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6237|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九岁孩子的作文:太原游学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8-1 11:21: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太原游学记


何成名杰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爸爸的朋友——孙兵来温州讲课,他是幼儿教师,曾把自己的儿子——孙天昌培养得很好,使他十岁上了高中。那年,孙老师三十九岁,我读一年级,学习成级还可以,上半年得三好学生,下半年又得积级份子。这是孙老师第一次来温州,我爸爸带着孙老师玩了几天,孙老师就渐渐地开始带我学习了。开始,他教了我几首古诗,跟他学古诗,也使我越来越喜欢学习了。当时,我每天都粘着孙老师不放,舍不得离开他,又从他那里看到太原那些孩子欢快的录像片,就更想去太原。后来,我就跟着孙老师一起去了太原。

刚到太原时,我有点不适应,早上六点半就要起床,我平常在家里七点半才起床。那时,孩子比较多,老师比较少,孙老师没时间带我,因此他挑了一个姓高的老师带我。让我惊奇的是:我每天只学四五个小时,就能在三天之内学会了乘法口决表、三年级数学和多位数乘法,不像在学校死记硬背一个月也记不住;还让我惊奇的是:我们学习的地方只是一座民房,条件简陋,而很多孩子的父母或家庭却有很高的地位,其中两个孩子是副省长的孙子,还有名导演的女儿等等。

我们每天作息时间大概是:上午主要学数学,中午出去玩一小时后睡两小时午觉,下午三点起来学习,直到五点半,其它时间或做习题、或自由阅读,直到九点半熄灯睡觉。                                                                                                                           

我们玩的地方是纷河公园,它是山西最大的公园,有36732.2平方米,环境很好,吸引我们的地方很多,沙滩、湖泊、草地、运动器材、树林……应有尽有。每当我们大孩子从那里返回学校时,都是满头大汗,非常尽兴。                                                                                                           

200761六点半,在纷河公园,全校师生都集中在此举行六一儿童节集会,这是首次全校欢庆会,大小老少,包括孙天昌一家,都到场,我爸爸也在。首先由孙天昌的爷爷发言,他说:“我们重新把这个学校命名为‘昌乐早教之家’,可能许多小朋友、家长们,都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你门看这个‘昌’字,不是由两个‘日’子组成的吗?就是日日的意思,这个‘乐’字,就是快乐的意思,组合起来就是让我们的小朋友天天快乐的意思。哈哈哈!” 顿时,下面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接着我们开始了文言文比赛,先由像我这样的大孩子背诵,我们来势汹汹,直接给他们当头一棒。小的孩子们也不甘示弱,没等我们背完,他们就开始背了。比赛后,我们就开始玩,我先和孙天昌哥哥丢沙包,有一次孙天昌在系鞋带,我趁他不注意,我一丢,唉!简直是太大意,竟然没丢着……玩累了,我们就回去吃饭。这次活动是我在太原印相最为深刻的一次。

到我五年级快学完时,来了一位新的“竞争对手”(我们称学问比我们多的人为竞争对手)。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没有超过她,她就是孙天昌的表妹——赵天华(她读初一)。不过,我还是超过了一个竞争对手,他的名字叫杨李豪。我刚去太原时,读二年级,他读三年级,数学总是一马当先,我非常想超过他。我竭尽全力地学,过了一年,我的梦想实现了:我超过他了!

今年暑假后,我要上初一,尽管我已爱上了太原,不愿意离开,但我得去温州上学。临行前,老师都纷纷送我礼物,说了许多祝福的话,而我却没有准备送老师的礼物,感到非常愧疚。明年,我要去太原,看看我在学习上能否超过赵天华。

2008-8-1

[ 本帖最后由 huge57 于 2008-8-1 14:48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楼主| 发表于 2008-8-1 11:52:32 | 只看该作者
何成名杰,男,与小女Angella同年。父亲何振,从事早教。

一年级后,何成名杰至太原游学一年半,目前基本达到小学毕业水平。作文和英语大概是他各科中的软项。在这篇作文之前,他还未写过三四百字以上的文章,但稍加指点,竟也能写得还不错,可见其父的早教和太原昌乐学校的教学,确有一套可取的方法。

通过十来天的观察,孩子身上最大的优势,是其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很好的悟性。
今年暑假能有这样的孩子来,实为英语角之幸。

[ 本帖最后由 huge57 于 2008-8-1 12:03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08-8-5 15:45:34 | 只看该作者
太原游学记
(何成名杰/文)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爸爸的朋友孙兵与爸爸一起来讲课,孙兵是一位幼儿教师,曾把自己的儿子孙天昌培养得10岁上了高中,后来13岁又上了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成了“天才”。那年,孙老师39岁,我读一年级,学习成绩还可以,上学期得了学习积极分子,下学期获得“三好学生”的荣誉。

