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2340|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美学时代,明日黄花。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6-12 00:07: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网友新新唐人对美学很感兴趣,他了解到我是学美学出身,就想要我在学美学的问题上给点建议,甚至是要指导孩子去学学美学。
       这样一个提议,掀翻了我学美学那错位时代的酸甜苦辣。
      
       在我看来,美学只是一种纯粹个人化的生活方式及其追求。虽然我们可以说美学的核心概念在于审美经验,而审美经验的形成和建构则完全是个人化的事情,跟公共伦理是一点关系也没有。但是,偏偏新中国的美学发展道路是完全与意识形态这个最大的公共伦理空间的时代密切相关的,密切到了生死攸关的程度。有人为此丢命,有人也以此成名,并领一代风骚。

       50年代末的美学大讨论,让美学实实在在的热了一把。但那个时代的热只意味着在烈火上烤,不是烈火上永生,就是烈火中毁灭。而这一次美学大讨论,表面上收获最大者是李泽厚。他以青年的风华和才智提出了美在社会客观性的理论,得到了所有美学派别和意识形态派别的广泛接受。但是,在我看来,那不过是那个时代最有才华的年轻人向那极端的意识形态抛媚眼的成果。而到了80年代,李泽厚更是借对康德美学、哲学的阐述来推动对自由的推崇,而成为一代青年学生的导师。所得收获不可谓不大,但最终在美学上都没能结出什么好果子。美学上仍是坚持他的社会客观理论。从精神导师的实践上来讲,最后在89年中完全破产。抛媚眼也没有用。从美学理论的推进上来讲,也进入了死胡同,所谓美学四讲只是梦中说话,我看了N遍,反正我是没看懂。在我看来,造成如此的原因只有一点,那就是他那抛媚眼的一贯立场,无法让他对自己的美学理论进行根本的反省,结果只好对自己青年得名的美学理论叠床架屋。这岂只是闭门造车,这是一代才智的严重浪费。

       在这样的新中国大时代里,以宗白华和朱光潜为代表的北大美学虽然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但从来都没有美学的主导权。最应该和公共伦理无关的美学理论,被拖进了意识形态的死胡同。在这样的态势下,北京大学出了个叶朗,他走了个曲线道路,以体现了他基本思想、而由他那一帮青年学生攒成的《现代美学体系》清通地点到了所有意识形态美学的死穴。但是,这样的突破并不可能有大众的巨大效应,而美学早习惯了那种身不由己的轰动效应。所以,沿着北大美学的传统,最终走向了古典美学和文艺美学的道路。最后,叶朗是出任北大艺术学系的主任,并筹建艺术学院和出任院长一职。而哲学系的美学教研室也请了强烈古典美学和文艺美学背景的朱良志老师来主政。这预示着什么?这预示着中国美学变化的风向标。中国美学以冷淡意识形态的视角,来开始自己延续古典美学的历程。

      但是,另外一些有意识形态情结的美学家在做什么呢?比如高尔泰、刘小枫等。刘小枫的历程是比较典型,他由美学----神学---政治哲学---法学,这样一条路线,说明他终于不再借纯粹个人化的美学来进行错误的公共伦理嫁接。纯粹个人化的美学追求在于锤炼个人,使个人的审美境界超越。这种超越是完全个人敏感的成果,一旦遭遇任何外在目的,这样的美学追求立即就会土崩瓦解。这就是我们的艺术训练最后都变成了钢琴考级、小提琴考级等等技术化的深层原因。这叫做缘木求鱼。

       所以,我说刘小枫的道路是典型地走出了美学迷雾,他直接去追求他的公共伦理理想。那么,高尔泰呢,深受意识形态争论之苦,恐怕也该彻悟通过美学的道路不可能结出意识形态的成果。当然,我们也没法怪他。在政治学、社会学、法学被逐出大学课堂的时代,美学被作为替代品发挥了社会思想解放的作用。这是一个悖论,带来的当然是无尽的苦果,也浪费了多少才智之士的激情和才华。

       实际上,在国际学术圈里,美学是一个非常小的专业,与中国美学的热门相比,简直可以说是在两个地球上。虽然没有政治学、法学、社会学等社会科学的那个时代成全了中国的美学,但中国美学的辉煌确实也有它的古典渊源。美学对独一无二个人境界及其生活方式的追求,与中国古代辉煌的道德哲学一脉相连。这就是中国古典道德哲学的审美品味所在。但是,中国传统的道德哲学,无论儒家还是道家、还是禅宗,都多多少少是作为政治哲学出现的,在当时都有很明确的政治诉求的。但它起到有效的政治制衡作用了吗?没有,一点也没有。所以,政治越黑暗,我们的道德哲学唱的高调越让人恐怖。这样的高调让我们有文化大革命,也让我们可以借地震的名义对王石的逼捐论进行诛杀。

       所以,我们的古典之路就只好走一条道路:文艺美学的道路。从北大美学人物的职务变动,你都可以领悟到这种转向,虽然朱良志老师在北京大学哲学系这样明确哲学背景下压力重重。

