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5309|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创新教育的新模式初探——甘肃民乐六坝中学德慧智教育案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10-13 19:04:0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创新教育的新模式初探——甘肃民乐六坝中学德慧智教育案例“德慧智经典诵读”实践活动阶段总结
刘玉红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教育是民族的生机。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提出“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传统经典、技艺的传承。……在中学语文课程中适当增加传统经典范文、诗词的比重,中小学各学科课程都要结合学科特点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广泛开展吟诵古典诗词、传习传统技艺等优秀传统文化普及活动,努力提高全民族的人文素养,树立良好社会风气。”这些要求充分肯定了经典诵读的历史价值和当代功能。通过经典诵读可以让学生了解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在诵读中明德修礼、扬荣拒耻,获得道德熏陶、提升人文修养、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同时通过经典诵读还能开发大脑的质层和核心层,产生开慧益智的功效,实现学生潜能的开发。从而造就出具有道德心灵和慧智头脑的有用之材。
以“德慧智”经典诵读教育为理论依据,班级开展经典诵读实践活动。
(一)、诵读的读本
中国的经典文化博大精深,内涵深刻,意存高远,特别是老子,孔子,庄子,孟子等圣贤的道德文章,散发着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我班诵读的教材主要选读《德道经》、《大学》、《弟子规》、《中庸》、《论语》、《三字经》。
(二)、诵读的方式——采用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诵读
开始先重点诵读《德道经》第一章和第四十五章又称双一章以及《大学》的开篇章、《弟子规》,然后逐渐增多,本着从易到难,从少到多,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经典跟诵,诵读,背诵,赏析。
学生原则上要求记忆为主,理解为辅,童蒙养正,少年立志,在诵读中潜移默化地熏陶道德思想,在诵读中自然而然地养成文明礼仪,在吟诵中汲取经典的人文营养,在实践中修养自己的道德心灵。
(三)、诵读时间的安排
每天利用早课前10—15分钟进行诵读,下午课前的唱歌和诵读灵活交*进行;夜自习前安排10分钟时间诵读。要求学生开口大声诵读,如课前学生齐声念“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读着读着就回到了唐朝,回到了汉朝,就回到了周朝时期,就回到了老子生活的那个宁静的年代,马上增进了不少安宁,学生上课就能安心听讲,比唱那个“爱你、爱你、爱你一万年”不知要好多少。
(四)、以班会为主渠道,进行“德慧智”教育理念的渗透。
(1)初中阶段学生诵读经典,在“德慧智”理念教育中属于“少年养正”阶段。在诵读的同时,还需以班会为主渠道把“少年养正”的理论,针对学生的心理状态,逐步展开教育。并以《国学道德经典导读》、《中华国学道德根》、《大学导读》、《道德根文化是民族复兴的物质基础和精神桥梁》等理论为班会的指导思想,来提升学生的精神品格,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远大的人生目标,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2)在班会课上组织学生相互交流,谈感想、谈体会,并给予及时指导和鼓励,以增强学生诵读的热情及其深化对经典的认识,促进诵读效果。
(五)、经过近一年的实践,诵读的效果令人兴奋。
(1)班级管理上了新台阶,形成了一个文明和谐的集体。
通过经典诵读,班级的凝聚力明显增强,学生们有了很强的集体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同学之间相处都能宽容相待,不因小事而斤斤计较,班内无不团结的现象存在,形成了一种团结互助、和谐相处的集体。
(2)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通过经典诵读,班内学习氛围浓厚,一些对学习失去信心的同学重新找回了自信。学生普遍反映,通过课前经典诵读,上课头脑清醒,思路清晰,听课时心能安,气能静;做作业能认真仔细、一丝不苟,学习效率明显提高。
(3)部分学生偏科的现象有所好转,学生的记忆力也有所开发。
如某学生说:原先,英语这一学科是我的“心病”。每次上英语课都抱着应付的态度,上课时滥竽充数。读过经典的我深有感触,深刻感悟到每门学科的重要性,偏科的心理彻底解除了。我现在的英语成绩有明显提高,别的科目也不例外。特别是在地理,历史,生物这几门需要背诵的科目中也有了较大的进步。我的每一根神经都不由自主地专一的投入了学习,记忆力在逐渐提高,以前需要一个小时记下来的知识,现在半小时还不到就全部嵌入了脑海。我感到无比的轻松,无比的兴奋,如果我们真的把古人的博大精神牢记于心,就如“与古人居,与古人谋,”是古人的教诲带动了我的心灵。
(4)班级整体成绩在级内优势逐渐凸现出来。
八年级(1)班是从2007年10月开始经典诵读,目前学生整体成绩情况如下:
时间
年级排名(共6个班)
第一学期
期中考试(八科综合)
第二
期末考试(八科综合)
第一


