就做了一个“上厕所招贴”,我们把招贴精心装饰,然后挂在厕所的门上。每次小家伙上厕所,她就可以为她的贴板选一个贴画。孩子因为可以得到新的贴画而非常兴奋,训练她上厕所也就成了小菜一碟。  沙瑞-詹摩尔,密歇根州  超级英雄来帮助  儿子3岁的时候,他已经在尿盆里尿尿3个月了,但是小家伙就是不能用尿盆大便。绝望之中,我们试了最后一招:凯莫昂有什么最喜欢的动画片人物,我们就把小家伙带到商店让他选两个出来。到家之后,我们留着包装,把它们挂在厕所撑毛巾的杆上,让孩子能看到它们。我们告诉孩子,如果他能用尿盆成功地大便两次,我们就把其中的一个给他。这个方法很奇妙地奏效了:2天后,小家伙得到了2个新玩具,而我们再也没见到过孩子意外尿湿了。  凯西-诺尔,康涅狄格州 <font color="#a43b44"> 当父母产生离愁别绪的时候 <font color="#a43b44"><img src="http://image2.sina.com.cn/club/baby/j/c.gif" border="0"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alt= style="CURSOR: pointer"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screen.width-500)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500;" />  2004年03月19日 00:14 《0-8岁最佳育儿建议》  并不是只有儿童会体验分别的焦虑,父母也同样会体验到和孩子分别时的痛苦。无论你是要回去开始工作,还是只是需要出趟门,第一次和你的小婴儿分开的确非常困难。希望自己能少担心一些,尽管没有什么神奇的方法,下面的这些技巧仍然会对你有所帮助。  记住:和孩子分开对你而言要更加困难。而宝宝要到了9个月大的时候和陌生人在一起才会感觉不安,所以,你的宝宝如果只有2个月大,不必担心,小家伙还不会有任何痛苦的感觉。事实上,父母暂时离开,一些宝宝和陌生人在一起的时候仍然感觉自在,并没有大惊小怪。  选择照看孩子的合适人选。哪怕你对孩子的安全有一点点的担心,和孩子分开对你来说都会非常的困难。但是没有人能像玛丽·鲍宾斯一样完美,记住这一点很重要:对照看孩子的保姆,你的期望要现实一些。  往家里打电话。和保姆保持紧密的联系会让你感觉轻松一些;让保姆知道你打电话是因为和宝宝分开感觉焦虑。保姆从前很可能遇到过这样的事情。当电话让你感觉舒服些的时候,你就会觉得不再需要那么频繁地打电话了。   白天和宝宝的联络,给孩子看照片   我和丈夫协调了彼此的时间,这样,我们两人可以总有一个人和8个月大的儿子待在家里了。但是,孩子还会因为想念不在家的爸爸或妈妈而哭闹。为此,我们把自己16x20寸的照片挂起来。现在,孩子一哭着要爸爸或妈妈,我们就把他带到挂照片的房间让他偷看一眼。孩子看到照片的时候高兴得又笑又叫。这样也让我和丈夫感觉好多了,即使我们不在家还是能和孩子在一起。  海泽尔-辛德,宾夕法尼亚州   一天一封信   我出国的时候,给家里打电话不是很困难就是很贵。我不在家的时候,希望两个孩子能好好的,我给他们每个人留下许多我写的信,这些信供他们在我走后阅读。在信上,我告诉他们我那一天要做什么,然后还会写上个笑话。这样没有我在身边,孩子们的日子能好过一些。  玛丽-福勒,俄勒冈州   一起吃午饭   在离我工作单位5个街区的地方,我找到了一家非常好的私人幼儿园。照看我2岁大儿子的工作人员非常好,她允许我每天中午和孩子一起吃午饭。这样,早晨和孩子分开的时候就容易多了,因为我们知道中午的时候就又能见到对方了。  劳伦-韦斯特歌德,俄勒冈州   一天一个惊喜   让我4岁的儿子待在幼儿园是场持久战。孩子总是紧紧抓着我的胳膊抽泣。于是,每天我都会在孩子的口袋里给他留下一些惊喜——都是些很简单的东西,像巧克力和小图片。这是一种好方法,这种方式让孩子明白,即使不在一起,我们还可以保持联系。这么做真的非常有效。  艾米-葛蕾,蒙大拿州   成为一种游戏   我们发现了一种非常好的方法。我们不在孩子身边的时候,这种方法能帮助3岁的小家伙度过时光,而且,孩子几乎根本没有哭过。儿子和保姆待在家里的时候,我和丈夫按事先安排好的时间从办公室给家里打电话:在孩子吃过午饭和睡过午觉的时候分别给孩子打电话。然后,我们和孩子在电话里做简单的游戏:我们猜一些非常简单的问题,比如,孩子吃得什么午饭或者午睡时梦到了什么。保姆告诉我们,孩子真的盼着我们给他打电话,而且,挂断电话的时候小家伙还一直在笑着。  