       那么,我所说的美学是一种生活方式的道路呢?作为这样的道路,这是一条需要强烈的哲学创新背景才可能走出来的道路。而大家都知道,中国哲学原理的研究和创造的道路已经被意识形态完全压死。所以,不但我们的哲学研究只能亦步亦趋跟在西方哲学的屁股后面跑,不管是接受还是批判。我们自己的生活及其哲学思考永远都不会成为哲学探讨的主题。而且,我们的美学也是如此,或者还更变本加厉一些。

       但是,这样的美学学习和研究仍然是有他不可替代的价值。比如我,跟着我的导师彭锋学了美国实用主义美学,甚至学了身体美学。我是把这个东西当作一种生活方式来学习、甚至是来实践的。所以,不需要减肥药、不需要太苛刻自己的饮食,我2个月内减肥30斤,把自己重新活得又睿智又潇洒、再来俘获第二春。

       不能创造,我们可以学习。但我完成了这样的理论学习,我已经不想再学了。这是纯粹个人化的选择,也是很美学化的选择。所以,我愿意心甘情愿的远离学术中心,沉到这一片遗忘的海里。虽然我实践着美学的真精神,但我已经忘记美学久矣。

       新新唐人的问题让我写下这么多。我虽然没有直接回答他的问题,但我想他到底要不要从那些长篇大论中学习美学、要不要给自己的孩子进行美学教育、而到底会怎么去进行美学教育这些问题,他自己都会做出他自己的回答和选择。

       最后,要声明一下,因为文中涉及到许多我尊敬的老师,如叶朗、高尔泰、朱良志、刘小枫、彭锋,所以我要明确我的确切名字,而不只是一个网名。我叫张汉英,200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专业。

       也借此文向这些老师,从我这深邃而黑暗的海底,表示我最深的敬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8-6-12 08:52:43 | 只看该作者

真善才美,真善之美

"真善美“------我们已经把它当作一个固定的特有的名词。

我们可以理解成”真“”善“”美“,此三者可以说是我们人类共同的精神生活的最高追求。

这里谈到”美“。在下把”真善美“也理解成”真善“之”美“------”真“的”善“的才是真正的”美“。

”美学“作为学术,好像是比较专业的哲学范畴的高深的学问。然而对于”美“,人人皆有对美的感悟和体会;人人皆有对美的追求。“美”在每一个人心中。

人之初,性本“美”。人人都喜欢婴儿,因为它有着天生的可爱和美。这种可爱和美不仅仅在于外表,婴儿没任何化妆和修饰,这种美感来自孩子天真纯善的心灵,来自我们面对孩子时特有的纯净的回归本善的心境。

“美”来自“真善”与“真善”的交流和互通。

时代在变迁,社会又是大染缸。扭曲的灵魂,变态的思想,使得世界黑白颠倒,美丑不分,善恶不明。我们给孩子美的教育,就是要让孩子回归美的本源,回归真善,让孩子用“真善”的心去触摸感知“真善”的事物。

“真”的力量是巨大的,“善”的力量是巨大的,“美”的力量也是巨大的。

“美”并不在所谓的美学家的专著里。”美“在李白的《静夜思》里,在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墨宝里,在齐白石的《墨虾》里,在阿炳的《二泉映月》旋律里......

孩子需要从小在纯真纯善纯美中熏陶,进行真善美的文化教学、真善美的音乐教学、真善美的书法教学、真善美的诗歌教学,从而让孩子从内心长养感知真”美“需要的”真善“。同时,我们有必要帮助孩子提炼”美“的一般规律,掌握赏识”美“的基本技能。比如,对称美、协调美、含蓄美、自然美......

有感而发,未及整理,请见谅。

在此感谢张老师的回复。

[ 本帖最后由 新新唐人 于 2008-6-12 11:53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08-6-13 00:10:51 | 只看该作者
一气呵成写完此帖,没想到蒙斑竹青眼加精,很是兴奋。想原因,无他,就是我还有一颗赤子般的情怀。犹记当年在哲学系封闭的实名制论坛里,大家战战兢兢,我一个赤子心怀搅起了九尺波澜,简直要掀了哲学系的老底。好久没上那论坛去了,也不想再去看看,那是落后生产力的代表。虽然我很感念这个哲学系。
        这当然是小巫了。想想后来教育部封杀校园论坛如一塌糊涂、水木清华、小百合等,就知道我们落后生产力那摧枯拉朽的力量了。
        然而,但愿在这里也掀起九尺波澜,推波助澜于我们的在家学习事业。

[ 本帖最后由 zhy2001 于 2008-6-13 00:14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8-8-11 09:28:1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 zhy2001 的帖子

题外问题,想请教一下给1岁小宝宝看名画,从什么开始, 中国山水写意是否过于抽象, 世界名画?想借此请教楼上两位和热心人。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853|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10:27 , Processed in 0.076433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