第二学期
第七周数学阶段考试
第一
第八周英语阶段考试
第一
期中考试(八科综合)
第一
期末考试(八科综合)
第一
学生的进步令我兴奋、激动,诵读前我担心这一活动会影响同学们的学习成绩。实践证明着一切,实践证明诵读经典不但没有影响学生的学习,相反还促进了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之后,学生诵读的热情更高,各方面的优势更为明显。同时也让我尝到了教育孩子采用“德育和智育同步进行,相互促进,和谐统一”这一方法的甜头,也让我对教书育人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体会。
(5)礼仪养成蔚然成风。
经典中的礼仪规范、道德修养在潜移默化中成为自然,明理修德成为自觉要求,广大学生的一些不良习惯和秉性得到了改变,学生在诵读活动中得到了心灵的启迪和教化。
如某学生说:我不再是一个贪婪肮脏的幼稚少年,在初一时,数我的床铺最为脏乱,经过经典的诵读,古人的教诲深刻的融入了我的思想,我的生活现已有条不絮,不管是自己的卫生还是公共卫生都处理得有头有序,心中有一张亮着的课程表,时刻提醒着我要做什么,应该做什么。在做人做事的时候,心中也有了分寸,有了自己的主见。
另一个同学说:在初一时,我是一个生活上懒懒散散的人,在家中,也没有一点帮助父母减轻负担的意思,一天只是以做作业为理由,然后趁他们去地上干活而开始我的看电视行动。但是通过经典诵读,我在生活中不再是懒懒散散。一回家,先干的第一件事就是看一下缸中有没有水,如果没有水,我会立马去提水,直到提满为止。且主动干些洗衣服,打扫房间卫生等家务。爷爷,奶奶都说我懂事多了,邻居们也常称赞我。但是,我知道,这些都是受益于经典。
(6)在经典诵读实践中,我与几位同事研究的课题“德慧智经典诵读与学生潜能的开发”于2007年11月被列为“省级十一五”规划课题。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不仅是教学,今天教育播撒的种子,可能在五年、十年甚至几十年以后才能开花结果。不到一年的“德慧智”经典诵读教育活动,学生的变化、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不仅令我兴奋,也令我惊诧。置身于书生朗朗的校园,我深信,今天诵读经典的孩子,定是明日德才兼备的国之栋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3 19:17:18 | 只看该作者
学生诵读体会
《德道经》我爱你
作者:王德安
……一开始我认为此书没什么意义,一直很犟,不听同学们的劝说,就是不读。而后来,以前在老师们眼中的“烂班、穷班”的一(4)班,现在竟然成了老师们的宝了,这时有几位同学就告诉我“这都是读了经典的效果”,我听了还是半信半疑,这时我拿起了《德道经》的书顺口读了起来,读了双一章后突然觉的自己嘴巴上好似抹上了油一般十分润滑,于是我也就渐渐喜欢上了《德道经》。这一读起来就觉得比背短篇文言文还顺口。我平时一向疯疯癫癫、自己不能约束自己,而读了一段时间的《德道经》之后我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自控能力增强了,可以约束自己的行为了,学习上更加积极刻苦了,意志方面坚强了许多,不怕困难了,遇到难题有信心去克服它了,上课时能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了,生活上也爱关心同学了……
读《弟子规》学做人
九年级(3)班
王腊梅
……《弟子规》这本书,它还告诉我们了许多做人的道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孝敬父母,友爱兄妹,在一切言行中,要谨慎。看见别人有了进步,就要虚心向他学习,在和大众交往时,要平等仁慈……读这本书,将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