斯达弗尼-斯德恩,俄亥俄州 <font color="#a43b44"> 纪律,能干什么和不能干什么 <font color="#a43b44"><img src="http://image2.sina.com.cn/club/baby/j/c.gif" border="0"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alt= style="CURSOR: pointer"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screen.width-500)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500;" />  2004年03月18日 00:42 《0-8岁最佳育儿建议》  要给孩子确立能做什么和不能做什么的原则,作为父母,这可能是最具挑战性的工作之一了。如果孩子的行为快把你逼疯了的话,给孩子确立这样的原则就更加困难了——比如年长的孩子打了他的小弟弟或小妹妹,或者孩子们把客厅变成了马戏团。有时候,你自己可能也想发脾气,但是要尽量保持平静,你要意识到,孩子们需要你为他们确立规范,他们要从你那里学习得当的行为举止。  建立纪律并不意味着惩罚,而是意味着把孩子从错误中引导到正确上来。   注意孩子做得好的地方   我们时不时就会在家里安排一个“感激日”活动,这样的日子用来表扬家里的一员。在“感激日”那天,接受表扬的家庭成员可以吃到他最喜欢的饭菜,而且他还能得到全家人的赞扬。最近的一次“感激日”,我的一个儿子因为表现得像一个好哥哥,受到了全家的表扬。这样做能帮助我们关注孩子们积极的表现。  兰尼·布朗恩,堪萨斯州   再也不要说“不”   当我2岁的儿子路克做错什么的时候,我们不是对他说“不”(这样做只会教会孩子在任何时候也只会说“不”),于是,丈夫和我试着说,“这么做可不是个好决定。”同样,我们也努力指出孩子的好表现。那么,如果孩子帮助我们打扫,或者乖乖地玩,我们就会对他说,“你这么做非常好。”  堪道尔·玛莱特,芝加哥   私下教训孩子   我学会的教育孩子的最好方法就是,在公共场合表扬孩子,但是要私下教训孩子。纠正孩子的错误,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引导,这些的确非常重要。但是,这毕竟和其他人无关。在人前教训孩子——即使是在孩子的婶婶或是爷爷奶奶面前——都会让孩子感到尴尬,使孩子受到伤害。  乔安娜·艾伯特,南卡罗来纳州   建立统一战线   对孩子进行管教之前,我丈夫和我尽量先对教育方法进行讨论。我们的建议是:千万不要在孩子面前因为管孩子而发生冲突。孩子们会觉得很迷惑,而且以后你管孩子的时候,小家伙会不以为然。  当娜·厄尔,新泽西州   推迟争论   1.如果我俩对管教孩子有分歧,我们会先按照其中一个人的想法管孩子。但是之后,我和丈夫会尽快谈一谈,解决当时的问题,然后我们会一起设想,将来孩子出现这样的表现我们应该怎么处理。  2.任何时候如果孩子被人忽略了,他们才会对此有负面的记忆。即使你的孩子开始向你抗议,直到让他独自待一会儿的时间结束,之前都不要理睬他。  3.对孩子进行空洞的恐吓。如果没有时间和精力付诸实践,你就不要对孩子进行空洞的恐吓,让他独自待一会儿——即使他仍然表现得调皮或反抗。避免对孩子说不实际的话,比如“如果你不停下来,我就让你一整天都一个人待着”。  4.让孩子独自待一会儿的时间过长或者过短。3岁以下的儿童年纪太小,他们还无法明白独自待一会儿的概念,所以如果这么大的孩子做错了什么,只要把刚学步的孩子带到一边去就好了。对于稍大的孩子,让孩子独自待一会儿的时间只能持续几分钟:3岁的孩子持续3分钟,4岁的孩子持续4分钟,5岁的孩子持续5分钟。  5.没有另外做准备:如果你的孩子拒绝暂时一个人坐在椅子上待一会儿,或者他待一会就离开了,那么你就告诉他,你现在要给他规定的时间会再延长一分钟。你可以陪孩子一起走到让他独自待一会儿的地方,但是不要和孩子进行任何讨论。只要告诉孩子他必须坐在椅子上。如果他还是拒绝,就放弃这种惩罚,剥夺他的另一项权利。  玛丽·凯·海利,康涅狄格州   有所限制,由你来决定时间   不得不结束3岁的儿子最喜欢的活动时,他总是又哭又闹,为了避免这种情形,我们拿来我丈夫手腕上的秒表。我们会告诉孩子他还剩下多少分钟可以玩,然后等到手表的闹钟响起,小家伙就知道无论他正在做什么都得停下来了。这种方法非常有效,于是,我在生日的时候也要了这样一块手表。  斯塔西·斯茨威,费城   保持一致   我丈夫因为工作需要经常会离开家里很长一段时间。让孩子们知道爸爸不在的时候,妈妈会和爸爸在家时一样,我慢慢明白这一点有多重要。