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luck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快乐地学习英语

[复制链接]
1331#
发表于 2012-1-12 14:42:55 | 只看该作者
今天问我家小子gracious的汉语意思,他说是:天哪!拼写成grashise
我说读音,他会拼写grave gratitude grant,知道是坟墓、态度.
        说grant 是猪鼻子发出的声音,从小木屋里听的。我查字典没有这个解释,不知他说的对不对。
        问他从哪学的gracious,他说是从小木屋音频里学的,玛丽的妈妈说了一句:Goodness gracious! 他猜出是“天哪!”的意思。
  又问gravel汉语意思,他说是:小石子,是听小木屋时猜出来的。说玛丽她们在河里玩,玛丽说:“The gravel hurts myfoot.”他当时就猜测是小石子。
     今天小子看《草原小木屋》第三部《农庄男孩》中译本。他看得津津有味,还把好几段故事给我翻译成英语
      这一段是将他们是如何进行草原小木屋的视听的。 他们做的非常好的地方是,在听的同时,加入了小木屋连续剧的观看。这部小说描写的历史故事和我们现实生活相差的很远,而通过连续剧的观看,可以将当时生活的场景通过画面的形式展现在孩子的面前,对孩子裸听故事音频起到一个帮助理解的作用。

       luck1的教学还有一个特色, 很喜欢问孩子一些单词的中文意思, 也喜欢时不时的让孩子做一些小的中译英或是英译中。 这是不是和父母的职业有关呀。 从你们的教学成果看, 这样做没有任何不良的影响, 有的却是孩子能很好的将中文意思和英文意思联系起来。 经常能翻译的恰到好处。 这个现象, 我的猜测是, 孩子在大脑里已经建立起上述 中文--大脑实物具象--英语 的模式之后, 也就是说, 孩子的大脑中已经可以这样自己自由的转化。 你们的练习不是在教孩子一个英文单词的中文意思,而是通过检查的方式,让孩子将头脑里已有的表达出来。 这就像会两种方言的人,不仅可以自由转换,也可以将一种方言很熟练的翻译成另外一种方言。 从这点上说, 孩子的中文和英文都建立起了很好的基础。

QUOTE:从去年12月份起,小子对圣经故事和希腊神话故事很感兴趣,看了几本相关的书,并看了英文电影《斯巴达三百勇士》《克洛伊之木马屠城》。其中有一点儿童不宜镜头,跳过去了。这里我猜想, 看的几本相关的书, 应该是中文书籍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32#
发表于 2012-1-12 14:43:54 | 只看该作者
这个方法用的非常好, 是一个典型的主题教学法。当孩子对某一个领域或是主题发生情趣的时候, 父母可以提供中文和英文两种语言同主题的资源。 她这里, 提供孩子中文的背景知识阅读书籍,英文的同主题电影。中文的背景知识可以让孩子对这个主题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促进对英文电影的理解。 英文的电影不仅让孩子提高对英语的兴趣, 同时也了解了英语在这个主题的词汇和用法。 这样在这个主题上, 孩子用中英文都可以谈论出一些东西。
     这里高明的地方, 他们不是让孩子看中文的书籍, 再让孩子看同一本英文翻译的书籍。 而是在同主题下选用不同形式不同内容的作品。 但他们说的是同样的主题。 中文的书籍帮助丰富了大脑这个主题的知识, 英文的资料同样的也丰富了同主题的历史背景。 不管是中文的输入还是英文的输入, 都增加了大脑的知识, 同时提高了语言能力。

       dayanday :   假设一个孩子,从牙牙学语开始,到能用自己的母语交流(不是语言大拿,只是能交流,能基本表达自己),其实也只不过是花了两年的时间,再说长一点,算3年好了。那么,我们稍微给点孩子一些外语的环境,一天就算两小时,坚持个5,6年,相信打好一个基础是没有什么大问题的,我们给孩子扶上马走一程,后面的长路还是要靠孩子自己的。
     从语言的学习过程来讲,我简略分成这些阶段吧: beginner  ->  intermediate  ->senior
       在beginner阶段,他的信息量接收时巨大的,任何东西都是新的,他在不停的吸收;随着水平的增长,到了 intermediate 甚至是 senior 的阶段,他信息量越来越少了,更多是在 practice阶段他已经吸收的东西,进入运用阶段。
