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6754|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贴] 考古重大发现!韩国射箭队竟是中国后裔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8-12 10:15:4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最近韩国人热衷考古,今天我们也来考考古,别看韩国射箭如今独步天下,有一些所谓的独门秘诀,但其实这些都来源于中国古代,都是我们老祖先玩剩下的……

奥运第三日的比赛整体进行得有点闷,除了羽毛球女双头号爆冷出局,中国该赢的比赛都赢了,没把握赢或者赢不了的比赛也都没赢,比如射箭。说起射箭这回事还真叫人郁闷,女队每次都输给韩国,男队也在今天的半决赛不敌对手,韩国射箭队真是天下无敌的梦之队吗?有一支队伍是绝不会答应的……
韩国射箭队素有射箭“梦之队”之称,包揽了1984年以来女子射箭项目的所有金牌。男子射箭队实力也很强,为此,韩国人开始骄傲地自认为他们天生就遗传了做一名优秀弓箭手的天赋。对此,我们进行了历史考察,发现他们的这一说法缺乏理论依据。
1、全民射箭!这项运动很普及
韩国射箭能长期独领风骚,首先因为韩国对射箭运动非常重视。射箭在韩国如乒乓球在中国一样普及。韩国从小学到高中再到大学都设有射箭课程。各级学校都在开展这项运动,运动员的专业训练从很小年龄就已开始,在各个年龄段都有非常优秀的选手。“从娃娃抓起”的全民射箭教育,为韩国射箭运动构筑了一个基础稳固的“金字塔”,人才储备相当充足。
考古:射箭,被认为是中国古代体育项目的鼻祖。据考古发现,在山西峙峪人文化遗址中,曾经出土了一件距今两万八千年前的石箭头,这表明当时人类已经在开始使用弓箭了,这是用石头磨制的箭头,绑在木杆上作为当时射箭的用具。从商周直到秦汉,随着青铜工具和铁器的出现,箭头的形制和质地也变得多样化了,同时射箭的形式也发生了很多变化。如周代礼、乐、射、御、书、数的“六艺”教育中,射箭就是一项很重要的内容,男人自童年起即普遍习射,射也成了男子本领大小的象征,被称为“男子之事”。男子以不会射为耻,“不能则辞以疾”。
周朝所举行的礼射恐怕是世界历史上最早的比赛了。参见礼射的人必须按严格的礼仪规定行事,以显示出长幼有序、尊卑有礼。礼射分大射、宾射、燕射和乡射四种,自上而下,按等级排定。射箭时,必须按不同的等级进行,用的弓、箭、靶、音乐节拍都不同,体现了明显的等级制观念。
魏晋时期,出现了最早的“银杯赛”。北朝的魏孝武帝十分重视武功。为了提倡射箭,他经常举行射箭比赛。一次,他设置了一个银杯,把它悬在百步之外,命十来个善射的人共射,谁射中银杯,就把银杯赐给他。后来,一个叫王顺的人获得了杯子,他的名字就被刻在杯上。这与现代竞技体育竞赛中获得奖杯,并将获奖者的名字刻在奖杯上有非常相似之处。
2、对射箭运动有先进理念
韩国射箭界对这项运动的把握和理解很深,对射箭各个技术环节的把握以及对整个动作的整体把握要比其他国家高出一筹。
韩国射箭队在6年前开始全面使用一套射箭综合管理系统。教练和运动员可以通过这套系统查阅韩国所有射箭运动员的历史成绩和有关记录,包括每位运动员自开始接触射箭项目以来的所有成绩和信息、掌握射中靶心轨迹变化的过程以及身体和心理条件变化的过程。这也是他们长盛不衰的一个重要原因。
考古:中国古代对射是非常尊崇的,祭天、祭祀都有射。周朝天子有大射之典,凡有祭祖、神之事,就以射箭来选择诸侯贡士中可以参加祭礼的人;宾射是为天子因诸侯来朝,或是诸侯互相朝会而行的礼射;燕射是天子与群臣娱乐、宴饮时举行的礼射;乡射是春秋两季,地方官举行射箭比赛,习礼兼习射,并以射术选拔贤能之人。即使是大射,天子、诸侯、卿大夫所采用的制度也不同。如:天子用虎候(靶),诸候用的是熊候,卿大夫以下用豹候。