最初在丈夫离开家的时候,我开始背离从前一起教育孩子时的一些原则,因为我知道孩子们想念他们的爸爸。但是,当我按自己的方式管孩子的时候,我发现孩子们对我和周围其他人的反应变得很消极。所以,两个人都在家时怎样管教孩子,只有一个人在家的时候还要怎样管孩子,我相信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们有安全感。  米吉·胡艾,路易斯安那州   让你的孩子进行选择   我们4岁的女儿淘气的时候,我或者我丈夫就会直视着孩子,然后平静地问孩子:“想要简单的方法还是严厉的方法?”如果小家伙在商店里还不停止大喊大叫的话,我就会说:“简单的方法就是,你好好地讲话然后我们继续开开心心地购物;严厉的方法就是如果你还大喊大叫的话,我们马上回家而且你今天也不能看录像了”说完这些,我就等着女儿的回答。到现在为止,女儿总是顽皮地一笑,选择简单的解决方式。让孩子自己决定她的行为,小家伙就觉得自己也参与到父母对自己管教了,而我们也不用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提高嗓门。  朱利耶特·汤姆森,马里兰州   停止喊叫,让孩子明白你是认真的   过去,管教孩子的时候,我常常要大喊大叫,但是我发现那样做只会让我表现得失控。另外,提高嗓门的话,我感觉我是在教孩子们也提高嗓门说话。现在,管教孩子的时候,我会用坚定的口吻对他们说话,而且我会用面部表情。孩子们知道我的眉毛扬起来的话,那我就是认真的。如果你让孩子们觉得你看起来、听起来是严肃的,她们很快就明白你是和他们认真的。  艾萨·瑞波,路易斯安那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楼主| 发表于 2004-6-2 11:51:43 | 只看该作者
<font color="#a43b44"> 安慰分离焦虑的宝宝的窍门 <font color="#a43b44"><img src="http://image2.sina.com.cn/club/baby/j/c.gif" border="0"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alt= style="CURSOR: pointer"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screen.width-500)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500;" />  2004年03月18日 00:36 《0-8岁最佳育儿建议》  和父母分开,孩子要经受分别的阵痛:那些抽泣、尖叫以及孩子求你留下来时的绝望都足以把你的心撕成一块块碎片。很多儿童是在8个月-1岁大的时候第一次经历分别的痛苦。从那个时候起,他们开始明白,人是相对独立的,而他们只有一个爸爸、一个妈妈。在学龄前的儿童身上,分别的恐慌常常会再次发生。另外,当日常生活的规律被打乱的时候,儿童的这种恐惧心理还会反复出现。  孩子希望父母留在他们身边是非常自然而且正常的,记住这一点很重要:学会独立,这是儿童情感成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父母或是让他感觉安全的什么东西分别时,孩子常常会感到难过,下面这些有创意的窍门都能够对你有所帮助,同时也能帮助要经受离别之苦的宝宝。   让告别变得简单,一口袋的吻   为了缓解女儿和我分开时的痛苦,早上离开家之前,我们假装在她的口袋里给她留下几个吻。我们在口袋里吹几个吻,然后,合上口袋不叫吻跑出来。这样做的话,女儿就不哭了。我们还告诉她,如果在幼儿园觉得寂寞,她可以打开口袋,爸爸妈妈的吻就在那儿等着她呢。幼儿园的老师告诉我们,她看到女儿真在口袋里找我们留给她的吻了。  尼基·科尔曼,纽约   让孩子看着你离开   我的女儿还是个婴儿的时候,我还在外面工作。我丈夫抱着小家伙站在家门口,让女儿和我挥手说“再见”。我的女儿对此早就习惯了。无论什么时候我要把女儿留给保姆照看,女儿会同样站在门口对我挥手说“再见”。女儿现在快4岁了,这么做成了一种必须。让孩子看着我离开,而不是神秘的消失,这对孩子真的非常有帮助。因为,女儿知道我一定会回来的。  詹尼弗·费茨格若德,密歇根州   规定时间   过去,让3岁的儿子在自己床上一个人睡觉非常困难。讲完一个故事,该让他一个人睡觉的时候,他就大哭大闹。于是,我就想办法解决。我开始让他把闹钟定时,定上15分钟。15分到的时候我就离开。