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13463|回复: 14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它] 一本教育宝宝颜色的好书《小蓝和小黄》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8-1 01:37: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内容简介:  
小蓝和小黄正好住在对门,是对非常要好的好朋友,每天同进同出,有一天见面时太高兴,紧紧的拥抱在一起,结果两人变成都变绿了。回家时两家的爸妈都认不出自己的孩子,小蓝和小黄急得哇哇大哭,怎么办呢?作者李欧·李奥尼用色块撕贴,非常有创意地说出一段非常独特的友情。
套书的原版书是1959年由Astor-Honor Publishing, Inc出版公司出版的。
  
  
本书所获奖项和荣誉:
·《纽约时报》年度最佳图画书
·1959年美国平面造型艺术学会最佳图画书奖
·入选日本儿童文学者协会编《世界图画书100选》
·入选日本儿童书研究会绘本研究部编《图画书,为了孩子的500册》

作者简介:   更详细介绍
李欧·李奥尼,Leo Lionni,1910年出生于荷兰阿姆斯特丹,1999年10月过世,享年89岁。父亲是比利时的犹太商人,母亲是荷籍的女高音,李奥是独子,从小就沉浸在家族浓厚的艺术气息中。由于父亲工作的关系,他十三岁时离开了童年故乡,在美国小住过三年,1925年又迁居到意大利,在杰诺瓦(Genoa)求学,一直到修完经济学博士,结婚后,才转到米兰工作。1939年,因法西斯主义盛行,欧洲兴起反犹太的浪潮,在纳粹侵犯的前夕举家走避美国,1945年入籍美国,成为美国公民。

  李欧在美国费城找到广告代理商,得到艺术总监助理的职位,他的天份与才华因此被发掘,在美国的设计界大放异彩。1959年首作绘本little blue and little yellow,《小蓝和小黄》诞生。虽然以49岁之年开始创作图画书,但其后,则陆续创作了数十本图画书。李欧被誉为儿童文学界的寓言大师,以深入浅出、耐人寻味的小故事传达出隽永的人生智慧。他擅长以贴画(Collage)来表现,把各种可以粘贴的材料,如:报纸、墙纸、色纸、布块、毛线、邮票、果皮等等来代替颜料,粘贴在图画或画布上,呈现出不同的肌理(Texture),表现出浮雕味的特殊质感来丰富画面。其作品不仅脍炙人口,也获奖无数,是一位当代颇为重要的图画书大师。

相关点评: 小蓝和小黄,一个关于爱与融合的故事  文/彭懿(作家、图画书研究者)
《小蓝和小黄》,是一部世人公认的抽象派作品。在这本图画书里,作者完全摈弃了们常见的具象,用一蓝一黄两个近乎圆形的抽象的色块,象征两个孩子,讲述了一个关于爱与融合的故事
 
作品解读:
小蓝是什么?小黄又是什么?
 
没有看过这本传世名作的人,或许会把小蓝和小黄想象成为一对人的孩子
 
不,不要说是人的孩子了,连个人的形状都没有,小蓝和小黄是用蓝颜色和黄颜色的色纸撕出来的(注意是用手撕,不是用剪刀剪,因为边缘还带着不整齐的毛边)的圆纸片,看上去就像两大滴滴在白纸上的油漆,一蓝一黄两个色块!
 
可你相信吗?就是这两个没有任何表情的色块,再加上一大堆爸爸妈妈、好朋友色块,却生动地演绎出了上面那个热热闹闹的故事
 
这是一本抽象的图画书。
 
如果追究到技法,它实际上是用手把色纸撕成小小的碎圆片,然后再贴到白纸上做成的。说到底,还是一种被称为“collage”的立体派粘贴画。
 
毋庸讳言,不论是四十多年前的昨天,还是四十多年后的今天,《小蓝和小黄》都是一本史无前例、极具创意的图画书。所以,自从它问世那天起,就不断有人忧心忡忡地发出这样的诘问:“孩子们看得懂这样的书吗?”没有具象,四十多页的白纸上只有一群五颜六色的色块滚来滚去,既抽象又晦涩……是的,在外人看来,这实在是一次太大胆、太前卫的实验了,不,是一次近乎狂野的豪赌,但结果却恰恰相反,习惯于形象思维的孩子们这一回却轻而易举地就接受了这个故事——他们不但读出了故事,读出了小蓝和小黄的喜怒哀乐,还在小蓝和小黄身上找到了自己的影子。或许正是因为抽象,才让他们更容易产生一种“自同一化”的感觉吧?
 
