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蓝猫与小虫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川藏线上的爱情故事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08-6-16 16:09:53 | 只看该作者

从资料上看,邦达到昌都169公里段是川藏南、北的联系线,它是一个交通的三叉路口,往北去昌都及邦达机场(世界上海拔最高),往西接八宿波密,往东去左贡、芒康,原来想应该是一个比较繁华的市镇,可却没想到荒凉的很,只有十来间小平房,我和小梅跳下车,拍了拍身上的尘土,“这就是邦达?”一时间我还以为司机在开玩笑呢,看着他着急和认真的样子,我才相信了,此时天已经黑了,四周见不到几个人,能听见发电机突突在工作着,旁边小饭馆里有几盏昏暗的汽灯发出惨淡的光,高原的晚风寒冷刺骨,我不由的打了几个哆嗦。
从波密送我们到达邦达的司机连夜要开车返回昌都,我们走进了旁边的一家旅店,向那司机挥了挥手就此告别。
旅馆老板是个四川人,热情地将我们引到客房,“就这间了,其他的全给清早赶飞机的人预定了。”这是一间很小的木板拼凑的小间,里面并排摆着两张床,因为房子小,床和床之间没有空隙,看上去就象一间硕大的双人床,“这怎么行!”我有点急,虽然我和小梅从八一开始就住在一起,但大家都保持着一定的距离,而住在一起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彼此能方便照应,行动保持一至。“再去找找!”我冲着老板说道,老板转了一圈,回来无可奈何地说:“真的没了。”我看着小梅:“怎么办?”“住呗,我都累坏了。”我只好跟着小梅进了房间。
放下行李我们下楼吃饭,邦达海拔4390米,空气明显稀薄很多,店老板炒出来的菜都有点生,我和小梅胡乱地吃了点东西,此时小梅显得非常疲累,面色苍白,她告诉我现在她高山反应十分严重,觉得呼吸不畅。饭后我们回到房间,各自用热水泡了泡肿胀的脚,小梅很快钻进了里面那张床的被子里,我点着蜡烛,艰难地写着旅行日记。早晨搭飞机的人们此刻还没来,整个二楼空空荡荡的,夜非常寂静,高原的夜风呼呼地肆虐着,似乎要吹垮一切。
房子很不严实,到处漏风,所以冰冷刺骨,我不由的往被子里缩了缩。小梅象只小猫一样睡在那里,只露出两个鼻孔,我听见她沉重的呼吸声,忙探过身去,轻声问道:“怎么了,没事吧。”小梅哼了几声,说:“我现在很难受,胸口闷,快喘不过气来了。”我帮她盖好被子安慰她,但我实在也没什么办法。我终于写完了日记,吹灭了蜡烛,钻进了被窝,其实我也微微有少许胸口发闷,但没有小梅严重,今天我们走的太急了,从海拔2000米左右的波密来到四千多米的邦达,肌体一下子适应不了,小梅才会出现这么严重的高山反应。
我就要快睡着了,突然小梅轻轻地说道:“我感到浑身发冷。”我转过脸向着她,沉默了一会,说:“我来抱住你吧。”小梅没说什么,似乎表示默许,我爬过去抱住她,她也搂住了我,她的头枕在我怀里,呼吸急促,我帮她把盖在头上的长发向后梳理,借助外面的光,她那张光滑的红润的脸完全显露了,我用手轻轻的抚摸她的脸,不禁蒙生出想吻她的念头,但没有做。我们的身体紧紧依偎在一起,相互温暖,彼此都能感觉到对方的每一次心跳。在这个寒冷荒芜的高原小镇的夜晚上,那种相互依赖相互渴求的本能充分展露出来,如果说在这之前,大家还保持着一份警戒,那么,此刻的我们真的彻底撕去了伪装,走到了一起。这也许不是爱,只是出于一种渴望温暖的本性,但正因为它是那么直接的,不经过装饰的,所以我当时体会到了一种比虚假做作的爱更伟大的一面,这也许是一种升华了的爱吧。