头几个晚上,孩子确实不好过,但是一周之内,时间到的时候,儿子就会自己告诉我该走了。  瑞贝卡·柴斯,犹他州   安慰烦乱的情绪   儿子4岁了,每次让保姆照看的时候,孩子总是大发脾气。通常,儿子总是坚持说自己是个大男孩儿了,可以自己做事情了。于是,我就和儿子坐下来,进行了一次妈妈和大男孩儿之间的谈话。我们谈到,如果他想妈妈而且觉得难过,这没什么关系。但是,没有妈妈在身边一会儿,大男孩儿一样可以做得很好。谈话之后,儿子似乎真的理解了我说的话。  凯恩·欧·康纳,波士顿  <font color="#a43b44">别给孩子情绪污染 废气、烟尘会对大气造成污染,妈妈的不良情绪也会成为污染源,对孩子的健康造成危害。  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情绪,紧张、焦虑、急躁、害怕、漠视……这些负面情绪如果长期伴随着妈妈,那么孩子也会受到不良的影响,即便他还不懂得表达,也会用其他的方式来告诉你:  妈妈的不良情绪:担心  孩子的表达方式:周末发烧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乐乐和他的妈妈就成了星期天医院急诊室里的常客,原因是乐乐经常会在周末无缘无故地发烧。乐乐妈妈很担心,带着乐乐做了各种各样的身体检查,可也没查处有什么问题。除了“周末发烧症”外,乐乐一切正常。乐乐妈妈很少在周末带乐乐出去玩,因为她总是担心乐乐会在外面突然发起烧。即便是出去了,她也会老是问乐乐:“你有没有不舒服?”或者是叮嘱乐乐:“如果不舒服赶快告诉妈妈!”乐乐的“周末发烧症”已经成了她的一块心病。  专家支招:如果乐乐的身体检查都正常的话,问题应该是出在乐乐妈妈身上。很可能是乐乐妈妈的焦虑情绪间接地影响了乐乐的身体状况。这种情绪上的影响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能感受到了,例如产后喂养新生儿的妈妈如果总是担心自己的奶水不够,而处在焦虑状态下的话,尽管新生儿还很小,也能够受到妈妈的影响,出现总是哭个不停、烦躁、睡不安稳等不良反应。孩子生病是正常的,而且现在的医疗服务水平已经提高了很多,即便周末孩子生病了,也随时能够找到医生就诊,没有必要总是忧心忡忡的。建议乐乐妈妈从现在开始不要再跟孩子提“不舒服”的问题,周末带孩子出去痛痛快快地玩一玩。  妈妈的不良情绪:急躁  孩子的表达方式:口吃  平平的妈妈是个急脾气,说话做事都像一阵风。可是平平总是畏手畏脚的,胆小怕事,一遇到陌生人就吞吞吐吐地说不清楚话,妈妈越是催,平平越是叫不出来,甚至还会口吃。为了平平口吃这个毛病,妈妈着实费了不少的劲,看专家门诊,每天抽出一些时间教平平说话。不过,大多数学说话的过程都会以这样的结尾告终:“平平听妈妈说‘叔叔’,跟着妈妈读,大点声!对!快点,再说一遍!快说!你这孩子怎么这样,跟着妈妈说,快呀!”结果是平平的口吃没有改善,反倒是平平妈妈越来越没有了信心。  专家支招:口吃很可能是精神紧张造成的。平平妈妈的急躁情绪对孩子的表达构成了干扰,因而出现了以上的表现。在孩子学习说话的阶段,父母的引导尤为重要。应该多鼓励,不要老是催促孩子。在孩子学习说话的时候,不要经常打断他,应该鼓励他把话说完,并且在适当的时候帮助他。孩子的思维和神经系统还不完善,表达很可能会相对置后,也许会有口吃的症状发生,家长应该安慰孩子,例如“宝宝别着急,想好了再说。”  妈妈的不良情绪:忽略  孩子的表达方式:啃手指  毛毛3岁了,大大的眼睛,长长的睫毛,是个人见人爱的漂亮宝宝。不过如果你和他呆上一会儿,就会发现他总是把大拇指放在嘴里吮吸着,无论妈妈怎么告诫他,或是温柔地制止他,都无济于事。  毛毛的妈妈是一家外企的高级职员,平时工作非常忙,经常是好多天见不到毛毛一面,毛毛从小由保姆照顾。等到发现了毛毛啃手指的毛病,平时一向很自信的她,也开始变得束手无策。毛毛妈妈带着孩子去过很多医院,做过各种各样的检查,医生的答案都是:这孩子没有病。那么到底问题出在哪里呢?  专家支招:啃手指有很多原因,某些微量元素的缺乏可能会导致这种情况的发生,例如:缺锌、缺铁等。医院的检查排除了这些病理性原因的可能性。从分析的情况看,毛毛吮手指的举动应该是一种典型的自慰症的表现,属于无临床病理变化的心理障碍。问题的诱因应该出在毛毛妈妈的身上,繁忙的工作让她忽略了孩子对于母爱的向往。因为没有得到足够的关怀,毛毛才会用啃手指这种方式来自我安慰。  妈妈的不良情绪:从“内疚”发展到“过度重视”  孩子的表达方式:厌食  园园是个早产儿,从生下她的那天起,妈妈就老是觉得对不起她,没有给她一个和其他孩子一样的健康的开始。在保温箱里躺了15天后,园园回到了妈妈身边。