     所以,我们家长现在能做的就是,给孩子尽量多一点打好基础, 渡过 beginner 的阶段,信息的接受不是一次性完成的,会重复,遗忘,重复,遗忘,多了,慢慢就成为自己拥有的东西了,所谓“润物细无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33#
发表于 2012-1-12 14:45:59 | 只看该作者
所以,家长能做的,应该是保持淡定的心态,看别人的宝宝好像学得很快很好,其实也要看到别人家长和宝宝下的苦功夫啊,自己要做的是学习里面的心得经验,旁观吸取转化成自己合适的路,路走的慢点没关系,哪怕不参加龟兔赛跑,就算是个小乌龟,也总是能走到自己想要走到的地方的。怕的是,你看着远去的兔子,坐原地哀叹,连自己要走到隔壁草丛吃个小虫子都忘记了。再看 luck no. 1 的楼:“我儿子今年8岁,从2岁半就开始看英语动画,6岁以前都没有正规的教他英语,只是一路开开心心地看各种原版片。”真的是润物细无声的体现,这样的妈妈太棒了。。。
      小孩子说实话,如果你心狠一些,苦功下得多些,在自己的英语环境里,肯定5,6岁也能学到不错的水平,可是,对一个孩子而言,又不是说10岁就要求他去当同传,做翻译。所以,把学习的步子放缓一些,快乐一点,应该是利大于弊的吧。而且,语言只是个工具,我猜想大多数的妈妈也只是希望孩子学好英语是为了以后的交流,或者 just for fun? 想想如果能自如的看美剧,看原版书,这样的乐趣是属于自己的。多好啊。而且,看现在全球化的情形,以前的文盲定义,到了咱们下一代,会不会不懂英语也算半个文盲呢? 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34#
发表于 2012-1-12 14:46:38 | 只看该作者
candyxiao020 看了超版的案例分析,一上午都泡在Luck1家的小楼里。
      其实以前已经是常客,可经超版这样细细地分析起来,还是觉得自己体会得很不够。女儿在学前的语言敏感期,我们就忽略了她的英语输入,我也是抱着以母语为主的想法,女儿进行了大量的中文阅读,打下了良好的中文阅读基础。但女儿进入小学之后,刚开始接触英语是比别的孩子稍落后一些的,后来经过在论坛的潜心学习,我们找到了正确的学习方法,目前女儿的英语水平虽然并不出色,但在班里已经属于遥遥领先的了。而中文和英语两种语言互通的相互促进作用,也开始显现。比如女儿喜欢写作,学了英语之后,她常常有用英语表达的渴望,我也鼓励她大胆地开始英语写作,也有了不小的进步。我现在看前辈们的贴,常常反思,如果当初适当地给女儿增加英语的输入,现在她的英语水平是否会更加优异?答案应该是肯定的,毕竟语言是需要积累的,三岁开始和七岁开始,起步就已经显出了差异。当然,之后可能会由于个体的努力而不断缩小这种差异,但作为语言的习得,无疑应该早一点开始。不过,中文的阅读也很重要,这一点,超版也一再强调,就不赘述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35#
发表于 2012-1-12 14:47:06 | 只看该作者
sereslee  回复 #39 dayanday 的帖子
      我也很喜欢逛楼,特别是一些精品楼 ,LUCK 1 家的楼也常去的,不过我只是潜水员 ——常常看那些牛妈牛爸在讨论,或议论一些问题、看法时,对孩子的态度就自然而然的表露出来。
     不可否认,每一个爸爸妈妈对自己的孩子都是非常用心的,可是这些牛妈牛爸他们表现出来的心态非常的好,很细致,很耐心,也非常平和,对孩子的英文教育也好,基本都是从他们各自孩子的性格特点出发,用的材料和方法基本都是非常有针对性的,适合孩子的心理和年龄爱好的——他们也走弯路,可是他们敢于改正,也善于尝试,用一种巧妙的方法,保持英语的新鲜和神秘。
     即使如此,英语也不是他们孩子的全部,每个孩子都是丰富多彩的,英语和语文和数学一样,和她们的兴趣爱好一样,都只是其中的一种。英语学习是应该重视的,可是如果家长让这种紧张的情绪传给了孩子,会不会给孩子造成很大的压力?抑或让家长自己先浮躁起来?我想,我们在学习精品楼里方法的同时,是不是也应该学习他们对孩子学习的态度,以及对英语学习的一种平和的心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36#
发表于 2012-1-12 14:47:50 | 只看该作者
