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6014|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是如何开始家塾教子的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8-31 08:00: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余自大学期间(19941998)由于当时社会的气功热始接触中国传统文化,由气功而《道德经》而太极,然始终徘徊在传统文化的大门之外,不得其门而入,虽如此,路漫漫其修远兮,仍上下求索之。直至20012002年间,由净空法语,进而得闻王财贵之经典诵读理论,始觉醍醐灌顶。心想,吾辈错过了小时的黄金教育期,我们的下一代再也不能错过了。2005年,吾妻怀孕始,我即以经典音乐、《三百千》、《四书》等传统经典每日薫习之,在我的影响下,由新疆远道而来准备帮我们带小孩的岳母竟也利用闲暇时间背下了《三字经》。2006年,我们家的壮壮顺利降生,成为家庭的一员。而《三字经》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儿子的催眠曲。及至儿子两岁左右,一日,口中喃喃有词,岳母细听,竟是在背《三字经》。岳母虽有些惊奇,但也不得不佩服此法甚妙。于是更由以前的不自觉变成有意识地带儿子背诵《三字经》。及至二岁半时,吾儿现已基本能背下《三字经》以及《百家姓》和《弟子规》的大部,而五言、七言律诗也能背上几十首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jenniferchina + 10 + 10 真好哇!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楼主| 发表于 2008-8-31 12:27:03 | 只看该作者

家(私)塾教育的内容

近几年来,私塾教育在全国各地遍地开花,从比较早期的河北行唐傅路江私塾,到引发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叫停的上海“孟母堂”,再到安徽合肥一直坚持开办义塾的“小筛子”等等,不一而足。所有这些教育机构都受到了媒体的关注,并曾一度沸沸扬扬,但可喜的是,他们都坚持走下来了,并且在这一过程中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今年清明节,各地私塾创办人齐集河南淇县召开“全国首届私塾教育交流会”,会议通过了“云梦山共识十二条”,并拟编纂刊印《私塾手册》,这也许多应被看作是现代私塾教育发展示上一个标志性的事件。

    各地私塾教育应该说都是以中国传统文化典籍作为一个主导教育内容。但也由于各个私塾创办人的认识以及各方面个体差异的原因,各个私塾教育的侧重点也各有不同,在教学模式上也千差万别。那么做为家塾教育,应包括哪些方面呢?通过我自己的观察和思虑,并参酌先行者的经验,目前的家塾教育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德行教育

    曾有人戏称现在教育制度什么都教,就是缺“德”。因此作为对现在教育有益补充的私(家)塾教育,应当把德行教育放在第一位。这也是传统教育的核心之所在。子曰:“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因此,没有德行做基础,所有的学问都只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既非真学问,也是不可能长久的。至于德行的教育,可以参酌净空老着力倡的《弟子规》,以此作为力行的根基,再辅之以蔡培绅的《德育课本》,以及释道诸家的劝善典籍,果能如是,假以时日,“愈读书,愈贤善,不患不到圣贤地位,光宗耀祖也(印光语)”。

    二、经典教育

    经典教育主要是参考王财贵老师的经典教育理论,在此无须赘述。

    三、国术教育

    提倡国术教育的主要考量是为孩子打下一个坚实的身体基础。“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良好的身体素质是以后做好各项工作的基础。这里提到的国术偏重于太极拳(陈氏)。太极拳是一种富含哲理的“文化拳”,它把我们传统文化中最精华的阴阳、五行、易经、中医经络等融为一体,并通过拳术这种形式表现出来,实在是我们的老祖宗遗赠给我们的一份宝贵遗产,如果不能很好地继承下来,并加以发展,那就太可惜了。当然,修习国术,并不一定是要成为一个武术家,而是借术以修道,由术而悟道,如是而已。

    四、艺术教育

    艺术教育当以一门为主,作为怡养性情,舒缓人生压力的一种工具。书法当是首选,余则古筝、古琴,皆可以个人喜好而择之。但切忌杂,须知“一门深入,一通则百通”。

    五、中医教育

    “不为良相,便为良医。”尤其当今之世,自然灾害频仍,学习中医,既是对我传统文化的继承,亦可济世。中医的学习应从经典入手,《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等皆应熟读诵之,当然在开始,可以《医学三字经》、《汤头歌诀》等引发小孩的学习兴趣。

    六、其它教育

    其它教育其实是应时而作,很多在家教育的小孩都面临着一个与现代教育接轨的问题。毕竟现在中国的在家教育还只是刚刚开始。因此,在上述的教育的同时,也应辅之以英语的学习(也可通过经典诵读的形式进行),珠心算的学习,而且应安排一定时间对学校教育的内容(主要是数理化方面的知识)进行补习。

    以上即是我对于家(私)塾教育的一点浅见,欢迎各位前辈指正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jenniferchina + 10 + 10 详细!全面!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8-9-5 23:42:35 | 只看该作者
呵呵,够全面的,只是目前,大概也只能靠我们这些做父母的来为他们营造了,但,我们真的能胜任吗?全身心的给了孩子,呵呵,也得有人给孩子挣生活费不是?呵呵,遥望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8-9-11 23:48:11 | 只看该作者
童谣诗歌和历史掌故事类的必不可少!!中医、国术可变通,不必僵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799|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21:42 , Processed in 0.081063 second(s), 3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