我就这样抱着她,听着她逐渐平复的呼吸,小梅比刚才好受一些了,我想起了什么,问:“小梅,你觉得今后我们回到各自的空间里,有没可能走到一起?”接下来是很长时间的一段沉默,我知道小梅听见我的话了,她在思考呢,过了一阵,她慢慢地说:“是不可能的,说心里话,我很高兴能同你相识,共同走过这么艰险的漫漫长路,这是一种缘份,但缘份可遇不可求。我们现在所在的环境,并非一种真实的,代表我们全部的环境,回到现实空间后,你不是现在的你,我也不是此刻的我,我们现在所做的一切,脱离了它存在的空间后,就会变的可笑甚至不可思议。” 我听懂了,我能明白,正因为我也看清楚了未来,所以我将小梅搂的更紧。这一夜,我和小梅,两个孤独的独自在外漂泊的游子,相互依偎着,相互温暖着,我们感受到了生命中一种最真实的感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08-6-16 16:10:24 | 只看该作者
十一
这以后我们都忙着赶路,告别邦达沿怒江到了芒康,一个西藏最东边的小城,虽然一路上我们依然有说有笑,但我能看的出来,随着我们和现代社会距离慢慢地靠近,原来那种亲密的、相互依恋的情意正逐渐褪去,好几次,当我试图去握她的手时,她总是固执地将手挪开。她的目光中失去了原有的纯真和快乐,重新变的忧郁深邃起来 我们在芒康时决定走滇藏公路出藏,那天我们搭着一部当地藏民拉满了木头的货车到了盐井,就要离开西藏了,却差点闹的分道扬镳,当时我扭头气鼓鼓的背着包一个人走到公路边截车想和她就此分别,但最后我还是折回到她歇息的那个小店向她低头,她当时对我说:“我觉得你不会舍我而去,现在也不是彼此分手的时候。”看着我无可奈何的表情,她得意地笑了笑。
再后来我们到了德钦,中甸,重新又见到了阔别多日的柏油马路,离开中甸又和她到了丽江,最后我们到了昆明,坐飞机回到了广州,在飞机上我们没有什么话语。
从白云机场出来,我打的送她去中国大酒店对面的新锦湖巴士站,是分手的时候了,我帮她把包从肩上卸下来,拍了拍她身上的灰尘,我望着她,她也默默地望着我,我将手伸向她,她犹豫了一下,伸出手握上了我的手,分手时我觉得有很多话要说,但记得当时只说了一句:“祝你幸福。”她轻轻地回答道:“谢谢,也祝你幸福快乐!”然后我背上包,头也没回地穿过熙熙攘攘的人群走到了过街天桥上,我站在天桥的中央,忍不住回头朝车站里面张望,小梅已经不在那了,我不知道她上了其中的哪一部车,也不知道她是否已经踏上了去深圳的路程。
那一刻我突然感到一片空白,一种复杂的心情占据了我整个大脑空间,我站在人来人往拥挤的天桥上,望着桥下川流不息的车流,我的心猛地象受到别人捶击一样感到了一种疼痛。我知道,和小梅就此分别,也许就是永久的离别,我们就象茫茫天际中运动着的两颗行星,从不同的地方驶来,在某个时间空间里交汇,尔后彼此都没有改变运动的轨迹,以某一固定的交角朝各自的目标前进,越来越远,越来越远。
我回来后曾一度不太适应广州这个繁华的都市,生活逐渐纳入正轨,每天又开始象一块上了发条的钟表机械地沿着固定的线路滴滴哒哒运转着;每次我走在喧闹的都市大街上,却感到比在人烟罕至的川藏公路更为强烈的一种孤独,望着擦肩而过行色匆匆的人们,我有种冲动想对他们高喊:“请你停一停,来听听我心中的歌吧。”但是我知道,人们将会象看一个外星人似的看着我。
有一天,我撑着雨伞走在雨中,见到前面有个姑娘独自走前面,雨水将她纤细的背影打湿,我在朦胧中似乎又看见了小梅的背影,我想冲上去,如那天我打着伞搂着她走在雨中一样,但意识告诉我一切只是虚幻。当我快步超过她时,我看到了一张冷漠的没有表情的脸,也许她和我一样同样孤独,但在人们的目光和内心的戒备下,我们共同失去了从相知到熟识,彼此给予对方温暖的机会。我感到了一种悲哀,其实爱并非遥远而不可及,只是我们自己在通往爱的路上设置了太多的程序和障碍,大家必须小心翼翼地,经过一系列繁琐的步骤,一点一点地走近爱,要显的很矜持,很有规矩。我更希望爱是源于一种本性,而非由别人来操纵,就象我和小梅在川藏路上一样。
