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13931|回复: 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国学探讨] 素质提升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8-11 21:33: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最近,我很遗憾地看到,很多人(也包括界内经师)将“素质”理解为“技能”,或“技能”的近义词。这样理解“素质”,就很容易忽视“素质”。因为无论做什么事,人们或多或少都会具备一点技能,而且技能也只是成功因素之一,并不见得是决定性因素。因此当提到“提升素质”时,很多人不以为然地认为那不是当务之急。

很显然,这是由于近百年来的中国,忽视经典人文教育,而造成的一种集体无意识“病症”。想起友人东海一枭说过一句有趣的话:“都是喝狼奶长大的”。这话很贴切地说明了“集体无意识之病”何以养成。

多年来,僵化的唯物主义使人类的心灵日渐丧失活力,加之西方诸如进化论、实在论、科学主义以及功利主义等思潮东渐,又拉扯着垂死的人性,趋扑于现实利益的争夺。长期生长于这种“狼文化氛围”,人类就极似“喝狼奶长大”的狼孩,虽不是狼,却熏染了狼的习性。狼孩是不知道什么叫做人性的,他已经变成了它,丧失了人类独有的自觉。

其实“素质”二字,熟读《论语》的人们
应该可以迅速联想起“绘事后素”与“文质彬彬”等语句。

素者,质之始也。
素质者,原始实在(气化)的禀性也。

人降临这个世界,必先依托于一个身躯。为了保住这一个实在的身躯,必先天地具备某些禀性。如自由需求,人恒有一种按自己的意欲行事,拒绝受阻之渴望。如赢占需求,你随便拿个东西在婴儿眼前晃,他都会“马上接受这个引诱”(受诱性),并伸手抓取这个东西(利己性),然后牢牢抓住不放(独占),你强行抢走他就哭喊(输赢)。

这些就是“素质”的根源义,即告子所谓“生之谓性”。(这里未言及基本生理需求)


经验层的素质(即涉及技能的)是后天习得,改善起来是相对容易的(相对“根本素质”而言),实则亦不容易,有时候甚至非常困难。反省一下你改变自己某个“坏习惯”的过程就明白了。其实,之所以那么困难,乃是因为“根源问题”没有解决。

根源义的素质无所谓好坏,但受诱则可生罪恶,渴望自由和利己倾向则可生懈怠与堕落。有罪恶和堕落,故有“提升”之需要。这是最根本的,当然也是最要紧的。所谓“提撕生命”,要在这里下狠手。如果我们对自己的这些“根本素质”尚未留意体察,那只能说明我们活得“太粗糙”,“太动物”了。

也许,有些自认为有学问的人会说:这是个人“修德”之路,是一辈子的事。
此真乃缪见也,何以故?(未完待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8-8-12 12:55:23 | 只看该作者
简单意思:
这个人一点素质也没有;
这个人电脑很厉害.
这么区分贴切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8-8-13 10:08:16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期待下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08-8-14 19:33:18 | 只看该作者

上面提到,有些人会说:这是个人“修德”之路,是一辈子的事。
此真乃缪见也,何以故?

因为这么说话的人,一定不明白什么是真正的德,
也就是说她一辈子修来修去,都与道德不相干。

正如我批评某位网友不该有“一安永安”之说,他辩解说此乃是“方向上的安”,
这就使“向上一机”顿时变成了文字游戏,活人即死在话下

若不辩,摒除妄念,以“尊重”的态度玩味这批评,
回想世情之复杂浮躁,体会心灵那微弱的、恒定的不安感
死句立刻生动而有活力
此活力,乃是你内在生命因感悟,而使夫子之“悲悯”顿然鲜活重现

再以此刻之感悟与体会,印证于经典,
可知此乃经由生命感悟之“实事”,生发出的“实理”,
此感悟即是心,此活动即是一实事,此理活力四射,
由心而发,而确认心即事即理

以上所言,并不是什么禅宗参话头路数,亦非慧能之吊诡的即
这只是人之所以区别于动物之所在

什么叫做“方向上的安”呢?根据这位网友的辩解
显然这“方向”是一悬挂于外的“六字真言”,因为人心的懒惰与固蔽
使这“六字真言”变成个不活动的死句,故经常表现为“以理限事”


未完待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08-8-16 20:03:28 | 只看该作者

“道德”,只能在实践的过程中去实现,实现之,即呈现之

修德,实际上就是“道德的实践过程”
这首先要求我们明白“什么是道德”,假如你不明白什么是道德
一辈子修的,又能是些什么呢?