春秋时期,我国著名教育家孔子,提倡诗、书、礼、乐、射、御六艺。孔子本人也常习射。但孔子注重体育和健康是以“仁”和“礼”为准绳的。因此,他崇尚礼射。他教导学生说,比射箭既要争胜利,又要讲究礼让——“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3、采用魔鬼训练教练舍身陪练
辉煌的背后自然是刻苦训练,韩国队的训练可以被形容为“魔鬼训练”,除了常规训练之外,包括蹦极、高台跳水、深夜步行等手段都被用到日常训练当中,他们还经常采用穿越地沟、孤岛求生等极端方式来磨炼队员的意志力和心理素质,有时候还在训练中将蛇放入队员衣服或由助理教练装扮鬼神惊吓女队员。甚至教练会冒着中箭的危险,站立或坐在靶心旁边让队员射箭,借此培养射手沉稳精确的心理素质。
考古:中国历朝历代都不乏神射手,纪昌就是一个楷模和典范。据说他当时很想学得射箭的本领,就准备拜飞卫神箭手为师,飞卫告诉他要练射箭首先要练好眼力,能够盯着一个目标后,眼睛一眨也不眨才行。
纪昌回到家里,认真地练起了眼力。他天天躺在妻子的织布机下面,用眼睛盯着穿来穿去的梭子,就这样日复一日地练了两年,终于成功了。这之后他再练习射箭,很快就成了高手。
而春秋第一神射手养由基(百步穿杨的典故就由他来)也有自己的训练方法,他在学射箭前也先练眼力,他用一根头发拴住一只蚂蚁,把它挂在窗口,每天站在窗前,紧紧地盯着那只蚂蚁看。日复一日地看了三年,那只蚂蚁在纪昌的眼睛里,简直就象车轮那么大了。最终他终于成了一位百发百中的好射手。
4、大胆创新技术不断发展
韩国能始终处在巅峰,还因为他们始终有危机意识,有创新意识,因此在技术上一直处于领先。据了解,韩国体育实行的也是“奥运战略”,为了给射箭等奥运项目提供足够的经济保障,韩国将其都交给各财团去发展,国家体育主管部门只负责制定宏观发展战略;据介绍,首尔附近的射箭训练基地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设施和设备,该设备可以设置天气情况、对手能力和不同比赛地点等程序,让选手身临其境训练。而韩国队保持成绩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严格的管理——对职业运动员实行封闭训练,对不守纪律的运动员严厉处罚,即使对奥运冠军也不手软。
考古:中国从古至今,射箭技术越来越先进,射箭训练和比赛也越来越正规。战国时期,赵武灵王曾经提倡“胡服骑射”,把少数民族的射箭技术引入内地,同内地传统的射箭结合起来,把射箭运动推向了一个高潮。
汉代的射箭运动,不仅在实践上有了很大的发展,而且在理论上也有了进一步的总结,仅《汉书·艺文志》记载的射法,就包括《李将军射法》、《魏氏射法》等八种六十九篇之多。魏晋南北朝时期,射箭出现了专业的比赛。
唐宋时期,射箭在民间更为普及。据有关文献记载,在当时的河北一带,民间组织的“弓箭社”就有六百多个,参加的人员有三万多,这可以说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专业运动员组织了。
到了明清,由于满族入主中原,把少数民族的射箭活动也带入中原,射箭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开展。康熙61年,曾经将“木兰秋狝”定为恒制,把承德作为涉猎的一个重要场所,推动了整个射箭活动的开展。当时,由于射箭活动比较普及,加上清代中后期西方的火器在中国进一步普及,射箭逐渐地从军事领域演变为一种纯粹的射箭比赛项目。 鉴定结论:10环!四项条件全中!看来韩国射箭队很可能是中国后裔,怪不得他们那么强,简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啊。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hq1966 + 10 + 10 是搞笑吧 人家强应该向人家学习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8-8-12 10:32:05 | 只看该作者
怎么说呢?

看到这次开幕式这么成功,看到老谋子是我老乡,我也跟着骄傲了一把呢.