我现在站在现实的空间里,再回想起小梅来。我不得不承认在我们一起走过的那段日子里,她比我看的更清楚,更理智;有些时候,坐在黑暗里,常常想给她打个电话,听听电话那边遥远而熟悉的声音,我找出电话本,按照她给我留的电话号码,我知道她不会骗我,通过这个电话确实能找到她,但当拨完号码后,在另一边传来电话铃响之前我又重重地将电话挂起,不错,正象那一晚她对我所说的那样,回到各自生活的空间里,我不是那时的我,她也不是彼时的她,我们的航向注定只能相交,而永远无法平行。那么,我和小梅在一起的那些日子,就象一个笼罩着美丽光环的梦,永远留在各自的记忆里,我没有勇气也没有必要去破坏它。即便我能鼓起勇气将那种时时涌来的冲动付诸于一种行动,即便小梅她也能象以前那样,由于我执着的追求而再一次温柔地将头枕在我的肩上,可是现在的环境和那时截然不同,大家也不可能永远生活在过去的记忆中,因此,最有可能的结果是:我们既无法把握住未来,也将痛失掉过去,那些曾给对方留下的美好的记忆会顷刻间化为乌有。所以我宁可永远回忆而不去试图破坏。
我想如果当时没有小梅和我一起,我也能独自走过川藏公路的,但一路肯定苍白很多。如果没有小梅结伴同行,那些日子,亦如往昔走过的那些没有感觉的岁月一样,我也将把它逐渐淡忘。这16天,和一生的时间相比,只是短暂的一瞬,可它确是一段闪亮的日子,将照亮我以后的人生旅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08-6-16 16:10:56 | 只看该作者
后记
我从西藏回来后那段时间工作很忙,无暇及时地整理我的游记,连拍摄的胶卷也是陆陆续续一个月后才全部冲洗完,每一张相片都很精彩,将我在西藏的那些日子比较完整地记录下来,其中有很多是在川藏公路上给小梅拍的。闲的时候,我翻阅着每一张相片,过去的日子又一幕幕浮现在脑海中。
一个多月后,我收到了小梅的一封信,她把我的相片寄给了我。信写的很平淡,就象阔别很久的朋友的一种礼节性问候。我给她也回了封信,将她的相片寄了过去,犹豫再三还是留下了她的一张相片,信的结尾我还附了一份提纲式的川藏公路行程简介,在这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彼此都没再联系。
去年圣诞节前一个星期,突然收到她第二封来信,在信中她说前一段时间去了很远的一个地方,最近才回到深圳,信写的依然很朴实,在信的结尾,她这样写到:今天我才把去西藏的相片全部整理了一次,别人问起我的西藏之行,我总觉得没什么好讲的,因为他们不了解西藏,所以无法体验和理解我在西藏的那种感觉。况且一路上也没遇上很惊险的事情,包括最危险的通麦天险,也因为运气好而没经受太多磨难,所以就更没什么好讲的了。但心里却很感激能成功地从川藏公路上一步步走出来,当时的那种犹豫和紧张现在无法再能体会,很多事情不去亲身尝试就永远不会成功,很多自己的潜能不受到压力也不会迸发出来,我想,走川藏公路将是自己一辈子的财富。
我没回信,我们的联系就此告一段落。
我现在很怀疑我是否真的去过西藏,是否真的和小梅一起走过那16天的风风雨雨,很多时候我甚至告诉自己,那可能是一种幻象。我和小梅手挽手走在那条荒凉险僻的川藏公路上,所发生的一切在大多数人看来只是出于一种人的自然性,它只能存在于那个特定的时间空间里,他们告诉我,那根本不是一种爱。我不知道怎么回答,因为我在现在无从去把握和揣摩那时的感觉。但有一点我知道,确实曾有过爱,至少有过爱的萌芽,只不过我和小梅在它还没成长起来就用我们的意识将它扼杀了。否则我为什么在真正离别的时候感到了一种痛?而这痛楚,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强烈起来,最终成为了我生命一种永恒的痛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08-6-16 16:15:47 | 只看该作者
这是单位同事写的一篇文章,看过以后,感觉不错,发上来大家共赏。只可惜,这位同事已经辞职了,要去做个专业驴友。很佩服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93|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17:26 , Processed in 0.082145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