与老子同行
七年级(3)班
钱艳芳
……与老子同行,我改变着自己;与老子同行,我懂得了"真"与"德";与老子同行,我体味到了成长的快乐……让我们行动起来吧!在生活中,不断的感悟经典,感悟经典的无穷魅力!在诵读中品味,在品味中成长,让老子陪我们一同走在人生的风风雨雨中。让我们时刻与老子同行,时刻与道德同在,时刻与古人同在。让我们聆听老子的谆谆教诲,学做圣贤的人士,领悟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经典诵读与语文课——甘肃省民乐二中
作者:张宁芮
走近读经的学生最近一段时间学生读经的积极性非常高,课堂活跃,思考积极,整节课激情飞扬,感觉特别有生命力。
昨晚自习三是生物,生物老师有事,让我去上。当我走进教室的时候,学生正看生物书,我就说上语文,没想到学生齐声欢呼起来,连声说好,我问:“为什么喜欢上语文?”他们竟然说可以读经。我真高兴啊!就让他们先读经。这时我想起玉清子老师写的《国际论坛后的震动与思考》正好打印出来了,何不借此机会介绍给学生呢。等学生读了20分钟的《德道经》,我就说:“今晚给大家介绍一篇文章,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和帮助”,没想到教室里又是一片欢呼声。等他们安静下来,我就开始读,一边读一边尽自己的理解讲解。我不知道作为初二的学生能理解多少,但他们听的出奇的认真,时而为中国人不懂《德道经》叹息,时而为西方学者的深刻见解而惊讶赞叹,同时听到《德道经》在国际上的影响和博大精深而无比自豪。
当我说到“《老子德道经》里面的语言不跟我们的脑子对话,而是......”许多学生竟然接上说:“跟人的心灵对话。”当我说能否参加老子了心灵晚会,不在……,学生又接上说"不在老子,而在自己."我问:"你们愿意参加吗?""愿意!"声音整齐而有力."怎么参加?"“读《德道经》!”全班异口同声,还是那样激情满怀。文章的最后一句话是“我们的教育怎么了?”有一个男生大声说:“骑虎难下!”其他学生纷纷复合,说的多好啊!这是多么深刻而又独到的见解,但我又加了一句:“骑虎是难下,但总有一天会下来,还把它驯的服服帖帖。”文章读完了,下自习的铃声也响了,学生还沉浸在无限的感慨和感动之中。其实我也是感慨万千。
    这几天上课很轻松,师生关系融洽和谐,我觉得无论对于我还是学生,都是一种享受。而且学生思维敏捷,一点就通,例如讲练习的时候,有一首课外诗歌,本来这对偏僻农村的学生来说,难度比较大,因为他们很少有课外读物,从小学到初中接受的都是填鸭式的应试教育,我没有作任何讲解,当问到“醉卧沙场君莫笑”一句体现了将士怎样的情感,许多学生答到:洒脱、豪迈。问到“古来征战几人回”又体现了将士怎样的情感,答到:视死如归、献身国家。几乎就是标准答案,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当我夸他们并问为什么最近悟性这么好时,他们都说是读经的效果。
    今天老师闲聊,一位老师说:“三班的学生就是好,上课回答问题积极,表达能力好,上课请学生讲题,争先恐后的上,而且分析思路清晰,讲解透彻,而七班说讲题,全就把头低下去了。”三班就是我代的班,其他老师也纷纷附和,夸三班学生如何如何好。我就开玩笑说:“语文是工具课,语文学好了,啥都好,你们也不想想语文是谁代的。”我想要抽合适的机会给他们讲一讲经典诵读,哪怕文人相轻。
    这就是读经的学生,真的与众不同,读经效果真实不虚。

