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复 #39 sdnese 的帖子
对《老子•德道经》的校订,一般是三种原则与取向可供选择:
解其真义者,则取修意而定取含;
识其理义者,则取文辞而定取舍;
游离两者之间者,则都作参考而取舍。
任何一方武断地否定另一方,其实都在伤害对方的同时,也同时在伤害着自己。
以上是熊先生就这个问题的解答,学生觉得这个解答很有见地,因为熊先生是在真实不虚的实践基础上来解答的,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吗。没有实践,终究是在玩文字游戏而已啊。
《老子》有多个版本,建议喜欢经典诵读的朋友实践孔子提出的“诵诗读书,与古人居;读书诵诗,与古人谋”学习方法:迅速掌握——反复练习——提升技法——领会意蕴——感悟作者,实现心心相印,感而遂通,达到与古人居,,与古人谋的境界。
通过诵读去感悟经典的意蕴,感悟作者,哪个版本才是适合您的?争论是没有意义的,通过实践选择适合您的。
《史记 孔子世家》(原文)
孔子学鼓琴师襄子,十日不进。师襄子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已习其曲矣,未得其数也。”有间,曰:“已习其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志也。”有间,曰:“已习其志,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为人也。”有间,曰:“有所穆然深思焉,有所怡然高望而远志焉。”曰:“丘得其为人,黯然而黑,几然而长,眼如望羊,如王四国,非文王其谁能为此也!”师襄子辟席再拜,曰:“师盖云《文王操》也。”
[ 本帖最后由 回归自然 于 2008-12-14 23:17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