hi5 :谢谢上面各位朋友的讨论, 尤其是sereslee 和dayanday 提出来的心态问题。 开这个贴, 不是让大伙去看了牛孩子的教育, 回来叹气的, 着急的。那些成功的家庭也不是一开始就成功, 而是经过数年的努力.我们去学习, 去分析的是他们怎么做的,做了什么,如何做而导致他们今天的成功。
     当然, 每个孩子都不同, 我们这里也不是分析哪个就让父母去学哪个。 而是希望通过一系列的案例分析, 能找到他们之中一些共通的规律性的东西和方法。 这些规律的东西, 也就是很多的父母用都可以让孩子的英语学习成功的方法, 把这些东西作为基础, 在结合各自孩子的特点做加减用到自己孩子的英语教育上, 这才是本帖的主要目的和目标。

      从luck1的经验中可以看到, 他们在前面5年的时间里, 基本是一个非常宽松的语言环境里, 靠看孩子喜欢的动画, 后面加入每周2小时的外教加强口语训练, 积累起深厚的基础的。 为什么我说是深厚的基础, 从他们后面不到两年的快速起飞就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如果没有前面5年的听说的积累, 后面的进步绝对不会这样的神速。 而前面5年的听说的积累, 是在父母非常智慧的让孩子兴趣盎然的宽松的环境里进行的。 所以,孩子才会有一种自发的动力, 自发的对英语的一种兴趣。如果前面把孩子的兴趣给磨没了,后面的学习也就可想而知了。
       所以, 千万不要小看前面5年的看动画和外教口语的积累。当然,面看和听力度的加大也是至关重要的因素。 另外新概念, SBS, RAZ等在上面的基础上, 帮助孩子在读和写方面扩展的非常好。 最佩服的还是Luck1的以孩子的兴趣为优先考量, 各种方法在度的把握的智慧, 最终走出了一条快乐的学英语之路。 同时祝福你们未来的英语之路, 一切顺利。让我看到和学到了很多东西, 再一次对Luck1表示由衷的感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37#
发表于 2012-1-12 14:48:42 | 只看该作者
dayanday 回复 #50 hi5 的帖子
     嘻嘻,我记得曾经有个笑话大概是这么说的,有个小孩子很晚很晚才说话,开始说话后,爸爸妈妈问以前你怎么不说话啊,在干吗呢? 小孩子回答说:在练听力啊。
     而且,我观察别人的孩子和自己孩子发现,孩子之间的差别也很大,比如读故事书,有的孩子,每一页都喜欢提问题,而我自己的孩子呢,几乎不问问题的,只是在听。起初我也会有点儿急,哈,也会想我的宝宝怎么这么地不 aggressive 呢,后来发现自己的孩子虽然不问问题,可是大字不识的她,某天突然拿着我给读过好多遍的书 - 贝贝熊丛书,自己翻着从头念到尾,我到现在还能记得她在念 “你好,我叫丽兹。布鲁因”,还有另外的, “孩子们给爸爸喂了一勺灰熊医生开的粉色的,粘呼呼的药”, OMG, 当时真的是被惊艳到了。
     所以,孩子们有 aggressive 一点的,非常聪明的。 也有我的孩子一样内敛的。多花时间了解自己的孩子,象 luck1 那样,真的是偶像级别的妈妈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38#
发表于 2012-1-12 14:49:02 | 只看该作者
txltree :英语学习是个积累的过程,厚积而薄发。
       多听多读多说肯定是有好处的。我教我家小孩学英语每天重点学习3-4个生词的文章或句子,即intensive reading。这几个词要求能记住。一周上2节intensivereading。其余的时间复习重复,加深印象。或者找些适合她水平的绘本或故事让她自己读。不敢教多了。孩子上3年级,课业负担很重。我的体会是等孩子上学了再抓孩子英语有点晚了,时间不够。2岁就开始最好。孩子完全可以自然地学习双语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luck1 + 2 + 2 顶贴奖^_^。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39#
发表于 2012-1-12 14:50:00 | 只看该作者
QUOTE:原帖由 dtxxm 于 2010-3-19 09:01 发表
       Luck No. One 的例子恰恰说明母语对英语学习的重要性。很多人可能没读懂我之前的说法。一个没有汉语思维的头脑就想把英语学好好广,除非到国外去。很多小朋友英语如果走了弯路那一定是在方法上,而方法一定 ...