很多人以为“公民道德行为规范”就是道德,实际上那只是个条文
这些条文,并不能如实、完整地体现“道德”的内容,
甚至很多时候,那只是为了实现“条文制定者的某种意图”而制定的游戏规则
如果那“意图”是“非道德”的,条文即是非道德的
哪怕那“意图”是“道德的”,但条文制定者本身尚未具备“足够的知识”,条文也可能是非道德的

你按照那些条文去行动时,你实际上遵循的是“外在的规约”,
与“道德本身”并不相干

何谓“明德”是首要问题,其次才有如何“明明德”的问题,
最后才是“修德”问题。
前两个问题讨论起来篇幅会很大,但由于“明德”人皆有之,
我们可以通过讨论“修德”的直接落手处,间接洞窥天机



“道德”,首先必须是“真实无妄”的。这真实无妄,
一是指“道德本身”,普遍存在于一切人类的心灵,因其普遍且真实存在,故曰真实无妄;
一是指“道德的实践过程”所实现的事实,必具真实性,必能呈现真理,故曰真实无妄。

此“真实无妄”,若在实践的最低层面上体现,就是讲真话。
一个总是讲真话的人,一定“具有真切的道德感”

诸君可以扪心自问,这辈子撒了多少谎,有多少次撒谎时,自己都来不及觉察?
有多少次,明知道自己在撒谎时,内心实实在在有着怦然而升的羞耻与愧疚感?

讲真话并不容易,在这个时代,这方国土,讲真话甚至是极端艰难的事。
但,正因为艰难,讲真话才是“修德”最直接最迅捷的下手处。为什么呢?

我们首先得清晰明辨“什么叫做讲真话”,它到底难在哪里,
突破这难关,又有什么意义?

(未完待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08-8-20 13:43:0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天高任鸟飞 于 2008-8-16 20:03 发表

“什么叫做讲真话”,它到底难在哪里,
突破这难关,又有什么意义?
...




讲真话并非是“想到什么就讲什么”。这不是讲真话,这叫做口无遮拦,信口开河。很多人以为“想到什么就讲什么”是直爽,实际上这也不是直爽,只能算“自己爽”,别人听了并不见得爽。这个“自己爽”远远算不上“直”。因为“直”的含义是非常深刻的,“直”往往与“纯净”和“良知”有关。

讲真话,首先强调的是语言必须与事实相符合。这是起码的标准。
比如我的孩子每天读经(包括中英文读经)10个小时,结果记忆力并无提高,理解力反而下降。如果这是事实,那么,无论我多么尊重她的老师,无论我多么尊敬王教授,我还是要说,每天10小时读经,对于我的孩子不合适。

讲真话,第二步就是你所讲的,要与“理”相符合。这是较高的要求。
上例继续,如果旁人问:你孩子记忆力和理解力的问题,是不是读经10小时造成的?那么,回答这个问题,我就必须要有考证。也就是说,我第一步不仅要仔细询问孩子读10小时经的感受;第二步还要参照对比她不读经与读4小时经、读6小时经的不同状态,再考虑到她的年龄、实际读经环境等因素;第三步再广泛询证其他读经孩子的状态;第四步根据前三步的初步结论,与青少年神经与认知科学相印证。然后再作回答。

“回答问题要有根据”,这就是理。而你为了解决疑问所作的考证,也是合乎论证要求的,即合理的。然后,你才说:孩子每天读经10小时,不利于心智发展。这就是真话。

如果这时候,你这个“真话”仍然与某些事实不相符合,比如后来发现,硬是有人每天读经10小时且智慧噌噌地往上长进,那么这个时候你得马上承认:人类潜能领域,深不可测,一切都有可能。“人类心灵无限,一切皆有可能”,这也是真理。


这么看来,以上所言“真话”,做起来似乎并不是很难,只要肯用心,就能办到。
不不不,正因为你没看到细致处,所以会觉得“不那么难”。

难,就难在“看不见”和“不肯承认”。以下再进行分析。
(未完待续)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新叶 + 10 + 10 原来我前段时间的困惑,鸟版几年前就已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1-9-18 20:24:55 | 只看该作者
路过零八年写的旧帖。素质提升? 这话题可能太没素质了,只有两人回帖,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1-9-18 20:43:51 | 只看该作者
还以为是最近新帖呢,看到末楼才发现,真的是旧帖啊。。。

这么好的帖子,居然没有少人回复,也没有版主加精?

遗憾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1-9-19 10:45:03 | 只看该作者
这帖以前居然没看到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1-11-4 23:56:31 | 只看该作者
鸟儿还继续写吧
分析的相当精彩

期待后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86|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21:51 , Processed in 0.085563 second(s), 3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