从那以后,妈妈就辞了职专心在家里照看起园园。妈妈照看园园太精心了,就连吃母乳都要先挤到奶瓶里量好了量再给园园吃,生怕奶水量不够,妈妈又不知道。而且会严格地按照书上的要求,每天喂6次,一次都不能少,不管园园是不是真的饿了。久而久之,妈妈发现园园开始不爱吃奶了,经常是把奶吐出来,要不然就是抗拒奶嘴。真是把园园妈妈急死了!  专家支招:像园园妈妈这样的情况现在越来越多,因为家里只有一个孩子,几个大人围着一个孩子哄吃饭的情况也是有的。孩子是个个体,有他独立的个体特征,不可能每个孩子的情况都一样。因此盲目地按照书上教的方法,刻板地教养孩子的方法是不可取的。如果孩子拒绝吃,说明孩子并不饿,孩子对饥饿有本能的反应,如果饿了,即使他还不懂得表达,也会用哭声告诉你的。对于大一点的孩子,情况也是一样的。没有必要一家人追在孩子后面,只为了让他能多吃一口饭。即使这顿不吃也没有关系,很可能只是因为他不饿,到了下一顿就会吃得很香了。  妈妈的不良情绪:焦虑  孩子的表达方式:夜尿症  有一件事让隆隆妈妈非常苦恼,那就是6岁的儿子依然会隔三差五地尿床。隆隆妈妈每天中午过后不敢让孩子多喝水,也不敢让孩子玩水,去晚上临睡前都要提醒隆隆上厕所,半夜还会亲自去叫隆隆起夜。她带隆隆看过医生,医生并没有发现隆隆有什么身体发育上的缺陷。尝试过各种办法后,隆隆的夜尿症仍然没有好转。隆隆妈妈的焦虑症却日加严重了。  专家支着:夜尿症的孩子精神上是很紧张的,家长更要注意不要时时刻刻叮嘱孩子,这样会加重孩子的紧张。可以有意识地锻炼孩子的控制能力,例如,孩子有尿意的时候,应该让他控制一下,有意识地锻炼括约肌的功能。另外应该让孩子注意锻炼身体,不要让孩子过于依赖家长,并适时地鼓励孩子的进步,增强他的自信心。还需要提醒的是,尿床的孩子跟玩水是没有直接的关系的。相反地,孩子玩水时,水对于肌肤的刺激可以练习孩子的反射能力,减少夜尿的次数。  编后语:日本的一位医生把这些因为妈妈的原因所造成的孩子行为的异常称为“母原病”。这些行为的异常通常没有什么病理上的表现,在医生那里算不上病,通常会被我们所忽视。但是这些亚健康的表现确实会对孩子的健康有一些不良的影响。我们并不想因为这篇文章给妈妈们带来内心的恐慌,只期待着通过我们的故事能够提醒家长,反省一下自己的表现和教育方式。看一看是否你的情绪是否也对孩子造成了污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04-6-2 12:11:06 | 只看该作者
顶!顶!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04-6-2 13:26:40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主的辛勤付出,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04-6-2 15:55:54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04-6-2 16:52:00 | 只看该作者
感谢楼主,还有吗,继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04-6-2 23:23:10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收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04-6-3 09:01:18 | 只看该作者
就是需要这样实际又细致的教育方法,谢谢楼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04-6-3 10:40:45 | 只看该作者
好帖,建议加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04-6-3 10:57:31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主的无私奉献,辛苦、辛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937|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19 09:50 , Processed in 0.082106 second(s), 2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