      anewmm ,我很赞同dtxxm的观点,亲子阅读应该是母语先行,而不是利用外来语亲子阅读。个人觉得英语还是建立在听力的基础上,让小朋友自己读比较好。毕竟母亲的发音无论再好都比不上国外正宗的音频,我们别忘记了国外的亲子阅读也是他们的母语,而不是读外语。而且如果小朋友基础不好,亲子阅读的作用我很怀疑其效果。而小朋友有了听力基础后读起英语来是很容易的。以我们家kelly为例吧,英语亲子阅读基本没有进行过,但是她听的东西很多,给她的词汇打下了比较好的基础,所以从去年十月开始阅读以后,效果非常明显。目前阅读分级读物G2是没有一点问题,基本没有什么生字。G3也能读,但科学方面就会碰到百分之二左右的生词。因为有了听力基础,最近几个月来看tommy tales, my weird school这样的桥梁书很轻松。所以我并不认为英语非得亲子阅读不可。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luck1 + 2 + 2 顶贴奖^_^。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40#
发表于 2012-1-12 14:50:4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50 hi5 的帖子
       看动画片是一个轻松而愉快地积累听力词汇的好途径,特别是对小小孩来说。动画营造了一个纯英语环境,不仅词画对应,而且还有很好的语境。家长选择动画片时,难度可以拔高,因为有画面的配合,孩子很容易懂。种类也要丰富一些,这样听力词汇的面就会广,为孩子今后阅读各种读物打好基础。动画片如果还有配套书,那就太适合精看了。MSB和HH当属此类。等孩子积累到一定程度,就可以加入一些纯听的东西。先听没看过的动画片提的MP3,然后再让孩子看片,效果不错。或听一些念过的绘本或小说的MP3,逐步就可以听完全没听过的东西了。
To dtxxm等各位对英语亲子阅读有异议的同学们
     首先想说,英语亲子阅读之本是亲子交流,并非纯英语教学,是增进亲子感情的同时学习了知识。当然亲子交流有很多方式,阅读是我认为非常不错的形式。关于此类论述很多,不在此赘述。
     第二,英语学习的方式也有很多种,亲子阅读也只是其中一种。每个孩子都是特别的,他们的人生之路注定不会重复。家长要做的就是选择最适合孩子的道路,引领他们前行。英语亲子俱乐部的建立,也只是为大家多提供了一种选择,仅此而已。
     第三,父母在孩子英语学习中的角色,个人认为,至关重要。英语亲子阅读能促进家长的自身水平大幅提高,这样的例子,俱乐部中比比皆是。它为孩子英语的提升提供了坚实而重要的后盾。
     最后,送给正为孩子学英语发愁的各位家长一句话,出自最近给儿子念的绘本“Giraffes can't dance”:“We all can dance,” he said, “When we find music that we lov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361|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6 00:17 , Processed in 0.080926 second(s), 31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