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5718|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也谈私塾小孩 [zt]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8-28 10:30: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也谈私塾小孩   i.cn.yahoo.com/shaoying1986/blog
2007-06-04 00:03:49
    前些天,在纪实频道的一档节目中,看到了有关私塾小孩的专访。其中采访了三位不同年龄段的“私塾小孩”和他们的家长。

  所谓的“私塾小孩”,顾名思义,就是指用以往类似于私塾学堂的方法来进行教育的孩子。这些孩子都不接受一般意义上的正规教育,都是由家长在家亲自授课。

  其中的那位叫侯鸿儒的小朋友着实得让我吃了一大惊。在主持人采访他和他的父亲时,他带上来一大摞书及一叠纸。第一惊,这些书的种类之多超乎了我的想象,这些书中,包括论语、毛泽东传、尼克松访华录等诸多中外著作;第二惊,就是那一叠纸了,那些都是这位叫鸿儒的小朋友所写的作文,值得一提的就是,这些文章都是用毛笔所写的蝇头小楷;第三惊,就是那些作文所包含的内容,其中有一篇《私塾论》是我印象深刻。其中他提到私塾不仅是要求人们学习知识更要求人们注重德行的修养,在未来的教育机制发展中,可实行私塾、学校双轨制等等观点,令我很是惊讶。觉得这篇言简意赅的文言似乎不太可能出自仅8岁大的孩子之手。而当主持人问及他的志向之时,他孩子气的说了一个词“leader”,但是从之后的谈话中,我发现,这个词并不是如我们孩童时期的梦想一般随便说说而已。他和他的父亲,为了这个目标是真真切切制定了一些规划的。他的父亲说道:有三年后考大学的打算,而孩子也说,理想的大学是哈佛、耶鲁。

  让我们再来看看另一个私塾小孩——辛蕴甜。她是一个14岁的女孩,但她又不是一个普普通通的14岁女孩。如今的她,已是一名大一的学生了。她的父亲教她语、政、史、地,母亲则教她数、理、化,至于英文么,完全是靠她自学的。在她的学习过程中,父母完全是按照她的学习兴趣进行教学,所以她的学习比其他同龄的孩子更有效率。据说,初中和高中的课程,她每天只用半天的时间来学习。就时间而言,她所花费的时间比一般的孩子少了一大半,而就效率而言,她却比同龄的孩子早学了一半以上的知识。在三四年间,她学完了整套的初中、高中教程,并参加了全国统一的高考。

  这些摆在眼前的实例不得不让我们对现有的教学制度进行一些思考。

  现有的教育制度是为大家普遍都接受的9年制义务教育。在教学上,对不同的学生都是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不能很好的根据不同学生的特质、兴趣进行有侧重点的教学。我想,这就是现行教育体制的缺陷所在吧。很赞成辛蕴甜的父亲说过的一句话:“高考对绝大多数的学生而言,并没有使得他们感受到多大的幸福,随之带来的大部分是压力。”而那些私塾性质的教学也存在着两面性。俗话说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嘛,利弊各占一半。一方面,能使得学生的个性及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掘,能使得学生接受到更有针对性的教学;另一方面,孩子进行单个的针对性教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阻止了孩子与社会、与其他同龄的孩子交流接触的权利,会使得孩子在交际能力上造成缺失。就拿前面所说到的私塾女孩辛蕴甜为例吧,在节目中,她自己也说到,刚开始进入大学学习的时候,在很多方面都感觉到很不适应。在家,通常她每天只学习半天的时间,而且学习时间的长短也比较的灵活机动。而在学校学习则不然,学校所规定的上课时间是死的,是无法随意更改的。这就使得那些从未接受过学校正规教育的小孩感到非常的不适应。而且,一般到了大学都是要求学生住读的,对于这些从小就在家接受教育的孩子们而言,离开熟悉的环境,来到一个完全没有接触过的新学校,并且要接受和以往截然不同的教学模式,不能不说很一个很大的挑战。

  这就不由得让我想到了以往的科大少年班了。进入科大少年班学习的孩子,一般最大也就15岁左右吧。他们在进入大学之后,由于各方面的不适应,以及心理年龄与实际所要经历的事物的不符,使得他们中的有些人不能完全适应现有的学习生活而中途退学,至此有些人可能会说他们是“江郎才尽”之类的。我觉得则不然,对于他们来说,过早的经历一般孩子要到18、19岁才经历的事,这并不是一件好事,我觉得更是由“揠苗助长”之嫌。

  一个人,在每个年龄阶段都有每个阶段该经历的事,每个年龄阶段都有每个阶段该拥有的喜怒哀乐。

  记得看过这样一本有关教育的书《轻轻松松上哈佛》。有些人可能会说,这些年来,类似这样的书层出不穷,什么《哈佛女孩》、《哈佛男孩》的,有什么好稀罕的。我却觉得这本书是确有独到之处的。曾经记得在这本书中作者曾说过这么一句话:“我希望我的女儿不要‘超常’,要正常。”我觉得很是有理(尽管我自己也是一个学生),我觉得当孩子还很小的时候,有些事情必须是有大人来作出决定的。二站在孩子的立场上,我觉得家长所作的决定应该是建立在能使孩子更快乐的基础上的,至少我觉得这样是最符合孩子的利益的。如果硬逼着孩子在该玩耍的时候学这学那的,很有可能会使孩子丢是最宝贵的童真,和童年应有的那份快乐回忆。

  这些似乎有些扯远了,拉回来继续谈谈私塾体制和义务制教育体制的话题吧。其实我很欣赏侯鸿儒在他的《私塾论》中的观点:“实行私塾、学校双轨制”。的确,现在的义务教育和现行的中、高考制度,重视的是知识的灌输及分数的考核,这无疑使得学生的道德思想及品行、素质等方面的修行显得较为薄弱了。学生们现在是为了考试而学习,试想一下,有谁会静下心来潜心的阅读《论语》、《道德经》这些修生养性的书籍以陶冶自己的情操呢,坦白的来说高考以前我也不会这样做的。然而,倘若仅仅实行所谓的“私塾制”,这会使得学生由于缺乏与人交流而变得自私、唯我。而且如果少了必要的考试来验证学习的成果也是不行的。必要的考试应该是非常有效的训练方法,至少在我身上是可行的。

  以上就是我通过“私塾小孩”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8-9-1 14:34:08 | 只看该作者
子非鱼,亦非私塾小孩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8-9-1 19:05:08 | 只看该作者
排排坐,分果果。好啊,乖孩子多好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670|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22:02 , Processed in 0.076637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