不过,对此作者李欧·李奥尼却从来没有怀疑过。
 
倒也不是他有远见,而是在未成书之前,他就先把这个故事讲给孙子孙女听了。《小蓝和小黄》完全是出自于一次偶然的灵感,1959年的一天,他带着五岁的孙子和三岁的孙女从曼哈顿坐郊区火车去康涅狄格,因为两个调皮鬼一刻也不肯安宁,他就顺手拿过一本《生活》杂志说“给你们讲一个故事吧”。他把广告那一页撕成蓝色、黄色和绿色的圆圆的碎片,铺到膝盖上的公文包上,即兴讲起了小蓝和小黄的故事。据他的自传透露,这个故事不但让两个孩子着迷,连邻座的大人都给吸引过来了。
 
这本处女作让李欧·李奥尼声名远扬,它不但成为了他的代表作,还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掀起了一场视觉冲击,更是被人们惊呼为“图画书的出发点”。比如,在日本就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相当多的人,正是从李欧·李奥尼才开始触及图画书这个话题的。”还不到五十年,《小蓝和小黄》就成了图画书史上谁也绕不过去的经典之作,打个不恰当的比喻,就像说到埃及,必定要提及金字塔一样。
 
要说这本书最大的一个亮点,就是小蓝与小黄重叠融合成了绿色。仅仅是凭着这一个构思,有人就把李欧·李奥尼说成了“绿色的魔术师”!
 
这绿色实在是太美了,它是一种爱的颜色,暗示着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心灵的融合。就是一个幼儿,也读得懂这个用色块讲述的关于人际关系、关于友谊的故事。可是,除了这个显而易见的主题之外,这本书还有另外一个根本性的主题,就是李欧·李奥尼所说的“自己认识”。这也是贯穿了他早期的几本图画书,像《小黑鱼》、《田鼠阿佛》和《亚力山大和发条鼠》的一个共同的主题。不过,他不愧为是大师,诸如“自己是什么?如何发挥自己?”这些看似抽象得不得了的哲学命题,到了他的手下,仅用一堆大大小小的色块就给阐述得清清楚楚了。举个例子,小蓝和小黄因为遭到爸爸妈妈的拒绝而伤心地变成眼泪,最后蓝眼泪和黄眼泪又分别收拢到一起,变成原来的小蓝和小黄,这个情节,就被认为是一次自解体与重新构筑的作业。从这个过程里,就可以知道“自己”与“他人”的区别,从而确认自己,认识到自己的存在。
 
后来回忆起这本处女作时,李欧·李奥尼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在形形色色的作品中,这一页是最完美无缺的。”
 
他说的这一页,就是《小蓝与小黄》的第一个画面——就是一张白纸正中央有一个蓝色的圆形色块的那一页。或许有人会不以为然:不就是一个蓝点吗,连三岁小孩子都会画!不对,说得夸张一点,大师所有的艺术追求都浓缩在这一页上了。在创作这本书之前,他曾写过关于空间的诗,这一页就充分体现了他对于空间位置的思索。小蓝位于正方形空间的中心,这种强调中心性的设计,一方面加剧了画面的紧张度,让读者的视线与心情都集中到了小蓝的存在上,同时,也达到了他所强调的“人与人之间最重要的关系是前面对前面”的目的,面向读者,一句“这是小蓝”,就拉近了主角与读者的距离。


小蓝和小黄.part1.rar

提示:如不能下载请穿越到老儿教
非老儿教一年级以上会员,请先申请帐号

1.56 MB, 下载次数: 601, 下载积分: 金币 -1

小蓝和小黄.part2.rar

提示:如不能下载请穿越到老儿教
非老儿教一年级以上会员,请先申请帐号

601.83 KB, 下载次数: 531, 下载积分: 金币 -1

评分

参与人数 5威望 +9 金币 +9 收起 理由
iamliur + 3 + 3
yufenlei + 2 + 2 我好喜欢。。。
xiaozhumami + 1 + 1
aidai2000 + 2 + 2
jam.2008 + 1 + 1 谢谢你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8-8-1 09:57:22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已下载,之前听过这本书不错,刚才看了楼主的介绍更喜欢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gigilq2667 + 2 + 2 我也很喜欢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8-8-1 11:34:22 | 只看该作者
下载看了,很有意思,要是能买到纸质的就更好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gigilq2667 + 2 + 2 搜索一下 有很多地方有卖 前一段时间当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8-8-1 11:51:58 | 只看该作者
我觉得教颜色有时候甚至不用书来,颜色是一种对各种事物的共性的总结,我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就学会了好多种颜色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gigilq2667 + 2 + 2 还是要教 我感觉 你看我老公没教过 就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8-8-1 12:49:22 | 只看该作者
这本书真是完美的,不是一般的认颜色,相信每个孩子都会喜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8-8-1 22:29:42 | 只看该作者
孩子认颜色,据说是从红色开始,我孩子还不会认颜色,现在就让她认红色以外的蓝呀,绿呀什么的,行不行?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蓝弟弟 + 10 + 10 谢谢参与!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8-8-12 13:50:24 | 只看该作者
已经下了,谢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8-8-13 13:10:50 | 只看该作者
这本书真是完美的,不是一般的认颜色,相信每个孩子都会喜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8-8-15 23:05:42 | 只看该作者
很喜欢呀,我也来看一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8-8-16 15:22:53 | 只看该作者
真不错,听故事的时候还能学知识,谢谢楼主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62|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10 01:21 , Processed in 0.093259 second(s), 3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