《德道经》从学校走向家庭我是一个不称职的老师,平时很马虎,上课不多说一句话,也很少批评学生,主要是懒惰。一次偶然看到一个女同学在作文上写到她生重病的妈妈及她沉重的心理压力,以至于她有了白发,我心里很难受,觉得愧对学生,对他们关心不够,这才留意了这个女生:身体单薄,沉默寡言,但学习成绩好,品质好。就鼓励她好好读经,建议让她妈妈也读。看到她写的总结,特别高兴,有一种流泪的冲动,发出来,供朋友们参考借鉴。

经典,伴我一路走来
自从经典走入我们的课堂,虽然占用了课堂的时间,但我们的学习还是不错的,在全年级也是数一数二的。而且我们对经典的兴趣也越来越浓厚,有时老师上课忘了,我们可没忘,我们就大胆提出先读经再上课,这样我们就可以更多的接受经典的熏陶了。实际上我读经典的那种欲望,根本无法抵挡。现在读经已是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是我的精神食粮,给了我很大的能量。我也希望更多的人来读经典,宣传经典,让更多的人来感受他无穷的魅力。我先从自家做起,我妈妈得了甲亢,身体虚弱,心烦,念的书少,自己读经很困难,我就一边一边读给她听,她总静静听。我住校,没有太多的机会为妈妈读经,于是我就向同学借熊春锦先生诵读的光盘,让妈妈听。每天听一两遍。假日里,有时间我就和妈妈一起读经,现在我**的变化可大了,精神好多了,不再随意发火了,还识了许多字,在记帐时也不闹笑话了,她为此很高兴,什么事都能想的开。弟弟在上小学,特别贪玩,不做作业,学习也不好,老师也拿他没办法。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拿一个笔记本出神的看着,我接过一看,原来是我在学校抄写的《德道经》,我想:难道弟弟也喜欢,我就让他每天读15章,现在他的变化简直让人不敢相信,期中考试时他竟然从以前的倒数几名考到前几名,老师都不敢相信,我问他是怎么回事,他说读了经以后,他爱学习了,也能把作业做完,最近我还发现他的英语特别突出,我相信如果他坚持下去,会有更大的变化,你相信吗?我觉得这样简捷而高效的学习方法每个人都可以试一试,只要你用心去读,去感悟,你肯定会其乐无穷终身受益的。十六世纪前一直走在世界前列的中华民族,必将再度引领世界各国,进入人类新的文明,真正实现和谐社会,傲视全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3 19:18:32 | 只看该作者
下面是我班上的一些学生写的诵读《德道经》的体会,现选出几篇来,请大家欣赏,同时也能看出德慧智教育在初中学生中的一些效验。

人生的指向标
初二(1)班
Liu Xiaoli
……我是一个比较鲁莽的女孩,我只顾着自己的快乐,忽视了给周围同学的感受与印象。我虽然学习不错,但是在同学们的眼中我并不是一个优秀生。于是,我的朋友非常少,我很苦恼,但是自从我读了“与国人交,止于信。”我豁然开朗,我开始找自己的朋友,我用心去关心周围的人。在学习上,别的同学有不会做的题要问我的时候,我不再是一副不耐烦的样子,我用心给他讲,直到他听懂为止。在生活上,同学们有需要帮忙的时候,我积极参与。我不再是一个独来独往的我,我的朋友多了起来……一场风波就这样平静下来了,但是我的心中却久久未能平静,的确,人只有心静下来,才能仔细考虑问题,只有仔细考虑了才会有所收获……
德智慧经典是我人生中的指向标。有了经典的陪伴,前方无论多么地坎坷不平,我都不怕!
感悟经典,启迪身心