好象说不到正提,我的意思是,人家赢了就赢了吧,非要让人家是中国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8-8-12 12:14:41 | 只看该作者
韩国的射箭向来是强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8-8-12 14:11:52 | 只看该作者
中國隊也非等閑之輩。只看臨場發揮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8-8-12 22:07:1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 qdylz 的帖子

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8-8-13 06:19:17 | 只看该作者
不喜欢酱紫的自圆其说
这次奥运会很多主持人都是一开始说:有把握拿金牌等等
最后金牌旁落,又开始给自己找台阶下
甚至看到其他国家的队员出现失误喊出好来
说什么中国的队员就有机会
我们不成就是不成
没必要非得踩着别人的肩膀上去
作为大国为什么不能大度一些,宽容一些
况且是在我们家门口
酱紫的解说和主持真的很丢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8-8-13 11:54:52 | 只看该作者
都是有失误有惊喜的 不过楼主的研究真绝
支持下 嘿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8-8-13 21:20:33 | 只看该作者
2、3、4、5、6楼的,不看贴子就回贴是不好的习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08-8-15 13:57:31 | 只看该作者
哈哈,自己顶一下,庆祝青岛籍运动员获得第一枚奥运金牌(张娟娟女子射箭)

俺这一帖子也算提前给了张娟娟有力支持 --尽管有点牵强,但不是恶意灌水。

附:中国奥运射箭冠军张娟娟的成长历程(组图)
北京时间8月14日,2008年北京奥运会女子个人射箭决赛在奥林匹克公园射箭场紧张开战。中国女子射箭队员张娟娟经过激烈的鏖战,凭借12箭110环-109环的成绩险胜韩国选手朴成贤,最终喜获中国射箭队的第一个奥运会冠军。这也是中国代表团在本届奥运会上获得的第21枚金牌。

  这组珍贵的照片记录了张娟娟这位书写了中国射箭历史的奥运冠军的成长历程。

1ac8693214f08c9e8f456c8155ed9768.jpg (77.33 KB, 下载次数: 0)

1ac8693214f08c9e8f456c8155ed9768.jpg

2a34a35fa59c2901d1f038d53b98c569.jpg (74.77 KB, 下载次数: 0)

2a34a35fa59c2901d1f038d53b98c569.jpg

004eb52089a98ba582e4836333917fdf.jpg (73.27 KB, 下载次数: 0)

004eb52089a98ba582e4836333917fdf.jpg

5a90d65abed58df412809a3578e08851.jpg (68.05 KB, 下载次数: 0)

5a90d65abed58df412809a3578e08851.jpg

8ad75a7450fe0592eb5f9f3d2fef21d5.jpg (58.89 KB, 下载次数: 0)

8ad75a7450fe0592eb5f9f3d2fef21d5.jpg

978f18f01b1f6f3c811190b7b1a5e49a.jpg (76.25 KB, 下载次数: 0)

978f18f01b1f6f3c811190b7b1a5e49a.jpg

7784b1de04039543af823be70e4c6e23.jpg (74.26 KB, 下载次数: 0)

7784b1de04039543af823be70e4c6e23.jpg

11758ec2825ac0225e2642a97573ec94.jpg (74.61 KB, 下载次数: 0)

11758ec2825ac0225e2642a97573ec94.jpg

84106dd89483887ac50529b96f018510.jpg (77.53 KB, 下载次数: 0)

84106dd89483887ac50529b96f018510.jpg

a89a0a3cd46bc671ab1c362afa7994c4.jpg (71.68 KB, 下载次数: 0)

a89a0a3cd46bc671ab1c362afa7994c4.jpg

aea0f349e6abe72b3149333a2199aad4.jpg (76.19 KB, 下载次数: 0)

aea0f349e6abe72b3149333a2199aad4.jpg

b9e79916ab80fd505495c148f846311c.jpg (77.49 KB, 下载次数: 0)

b9e79916ab80fd505495c148f846311c.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8-8-15 18:32:21 | 只看该作者
韩国人自大到不知道自己是谁了.
中国人学韩国人了.

中国人还是大度点吧.
咱咋也是个大国呀,别跟韩国人学的小肚鸡肠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988|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17 08:06 , Processed in 0.085884 second(s), 3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