这是我第一次认识孙老师,我爸爸带着孙老师玩了几天,孙老师就渐渐地开始带我学习了。开始,他教了我几首古诗,跟他学古诗,使我越来越喜欢学习。当时,我每天都粘着孙老师不放,舍不得离开他,又从他那里看到太原那些孩子欢快的录像片段,就更想去太原。后来,我就如愿以尝地跟着孙老师一起去了太原。

刚到太原时,我有点不适应,早上六点半就要起床,我暑假在家七点半才起床。那时,孩子比较多,老师比较少,孙老师没时间带我,因此他叫了高婷老师来带我。让我惊奇的是:我每天只学四、五个小时,就在三天之内学会了乘法口诀表、三年级上学期数学和多位数乘除法,不像在学校死记硬背一个月也记不住。还让我惊奇的是:我们学习的地方只是一座民房,条件简陋,但很多孩子的父母或家庭却有很高的地位,其中两个孩子是副省长的孙子,还有演员的女儿和大学教授的孩子等等。

这座民房原有三层楼,今年又建了两层,原是三层楼的时侯,老师都住在最顶楼,上面有一个大约有15平方米的小间。我没去时,孩子还比较少,孙老师只租了第三层,我去时孙老师又租了第二层,第二层的孩子是6~8岁的,有一个大约90升的鱼缸,我们学习的课桌是高约50厘米的小桌子。当房子加盖至五层时,一、二层也被我们租了,房东住五楼。第四层,是3~5岁的孩子,三楼是7~11岁的孩子,二楼是5~8 的孩子,一楼是老师宿舍和厨房。我们每天作息时间大概是:早上六点半起床晨炼到七点半,上午主要学数学,十点半去公园玩一小时后回来吃饭,睡两小时午觉,下午三点起来,学习到五点半,其它时间或做习题、或自由阅读。晚上9点半熄灯睡觉。

我去时只有三十多个学生,二楼只有十几个孩子。我在二楼学习的第一天,孙老师首先让每一个人都自我介绍一下,其中有两个孩子跟我比较要好,一个叫王昳凯,七岁,小名叫凯凯,属兔。一个叫杨李豪,八岁,小名叫老虎,属虎。王昳凯比较瘦,很喜欢扮鬼脸,看起来很傻。老虎很胖很胖,有八十多斤。他们两个的学习很好,那时我们三个是最好的朋友。我们玩的地方是纷河公园,它是山西最大的公园,有36732.2平方米,环境很好,吸引我们的地方很多,如沙滩、湖泊、草地、运动器材、树林……应有尽有。每当我们返回学校时,都是满头大汗,非常尽兴。

2007年6月1日,8点半,在纷河公园,全校师生都集中在此举行六一儿童节集会,这是首次全校欢庆会,大小老少,包括孙天昌一家,都到场,当然,我爸爸也在。首先由孙天昌的爷爷发言,他说:“我们重新把这个学校命名为‘昌乐’,可能许多小朋友、家长们,都不知道‘昌乐’是什么意思。你门看这个‘昌’字,是由两个‘日’组成的,就是天天的意思,这个‘乐’字,就是快乐的意思,组合起来就是让我们的小朋友天天快乐的意思。哈哈哈!” 顿时,下面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接着我们开始了文言文比赛,先由小主人的孩子背诵,我们来势汹汹,直接给他们当头一棒。四楼的孩子们也不甘示弱,没等我们背完,他们就开始背了。比赛后,我们就开始玩,我先和孙天昌哥哥丢沙包,有一次孙天昌在系鞋带,我趁他不注意,我一丢,唉!简直是太大意,竟然没丢着……玩累了,我们就回去吃饭。这次活动是我在太原印相最为深刻的一次。

到我五年级快学完时,来了一位新的“竞争对手”(我们称学问比我们多的人为竞争对手)。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没有超过她,她就是孙天昌的表妹——赵天华(她读初一)。不过,我还是超过了一个竞争对手,他的名字叫杨李豪。我刚去太原时,读二年级,他读三年级,数学总是一马当先,我非常想超过他。我竭尽全力地学,过了一年,我的梦想实现了:我超过了他!

今年暑假后,我就要上初一了,尽管我已爱上了太原,不愿意离开,但我已准备到杭州上学。临行前,老师们纷纷送我礼物,说了许多祝福的话,而我却没有准备礼物给老师们,感到非常愧疚。明年,我要去太原一趟,看看我在学习上能否超过赵天华。

(修改稿)

[ 本帖最后由 huge57 于 2008-8-5 20:52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161|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04:42 , Processed in 0.075556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