初二(1)班
Wang Liwen

……一个平凡的我,起初不懂得经典中所蕴涵的深刻含义,经过老师的一番讲解,我依旧半信半疑。实践证明一切,我先是以读《道德经》为首,每天按时按量读上几章,不由觉得心情爽快,精神豪迈。就这样,以读带背,一个学期后的我深有感触,认为自己的进步非同寻常。
先说学习。通过经典的诵读,在上课时,思路清晰,头脑清醒,听课效率还大幅度上升,在作业的完成过程中认真仔细,一丝不苟。原先,英语这一学科是我的“心病”,每次上英语课都抱着应付的态度,上课时滥竽充数。读过经典后的我深有感触,深刻感悟到每门学科的重要性,偏科的心理彻底解除了。我现在的英语成绩有了明显提高,其他科目也不例外。特别是地理、历史、生物这几科重点需要记忆的科目也有了明显的提高。以前需要一小时背下的知识,现在半小时还不到就全部嵌入了脑海。是古人的教诲带动了我的心灵。
其次是生活。我不再是一个贪婪肮脏的幼稚少年,在初一时,数我的床铺最为脏乱,经过经典的熏陶,古人的教诲深刻地融入了我的思想,我的生活现已有条不紊,不管是个人卫生还是公共卫生都处理的有头有尾,心中有一张亮着的课程表,时刻提醒着我要做什么,应该做什么。在做人做事的时候,心中也有了自己的想法。
还有就是我的言行。一个出口成“脏”的我,现在显得有些温文尔雅,在与别人的谈话过程中,时刻注意着谈话的方式方法;在处世方面,我以自己的行动帮助着他人、同学之间和睦相处,同呼吸,共患难,现在我已有了甚多的朋友。
如果我们深刻牢记古人的教诲,学习古人的高尚品质和道德情操,以及坚强的毅力。真正把古人博大的精神念念不忘,就如同“与古人居,与古人谋”。

丑小鸭变成了白天鹅
初一学生 Li Juan
……我们上自习前20分钟读经,开始我没有兴趣也没有信心,别人读的时候我玩,一听读经就烦,可是后来听有的同学说读起来很有意思,我也想试一试,就硬着头皮去读《德道经》,没想到这一读就不可收拾,一直坚持到了现在,读经已经成为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读经以后,我象一只丑小鸭变成了白天鹅。以前我性格孤僻,很少与同学交往,成绩也一般,老师不喜欢我,虽然我很努力,可没有多大变化。现在我完全变了,性格开朗了许多,成绩也好了。以前,老师让我们背一篇课文,我和别的同学一样认真,同样的时间,我就是背不下来,有时我气急了,就一个人钻在角落里哭。现在我的记忆力特别好,学习效率高了许多,学习由负担变成了享受。以前,我总爱和家人吵架,是非不分,现在我能体贴父母,当他们问我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变化时,我就很自豪的告诉他们是因为读了《德道经》的缘故,他们就非常支持我读经。

诵读经典带来家庭和睦
初一学生 Zhou Haixia
……我读了经典之后,记忆力有所提高,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变化。以前不论背课文还是记英语单词都很迟钝,一节课根本记不上多少知识。当我读了经典之后,背课文和英语单词也很快。当然语文成绩变化很大……经典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悠久文化的精华,我们应该去探索祖先所留下的东西。如果被遗忘了,那就太可惜了。现在之所以变了,是因为经典指引着我们走向成功的道路……

读经典后我学什么都有兴趣
初一学生 Qian Shupeng
……老师向我们介绍经典后,同学们一个个都不大相信。我们起初也是抱着好奇心去读,后来渐渐地爱读了。每天上语文前,我们都要读上十五章。时间长了,我们便自觉地去读,越读越爱读……经典是我们每个人需求的精神食粮。它开启了我的头脑。由原来被动地去学习,现在我可以主动自觉地去学习,自己也有了一个明确的学习目标,不像以前那样瞎碰了。我不再偏科了,学什么都有兴趣。我的学习也有了很大的进步……我的记忆力提高了,理解能力提高了,心态也平和了。心里特别舒畅,和同学关系也好了,很愿意别人向我提意见。待人接物方面也不再那么刻薄了。有什么好东西大家一起分享。可谓是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381|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6 14:26 , Processed in 0.088109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